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狻猊

火眼狻猊

中國古代神獸
一般指狻猊,在漢族神話傳說中是龍生九子之一,排行第五。它形如獅,喜煙好坐,佛主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坐騎。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随之吞煙吐霧。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随着佛教傳入中國的。由于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1]
    中文名:火眼狻猊 外文名: 别名: 飾演: 配音: 登場作品: 生日: 年齡: 身高: 體重: 三圍: 身份:龍生九子之一 地區:中國

簡介

【名稱】狻猊

【拼音】suānní【别稱】金猊、靈猊、狻麑。

【出處】狻猊口野馬走五百裡。《穆天子傳》

《封神演義》中“西海四聖”中楊森的坐騎。上古神獸之一,戰場上凡馬見之,屁滾尿流。

相關文獻

《大鏡物語》:裡面狻猊是代表苦海痣。苦海痣為整個耳朵或者耳墜上所出現的的痣稱作苦海痣,多出現在耳後側靠近脖子的那面。常常不為人們注意。脾氣倔強,命盤非常不好,身邊阻礙很大,小人很多、感情起伏很大、财運很差,事業人生都時常迷茫不如意。化解方法是女士帶紫冰銀鑲嵌藍絨晶飾品、男士帶紅竹石飾品。之後請法師用“黃金、赤鱬鱗、影子石、雲海石、法體鹽”制作成石碑護身符。必須在結印冊上按照生日上添加結印:農曆3月4月5月出生的需要在結印冊添加“石疊結印、千帆團扇結印、雲松結印”。農曆6月7月8月出生的需要在結印冊添加“千與香穗結印、漿草結印、九虹錦聲結印”。農曆9月10月11月出生的需要在結印冊添加“日足結印、夕城結印、冰蝶結印”。農曆12月1月2月出生的需要在結印冊添加“音無響子結印、羽心結印、南宮橘末結印”。飾品、石碑護身符、結印三者配合就是風水裡的三元風水局,缺一不可。請到法物後3年就可以慢慢消除噩運對自己幸福的影響。

《封神演義》中“西海四聖”中老大李天霸的坐騎。上古神獸之一,戰場上凡馬見之,屁滾尿流。

狻猊(拼音:Suānní),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别名。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随之吞煙吐霧。傳說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随着佛教傳入中國的,代表勇猛、威嚴。由于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騎,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它款款地享用香火。

根本釋義

獸名,獅子。

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陸容《菽園雜記》卷二:“金猊,其形似獅,性好火煙,故立于香爐蓋上。”

花蕊夫人《宮詞》:“夜色樓台月數層,金猊煙穗繞觚棱。”。

《爾雅·釋獸》:“狻麑如虦貓,食虎豹。”郭璞注:“即師子也,出西域。”

《穆天子傳》卷一:“狻猊囗野馬走五百裡。”郭璞注:“狻猊,師子,亦食虎豹。”

唐 杜甫《天狗賦》:“夫何天狗嶙峋兮,氣獨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

清朝 蒲松齡《聊齋志異·象》:“少時,有狻猊來,衆象皆伏。”

唐 牛上士 《獅子賦》:“窮汗漫之大荒,當 昆侖 之南軸,铄精剛之猛氣,産靈猊之獸族。”

宋 蘇轼《十八大阿羅漢頌》:“手拊雛猊,目視瓜獻,甘芳之意,若達于面。”

明 徐渭《天目獅子岩》詩:“一岫插 天目 ,宛爾怒猊獰。”

明 袁宏道《百六詩為丘大賦》之二:“決猊與怒蟒,無以喻吾嗔。”

