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師範學院

洛陽師範學院

高等師範本科院校
洛陽師範學院(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省屬普通高等師範本科院校,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絲路起點——洛陽,為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學校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的河洛師範學校,曆經河南省立河洛師範學校、河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河南省立洛陽師範學校、洛陽師範專科學校、洛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諸階段,2000年升格為本科院校,定為現名。2007年,學校以良好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批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2015年獲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資格。2018年以優異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赢得了“有活力、有品位、有溫度、有顔值、有潛力”的“五有”高校美譽。2020年學校被列為河南省特色骨幹學科建設高校。[1]
    中文名:洛陽師範學院 外文名: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簡稱:洛師(LNU) 辦學性質:公立高校 學校類别:師範 學校特色: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主管部門:河南省 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授予類别 個 校訓:敬業奉獻,為人師表 校歌:《洛陽師範學院校歌》 院校代碼:10481 主要獎項: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學校、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 知名校友:史煥泉、王鴻斌、丁一 全國綜合排名:384名(2019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主要院系:文學院、曆史文化學院、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等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洛陽 校址: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吉慶路6号

曆史沿革

1916年8月,河南省立河洛師範學校成立,學校創建伊始以周公廟為校址。

1917年,河南省立河洛道師範學校更名為河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

1927年7月,河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河南省立洛陽第八中學合并組建河南省立中山學校,學校由周公廟遷入東關雙龍巷舊迎恩寺内。

1928年,學校又恢複原名,自迎恩寺遷入洛陽城内西南隅南營舊址辦學。

1933年,河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更名為河南省立洛陽師範學校。

1938年8月,學校遷到豫西山區盧氏縣澗北村,以該村莫家祠堂及關帝廟為校舍。

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洛陽。不久全面内戰爆發,學校先遷開封。

1948年,河南省立洛陽師範學校流亡江蘇。

1950年2月,河南省立洛陽師範學校複校并更名為洛陽師範學校,在洛陽老城區東華街1号恢複重建,後遷往洛陽治安南街8号。

1958年,洛陽行署在洛陽師範學校基礎上挂牌成立洛陽師範學校,定名為“洛陽師範專科學校”。

1959年4月,洛陽師範專科學校搬回洛陽。校址選在安樂窩原洛陽地區教育行政幹校的舊址。

1962年,洛陽師範專科學校與洛陽師範學校合并,恢複“河南省洛陽師範學校”校名。

1978年12月,洛陽師範學校升格為洛陽師範專科學校。

1988年,學校被國家教委表彰為首批全國優秀師專。

1992年4月,洛陽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洛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0年3月,學校與洛陽市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洛陽師範學院。

2002年7月,洛陽師範學院成立了河洛文化國際研究中心。

2007年,學校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11年,學校獲批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

2013年9月21日,位于伊濱區的洛陽師範學院(下稱洛陽師院)新校區正式啟用。

2015年,學校獲批特崗教師在職研究生招生資格。

2016年1月,經河南省文化廳批準成立“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2019年7月,學校加入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

2020年11月,入選河南省特色骨幹學科建設高校。n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21年3月,學校有教育部國别與區域研究中心、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創新聯盟、中原經濟區智慧旅遊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省功能導向多孔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旅遊公共服務大數據産業技術研究院、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台40餘個。n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3月,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0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項目1項,國家藝術基金立項數量連續多年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60餘項;出版著作190餘部;發表高水平論文1400餘篇,獲國家專利340餘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42項。n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洛陽師範學院學報《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為洛陽師範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1999年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獲首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獎、河南省高校學報優秀一等獎。為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等全文收入期刊,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有關網絡傳播,2010年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世界圖書》1991年第8期專題文獻将期刊列入“中國社會科學常用期刊”。刊物按學科設置欄目,另有“休閑文化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河洛文化研究”、“中國古典解釋學”、“女性文學研究”、“當代大衆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等專欄。t

館藏資源

截至2021年3月,洛陽師範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達200餘萬冊,電子資源280餘萬種,中外文期刊5300餘種,中外文數據庫28個,各類型特藏文獻27000餘冊(件)。n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3月,現有教職工19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60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480餘人。教師獲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省優秀專家、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等各類優秀人才稱号200餘人次。n

院系設置

截至2021年3月,學校設有23個學院、2個公共教研部,開設74個本科專業。

學院名稱

專業名稱

授予學位

洛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學

洛陽師範學院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文學

戲劇影視文學

藝術學

秘書學

文學

洛陽師範學院曆史文化學院

曆史學

曆史學

文物與博物館學

曆史學

文化産業管理

管理學

洛陽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

英語

文學

日語

文學

翻譯

文學

商務英語

文學

洛陽師範學院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理學

應用統計學

理學

金融數學

經濟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理學

洛陽師範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物理學

理學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工學

自動化

工學

通信工程

工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工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工學

