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七中

濰坊七中

濰坊市教育局直屬重點中學
山東省濰坊第七中學創建于1971年,是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規範化學校、省級花園式單位,濰坊市教育局直屬重點中學。建校以來,學校三遷其址,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占地200畝,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在職教職工422人,在校生5044人。[1]
  • 中文名:濰坊七中
  • 外文名:
  • 簡稱:
  • 創辦人: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别:
  • 學校特色:
  • 主管部門:
  • 所屬企業:
  • 現任領導:
  • 專職院士數:
  • 高職專業:
  • 本科專業:
  • 碩士點:
  • 博士點:
  • 博士後:
  • 國家重點學科:
  • 院系設置:
  • 校訓:求真知、做真人
  • 校歌:
  • 院訓:
  • 院歌:
  • 地址:
  • 院校代碼:
  • 主要獎項:
  • 知名校友:
  • 知名教師:
  • 創建時間:1971
  • 類别:公辦
  • 類型:中學
  • 現任校長:宋玉堂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濰坊市
  • 學校屬性:重點中學
  • 學校地址: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福壽西街4366号
  • 聯系電話:0536-8397827
  • 占地面積:280畝
  • 學校地區: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
  • 建築面積:十萬平方米

師資隊伍

濰坊七中有一流的師資隊伍。有全國優秀教師、省(市)級特級教師、省(市)級優秀教師、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省(市)級教學能手、濰坊名師等全國和省(市)級榮譽稱号的教師125人,中高級教師359人。

濰坊七中有一流教育教學質量。1998年以來,向清華、北大等全國十大名校輸送優秀學子95人,向211工程院校輸送1182人,向全國普通高等院校輸送本科生5489人;有一名學生奪得濰坊市文科狀元,有三名學生分别奪得濰坊市區理科狀元。2007年有3名學生囊括濰坊市區理科前三名,并進入全市理科前十名,獲得濰坊市“鴻啟獎學金”,獲獎人數占全市1/5,高考成績一直名列濰坊市前茅。

教學資源

濰坊七中有一流的教育教學資源。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體育館、音樂中心、美術中心、體育中心、電教中心以及公寓樓、餐廳、校園醫院、銀行、超市等教育教學及生活服務設施配套先進;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以綜合性、标志性文化景觀——勵志湖為代表的十個文化景區構成了特色各異的生态校園。

學校正在搶抓機遇,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為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做大校人,立強校志,走名校路”的目标而奮鬥。

學校風紀

學風:好學、學好;會學、學會

含義:學風本意是指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學是指學生要有好學的品性、樂學的志趣,能夠愉快學習;學好是指學生要把該學的都學好,做到學有所得。

會學是指學生要重視學習方法,探尋學習規律,提高學習效率。學會則是學習的終極目标。

淵源:毛澤東同志說過: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思是說,給人以魚吃,隻能使人享用一時;不如教人以捕魚的方法,則能使人終生有魚享用。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是為了不教。

教風:品行相濟,教學相長

含義:教風的本義是倡導教師遵循本職的行業作風。品行相濟即教師的師德師風。教師品質高尚,言行文明,舉止有方,方可為人師表,言傳身教,育得人才。教學相長即教師的師能師績,是建立學習性組織的需要,适應知識更新的需要,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需要。兩者對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自身素質提高而言,猶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不可或缺。

淵源:韓愈在《師說》中曾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是範。這些都突出強調了道德品行對于為師者的重要性。

《禮記·學記》中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校風:修德,啟智,健體,尚美

含義:校風本意是指一所學校的主流風氣,或主體精神面貌,體現一所學校的精神内涵和價值取向,對校園文化建設和學校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深遠意義。

修德、啟智、健體、尚美,即指修養品德、啟發心智、康健體質、追求美好,這是學校所緻力的精神面貌,也是所營造的校園氛圍。學校希望學生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員工做師德高尚、業務過硬、身心健康、樂求美好的學生滿意的員工。

淵源:傳統的教育思想就是倡導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同時,作為肩負教書育人重任的教師,應該率先垂範,為人師表,不僅做教育者,更要做踐行者。

濰坊七中正期待着全社會的檢閱。

學校地址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福壽西街4366号

郵編:261021

乘車路線:27路、61路、82路直達。

上一篇:保溫瓶

下一篇:春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