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珠

海蘭珠

清朝皇太極的妃子
敏惠恭和元妃(公元1609年-公元1641年),姓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谥号敏惠恭和元妃,清太宗皇太極之妃,孝端文皇後的侄女,孝莊文皇後的姐姐。成吉思汗二弟哈撒爾19世孫女。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冊封為宸妃,為四妃之首,賜居“關雎宮”。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極第八子。皇太極為此下令大赦天下。但此子未來得及命名便早夭了。崇德六年(1641年),宸妃逝世,年三十三,谥曰“敏惠恭和元妃”,葬于清昭陵。[1]
  • 本名:博爾濟吉特·海蘭珠
  • 别名:烏尤黛,宸妃,敏惠恭和元妃,哈日珠拉
  • 出生地:内蒙古科爾沁草原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年月:1609年
  • 朝代:清朝
  • 去世年月:1641年
  • 谥号:敏惠恭和元妃
  • 職業:側福晉→東宮大福晉→關雎宮宸妃

人物生平

大事年表

天聰七年四月(公元1633年4月)商量決定婚事。

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十月十六日隆重出嫁。

崇德元年(公元1635年),被封為關雎宮宸妃,地位僅次于皇後。

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亥時(公元1637年7月),為皇太極生了個男孩,即皇太極第八子,皇太極因此大赦天下,隆重慶典。

崇德三年正月(公元1638年1月),幼子病逝,皇太極因此冊封宸妃的母親為和碩賢妃,賞賜儀仗。

祟德六年九月(公元1641年9月),13日傳來病重的消息,17日夜一更時分病逝。皇太極因此多日不食不眠到23日昏迷,言語颠倒。

崇德六年九月二十八,宸妃初祭,親筆寫下祝文,皇太極下跪奠酒,宣讀祭文。

崇德六年十月二十七,追封宸妃為敏惠恭和元妃。注:元妃本為“元配”之意,指第一次娶的嫡妻。

崇德六年十一月十一,皇太極因思念宸妃,再次失态痛哭。

崇德七年正月初一(公元1642年)元旦大典,由于宸妃之喪被視為國喪而停止慶賀。

崇德八年農曆八月初九日亥時(公元1643年),皇太極駕崩,魂追宸妃。

人物介紹

宸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蒙古名字叫Harjol,哈日珠拉(含義:har是蒙古語黑色,jol是蒙古語油燈),又名海蘭珠(滿文含義:我所珍惜珍愛的人),生于約萬曆37年(公元1609年),她是孝莊的親姐姐,比孝莊大4歲。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26歲,比孝莊晚嫁皇太極9年。曆史記載中,宸妃海蘭珠可謂寵冠後宮,但是所有史料均無記載她26歲之前的任何資料。

《清入關前内國史院滿文檔案》記載:“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爾沁部烏克善洪台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這就是海蘭珠最早出現的相關記錄了,民國時期修撰的《清史稿》裡也有提到。天聰八年(1634年),其兄吳克善親送海蘭珠到盛京,與皇太極成婚。

崇德元年,皇太極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蘭珠為“宸妃”。以《詩經》中象征愛情及女子美貌的佳句:“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宮命名為“關雎宮”。宸妃的地位在五宮中位居第二。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後。清太宗皇太極是滿清的開國皇帝,跟随努爾哈赤發動了對明朝的叛亂,生于公元1592年,卒于1643年,活了52歲,在位17年。皇太極征戰多年,為滿清占領全國打下基礎。

皇太極時的沈陽故宮中,有所謂“崇德五宮”後妃,這五宮為中宮清甯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崇德五宮後妃的地位遠高于其他妃子,其他妃子尚有元妃、繼妃、側妃等。皇太極的後妃見于史籍者計有15人,史籍之外的更有多人。在這衆多後妃中,天生麗質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極惟獨鐘愛宸妃海蘭珠。

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家族中的兩個女性已經嫁給了皇太極,姑姑居中宮,享“椒房之尊”,二侄女為永福宮莊妃。後來在一次親戚會面中,莊妃的親姐姐海蘭珠随母朝見皇太極,皇太極見海蘭珠長的漂亮,就生了愛慕之心,于是顧不得從博爾濟吉特氏家族中已納了一後一妃,還一定要娶這位美女。第二年海蘭珠與皇太極成婚,于是,後宮中出現了一姓姑侄三人同侍一夫的“新鮮事”,海蘭珠被封為東宮(關雎宮)宸妃。皇太極對這三位後妃恩寵有加,其中尤以宸妃最受寵愛。

