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桂區

臨桂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區
臨桂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下轄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老城區西面,西南鄰永福縣,東接桂林市秀峰區,東南靠桂林市雁山區。2020年年末,臨桂區域面積2190.27平方千米。臨桂區設9鎮2鄉。區政府駐地臨桂區興臨路1号。[1]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桂區常住人口為555109人。[2]2020年,臨桂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31.43億元,同比增長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76元,同比增長5.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36元,同比增長2.6%;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0485元,同比增長7.8%。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9年的2.14:1縮小至2.03:1。[3]
    中文名:臨桂區 外文名:Lingui Area 别名:二塘 行政區劃代碼:450322 行政區類别:市轄區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地理位置:桂林市西郊 面積:2202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9鎮、2鄉 政府駐地:臨桂區興臨路1号 電話區号:0773 郵政區碼:541199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李宗仁故居、陳宏謀宗祠、飛虎隊遺址公園、九灘瀑布、古桂柳運河 機場:桂林兩江國際機場 火車站:二塘站、五通站、橫山站 車牌代碼:桂C、桂H 地區生産總值: 人口:555109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地區生産總值:231.43 億元(2020年) 面積:2190.27 km²

曆史沿革

舊石器時代末期,距今約1.5萬年就有先民在臨桂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先秦時期,臨桂區境屬百越。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始皇帝先後派大将尉屠睢、王翦率50萬大軍南下,征服嶺南地區“駱越”“西瓯”民族,于三十三年(前214年)在嶺南地區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其中桂林郡範圍領今桂林市興安縣以南各縣,河池市南部各縣和百色市右江以北各縣;南海郡的範圍為今廣東省和今廣西梧州、賀州市;象郡的範圍為今越南中、北部,廣東雷州半島和廣西玉林市博白、陸川縣,欽州、北海、防城港、崇左、百色右江以南各縣。臨桂區屬桂林郡。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故,龍川縣令趙佗代理南海郡尉。趙佗以武力攻占桂林郡、象郡,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王國,今臨桂縣屬之。

西漢元鼎五年(前112年),武帝派伏波将軍路博德率兵南下,南越軍戰敗,嶺南地區歸附漢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原桂林郡北部置始安縣,為今臨桂縣建置之始,縣治在今桂林市區,隸屬零陵郡。東漢建武四年(28年),光武帝封零陵郡投誠諸将官為列侯,始安縣成為侯國,國治在今桂林市區,直隸東漢中央。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十一月末,吳帝孫皓複置始安縣,同時分零陵郡南部都尉置始安郡,郡治始安縣城,始安縣城首次成為郡的治所,始安縣屬始安郡轄。

晉始安縣隸屬沿襲不變。

南朝梁天監六年(507年),置桂州,州治在蒼梧、郁林西境。大同六年(540年)十二月,桂州州治遷始安縣城,此乃始安縣城為州治之始。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派大将周法尚領兵攻嶺南,桂州歸附後,置桂州總管府于始安縣城,轄17州軍事,始安縣屬桂州管轄,縣城開始成為軍事重鎮。大業三年(607年),撤桂州複置始安郡,始安縣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高祖派大将李靖率兵平定嶺南,改始安郡為桂州,州治始安縣城,始安縣為其轄地。至德二年(757年),改始安縣為臨桂縣,此為臨桂縣得名之始。同年,改始安郡為建陵郡,郡治臨桂縣城,臨桂縣屬建陵郡轄。乾元元年(758年),恢複桂州建置,臨桂縣隸屬桂州。

