王薄

王薄

隋未農民起義軍領袖
王薄(?―公元622年),齊郡鄒平(今山東鄒平北)人,隋未農民起義軍領袖。隋大業七年(611年),王薄因兵役繁重,與同郡孟讓以長白山為據點發動農民起義,自稱“知世郎”,作《無向遼東浪死歌》,号召農民參加起義軍。活動在齊郡、濟北郡之間,山東農民紛紛響應。大業八年(公元612年),起義軍擴大至數萬人,聲勢浩大,屯于泰山下。由于麻痹輕敵,為隋齊郡通守張須陀所敗。王薄率軍北渡黃河,又被張須陀追至臨邑擊敗。王薄被迫北上與孫宣雅、赫孝德等起義軍會合,衆達十餘萬人,再次南下回到章丘城(今章丘北)。張須陀率兵兩萬增援章丘城,再次擊敗起義軍。此後,王薄率起義隊伍轉戰于山東中部地區。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王薄率衆投奔宇文化及,駐守聊城。窦建德攻聊城時,王薄開門引窦軍擒宇文化及。同年降唐,被任命為齊州總管。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為仇家所殺。[1]
    本名:王薄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齊郡鄒平 主要作品:《無向遼東浪死歌》 主要成就:領導長白山農民起義 職業:起義軍首領

人物生平

王薄本是隋朝齊郡鄒平縣(今山東鄒平北)的一名普通百姓。大業七年(公元611年)十二月,王薄因兵役繁重,便與同郡人孟讓聚衆起兵反隋,他們占據長白山(今山東鄒平、章丘交界處)作為根據地,在齊郡、濟北郡(今山東平陰、東阿一帶)附近搶劫掠奪,王薄自稱“知世郎”,意為能預知天下局勢将發生變化。同時王薄創作《無向遼東浪死歌》,号召百姓拒絕出征高句麗,參加起義軍。百姓中逃避征役者争相投奔王薄。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義軍隊伍發展到數萬人,聲勢浩大,屯駐于泰山下。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隋将張須陀率領郡兵在泰山下進攻王薄。王薄依仗自己突然取得的勝利,就不作防備。張須陀率兵掩殺攻擊,大敗王薄兵衆。王薄收集殘部向北渡過黃河,張須陀在臨邑追擊王薄,再次将其擊敗。王薄被迫北上與孫宣雅、郝孝德等起義軍會合,兵衆達十餘萬人,再次南下攻打章丘(今山東章丘北)。張須陀率領步兵、騎兵兩萬人增援章丘,将王薄等起義軍打得大敗。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閏二月,王薄率衆投奔起兵反隋、殺害隋炀帝的隋将宇文化及,并與宇文化及一同守衛聊城。當時宇文化及與窦建德連續交鋒,宇文化及大敗而退保聊城。窦建德軍包圍聊城,王薄趁機投靠窦建德,開門引窦建德軍入城,生擒宇文化及。同年三月十一日,王薄投降唐朝。四月,唐高祖任命王薄為齊州總管。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九月,王薄勸說青、萊、密等州,投降唐朝。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三月,王薄跟随唐朝宋州總管盛彥師率軍攻打須昌,向潭州征調軍糧;潭州刺史李義滿因與王薄有矛盾,關閉糧倉不給軍糧。待須昌投降,盛彥師逮捕李義滿,關入齊州監獄,唐高祖下诏命令釋放李義滿。朝中下達诏令的使者還沒到齊州,李義滿因為憂憤,已經死在獄中。王薄回師,經過潭州,三月十七日夜晚,李義滿的侄子李武意捉住王薄并将他殺害。

轶事典故

十八路反王

十八路反王為我國古典小說《說唐》、《大唐秦王詞話》裡的主要人物。而在評書中,四明山圍攻隋炀帝的有十八路反王,他們是瓦崗寨大魔國混世魔王程咬金、大涼王李軌、江陵梁王蕭銑、濟甯王王薄、江南王沈法興、冀州王高士達、南陽王朱燦、河北鳳鳴王李子通、金提王張金稱、西秦霸王薛舉、曹州宋義王孟海公、相州白禦王高談聖、兖州魯王徐圓朗等人。關于十八路反王有很多說法,比如洛陽王王世充、定陽王劉武周、夏明王窦建德、北平王羅藝、西魏王李密等等,每個說書者都有自己的說法。

主要影響

王薄雖然後來多有反複,但在隋末他率先起兵發難,揭開隋末農民起義的序幕,其作用是不能否認的。王簿在長白山起義後,很快便得到黃河下遊一帶農民的響應。僅在山東一帶,就有張金稱在鄃縣(今山東省夏津縣)、劉霸道在豆子(山東惠民)等處起義響應,他們攻占郡縣,殺死貪官污吏和豪強地主,沉重打擊隋王朝的統治,形成隋末全國農民大起義的局面。

個人作品

《無向遼東浪死歌》

王薄〔隋代〕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着紅羅錦背裆。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上一篇:愛新覺羅·毓嶦

下一篇:韓仁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