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鈞

洪鈞

清末外交家
洪鈞(1839-1893),清末外交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蘇吳縣(今蘇州)人。
  • 出生日期:1839年
  • 去世日期:1893年
  • 民族:漢
  • 國籍:中國(清朝)
  • 性别:男
  • 中文名:洪鈞
  • 字号:陶士、文卿
  • 職業:清末外交家

大事件

出生

1839年

1839年出生。

考中狀元

1868年

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殿試以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擔任外交大臣

1887年

光緒十三年(1887年)起,充任出使俄國、德國、奧地利、荷蘭四國外交大臣,成為中國古代狀元中惟一的外交官。

撰寫《元史譯文證補》

約1890年

出使期間,在翻譯金楷利等的幫助下,譯著了有關章節,撰成《元史譯文證補》30卷,其中有目無文的10卷,對元憲宗以前曆史的證補較為詳實。開了中國史學界利用外國資料研究元史的先例。

逝世

1893年

光緒十九年(1893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終年55歲。

人物生平

出身背景

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父親要他放棄儒業,去學做生意。而從小"慨然有當世之志"的洪鈞,不願意從商,請求父親讓他繼續讀書,父親答應了他的要求,從此洪鈞更加勤奮好學。18歲,考中生員,補縣學生。

同治三年(1864),考中甲子科江南鄉試舉人。

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殿試以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是年,洪鈞剛30歲,正好是"而立"之年。

仕途進展

書法

同治九年(1870),出任湖北學政。後參與編修鹹豐朝《實錄》,賜花翎四品銜。嗣後,曾任順天府鄉試同考官,曆典陝西、山東鄉試,"甄拔多知名士,而山東得人尤盛"。後遷翰林侍講、侍讀,提督江西學政。曆任右春坊、侍讀學士、侍講學士。

光緒九年(1883),遷詹事、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光緒十三年(1887)起,充任出使俄國、德國、奧地利、荷蘭四國外交大臣,成為中國古代狀元中惟一的外交官。出國期間,洪鈞認真考察外國政治、經濟、文化,特别是通過對歐洲各國形勢的研究分析,預測歐洲将爆發戰争。他曾向慈禧報告:"看中、歐形勢而言,歐洲多事,則中國稍安。有見識者以為不出十年将發生歐洲戰事。"并說:"英國則常為局外之觀","惟俄國則有并吞之志","法國則複仇為心","德國則惟日孜孜以秣馬厲兵為事","俄、奧兩國現在甚有違言調兵增戍"。因此,他向朝廷建議:中國應當抓緊時機"修明政事,講究戒備","時不可失"。後來,歐洲果然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證明了洪鈞政治預測的正确性。

光緒十六年(1890),回國後,晉升兵部左侍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光緒十八年(1892),發生帕米爾中俄争界案,洪鈞遭到官員們的聯名彈劾。事情是這樣的:洪鈞在國外曾以重金購買了一張俄制中俄邊界地圖,經校勘刻印後交給朝廷。由于不懂外文,将帕米爾地區許多卡哨畫出中國國界。這張繪錯的地圖被沙俄公使收集了起來,作為兩國邊境争端的"證據"。此事,固屬俄人無賴,後經各國洋務大臣的極力排解,總算弄清事實。然而,洪鈞受到了沉重打擊,悔恨交加,抑郁成疾。

因病逝世

光緒十九年(1893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終年55歲。逝世後,光緒皇帝深為痛惜,特地下诏,雲:"兵部侍郎洪鈞,才猷練達,學問優長。由進士授職修撰,疊掌文衡,擢升内閣學士,派充出使大臣。辦理一切,悉臻妥協,簡授兵部侍郎。差滿回京,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均能盡心職守。茲聞溘逝,轸惜殊深。加恩著照侍郎例賜恤。任内一切處分,悉予開複。"

主要成就

元史研究

洪鈞喜歡曆史,在國外擔任駐外使臣期間,在元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他充分利用外國著作,靠譯員的幫助,補證史實,為元史的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經數年努力,編撰成《元史譯文證補》三十卷。此書奠定了他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

改革字碼

在國外時,他還創造性地改革中國電報字碼,使之與國外大緻統一,不僅方便了彼此間的交往,而且為國家節省了巨額通訊費用。

軍事主張

曾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主張加強軍訓,鞏固邊防。

其他作品

經訓書院文集

在出使期間看到俄國人貝勒津翻譯波斯人拉施特哀丁著的《史集》、伊朗人志費尼寫的《世界征服者史》和亞美尼亞人多桑編的《蒙古史》等曆史書籍,遂獲得西方的資料證補《元史》。在翻譯金楷利等的幫助下,譯著了有關章節,撰成《元史譯文證補》30卷,其中有目無文的10卷,對元憲宗以前曆史的證補較為詳實。開了中國史學界利用外國資料研究元史的先例。

編有《經訓書院文集》十卷。[1]

轶事典故

出國期間,洪鈞認真考察外國政治、經濟、文化,特别是通過對歐洲各國形勢的研究分析,預測歐洲将爆發戰争。他曾向慈禧報告:"看中、歐形勢而言,歐洲多事,則中國稍安。有見識者以為不出十年将發生歐洲戰事。"并說:"英國則常為局外之觀","惟俄國則有并吞之志","法國則複仇為心","德國則惟日孜孜以秣馬厲兵為事","俄、奧兩國現在甚有違言調兵增戍"。因此,他向朝廷建議:中國應當抓緊時機"修明政事,講究戒備","時不可失"。後來,歐洲果然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證明了洪鈞政治預測的正确性。

後世紀念

人物故居

洪鈞書法

位于懸橋巷27号的故居桂蔭堂(“桂”字即取祖籍徽州歙縣桂林村之意),為洪鈞出仕後所建。整座第宅坐北朝南,占地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後門臨河,原有廊橋,過橋即菉葭巷,可惜河道已于1958年填沒。整個第宅可分三路:西路是主軸線,共有七進,前有照壁,依次為門廳、轎廳、花廳、大廳、堂樓、上房、下房。第四進大廳"桂蔭堂"已拆除,花廳前庭院内的亭子、旱船、假山、桂花樹也已不存。堂樓與上房連以廂樓和旱橋,末進下房通後門。中路前為洪氏祠堂,亦即桂蔭義莊,有門屋和享堂,左右以兩庑相接,呈四合院布局。享堂面闊3間11米,進深8.6米,扁作梁,前船篷軒,外檐施鬥拱,梁枋作淺浮雕。東西兩庑各6間。現由區環衛站使用。住宅包圍祠堂西、北兩面。西路與祠堂之間有避弄,至享堂北東折,複北轉,貫通中路及東路。中路在祠堂北,前為樓屋3間,連東西兩廂,其後還有上房一進。東路有花廳及兩進上房。賽金花在蘇州時,曾住西路第五進堂樓。民國期間,愛國耆紳張一先生曾借寓此宅東路上房。

桂蔭堂是一處蘇州古城目前保存較完好的清末蘇州狀元故居,對研究清代建築和蘇州人文曆史都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參考資料

[1] 科舉人物:洪鈞 · 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引用日期2013-01-28]

[2] 母親病故3個月,48歲外交官娶了15歲江南名妓做小妾 · 今日頭條[引用日期2021-4-26]

人物關系

張佩綸

好友

上一篇:石韫玉

下一篇:真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