五代十國(907—960年),臨桂縣先後屬五代·後梁、後唐桂州,十國·楚、南漢桂州管轄。

北宋開寶三年(970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大将潘美領兵占領桂州,臨桂縣屬北宋桂州。至道三年(997年),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作政區名稱自此始,治所臨桂縣城(自此之後,延至元、明、清、民國時期,臨桂縣城成為廣西首府的時間長達923年,故臨桂縣有“桂邑屬在領袖”、“桂郡首邑”之稱)。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升桂州為靜江府,臨桂縣屬靜江府管轄。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派大将阿裡海牙率兵攻占靜江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靜江路,路治在臨桂縣城,臨桂縣隸靜江路。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置廣西行中書省(簡稱廣西省,此為廣西設省之始),治所臨桂縣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命楊璟、朱亮祖率部攻占靜江路後設靜江府,府治臨桂縣城,臨桂縣屬靜江府。洪武五年(1372年),改靜江府為桂林府,桂林第一次成為廣西東北地區行政區域名稱,治所及轄縣不變。洪武九年(1376年),置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治所設在臨桂縣城。

清順治七年(1650年),置桂林府于臨桂縣城,臨桂縣隸桂林府。康熙十八年(1679年),吳三桂發動的三藩之亂被平定後,廣西成為全國18行省之一,省治亦設在臨桂縣城。宣統三年(1911年)九月,廣西獨立,都督府設在臨桂縣城,仍稱廣西省。同時在臨桂縣城置桂林府,臨桂縣屬桂林府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廣西省會遷往南甯。同年,撤銷臨桂縣,原臨桂縣直屬桂林府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6月,撤桂林府,設桂林縣。同年7月,置漓江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更名桂林道),道治設于桂林縣城,桂林縣屬之。民國十五年(1926年)6月,廣西省政府在南甯成立。民國十六年(1927年)11月,撤桂林道,桂林縣直隸廣西省政府。民國十九年(1930年)4月,廣西建立民團制度,并在桂東北置第一民團區(後改桂林行政監督區、第一行政監督區),治所在桂林縣城,桂林縣屬其管轄。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廣西省會從南甯遷至桂林縣城。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從桂林縣劃出城區和近郊及靈川縣小部分成立桂林市,并改桂林縣為臨桂縣。同年3月,改第一行政監督區為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改為第八行政督察區,區治興安縣城),臨桂縣屬之。

1949年11月22日,臨桂縣解放,隸屬桂林行政區專員公署(簡稱桂林專區,1971年改稱桂林地區)。

1954年6月,撤靈川縣,其行政區域并入臨桂縣。

1961年6月,臨桂、靈川分置。

1975年5月22日,臨桂縣駐地由桂林市市區遷至臨桂縣二塘(臨桂鎮)。(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1975年5月22日批準) 

1983年10月,臨桂縣從桂林地區劃歸桂林市管轄。

2013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臨桂縣撤縣設區。

2015年5月,臨桂區揭牌。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1年8月,義甯縣宛田區廟坪片9個行政村劃歸龍勝縣,其餘地區并入靈川縣。

1996年,臨桂縣轄6個鎮、8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臨桂鎮、五通鎮、六塘鎮、兩江鎮、廟嶺鎮、會仙鎮、南邊山鄉、保甯鄉、四塘鄉、中庸鄉、渡頭鄉、茶洞鄉、宛田瑤族鄉、黃沙瑤族鄉。縣政府駐臨桂鎮。

1997年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複同意撤會仙鄉,設會仙鎮。

2001年12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将臨桂鎮與廟嶺鎮合并為臨桂鎮,原臨桂鎮、廟嶺鎮所轄的行政區域全部歸臨桂鎮管轄,臨桂鎮政府駐原臨桂鎮政府駐地。

2000年—2003年,臨桂區轄5個鎮、6個鄉、2個民族鄉。

2005年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調整臨桂縣部分鄉鎮的行政區劃:撤銷保甯鄉,整建制并入五通鎮,五通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渡頭鄉,整建制并入兩江鎮,兩江鎮政府駐地不變。2005年底,全區轄5個鎮、4個鄉、2個民族鄉。

2013年,臨桂區四塘鄉改鎮建制為四塘鎮。

2015年,臨桂區政府對下轄鄉鎮進行行政區劃微調整,中庸、南邊山改為鎮建制。

2017年9月28日,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臨桂區茶洞鄉等3個鄉改為鎮建制的批複》,茶洞鄉改為鎮建制,并挂牌。

