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芳齋

漱芳齋

漢族宮殿建築
漱芳齋位于故宮博物院内重華宮東側,原為乾西五所之頭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1]清乾隆帝即位後,改乾西二所為重華宮,遂将頭所改為漱芳齋,并建戲台,作為重華宮宴集演戲之所。目前,漱芳齋建築及内裝修均完好,為故宮博物院貴賓接待處,用于國家領導及外國首腦參觀故宮時休息,為遊人不得進入的非開放區。
    中文名:漱芳齋 外文名: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号故宮博物院(北門)附近 占地面積: 開放時間:8:30~17:00 中文名稱:漱芳齋 外文名稱:She lent fang palace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始建于:公元1420年 年代:明代 門票價格:免費,包含于故宮博物館景區門票内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北京市

​基本介紹

漱芳齋,原為幹西五所之頭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皇帝即位後,改幹西二所為重華宮,遂将頭所改為漱芳齋,并建戲台,作為重華宮宴集演戲之所。

建築特點

漱芳齋為工字形殿,有前後兩座廳堂,中間有穿堂相連。其中前殿與南房、東西配殿圍成獨立的小院,其間有遊廊相連。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明間安風門,餘皆為檻窗。室内明間與次間以落地花罩分隔,以楠木制作,十分精細,東次室額曰“靜憩軒”,為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禦題,是弘曆少時讀書之地。殿前東西配殿各三間,東配殿明間前後皆開門,東出即禦花園。院落南房北面接戲台一座,與漱芳齋前殿相對。戲台為亭式建築,面闊、進深各三間,台面90㎡左右,黃琉璃瓦重檐四角攢尖頂,風格高雅,匾名“升平葉慶”。戲台上有樓,天花闆上設天井,可以放井架辘轳等機械設備,供演神仙劇使用,台闆下有一口大井。為皇宮内僅次于暢音閣大戲台的一所戲台,也是宮中最大的單層戲台,年節時常有演出。

後殿名“金昭玉粹”,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前檐明間接穿堂與前殿相連,餘皆為檻窗。另有西耳房一間,西配房三間。殿内西梢間修小戲台一座,面東,為竹木結構,樣式小巧,呈方形亭子式,建于清乾隆年間,是專為皇帝和太後吃飯時演出15分鐘的小戲而設的,方亭上懸挂着乾隆皇帝書寫的“風雅存”匾額,前檐左右柱上各懸古琴形木制楹聯曰“自喜軒窗無俗韻,聊将山水寄清音”。台後開小門與西耳房相通。殿之東室額曰“高雲情”,與小戲台相對,為侍宴觀戲之處。

齋内匾額為“正誼明道”,東室懸挂着兩塊匾額“莊敬日強”和“高雲情”,對聯為“花香鳥語群生樂;月霁風清造物心”,匾額及楹聯均為乾隆皇帝禦筆。漱芳齋中其他幾處佚名題寫的對聯有:“澄心待萬幾;恭己奉三元”,“自喜軒窗無俗物;聊将山水寄清音”,“瑞景瓊樓開錦繡;歡聲珠閣奏雲韶”,“綠绮琴彈白雪引;烏絲絹寫黃庭經”,“思庶政惟和,不敢自逸;由舊典時式,其永無愆”,“寫誠敬之心,禮章樂亮;繪恬熙之象,日麗風和”,“清燕凝神,天和閑處養;從容守正,元化靜中涵”,“春秋富佳日,松竹葆長年”等。

小說演繹

另在瓊瑤的小說《還珠格格》中,漱芳齋為兩位格格在皇宮中的居所,在更早的《梅花三

弄·梅花烙》中,也曾稱側福晉翩翩在王府中的院落為漱芳齋。其實自乾隆到清末,從未有皇帝的“格格”在漱芳齋居住和休息。隻是在同治年間,瑜貴妃曾在重華宮住過,但1924年馮玉祥革命,又将瑜貴妃趕了出來。所以《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居住漱芳齋乃藝術創作,不是真正漱芳齋的用途,此地并不能賞給小燕子居住。當時在拍戲時第一部的漱芳齋是借承德避暑山莊的煙雨樓拍的,拍第二部時則是在北京按煙雨樓的樣子1:1搭建了漱芳齋。

在避暑山莊如意洲之北的青蓮島上。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興南湖(鴛鴦湖)之煙雨樓而建的。樓自南而北,前為門殿,後有樓兩層,紅柱青瓦,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單檐,四周有廊。上層中間懸有乾隆禦書“煙雨樓”匾額。樓東為青陽書屋,是皇帝讀書的地方,樓西為對山齊,兩者均三間,樓、齋、書屋之間有遊廊連通,自成精緻的院落。東北為一座八角軒亭,東南為一座四角方亭,西南疊石為山,山上有六角涼亭,名翼亭,山下洞穴迂回,可沿石磴盤旋而上,也可穿過嵌空的六孔石洞,出日嘉門,到煙雨樓。煙雨樓為澄湖視高點,憑欄遠望,萬樹園、熱河泉、永佑寺等曆曆在目。夏秋時湖中荷蓮争妍,湖上霧漫,狀若煙雲,别有一番景色。

乾隆皇帝賦詩到“最宜雨态煙容處,無礙天高地廣文。卻勝南巡憑賞者,平湖風遞芍荷香。”山莊秀美的湖光山色,衆多的瓊樓玉宇,吸引了電影,電視劇的導演們把山莊作為拍攝地,轟動全國的電視劇“還珠格格”就是在此拍攝的。

上一篇:禮品

下一篇:孝感星河天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