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圖塔

浮圖塔

佛教詞彙
浮圖塔是音譯過來的。 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紀佛教傳人我國以前,我國沒有“塔”,也沒有“塔”字。當梵文的stupa與巴利文見Thupo傳入我國時,曾被音譯為“塔婆”、“佛圖”、“浮圖”、“浮屠”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經之用的,亦被意譯為“方墳”、“圓冢”,直到隋唐時,翻譯家才創造出了“塔”字,作為統一的譯名,沿用至今。
  • 中文名:浮圖塔
  • 外文名:
  • 館藏地點:
  • 所屬年代:
  • 類别:
  • 有關人物:浮屠觀音、托塔李天王、多聞天王
  • 網民稱為:魔曲
  • 智度論十六曰:諸聚落佛圖精舍等

起源

浮圖塔是音譯過來的。 佛塔起源于印度。

右圖為甘肅省浮圖塔被稱為浮圖第一塔

解釋

浮屠亦作浮圖,有二種不同解釋:一、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同佛陀,即佛;二、梵文Buddnastupa音譯之訛略,即佛塔。(漢文音譯全文是"佛陀堵波")。

浮屠

《佛學大辭典》中的解釋是【浮屠】 (雜語)亦作浮圖,休屠。按浮屠浮圖。皆即佛陀之異譯。佛教為佛所創。古人因稱佛教徒為浮屠。佛教為浮屠道。後并稱佛塔為浮屠。

浮圖

關于浮圖的解釋是:【浮圖】 (雜語)Buddha,又Stu%pa,又作浮頭、浮屠、佛圖,舊譯家以為佛陀之轉音。

廣弘明集二曰:‘浮圖,或言佛陀,聲明轉也,譯雲淨覺。滅穢成覺,為聖悟也。’

南山戒疏一上曰:‘言佛者,梵雲佛陀,或言浮陀、佛馱、步陀、浮圖、浮頭,蓋傳音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名為覺。’

秘藏記本曰:‘浮圖,佛也,新人曰物他也,古人曰浮圖也。’新譯家以為窣堵波(即塔)之轉音。 

智度論十六曰:‘諸聚落佛圖精舍等。’ 

西域記一曰:‘窣堵波,即舊所謂浮圖也。’ 

瑜伽倫記十一上曰:‘窣堵波者,此雲供養處,舊雲浮圖者,音訛也。’ 

梵語雜名曰:‘浮圖,素睹波,塔,制怛裡。’世多通用後義。

有關人物

造浮屠佛塔被視為建功德的事。佛塔浮屠還被佛教視為寶物和法器。在佛教人物中常有體現。

浮屠觀音

浮屠觀音為中國民間人士所創造。中國佛教徒多将浮屠視為佛塔。因觀音手持佛塔,故而名稱浮屠觀音。明代版畫集《慈容五十三現》和《觀音三十二相》中均有浮屠觀音。其造像特征是:觀音立于蓮華之上,右手持九級浮屠佛塔,左手作施無畏印。佛塔漢譯"堵波",古印度佛教徒築塔是為了埋藏佛之舍利,後來演變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佛教徒非常崇拜舍利、佛發、佛指、佛齒,見舍利如見佛陀本身。佛塔又稱功德聚。

托塔李天王

《西遊記》将毗沙門托塔形象移到了唐初名将李靖身上,成了有名的"托塔李天王"。在民間,浮屠還被視為施福護财。因此,此尊觀音法相在民間深受崇拜。

多聞天王

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王(即毗沙門天),手中持的寶物就是浮屠寶塔。《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薩皤羅罰曳"梵語,此乃觀音菩薩示現毗沙門天王降魔相,天王手持浮屠 寶塔,意保護修持者,護持、接引十方諸佛,可使一切魔障望風遠避、使一切惡煞聞其聲音,悉皆遠離。

歌詞

“浮屠塔斷了幾層斷了誰的魂”。語出周傑倫2010新專輯《跨時代》中中國風歌曲《煙花易冷》(又名伽藍雨)的詞,由方文山作詞,據說是參考東魏佛教書刊《洛陽伽藍記》寫成,詞境凄美,配上周傑倫略帶詭異的曲調,使這首歌不但深受廣大聽衆歡迎,同時更被網民稱為“魔曲”。

網站簡介

浮屠塔(浮圖在線)以一種新穎互動的方式來表述命理百科,旨在幫助人們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釋義傳統易學和西方星座,幫助大家對自己的性格進行剖析,正視生命的意義。

浮屠塔自開辦以來一直以專業、真實、準确、便捷、實用為目标。于2010年5月份浮屠塔團隊推出的新版現代心理學解夢、綜合性命理百科、測算等産品及應用正式上線,主要以科學簡單實用為設計理念。以強大的技術支撐,緻力于打造更專業、更科學、更合理、更全面的命理網站。使用者更能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周易文化的精髓。更多新的功能,浮屠塔團隊會不斷的完善推出,敬請期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