2018年末,臨桂區下轄9鎮2鄉:臨桂鎮、南邊山鎮、六塘鎮、會仙鎮、四塘鎮、兩江鎮、茶洞鎮、五通鎮、中庸鎮、宛田瑤族鄉、黃沙瑤族鄉,轄161個村民委員會、10個居民委員會、1354個自然村。 

區劃詳情

2020年末,臨桂區設9鎮2鄉:臨桂鎮、南邊山鎮、六塘鎮、會仙鎮、四塘鎮、兩江鎮、茶洞鎮、五通鎮、中庸鎮、宛田瑤族鄉、黃沙瑤族鄉,轄161個村民委員會、10個居民委員會、1354個自然村。   區人民政府駐地:臨桂區興臨路1号。

鄉鎮名稱

所轄社區、村委、居委

臨桂鎮

榕山社區、金水社區、虎山社區、金山社區、環湖社區、岩塘社區、 七裡坪社區、緻和社區、福臨社區、山水社區、大律、二塘、廟頭、沙塘、獨峰、秧塘、蘭塘、塔山、樂和、靈山、麒麟、天華、鳳凰、水口、花堽、上全

四塘鎮

新村、界牌、大灣、土橋、李家、四塘村委、臘村、橫山、劉村、太平、自信、大約、面村、岩口、江西、四塘居委

五通鎮

楊梅、西山、闆屋、桐山、羅江、五通村委、三友、大塘、江門、蓬萊、上祥、伍家、白馬、西塘、浔江、泗江、柳山、仁和、保甯、步厄、西南、北塘、五通居委

中庸鎮

高田、合峰、穴田、中庸村委、江泉、華境、三聯

兩江鎮

兩江村委、洲村、大廈、車梁、琅琥、城聯、保山、古定、信果、山口、保全、高妙、二圳、高寨、大洲、培塘、渡頭、謝家、油蔴、河沙、粟村、賀村、高塘、上宅、羅城、宿棠、兩江居委

宛田瑤族鄉

宛田村委、翁洲、中江、柳厄、河北、陶善、平水、東江、永安、廟坪、楠木、小河、合作、洞頭、流峰

茶洞鎮

茶洞村委、護山、花嶺、定安、富合、江洲、仁義、溫良、安樂、保合、三合、茶洞居委

黃沙瑤族鄉

黃沙村委、翻水、圍嶺、灘頭、宇海、黃沙居委

六塘鎮

羊田、廣洞、道蓮、三塘、清塘、岩嶺、船嶺、清泰、小江、羅塘、大村、保聯、誠桂、誠正、六塘村委、六塘居委

南邊山鎮

朗聯、錢村、東山、五敬、玉聯、南新、富汴、塘頭、軍洞、永平、升平、永忠、靖遠

會仙鎮

會仙、睦洞、同助、陂頭、大聯、寺山、七裡、陶淑、矮山、燕山、四益、山尾、新民、馬面、文全、新立

區域劃分

地理環境

位置域境

臨桂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地跨東經109°45′~110°20′、北緯24°51′~25°41′之間。東北緊鄰疊彩區、靈川縣,南與陽朔縣接壤,西與永福、融安縣相連,北界龍勝各族自治縣。據2011年完成的土地變更調查縣境總面積2247.11平方公裡,其中陸地面積2160.65平方公裡,占全區總面積96.15%;水域及水利設施面積86.46平方公裡,占2.96%。治所臨桂鎮(原名二塘),海拔156.7米,東距桂林市區中心公路裡程8公裡,南距自治區首府南甯市公路裡程514公裡,鐵路裡程420公裡,航空裡程375公裡。

地質

臨桂區位于揚子準地台和華南準地台交界地帶,褶皺和斷裂發育;其中褶皺有三縣界背斜、架橋嶺背斜和五通向斜,斷裂為印支期及燕山期斷裂;境内主要有桂林—南甯斷裂帶和龍勝—永福斷裂帶通過。出露的地層有丹洲群、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第四系,其中以丹洲群為最古老,以第四系為最新,以泥盆系出露最廣;第三系、侏羅系、三疊系、二疊系及志留系等均缺失。