海蘭珠與皇太極成婚時已經26歲,并非豆蔻年華,但是她長的漂亮(曆史記載宸妃肌膚如玉),又有一種少女不具備的成熟美,且溫婉賢淑,更受皇太極青睐。此時皇太極已過不惑之年,比宸妃大16歲。皇太極封她為“東宮大福晉”,僅次于皇後,位居四妃之首。東宮也賜名為“關雎宮”,因為《詩經》中有“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取名關雎是對海蘭珠容貌的贊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很快就決定立這個嬰兒為皇位繼承人,大宴群臣,還頒發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然而,前7個皇子誕生時,并未舉行什麼大型慶典活動,也未大赦。之後,莊妃生第9子,麟處宮貴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辦理。由此可見,皇太極是将宸妃生的皇八子作為“儲君”來對待的。因寵愛宸妃而寵皇八子,也算是“愛屋及烏”吧。

皇八子誕生之慶典,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均來供奉大量賀禮,一時間,盛京(今沈陽)城内熱鬧無比。此時的皇太極,開疆拓土,稱雄于東北,加之嬌妻産子,諸事順遂,可謂得意之極。可是真應了“好景不長”這句俗語,倍受嬌寵的皇八子隻活了兩歲,尚未來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愛子的死,給皇太極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擊。宸妃所遭到的打擊尤重,整日郁郁寡歡,終于憂悶成病。

1641年宸妃彌留之際,皇太極正在松山戰場上指揮作戰。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後,立即召集軍事會議,對圍困杏山等地做了具體的部署,然後立即日夜兼程趕回盛京。

當他進入關雎宮時,宸妃已駕返瑤池了,終年33歲,正是風華之年。皇太極悲恸欲絕,寝食俱廢,乃至昏死過去,經緊急搶救,才漸漸蘇醒過來。

為表示對愛妃的悼念,皇太極為宸妃舉行了隆重的喪禮,之後頻繁地舉行各種祭典活動,并請僧道人等為宸妃布道誦經,超度亡魂。皇太極親撰了祭文,還賜宸妃海蘭珠谥号為敏惠恭和元妃,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數最多的。

自從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飲食頓減,身體每況愈下,還昏迷過去,“言語無緒”。後來,諸王大臣請他去到蒲河射獵,借以消愁解悶。不想,路過宸妃墓,觸景傷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場。

宸妃死後不到兩年,皇太極也命歸九泉了。皇太極對宸妃這種真情笃意,在曆朝皇帝中都是少見的。

宸妃死後火化,初暫安于盛京地載門外五裡的墓地。皇太極葬入昭陵之後,宸妃也被遷葬到昭陵妃園寝内。

歸嫁

博爾濟吉特·海蘭珠(本名為烏尤塔),博爾濟吉特氏,生于萬曆37年(公元1609年),她是孝莊文皇後的親姐姐,比孝莊文皇後大4歲。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26歲,比孝莊文皇後晚嫁皇太極9年。但是沒有史料記載海蘭珠26歲之前的經曆。

《清入關前内國史院滿文檔案》記載:“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爾沁部烏克善洪台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這就是海蘭珠最早出現的相關記錄了,民國時期修撰的《清史稿》裡也有提到。

天聰八年(1634年),其兄吳克善親送海蘭珠到盛京,與皇太極成婚。

封妃

崇德元年,皇太極稱帝後,大封後宮,封海蘭珠為“東宮大福晉”,後來被清廷譯為宸妃。并賜居“和諧有禮宮”,後來被翻譯為關雎宮,海蘭珠的地位在五宮中位居第二。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後。

生子

崇德二年,海蘭珠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大宴群臣,還頒發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大赦令中規定,除犯上、焚毀宗廟、陵寝、宮殿,叛逃殺人,毒藥,巫蠱,偷盜祭天及禦用器物,毆祖父母、父母,賣兄弟、妻誣告夫、内亂、糾黨白晝劫人等十罪不赦外,一切監禁之人全部免罪。(此道頒發令如下記載。八天後他在盛京皇宮舉行重大慶典的大政殿,為皇八子的誕生頒發了有清以來的第一道大赦令。诏令中寫道:“自古以來,人君有誕子之慶,必頒诏大赦于國中,此古帝王之隆規。今蒙天眷,關雎宮宸妃誕育皇嗣,朕稽典禮,欲使遐迩内外政教所及之地,鹹被恩澤……”。诏令中規定了除十惡之罪不赦外,其餘等罪,“鹹赦除之”。)皇太極還封宸妃的母親為和碩賢妃,賞賜儀仗。誰知天公不作美,這個孩子出生才半年,還沒有來得及命名就夭折了。皇太極為之傷心不已。宸妃本人當然更傷痛,但,皇太極對她的鐘愛并未因此而稍減,前7個皇子誕生時,并未舉行什麼大型慶典活動,也未大赦。之後,莊妃生第9子,麟趾宮貴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辦理。由此可見,因寵愛宸妃而寵皇八子,也算是“愛屋及烏”吧。

