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興縣

海興縣

河北省滄州市轄縣
海興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南接齊魯,北望京津,1965年建縣,取“靠海而興”之意而得名。現轄4鎮、3鄉、3個國營農場、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7個行政村,人口23萬,總面積960平方公裡。[1]轄區内11.7平方公裡納入滄州港開發區,地勢平坦,氣候宜人,開發潛力巨大,連接港口與腹地的正港公路、縱貫渤海之濱的海防公路、連接山東與京津的黃辛公路在境内交彙,正在修建中的津汕高速公路和即将動工建設的黃大高速鐵路穿境而過,交通快捷便利。不鏽鋼餐具、魚子漁粉、豐年蟲卵等特色産業享有盛譽。
    中文名:海興縣 外文名:haixing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130924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中國 河北省 滄州市 地理位置:北緯37°56′10〃至38°17′31 面積:836平方千米 下轄地區:3個鎮、4個鄉、3個農場 政府駐地:蘇基鎮海政路 電話區号:0317 郵政區碼:061200 氣候條件:暖溫帶亞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馬骝山 機場: 火車站:海興站 車牌代碼:冀J 地區生産總值: 别稱:中國東方餐具城 建立時間:1965年 人口:21.5萬(2005年) 知名産業:原鹽生産及深加工業 地方方言:冀魯官話 途徑鐵路:邯黃鐵路

海興縣概況

海興縣位于河北省東南,渤海之濱,1965年建縣,由山東省無棣、河北省黃骅、鹽山三縣的邊緣貧困鄉村合并而成,取“靠海而興”之意而命名。現轄4鎮3鄉兩個農場,197個行政村,總人口22萬人,農業人口18.2萬人。全縣總面積960平方公裡,耕地面積45萬畝,鹽堿地30萬畝,灘塗50萬畝,海岸線長18公裡。海興縣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位置,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開放縣。農業主産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主導産業主要是海鹽、不鏽鋼餐具、魚子魚粉等;以肉雞、肉羊、肉牛等為主的畜禽養殖和水産養殖以及面向京津的勞務輸出,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2007年,全縣生産總值完成16.3億元,其中,一産完成4.1億元,二産完成6.2億元,三産完成6.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8.36億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2018萬元,直接利用外資78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18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億元。

曆史沿革

1965年,由于鹽山縣轄域增大,東北境遠闊,不便管理,析出其東北境置海興縣。因海興縣地處渤海之濱,即取靠海而興,繁榮發達之義為名。

2000年,海興縣轄3個鎮、4個鄉:蘇基鎮、辛集鎮、高灣鎮、趙毛陶鄉、張會亭鄉、香坊鄉、小山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9802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蘇基鎮42653辛集鎮20866高灣鎮29313趙毛陶鄉31813香坊鄉18519小山鄉24703張會亭鄉30157

2002年底,海興縣面積960平方千米,人口19.79萬。轄3個鎮、4個鄉、3個農場,2個社區居委會、197個村委會。縣政府駐蘇基鎮。

行政區劃

2008年海興縣轄3個鎮、4個鄉:蘇基鎮、辛集鎮、高灣鎮、趙毛陶鄉、香坊鄉、小山鄉、張會亭鄉。境内有3個農場:海興縣農場、青先農場、青鋒農場。縣政府駐蘇基鎮。其中,張會亭鄉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3.01萬;蘇基鎮面積109平方千米,人口4.25萬;趙毛陶鄉面積135平方千米,人口3.18萬;香坊鄉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1.77萬;高灣鎮面積79平方千米,人口2.69萬;辛集鎮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2.08萬;小山鄉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2.34萬。

蘇基鎮

鎮政府駐蘇基西村。面積109平方千米,人口4.25萬。轄2個社區居委會、34個村委會:東城區、西城區;蘇基西、蘇基東、蔣常豐、張常豐、陶常豐、付常豐、李常豐、趙常豐、安常豐、王常豐、武常豐、王龍窪、大曲河、張王文、邢王文、翟王文、大良戶、大梨園、褚宋、劉宋、蔡宋、周宋、中李、姜莊、獻莊、西李、馬廠、中尤莊子、西尤莊子、東尤莊子、西白莊子、東白莊子、許良戶莊。

辛集鎮

鎮政府駐辛集村。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2.08萬。轄14個村委會:辛集、西馬莊、宋王莊、新立莊、于家莊、甘草莊、魏家莊、苑家堤頭、孫家堤頭、鞏家堤頭、趙汪堤頭、劉王莊西、劉王莊東、劉王莊前。