氣候

臨桂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較多,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9.1℃,年均降雨量1889毫米,無霜期302天。

地形地貌

臨桂區地處南嶺南緣,東西窄,南北長,呈火炬狀。北部群山巍峨高聳,南端峻嶺連綿。東部略低于西部,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形成東西向分水嶺。西北屬三台山系,為越城嶺餘脈,山體龐大,峰巒挺拔。臨桂區有1000米以上的山峰24處,800~1000米的山峰64處,最高峰廣福頂海拔1524米。在新構造運動、岩性和外力等因素作用下,山坡急而陡,河谷下切強烈,上闊下窄,橫剖面呈“V”型,高山深谷随處可見。峽谷之中河道縱橫,沿河陡坎、平台、壺穴特别發育。西南屬架橋嶺山地,有800~1100米山峰24處,最高點為香草岩,海拔1176米。架橋嶺由變質岩構成,岩石堅固,不易被水侵蝕,故山峰嶙峋,溪深谷幽,谷坡陡峭,底部狹小。山地邊緣因長期受流水侵蝕,山體漸趨破碎,谷地逐步擴大,成為小型的山間谷地。東南部為峰林平原,石灰岩石山林立,孤峰突兀,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該區地下河、岩溶、山洞奇多,故景色多姿、山水秀麗。中部屬丘陵平原及岩溶山地,丘頂渾圓或饅頭狀,坡度一般15~30°,山嶺無明顯走向,相對高度一般在70~300米不等。由于地處氣流滑行道及“湘桂走廊”通道,暖濕氣流難以停滞,幹冷空氣首當其沖,寒流活動頻仍。

水文

臨桂區境河流屬珠江水系,全區集雨面積10平方米千米以上的河道總長976.16千米,多年最大流量3741立方米每秒,多年最小流量8.78立方米每秒。境内河流中,集雨面積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6條,其中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6條,主要河流有義江、相思江、桃花江、大江、黃沙河、浔江河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臨桂區土地面積2247.111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351.07平方千米,菜地9.93平方千米,園地4.4平方千米,林地956.87平方千米,牧草地87.8平方千米,宜農荒地53.27平方千米,宜林荒地265.73平方千米,宜牧荒地173.07平方千米;城鎮居民建設用地26.27平方千米,工礦用地11.27平方千米,交通用地43.27平方千米,水域面積29.73平方千米。劃歸花坪自然保護區的特殊用地60.93平方千米;難以利用的土地(裸土、沙土、石山等)共126.6平方千米。

水資源

臨桂區當保證率等于50%時,全區水資源總量44.39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儲量9.44億立方米,地表水儲量34.95億立方米。除東南山地水資源可基本滿足需水量外,其餘地區均缺水。如西北部水資源總量10.35億立方米,可供水592.59萬立方米,該區需水628.61萬立方米,缺36.02萬立方米。

動物資源

臨桂區境内野生動物種類豐富,已發現的脊椎動物有5綱29目89科206屬311種。分布較多的獸類有竹鼠、猸子、大靈貓、華南兔、毛冠鹿、黃鼠狼、紅腹松鼠、小鹿、屋頂鼠、黃毛鼠、野豬等,分布較多的鳥類有白頭鴨、褐翅鴉鵑、椋鳥、褐頭鹪莺、黑卷尾、烏鴉、畫眉、竹雞、環頸雉、紅嘴蘭鵲、金腰燕、雨燕、百鵲令、翠鳥等,兩栖爬行類主要有黑斑蛙、刺胸蛙、刺腹蛙、玉錦蛇、眼鏡蛇、灰鼠蛇、滑鼠蚝、尖吻腹、竹葉青、沼蛙、澤蛙、虎紋蛙、花姬蛙、晰蠍等。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林麝等,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穿山甲、虎紋蛙、大壁虎、大小靈貓、大鲵、短尾猴、錦雞、白鹇等;屬廣西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中華竹鼠、鼠油獾、果子狸、雉雞、紅胸田雞、棕腹啄木鳥、林八哥、喜鵲、大嘴烏鴉、畫眉、小黃莺、烏梢蛇、百花蛇、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等。