皇八子誕生之慶典,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均來供奉大量賀禮,一時間,盛京(今沈陽)城内熱鬧無比。此時的皇太極,開疆拓土,稱雄于東北,加之嬌妻産子,諸事順遂,可謂得意之極。可是真應了“好景不長”這句俗語,倍受嬌寵的皇八子隻活了不到一歲,尚未來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薨逝

清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九月,皇太極率領八旗勁旅和漠南蒙古科爾沁等部鐵騎,與明朝軍隊洪承疇部進行松山錦州決戰。正當雙方數十萬大軍刀光劍影生死搏殺如火如荼之際,十二日盛京使節惶惶來報“關雎宮宸妃有疾”。既愛江山也愛美人的皇太極,聞知海蘭珠生病,立即召集諸将令他們留下固守,自己于次日淩晨即啟駕返還盛京。一路行色匆匆,至十七日夜駐跸舊邊,剛過一更時,盛京使節又報“宸妃病笃”。得知海蘭珠病勢沉重,皇太極連夜拔營,催動戰馬,恨不得插上雙翼飛回自己的愛妃身邊。十八日淩晨,告之海蘭珠已氣絕身亡的第三次奏報“宸妃已薨”,對于途中的皇太極真如五雷轟頂,他飛馬入盛京,沖進大清門,直撲關雎宮,但的确是晚了一步,關雎宮裡香消玉隕,時年三十三歲的海蘭珠,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這裡,隻剩下皇太極撫屍哀痛的身影和悲悼恸涕的哭聲。

美人氣已絕,英雄心欲碎。皇太極怎麼也難以接受海蘭珠病逝這個殘酷的現實。他曾幾次因悲痛過度而昏迷過去,這令皇後宮妃和諸王大臣惶惶不安,紛紛勸告他“自保聖躬,勿為情牽,珍重自愛”。皇太極也自責說:“太祖崩時,未嘗有此,天之生朕,豈為一婦人哉”。但海蘭珠的音容笑貌仍令他時時難以忘懷。紅顔知己永别而去,皇太極即使貴為天子,也别無他法,所能做的,隻有寄托哀思。他為自己的愛妃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并頻繁地舉行各種祭奠。九月廿九初祭之日,他親率文武百官及其夫人們前往。奠酒行禮後,宣讀的祭文飽含深情,“皇帝谕:

“皇帝緻祭于關雎宮宸妃。爾生于乙酉年。享壽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爾。厚加眷愛。正欲同享富貴。不意天奪之速。中道仳離。朕念生前眷愛。雖沒不忘。追思感歎。是以備陳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諷誦經文,願爾早生福地。”最後,皇太極在海蘭珠的墓前親自奠酒三爵,諸王大臣和外藩屬國使節祭奠禮。

在此後的歲月裡,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次次儀典隆重肅穆的祭禮,都飽含着無限的悲思;篇篇文詞典雅莊重的祭文,都表達着無盡的哀意。甚至在當年歲暮大祭列祖列宗之時,皇太極也與皇後率百官及其夫人們前去祭奠海蘭珠,讓愛妃去世後還盡享哀榮;當次年正月元旦大賀之際,他竟傳谕“以敏惠恭和元妃喪,免朝賀,停止筵宴樂舞”,因愛妃之逝而停辦了朝中重大典禮。群臣們見皇帝平日在宮中時常睹物思人,每當想起海蘭珠即傷心落淚,就多次陪他出京射獵消遣。但海蘭珠就安葬在盛京地載門外五裡之處,皇太極幾乎每次射獵時,都要有意無意地經過她的墓地。眼見心中的愛妃已撒手人寰、屍埋墳冢、不能複生,皇太極每次都要悲痛欲絕、淚如雨下地哭祭一番。