高灣鎮

高灣鎮高灣鎮鎮政府駐高灣村。面積79平方千米,人口2.69萬。轄31個村委會:高灣東北、高灣東南、高灣西北、高灣西南、大路莊北、大路莊西、後程、前程、何莊、宋莊、齊莊、田莊、窪馮、魏橋、茶棚、劉佃莊、前刁莊、後刁莊、劉巡莊、苗莊子、馬莊子、鄧莊子、孔莊子、栾莊子、後良章、前良章、後戴莊、前戴莊、大黃莊、小黃莊。

小山鄉

鄉政府駐小山村。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2.34萬。轄19個村委會:小山西、小山南、小山東、小山北、張皮莊子、前畢王文、後畢王文、傅家莊、曹莊子、西侯莊、東侯莊、李良志、周良志、孫良志、趙高莊、蔡家莊、常莊子、盤窪、山後。

香坊鄉

鄉政府駐香坊村。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1.77萬。轄19個村委會:香坊、二官、邊莊、海豐、抛莊、坨裡、官莊、劉莊子、郭家莊、楊埕子、任家莊、東王莊、東馬莊、北王莊、朱王莊、寇家莊、大韓莊、小韓莊、韓趙莊。

趙毛陶鄉

鄉政府駐趙毛陶村。面積135平方千米,人口3.18萬。轄44個村委會:趙毛陶一、趙毛陶二、趙毛陶三、趙毛陶四、中趙毛陶、南趙毛陶、王十二集、于十二集、南吳褚、呂吳褚、小梨園、崔郭莊、李郭莊、季辛莊、劉辛莊、張辛莊、小曲河、大摩河、小摩河、小張莊、大張莊、大尤東、大尤西、湯龍窪、劉家院、西常莊、東常莊、許莊子、董二莊、後尤莊、楊槐莊、董莊子、褚店子、高廟、房莊、高莊、孫莊、劉莊、翟褚、張褚、前丁、小丁、後丁、小尤。

張會亭鄉

鄉政府會亭村。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3.01萬。轄36個村委會:張會亭、西範莊、東範莊、大範莊、南馬莊、王家莊、小徐莊、溫暖莊、豆腐營、三王莊、褚莊、前潘家庵、後潘家庵、東清水溝、西清水溝、前小裡寨、後小裡寨、大徐莊東北、大徐莊西南、大徐莊西北、趙莊、小路、道口、郭橋、闆橋、菜園、北齊、南齊、雙廟、魏莊、沃土、康莊、小莊、楊店、段莊、北台。

海興縣農場

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0.23萬。

青先農場

面積16.2平方千米,人口0.08萬。

青鋒農場

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0.13萬。

灘塗 面積275.8平方千米。

經濟

農業

2007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5.4萬畝,總産96324噸,其中小麥總産46271噸,玉米總産50053噸。全縣棗樹種植面積13萬畝(其中冬棗1萬畝),年産小棗2000萬斤,産值達3000萬元。果樹種植面積4萬畝,年産值1000餘萬元,西瓜種植2萬畝,年産西瓜1億斤,産值2000萬元。有四個大型的西瓜批發市場,銷往京津和山東等周邊地區。油菜種植1萬畝,畜禽存欄總量120萬頭(隻),其中肉雞存欄98萬隻,肉羊存欄13萬隻。

工業

鹽業作為支柱産業,鹽田面積達到90萬公畝,年生産能力40萬噸,縣鹽業總公司發展成為年産值6000多萬元,利稅1200萬元的中型一檔企業,在全國百家産鹽企業中排名第十一位。

全縣餐具行業年産值達到1.5億元,出口創彙2000萬美元,産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産規模在全國同行業中居第2名。縣不鏽鋼制品廠擁有資産總額1.1億元,年産值1.2億元,利稅1200萬元,屬國家中二級外向型出口企業。正在進行的餐具擴規項目進展順利,投産達銷後餐具行業可形成年産值2億元,利稅2000萬元的經營規模,成為全國最大的餐具生産出口基地。帆布、地毯、彈簧等縣鄉重點企業穩步發展,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主要行業一覽表:鹽業、餐具、帆布、裝備制造、風力發電、汽車配件、化工、地毯、彈簧、魚加工、蟲卵加工、機制漁網、防寒服裝、工藝台布、抽紗刺繡。