植物資源

臨桂區境内植物種類繁多,僅維管束植物就有1275種。其中蕨類植物25科86種,裸子植物9科38種,雙子葉植物133科1072種,單子葉植物24科203種。受長期人為活動的影響,全區海拔600米以下山地和低丘地區常綠闊葉混交林分基本破壞,為人工促進天然更新馬尾松林、杉木人工林及毛竹林所覆蓋。平原丘陵地區速生桉等速生樹種及桂花、夏橙等經濟林樹種較多。海拔600~800米之間的中、低山地帶,天然次生常綠闊葉林較為常見,杉木人工林、毛竹亦有分布。海拔800~1300米之間的中山地帶以天然次生闊葉林分為主,建群種因坡位而異,在山坡的中、上部,以山毛榉為主,山坡下部及水溝邊林分則以楓香、荷木、檫木、五角槭為優勢。天然原生植被在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内尚有少量保存,建群種以青岡栎類最為普遍,其次是木五加、木姜子、漢氏栎、五角槭等,下木有杜鵑、羽葉花楸、柃木等,保護區範圍内海撥1300米以上林分呈矮林狀,下木以箭竹占絕對優勢,林内陰濕,苔藓植物極為發達。在各類植物中,零散分布有銀杉、桫椤等國家珍稀瀕危一級保護植物,銀杏、水松、福建柏、秃杉、白豆杉、蓖子三尖杉、鵝掌楸、觀光木、銀種樹、伯樂樹、格木等國家珍稀瀕危二級保護植物,台灣蘇鐵、黃枝油杉、長苞鐵杉、油杉、穗花杉、華南五針松、南方紅豆杉、凹葉厚樸、華南錐、青檀、銀鵲樹、馬尾樹、半楓荷、馬戟天等國家珍稀瀕危三級保護植物。

礦産資源

臨桂區内已發現或探明的金屬礦産有銅、鉛、鋅、褐鐵、赤鐵、銻、汞、錳、黃金、镉、鈾;非金屬礦産有重晶石、毒重石、石灰岩、石英岩、方解石、白雲岩、大理岩、磷、砂岩、煤、冰洲石、水晶石、腐植酸、頁岩、粘土、礦泉水。其中鉛、鋅、褐鐵、重晶石、白雲岩、大理岩、石灰岩、粘土、礦泉水等均有開采價值。 

銅礦主要分布于茶洞、南邊山,鉛鋅礦主要分布于宛田、中庸、黃沙、茶洞、兩江、臨桂鎮、會仙、南邊山,赤鐵礦主要分布于宛田、五通、保甯、渡頭、茶洞、四塘、六塘、褐鐵礦主要分布于四塘、會仙,硫鐵礦、镉、錳礦主要分布于會仙,輝銻礦主要分布于五通、四塘、汞礦主要分布于兩江,黃金礦主要分布于宛田、中庸、五通、保甯、黃沙、南邊山,鈾礦主要分布于茶洞

人口

2020年末,臨桂區居民總戶數為149179戶,總人口為534314人。其中,男性人口277373人,女性人口256941人。男性占總人口的51.92%,女性占48.08%。人口出生率為13.31‰,死亡率為7.9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40%。全區戶籍總人口534314人中,0~17歲123381人,18~34歲116731人,35~59歲206470人,60歲及以上87732人。全部人口中以青壯年居多,18~59歲占全部人口的60.49%,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6.42%。有壯、漢、瑤、回、苗、侗等民族居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桂區常住人口為555109人。

經濟

綜述

2020年,臨桂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31.43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43.15億元,同比增長3.6%;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70.74億元,同比增長17.1%;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117.54億元,同比下降0.6%。

2020年,臨桂區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12.27億元,同比增長9.5%,增幅比三季度提升2.8個百分點。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70.33億元,同比增長23.9%;5000萬元以下項目完成投資6.78億元,同比增長78.9%;房地産項目完成投資135.15億元,同比增長1.4%。商品房銷售面積296.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64%。

