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川煎

濟川煎

中醫方劑
濟川煎,中醫方劑名。瀉下劑,潤下,具有溫腎益精,潤腸通便之功效。主治腎陽虛弱,精津不足證。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舌淡苔白,脈沉遲。本方臨床常用于治療習慣性便秘、老年便秘、産後便秘的等腎虛津虧腸燥者。方中肉苁蓉溫腎益精,潤燥滑腸;當歸養血和血,辛潤通便,牛膝補腎強腰,其性下降;枳殼寬腸下氣,澤瀉入腎洩濁;少加升麻以升清陽,使清升而濁降。腎主五液,開竅于二陰而司二便,腎陽虛弱,則下元不溫,氣化無力,五液失所主,攝納失司,開合失常,故小便清長而見大便秘結。
    藥品名: 外文名:Jichuan Decoction 别名: 是否處方藥: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藥禁忌: 劑型: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批準文号: 藥品類型: 方名:濟川煎 功用: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分類:瀉下劑-潤下 出處:《景嶽全書》

用量

當歸(9~15克)、牛膝(6克)、肉苁蓉(酒洗去鹹)(6~9克)、澤瀉(4.5克)、升麻(1.5~3克)、枳殼(3克)。

用法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用量用法

用水220毫升,煎至160~180毫升,空腹時溫服。

現代運用習慣性便秘,老年人便秘屬于腎虛經虧者

功用效果

溫腎益精,潤腸通便。特點

肉苁蓉合當歸益精養血,潤腸通便。

适合運用

習慣性便秘,老年人虛性便秘屬于腎虛精虧者。

病機

腎虛精虧,腸道失潤。

要點

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酸舌淡,脈沉細。

主治

老年腎虛,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酸足軟,背冷畏寒,

方論

腎司二便。腎氣虧虛,下元不溫,五液不化,腸道失潤而大便不通,法當溫腎潤腸。方中肉苁蓉溫腎益精,潤燥滑腸;當歸養血和血,辛潤通便,牛膝補腎強腰,其性下降;枳殼寬腸下氣,澤瀉入腎洩濁;少加升麻以升清陽,使清升而濁降。張景嶽稱此方是:“用通于補之劑。”故适宜于腎虛便閉者。

方歌

濟川歸膝肉苁蓉,澤瀉升麻枳殼從,便結體虛難下奪,寓通于補法堪宗。

【加減法】

如果病人氣虛,可加人參10 黃芪18

如果腎虛,則去枳殼 加熟地18

如果腸燥便秘日久,去澤瀉,加鎖陽10 火麻仁8

【方解】

腎主五液,開竅于二陰而司二便,腎陽虛弱,則下元不溫,氣化無力,五液失所主,攝納失司,開合失常,故小便清長而見大便秘結。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膝酸軟。治宜溫腎養精,潤腸通便。方中用肉苁蓉溫腎益精,暖腰潤腸,是為君藥。當歸養血和血,潤腸通便;牛膝補腎強腰,性善下行,共為臣藥。枳殼下氣寬腸而助通便,澤瀉滲利小便而洩腎濁,共為佐藥。尤妙在稍加升麻以升清陽,清陽升則濁陰自降,配合諸藥,以加強通便之效,為使藥。

原書認為:“凡病涉虛損而大便秘結不通,則硝、黃攻擊等劑必不可用。若勢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此用通于補之劑也”。方後又有加減法雲:“如氣虛者,但加人參無礙;如有火加黃芩;若腎虛加熟地”,“虛甚者,枳殼不必用”。皆可供臨證應用時參考。總之,本方在溫補之中,寓有通便之功,故名濟川煎。濟,相助也,益也;川,一作水之所聚,此處指腎,一指尾竅,此處指後陰。顧名思義,便可知本方旨在溫腎益精,以潤腸通便,故對年老腎虛而大便秘結者,頗為适用。

方義2:本方證因腎虛開合失司所緻。腎主五液,司開合。腎陽不足,氣化無力,津液不布,故小便清長;腸失濡潤,傳導不利,故大便不通;腎虛精虧,故腰膝酸軟;清竅失養,則頭目眩暈;腎陽虧損,故舌淡苔白、脈象沉遲。腎虛開合失司,濁氣不降,腸道失潤,治當溫腎益精、潤腸通便。方中肉苁蓉味甘鹹性溫,功能溫腎益精,暖腰潤腸,為君藥。當歸補血潤燥,潤腸通便;牛膝補益肝腎,壯腰膝,性善下行,共為臣藥。枳殼下氣寬腸而助通便;澤瀉滲利小便而洩腎濁;妙用升麻以升清陽,清陽升則濁陰自降,相反相成,以助通便之效,以上共為佐藥。諸藥合用,既可溫腎益精治其本,又能潤腸通便以治标。用藥靈巧,補中有瀉,降中有升,具有“寓通于補之中、寄降于升之内”的配伍特點。

《景嶽全書》方後加減法提出:“如氣虛者,但加人參無礙;如有火加黃芩;若腎虛加熟地”;“虛甚者,枳殼不必用”,皆可供臨床參考。

本方為溫潤通便,治療腎虛便秘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遲為辨證要點。

方論選錄 何秀山《重訂通俗傷寒論》:“夫濟川煎,注重肝腎,以腎主二便,故君以苁蓉、牛膝滋腎陰以通便也。肝主疏洩,故臣以當歸、枳殼,一則辛潤肝陰,一則苦洩肝氣。妙在升麻升清氣以輸脾,澤瀉降濁氣以輸膀胱,佐蓉、膝以成潤利之功。”

《景嶽全書》卷51:“便秘有不得不通者,凡傷寒雜證等病,但屬陽明實熱可攻之類,皆宜以熱結治法通而去之,若察其元氣已虛,既不可瀉而下焦脹閉,又通不宜緩者,但用濟川煎主之,則無有不達。”

禁忌

凡熱邪傷津及陰虛者忌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