主導産業

不鏽鋼餐具業海興縣不鏽鋼餐具業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初,現有滄州海達餐具有限公司、福瑞不鏽鋼制品廠、興達餐具有限公司等3家較大規模的制造企業,加工網點100餘個,從業人員7000餘人,年産值2億多元,産品銷往亞、非、歐、美等78個國家和地區,并成功打入美國沃爾瑪、德國卡夫霍夫等國際知名連鎖店,海興縣被譽為“中國東方餐具城”。

原鹽生産及深加工業制鹽業是海興的傳統産業,從1993年跻身于全國百家最大制鹽企業行列之中,排名第11位。近幾年來,不斷搞技改,抓管理,上規模,拉長産業鍊條,讓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如今原鹽生産及深加工産業強勢崛起,鹽田面積14萬畝,年産原鹽達45萬噸,有三家溴素廠。

魚子魚粉加工業這是海興靠海而興的重要産業,全縣大型加工廠38個,大型脫脂魚粉廠5家,營銷專業戶1400戶,從業人員5600人,主要經營魚子、魚粉、魚幹、精煉魚油及各種飼料,品種達20多個,年交易額達7億元,占到全國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魚子魚粉交易市場和全國三大生産營銷基地之一(分别是山東榮城、浙江舟山、河北海興)。

鹽堿地水産養殖和海洋捕撈業 現有海淡水養殖面積8萬畝,盛産魚、蝦、貝等300多種海産品。加上海洋捕撈年水産總量萬噸以上,年産值近億元。2003年9月,全國農業科技年鹹淡水養殖現場觀摩和經驗交流會在我縣召開,鹽堿地水産養殖和海洋捕撈讓衆多農民端上了“靠海而興”的金飯碗。

豐年蟲卵業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豐年蟲卵集散地。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産品遠銷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及中國東南沿海等地,全縣豐年蟲卵養殖面積1萬畝,擁有加工企業30餘家,年産值達億元。

勞務輸出業海興縣勞動服務公司是面向京津的勞務輸出業的知名中介服務單位,實行培訓、輸出、管理、服務一條龍,服務惠及本縣、鄰縣甚至山東相鄰地區,現在海興在外務工人員超過2萬人,年收入2億元。

煙花生産業縣内共有中興煙花廠、海興出口煙花廠、利新煙花廠、新星煙花廠等四個煙花生産企業,從業人員400人,産值2000餘萬元,産品遠銷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服裝産業全縣有規模較大的服裝加工企業20家,從業人員3000人,年産值3800萬元,年利稅300萬元,主要生産羽絨服、睡衣、阿拉伯大袍、日本和服以及夾克、褲子、毛衣等,産品遠銷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國家。

投資優勢

區位優勢

海興毗鄰跨世紀工程黃骅大港,縣城距黃骅港僅15公裡,轄區内20平方公裡納入黃骅港開發區核心規劃。為充分利用好臨港、沿路、靠海優勢,規劃了占地20平方公裡的海興縣臨港工業園區,可以發展能源工業、鹽化工、港口服務、船舶維修、集裝箱生産維修、配套電子機械供應等,廣闊的土地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為發展倉儲業、來料加工業、物流集散等項目提供了有利條件和發展平台。

交通優勢

境内有省道3條(正港路、黃辛路、秦唐滄沿海路),高速公路兩條,京汕高速公路河北山東段已經通車,南接山東、北接天津濱海高速的沿海高速公路08年2月19日已經正式動工。規劃中的黃大高速鐵路、邯黃鐵路穿境而過。北距天津140公裡、距北京280公裡,南距濟南210公裡,東到東營200公裡,西距石家莊290公裡。半小時可以出海(到達港口)、兩小時可以上天(天津機場)、三小時可以進京(到達北京)。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非常便利。

土地和資源優勢

現有灘塗面積50萬畝,共有可利用的建設用地16萬畝,且處于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隆起地帶範圍内。另外根據地震和衛星勘測,海興境内還發現了儲量超預計為30億噸左右的煤礦和630億立方米的煤層氣資源以及儲量超過8000萬噸的磁鐵礦。現在已經正式開始進行地質勘探。

