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滅明

澹台滅明

孔子七十二賢人之一
澹台(Tántái)滅明前512年(一說前502年)前?年複姓澹台,名滅明,字子羽,魯國武城(今屬山東臨沂市平邑縣南武城)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唐封其為“江伯”、宋封其為“金鄉侯”。澹台滅明死後,南昌人民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設立澹台門以表紀念,進賢縣也因他南遊至此而名。[1]
    本名:澹台滅明 别名: 字:子羽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武城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弟子三百多人

人物生平

關于澹台滅明的生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有簡短記載。

“澹台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既已受業,退而修行,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南遊至江,從弟子三百人,設取予去就,名施乎諸侯。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澹台滅明,字子羽,魯國武城(今山東平邑縣)人,比孔子小三十九歲,長相醜陋。澹台滅明拜孔子為師時,孔子認為他沒多大才能。從師學習以後,回去就緻力于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來不去會見公卿大夫。(注:孔子的弟子子遊任武城宰時,澹台滅明曾在他手下做過小官。子遊覺得他為人正派、做事規矩,因此對他頗為賞識,并建議孔子将其收入師門。)

後來,澹台滅明往南遊學到吳地(即楚國,後老死在楚國)。跟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學管理制度,影響甚大,是當時儒家在南方的一個有影響的學派。其才幹和品德傳遍了各諸侯國。孔子聽到這些消息感慨地說:“我憑語言判斷的,看錯了宰予;憑長相判斷人,看錯了子羽”。

澹台滅明去世後,其弟子将他安葬于武城故裡(今平邑縣魏莊鄉土橋村西300米處)。儒家傳人将他列于曲阜孔廟大成殿前西庑内從祀孔子。

主要影響

戰國時,江西全境屬楚,那個時期中原諸國把不尊禮儀、不從仁德的地方稱為“蠻夷”。楚國為了與中原諸國融為一體,得到他們的承認,在治國、外交各方面以禮儀制度和儒家思想作為行為準則。澹台滅明離開孔子後就南下到達楚國,“從弟子三百人,設去就,名施乎諸侯”,足見澹台滅明當時弟子之衆,聲名之大,後來這些人深入南楚腹地,對楚地産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也正因為這樣,那時候的南昌雖然遠離中原,但是從來沒有被稱為“蠻夷”。澹台滅明死後,南昌人民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設立澹台門以表紀念,進賢縣也因他南遊至此而名。澹台滅明重義輕财。

轶事典故

求知講學

《大戴禮記·五帝禮》記載:

澹台滅明投師孔子門下,孔子見他相貌醜陋而不願收其為徒。因有礙于自己“有教無類”的主張,勉強收為弟子。後發現澹台滅明品德高尚、學風端正,于是感慨地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台滅明聽從孔子的教誨,刻苦學習,并加強自身修養,終于學有所成,跻身于當時的知名學者之列。他到吳國講學時,其門徒達300之衆,成為享譽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師。

言偃為魯武城宰,孔子問曰:“汝得人焉爾乎?”偃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不至吾處。”

行不由徑

《論語·雍也》記載: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

意思是:子遊做武城宰時,孔子問:“你在那裡得到什麼人才了嗎?”子遊說:“有位叫澹台滅明的,不走小路,如果沒有公事他從不到我屋裡來。”

後來,“行不由徑”成為漢語成語,比喻行動正大光明。

重義輕财

據《括地志》記載

一次,澹台滅明身帶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珠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從波濤中躍出,對渡船成夾擊之勢,欲奪寶珠。澹台滅明氣憤地說:“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力劫。”遂揮劍斬二蛟于河内,并将寶珠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無吝啬之意。他的這種高尚品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魯人。數千年盛行于齊魯大地“甯讓錢,不讓言”的魯國遺風,可以從澹台滅明身上找到影子。

上一篇:蔣寒凝

下一篇:謝育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