清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二月,松山錦州大戰告捷,清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明朝率軍将領洪承疇、祖大壽被俘後降清。當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皇宮的大政殿為此二人賜宴慶賀,但在這盛宴之上卻沒有他這位東道主的身影。對洪、祖二人的解釋是“朕未服視朝衣冠,又不躬親賜宴,非有所慢于爾等也。蓋因關雎宮敏惠恭和元妃之喪未過期,故爾”。原來,他為了表示對海蘭珠忠貞不渝的愛情和無限的哀悼,沒有參加這歡慶的喜宴。皇帝都停止了宴樂,但卻還有不識相的王公貴族不遵制默哀,硬往槍口上撞。據史料記載,在海蘭珠的喪期内有不從禁令私自作樂的,後經查出,遭受處罰者達數十人之多。其中郡王阿達禮和輔國公紮哈納的王公桂冠都險些因此而被削掉;其餘人均遭到沒收家産、罰銀、鞭笞、貫耳鼻等處罰。

史料索引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

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孝莊皇後姊也,天聰八年來歸,崇德元年,封關雎宮宸妃,妃有寵于太宗,生子,為大赦,子二歲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聞妃病而還,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為撫世安民,豈為一婦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遣也。”上仍悲悼不已。諸王大臣請出獵,遂獵蒲河。還時過妃墓,複大動。妃母和碩妃來書,上命内大臣掖輿臨妃墓,郡王阿達禮,輔國公紮哈納當妃喪作樂,皆坐奪爵。

傳稿

《清列朝後妃傳稿》張爾田編:

宸妃博爾濟吉特氏,孝莊皇後姊也,父寨桑科爾沁貝勒。天命十年,寨桑命子台吉吳克善奉女于太宗,太宗迎之。崇德初封關雎宮宸妃,妃有寵于太宗,生皇八子,帝為之大赦。皇子殇,無封。封妃母科爾沁小妃為和碩賢妃,賜儀仗。六年九月妃薨,年三十有三,太宗方攻松興山,聞妃病而旋。比薨,恸甚。昏迷伏地,繼而悔曰:“太祖崩時,未嘗有此,天之生朕,豈為一婦人哉”。

然燕閑遊矚辄思慕不自已,督察員參政祖可法張存仁等谏以為天佑我國錦州垂克,宜以理抑情,帝不聽。輔國公輔國公紮哈納承政曹海因妃喪作樂,帝怒,解曹海任,奪紮哈納爵,禁锢。其眷逮不衰如是。始薨及葬,外藩朝鮮蒙古皆遣使來吊祀。是年十月冊谥敏惠恭和元妃。

轶事典故

由于宸妃嫁給皇太極時已經26歲,在當時算是非常大的年紀,極為罕見,故而有一說法認為海蘭珠是嫁過人的寡婦雲雲,但這些也僅僅是揣測,“年紀大”并不能作為“再嫁”、“寡婦”的有效證據。在前清,年紀大嫁人的女人也不是沒有——例如葉赫老女(東哥)33歲嫁人、努爾哈赤的養女孫帶(舒爾哈齊的四女兒)28歲嫁人。同時有說法認為,因為寡婦的名頭太難聽,所以被皇太極有意銷毀了宸妃的前半生經曆。

但是在前清皇太極要做到徹底控制史官,使得海蘭珠之前的資料完全沒有記載并不容易。同時,由于遊牧民族剛剛進入中原,本身的文化并不排斥寡婦再嫁,例如皇太極五妃中麟趾宮的貴妃娜木鐘原是林丹汗的囊囊福晉,與林丹汗生有一女“淑濟格格”,一遺腹子“阿布奈”(皇太極把他養大成人,後來做了察哈爾親王);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原是林丹汗的窦土門福晉,與林丹汗至少生有一女(皇太極養女,崇德五年下旨許給多爾衮)。

這兩個妃子均為五妃,而她們也不僅改嫁,且有孩子,滿族文化并不認為此有不妥,或者說當時的國人都不重視這些所謂的改嫁,從這個角度上說,認為宸妃海蘭珠是改嫁給皇太極的,在學術界并未獲得很多支持。