海興縣還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富饒的自然物産,被譽為“渤海岸畔之明珠”的馬骝山,是距今260萬年第四紀以來火山活動噴發堆積而成,是渤海地殼斷裂活動最直接的證據。2005年定為省級地質公園。上有漢劉陽墓等多處古迹。與其相鄰的海興濕地,内有大面積的鹽田水窪、淺水水庫,是鳥類的天堂,共有鳥類232種,而且不斷有新種類發現,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二級保護鳥類27種,省重點保護鳥類15種,是渤海地帶重要的鳥類栖息地,2005年海興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被正式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這些資源将成為滄州沿海“小山—濕地—鹽區—港口”旅遊黃金線的核心景點。靠近海岸的楊埕水庫(海興濕地)總面積24平方公裡,現正在改造成容量1億立方米的水庫,作為黃骅港生産生活淡水基地。

能源優勢

現有35千伏以上變電站6座,供電量1.1億千瓦時,日供電能力130萬千瓦時,加之建設中的黃骅電廠以及本縣裝機容量3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項目,為發展重型工業提供了電力保障。同時黃骅港又是西煤東輸的物流中心,為工業和生活用煤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和價格優勢。

勞動力優勢

海興縣有着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截止到2007年末,我縣有中專畢業生5500人,大專畢業生3800人,本科畢業生2500人,為發展各類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證。海興縣人才交流市場是周邊地區勞務輸出的龍頭服務機構,輻射本市以及山東周邊的5個縣市,目前主要服務于京、津地區,每年輸出勞動力保持在6000人以上,勞動力資源豐富。

目前,随着渤海新區和黃骅大港的開發建設,海興的優勢越來越被海内外朋友所關注,南華集團、進興五金、冀衡集團等國内外一些較有實力的企業和客商紛紛到海興就農産品加工銷售、工業生産項目和旅遊開發項目等進行考察和投資。海興縣委、縣政府把招商引資上項目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要務,帶領全縣人民大力實施“追趕型”發展戰略,制定了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全力營造寬松優越的發展環境。全縣22萬人民竭誠歡迎有志之士到海興投資置業,共謀發展。

海興人民以勤儉、淳樸、熱情而著稱。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确定了開放興縣戰略,努力做強做大沿海臨港大開放、灘塗資源大開發、工業總量大提升、特色種養大發展、優勢産業大擴張五篇大文章,全力打造綠色海興、誠信海興、活力海興、高效海興,将以最佳的環境、最好的服務、最優的政策、最低的成本竭誠歡迎國内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海興,是創業者的平台,是成功者的福地!

文化名人

楊雙發

1949年生,河北海興人,大專文化,海興縣志辦公室主任、縣志主編,中國民間文藝家等七協會會員,海興縣拔尖人才。1968年任高中語文教師兼教研組長、《人民教育》特邀記者,創作的歌劇《豬場風波》獲省部級彙演優秀劇目獎。1979年任海興縣文化館創作組長兼《海興文藝》主編。于全國發表各類文學藝術作品300多件,計200多萬字,獲國家各級獎30多件次。其中劇本7個,戲曲《同花記》、話劇《未編排的戲》分獲國家級彙演大獎。南鑼戲《頂燈》和《豆腐王》分獲省部級彙演一等獎,赴京觀摩演出再獲大獎。“兩劇救活和發展了華夏一個瀕臨絕迹的稀有劇種——南鑼”。他主編的《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南鑼分卷》成為滄州地區唯一上國家卷并獲獎、發行于國内外的著作。他先後主編國家重點社科書目6部,其中50萬字的《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海興卷》榮獲國家重點社科項目“長城”一等獎。1990年調任海興縣志辦主任兼縣志主編,主編出版了16萬字的《海興文史資料·第一輯》,用三年多的時間即完成了規模恢宏的120萬字的開縣首志——《海興縣志》的總纂,屢受各級通報表彰。

海興小吃

酥魚

海興的酥魚是海興河鮮中的代表,以“紹氏酥魚”冠名而聞名國内外,“紹氏酥魚”源于乾隆十六年間到上虞白馬湖吃酥魚而得以成名,“紹氏酥魚”的來曆具有一段傳奇色彩的故事。一條普通的草魚,通過秘門的刀工、油炸和調料,做出外香裡嫩、鮮酥可口、甜鹹兼有、香味濃郁的酥魚,讓衆多人拍手叫絕、欲罷不能!“紹氏酥魚”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核酸和鉀、鈉、鎂、鈣、鋅、硒、碘等微量元素,加上湯料中的各種滋補調料,故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紹氏酥魚”既是一道下酒菜,又是一樣絕美的休閑小吃,以色澤黃亮、色香味美、骨酥肉嫩、溢香爽口、久吃不膩而著稱,同時可做成鹹、甜、鮮、麻、辣等多種口味,能讓喜歡各種口味的人都贊不絕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