水浒傳中,鄧飛外号:火眼狻猊

文物

獅子戲香球

獅子戲香球--綠釉獅子出香熏爐

這尊獅子戲香球--綠釉獅子出香熏,安徽宿松縣北宋元祐二

(960--1127年)年墓出土,所屬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藏。

香爐有封閉式和敞開式兩種,香爐有封閉式和敞開式兩種,封閉式爐時稱“出香”。這件出香造型如複蓮座上捧出的一朵蓮花,花心裡的蓮蓬正好是香爐蓋,蓋頂為一隻名為狻猊的獅形坐獸,蹲在蓮蓬果上,前足戲彩球。獸張口,爐煙便從此出。狻猊,為傳說龍生九子的第五子,“形如獅,喜煙好坐”,故香爐多以為蓋。宋時徐兢出使高麗時見過類似的狻猊出香,“上為蹲獸,下有仰蓮承之”。這種香熏爐大多擺放在廳堂之中。宋代香文化盛行,對香爐、香料有諸多考究,也體現宋人生活的精緻。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與烹茶、插花、挂畫并列為四藝。

宋代汝窯狻猊香熏,是傳統熏爐器物的延續,造型精緻生動,古樸典雅自然,令人愛不釋手。其總高37cm,足徑17cm,出香爐口徑18,狻猊座徑16厘米。由上下兩部分構成,上半部比較講究,由上部的狻猊蹲獸,下部的蓮瓣紋台座組合而成。造型如此别緻的香熏,是漢以後各朝代出土的香熏中的罕見之物,彌足珍貴。據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陶爐”載:“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為蹲獸,下有仰蓮以承之,諸器唯此物最精絕。”徐兢雖然所說的是指當時高麗國生産的仿汝窯青釉瓷器。“狻猊”為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五,形似獅子,喜靜,好坐和喜歡煙火。這尊汝窯狻猊出香,狻猊昂首,張口突眼,獠牙豎耳,牙咬繡帶,舌唇上卷,墨彩釉下點睛,脖頸佩有項圈,懸挂着三個鈴铛和鎖鍊,狻猊尾巴,呈火焰狀镂空尖形,高高翹起于身後,後腿各五隻利爪,自然彎曲蹲踞于蓋上。蓋上呈六瓣蓮花圓形,上面堆貼三周,數十顆乳釘和一枚繡球。狻猊淩空飛騰,背上鬣毛施卷,光彩照人。胫部與座面有孔連成一體,爐中燃之香氣可從狻猊口中缭繞飄出,施天青釉,開細小紋片,造型大氣,極為精美。

下部蓮紋香爐,由上下二層構成,上層扁圓形爐身模印三層蓮瓣紋,蓮瓣紋中又堆貼蓮蓬,直口,口沿刻劃12組各12齒紋,内折沿邊凸起一圈成母口,可承狻猊蓋,深腹,平底中有一小孔通氣燃香,中部堆貼三龍首,栩栩如生。下層呈倒喇叭狀于上層對稱模印多層蓮瓣紋。圈足外撇,足端無釉,墊圈燒制。灰白色胎、細膩潔淨、釉呈淡天青色,瑩潤如玉、微乳濁呈玉質感,布滿細紋開片,氣泡“寥若晨星”。其與傳世品釉色取勝汝器所不同的是,這套集模印、镂雕、堆貼、刻劃、釉下彩融為一體的藝術品,造型高大、新穎獨特,極為精緻,是件當之無愧的國寶。

這尊宋代汝窯狻猊出香的豐富了汝窯的器類品種,填補了汝窯燒制工藝的空白。它說明“汝窯無大器”的傳統觀念值得商榷。此器是徐兢出使高麗所看到的仿汝同類器物,也證實了徐兢描寫的可靠性。

南宋人周輝的《清波雜志》雲:“汝窯宮中禁燒,内有瑪瑙為釉,唯供禦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狻猊香熏的藝術價值是至高無上的。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在其他窯口發現同類作品。其制作工藝精湛,造型秀美亦可稱大件,是汝窯巅峰之作。

宋代汝窯狻猊香熏的出現,其學術價值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把傳統的青釉系瓷器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後世青釉系瓷器的發展産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是表現在釉色、造型和裝燒方式上,更重要的是,汝窯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傳統瓷器的審美情趣,不再一味地追求瓷器外部的表現形式,從而更加重視器物内在的韻味,創造了一個審美新境界。

上一篇:範進

下一篇:易小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