海蘭珠如此受清太宗重視的女人,特别是史官眼裡,其實皇太極為她瘋狂的種種“事迹”已經算是在明君明主的政治光輝形象上,大大抹黑了一把。扔下如火如荼的前線戰場,将八旗将士扔在一旁,心急火燎的為了一個女人而棄八旗将士的生死、利益于不顧,這在平凡人眼中看來是癡情,是個絕無僅有的好男人、好丈夫,可恰恰是這樣的行為,用以評判一個皇帝好壞功過,那絕對已夠得上是“昏君”所為。但皇太極和海蘭珠經過天作之合、天人永隔、最後相見于黃泉的愛情在千古流傳中也是一則佳話。

《清太宗實錄》便曾先後經過兩次修撰,一次是在順治年間,一次是在乾隆初年,上述史料已經經過修纂,真實的曆史和海蘭珠之謎如今尚無定論。正史中所記載的海蘭珠如《清史稿·列傳》所寫: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孝莊皇後姊也。天聰八年,來歸。崇德元年,封關雎宮宸妃。妃有寵于太宗,生子,為大赦,子二歲而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聞妃病而還,未至,妃已薨。

上恸甚,一曰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為撫世安民,豈為一婦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譴也。”上仍悲悼不已。諸王大臣請出獵,遂獵蒲河。還過妃墓,複大恸。妃母和碩賢妃來吊,上命内大臣掖輿臨妃墓。郡王阿達禮、輔國公紮哈納當妃喪作樂,皆坐奪爵。

宸妃冊文

崇德元年七月,冊封東宮大福晉。(即宸妃)

冊文曰:奉天承運,寬溫仁聖汗制曰,天地授命而來,既有汗主一代之治,則必有天賜福晉贊襄于側。汗禦極後,定諸福晉之名号,乃古聖汗所定之大典。今我正大位,當做古聖汗所定大典。我所遇福晉,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特賜爾冊文,命為東宮關雎宮大福晉宸妃。爾務以清廉端莊仁孝謙恭之義,謹遵國君福晉訓誨,勿違我之至意。(取自滿文老檔)

崇德六年十月,追谥宸妃為敏惠恭和元妃

冊文曰:奉天承運,寬溫仁聖皇帝制曰,惟爾關雎宮宸妃,侍朕以來,即加優眷,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已封爾為關雎宮宸妃,今仿古典,複加追增,俾爾淑懿揚于後冀。故追封為敏惠恭和元妃。庶幾有知,服我休命。(取自清太宗實錄)

清太宗祭宸妃祝文主要有初纂版和修訂版兩個版本。

初纂版

崇德六年。歲次辛巳九月甲戌朔。約二十七日戊子。皇帝緻祭于關雎宮宸妃。爾生于乙酉年。享壽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爾。厚加眷愛。正欲同享富貴。不意天奪之速。中道仳離。朕念生前眷愛。雖沒不忘。追思感歎。是以備陳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諷誦經文,願爾早生福地。

修訂版

皇帝谕祭關雎宮宸妃。爾副位椒庭。助宣壺教。自居宮掖。禮遇有加。方期克享遐齡。不意中道奄逝。朕懷憫恻。念芳型之不遠。憶淑德而增悲。是用備陳祭物。以薦馨香。仍命喇嘛僧道。禮佛諷經。靈其不昧。尚克祗承。祭畢。

文藝形象

文學形象

《美人無淚之宸妃傳》步搖佳人/著

《獨步天下》李歆/著

《大清後宮》西嶺雪/著

《那海蘭珠》拉費比尤/著

《竟夕起相思》萱雪/著

《大清第一王妃》艾小喵/著

《霓裳欲斷腸》凝珠/著

《海月明珠》夜惠美著

《穿越大清初年》雪蘭悠/著

《清穿之猗蘭小築》皎月初斜/著

《世間情深至蘭極》冰水中的魚/著

《關雎鳳儀》莊生夢蝶/著

《穿越時空之海蘭珠》淡如微風/著

《權清》皇玄/著

《海蘭珠傳奇》林奈庚/著

《絕戀相思比夢長》蕭兒美蛋/著

影視形象

1987滿清十三皇朝

1992一代皇後大玉兒

2003孝莊秘史

2012美人無淚

2015大玉兒傳奇

人際關系

祖父:博爾濟吉特·莽古斯

祖母:貝勒劄日固齊(斷事官)莽古思之妻,名衮布

父親:博爾濟吉特·布和(科爾沁宰桑)

母親:名博禮

丈夫:愛新覺羅·皇太極(清太宗)

姑姑:孝端文皇後

兄長:吳克善、滿珠習禮

妹妹:孝莊文皇後

兒子:皇八子

上一篇:郭炳湘

下一篇:李克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