洛陽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

理學

應用化學

理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工學

洛陽師範學院信息技術學院

(軟件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網絡工程

工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工學

物聯網工程

工學

軟件工程

工學

洛陽師範學院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

教育學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教育學

運動訓練

教育學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教育學

洛陽師範學院音樂學院

音樂學

藝術學

音樂表演

藝術學

舞蹈學

藝術學

洛陽師範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美術學

藝術學

書法學

藝術學

繪畫

藝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環境設計

藝術學

動畫

藝術學

洛陽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應用心理學

理學

小學教育

教育學

教育學

教育學

教育技術學

教育學

洛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

理學

生物技術

理學

應用生物科學

農學

洛陽師範學院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學

工商管理

管理學

會計學

管理學

市場營銷

管理學

洛陽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

教育學

洛陽師範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聞學

文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藝術學

廣播電視編導

藝術學

洛陽師範學院國土與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

管理學

酒店管理

管理學

土地資源管理

管理學

地理信息科學

理學

洛陽師範學院電子商務學院

電子商務

管理學

物流管理

管理學

洛陽師範學院食品與藥品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

工學

制藥工程

工學

洛陽師範學院法學與社會學院

法學

法學

社會工作

法學

行政管理

管理學

公共事業管理

管理學

洛陽師範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

----

洛陽師範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

----

洛陽師範學院公共外語教研部

----

----

洛陽師範學院公共體育教研部

----

----

教學建設

截至2021年3月,學校現有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特色專業2個、精品課程3門、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1個;省級特色專業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6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國家級本科一流課程2門、省級本科一流課程14門、省級課程思政項目6項、教學團隊6個、教學名師6人、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9個、高等學校優秀基層教學組織17個、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5個;獲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3項、教師教育教學成果獎21項、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優秀論文2篇。開創小學全科教師招生培養的“洛陽模式”,在全省推廣;連續九年獲得河南省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三年來,學生在亞運會、全運會、全國大運會中共獲得7枚金牌,在“挑戰杯”、數學建模、機器人大賽等各類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400餘項,省級獎勵1400餘項。

學校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應用型、複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1個,省級文化改革發展人才培養基地1個。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工程人才校外實踐基地

國家級人才教育教學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中學名師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河南省級示範實驗中心:電子電氣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藝術教育實驗中心n

學科建設

截至2021年3月,學校有省級重點學科8個,河南省特色骨幹學科1個,招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化學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1%。

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全日制招生專業:學科教學(語文)、學科教學(數學)、學科教學(英語)、學科教學(音樂)、學科教學(思政)、學科教學(物理)、學前教育。

非全日制招生專業:學科教學(語文)、學科教學(數學)、學科教學(英語)、學科教學(音樂)、學科教學(思政)、學科教學(物理)、學科教學(美術)、學科教學(體育)。

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旅遊管理

河南省級重點學科:化學,物理學,數學,中國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學原理,旅遊管理,生物化學與生物工程學。n

學校榮譽

截至2021年3月,學校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高等教育學籍學曆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巾帼文明崗、河南省高校先進黨委、河南省文明标兵學校、河南省文明單位标兵、河南省文明校園标兵、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号。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3月,學校實施開放辦學戰略,與白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美國阿克倫大學、愛爾蘭卡羅理工學院、馬來西亞城市大學、波蘭比亞韋斯托克大學、吉爾吉斯國立民族大學等院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海外辦學、本科生研究生聯合培養、學生交流互換、教師訪學進修、科學聯合研究等多形式、寬領域的合作,簽署對外合作交流協議30餘項。2005年學校加入了世界大學校長聯合會。n

學校文化

校徽

洛陽師範學院校徽如下圖所示:

校慶标識

百年校慶徽标釋義:主體造型以“百”為核心識别要素,凸顯百年校慶主題,突出積極向上,開放包容的學術氣氛,展現百年底蘊和輝煌成就。标識整體造型圓潤飽滿,穩重大氣,色調以紅色為主,紅色代表着喜慶,标志着學校當前發展的火紅勢頭。穿越“百”字中間的三條流動曲線分别代表黃河、洛河、伊河,孕育着厚重豐富的河洛文化,突出地域特色。新校區圖書館是漢代建築“阙”的現代演繹,形象鮮明,突出洛陽師範學院承載的文化内涵,展現繼往開來,超越創新的精神風貌。n

校歌

校訓

敬業奉獻,為人師表

敬業,從業忠誠不渝,工作勤勉毋懈,是對教育事業的神聖感和責任心;奉獻,熱愛教育對象,無私無我,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職業永不衰竭的源泉和動力,教師對教育事業執着、熱烈、奉獻的愛,是良好教育工作的開端和一切成功教育者的前提。n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并舉,經師人師同求。教育要激發起教育對象心靈的熱情,教育者的情感是榜樣啟迪和知識傳遞的引線。文明在三尺講台傳承,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哪裡有教師,哪裡就有文化知識,就有光明和希望;把整個的心靈給學生,傾心育人,用豐富的教育教學行動感化學生,與學生同歡樂共憂愁,“收得桑榆歸物外,種成桃李滿人間”;要聚精會神于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知識、職業技能的培養,嚴格為人師表的訓練。n

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王洪彬

黨委副書記

宋文獻

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郭新民

紀委書記

楊海強

院長

梁留科

副院長

潘留占、趙海彥、李曉彥、張運禮、趙邦屯、龐彩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