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坤

王梓坤

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梓坤,1929年4月出生于湖南零陵,籍貫江西吉安,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原校長,棗莊學院名譽院長。1929年4月生于湖南零陵。195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數學系,1958年于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獲副博士學位,1988年于澳大利亞麥克裡大學獲名譽科學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1993年至1998年擔任汕頭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2009年擔任棗莊學院名譽校長。王梓坤是數學家,緻力于馬爾可夫(Markov)過程及相關領域的研究。
    中文名:王梓坤 民族:漢 出生地:湖南省零陵縣 畢業院校:蘇聯莫斯科大學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學術代表作:《布朗運動與位勢》《概率與統計預報》 主要成就: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人物經曆

1929年4月21日,王梓坤出生在湖南省零陵縣,籍貫江西省吉安縣。

1942年—1948年,就讀于吉安中學和國立第十三中學(現吉安市第十三中學)。

1948年—1952年,就讀于武漢大學數學系。

1952年,從武漢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分配到南開大學任教。

1955年,考取留蘇研究生,去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攻讀概率論,師從數學家A. N. Kolmogorov教授和R. L. Dobrushin教授,他的畢業論文研究生滅過程的分類。

1958年,從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畢業,獲得副博士學位。

1977年,由講師直接晉升為教授。

1981年,被聘任為博士生導師。

1984年5月—1989年5月,擔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1984年12月9日,時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的王梓坤緻電《北京晚報》記者,建議在全國範圍内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

1988年,列入《澳大利亞和遠東人名錄》,列入《世界人名錄》。

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3年—1998年,應聘到汕頭大學工作,出任汕頭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還兼任汕頭大學校董事會董事。

2009年5月,擔任棗莊學院名譽校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王梓坤在随機過程等研究中徹底解決了生滅過程的構造問題,創造了極限過渡的概率構造方法。求出了生滅過程泛函的分布。在國際上最先研究多指标OU過程求出了布朗運動與對稱穩定過程的若幹分布,獲得馬爾科夫過程的常返性、零一律等成立的條件。在中國國内最早研究随機泛函分析,得到廣義函數空間中随機元的極限定理。創造了多種統計預報方法及供導航之用的數學方法。

人才培養

講授課程

王梓坤講授過數學分析、概率論、随機過程、布朗運動與位勢、統計預報等多門課程。

指導學生

王梓坤從1960年起開始指導研究生。截至2020年7月,在他帶的學生中,有多名在80年代中期已晉升為教授,其中有三名是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兩名是大學校長。

學術思想

王梓坤認為,“德、識、才、學”是對科學工作者素質的基本要求,四者不可或缺,而“德”居其首。他把治學成才之道歸納成十個字:“理想、勤奮、毅力、方法、機遇”。

論研究生的培養

王梓坤指出,在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嚴格掌握标準,認真選才。研究生必須對自己的專業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有永不滿足的求知欲和強烈的鑽研精神,這是成才的首要條件。(2)要培養研究生的獨立工作能力,特别是獨立獲取新知識、逐步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3)要相信研究生的創造精神,鼓勵他們超過自己,決不要把他們局限在自己的知識範圍内。這樣才能青出于藍,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

社會任職

1986年6月—1991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屆委員、中國概率統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研究會理事長、科學方法論研究會主任、數學哲學研究會主任等。

個人生活

王梓坤的老伴譚得伶是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評價

王梓坤是一位對中國科學和教育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數學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國概率論研究的先驅和學術帶頭人之一。(廣州大學評)

王梓坤一直在高等學校任教,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對學生有深厚的感情,循循善誘,幾十年如一日辛勤地教書育人,很多人已成為教學和科研的骨幹,真是桃李滿天下。(武漢大學評)

人物影響

捐資助學

王梓坤長期關心家鄉的教育事業,他給江西吉安楓江小學設立圖書室,寄書千餘冊,捐資設立紅楓獎學金,并且經過他的争取,為楓江小學建成了教學樓(1988年)與綜合樓(1998年),其中有他本人的一份資助,學校将綜合樓命名為“愛鄉樓”。

上一篇:汪芷榆

下一篇:高城元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