2020年,臨桂區組織财政收入34.36億元,同比下降4.85%。其中,稅收收入14.61億元,同比下降2.3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59億元,同比下降1.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76元,同比增長5.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36元,同比增長2.6%;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0485元,同比增長7.8%。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9年的2.14:1縮小至2.03:1。

2020年,臨桂區申報入庫單位47家大個體2家。其中工業9家、建築業5家、服務業6家、住宿業2家,批發業3家、房地産業9家、投資13家、零售業和餐飲業大個體各1家。

第一産業

2020年,臨桂區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完成69.45億元,同比增長2.22%(可比價下同),增速比二季度下降2.56個百分點,比三季度下降2.24個百分點。其中,農業實現産值37.6億元,同比增長3.91%。蔬菜及食用菌産量56.42萬噸,同比增長3.07%,水果産量27.25萬噸,同比增長19.77%。牧業産值24.73億元,同比下降0.77%,生豬出欄29.46萬頭,同比下降14.4%,家禽出欄5545萬羽,同比增長6.6%,牛出欄1.27萬頭,同比下降5.7%。肉類總産量102572萬噸,同比下降3.7%。水産品産量15224噸,同比增長12.46%。

第二産業

2020年,臨桂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8%,拉動GDP增長2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3%,規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31.9%,其中重點行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01.9%,占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26%,貢獻率達111.7%。

2020年,臨桂區建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3%,對GDP的貢獻率53.36%,拉動GDP增長2.76個百分點。資質建築企業實現産值33.33億元,同比增長47.4%,增幅比三季度提升1.2個百分點,建築安裝投資同比增長16.7%,增幅比三季度提升8.3個百分點

第三産業

2020年,臨桂區實現第三産業增加值117.54億元,同比下降0.6%,降幅比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收窄2、4.1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50.8%,下拉GDP增速0.3個百分點。

2020年,臨桂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負增長,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6.96億元,同比下降15.7%。,較三季度收窄6.9個百分點,低于全市7.6個百分點,其中批、零、住、餐分别下降4.2%、10.6%、27.3%、18.8%。規模以上服務業降幅收窄。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9億元,同比下降28.3%,降幅比三季度收窄10.5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下降58%,降幅比三季度收窄16.8個百分點。

2020年,臨桂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人民币)329億元,同比增長9.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人民币)424億元,同比增長10.5%

交通

綜述

臨桂區距桂林市中心僅有5千米,兩江國際機場距區境10千米,桂(林)海(北海)高速公路、桂(林)梧(州)高速公路、國道321線、省道306線,湘桂鐵路交彙縣城,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貴廣鐵路貫穿縣境。 

航空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位于桂林市臨桂區的兩江鎮境内,距桂林市中心約28千米,是中國一級民用4E級幹線機場及國際旅遊航空樞紐,是銜接“一帶一路”南北陸路新通道和面向東盟國家的重要國際性機場,也是廣西唯一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口岸。

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是“八五”期間民航唯一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于1996年10月1日通航。機場占地面積380.12公頃,建有T1、T2兩座航站樓,其中機場T2航站樓及站坪配套設施擴建工程于2018年9月底完成,9月30日正式啟用。機場飛行區面積約212.58公頃,擁有一條長3200米的4E級跑道、48個停機位和31座廊橋,可滿足空客A380備降需求。航站樓前停車場面積約15.8公頃,設置停車位2210個。 

臨桂區可以坐出租車前往桂林兩江國際機場。

鐵路

湘桂鐵路:北起衡陽南至憑祥,于民國時期修建的單線非電氣化鐵路,舊時為廣西北上中原南下對接越南的鐵路大動脈,現主要擔任貨運和少量客運業務。位于臨桂區的二塘站和橫山站于上世紀鐵路大提速期間已經停辦客運。

衡柳鐵路:北起衡陽南至柳州,200千米雙線電氣化設計标準,是廣西北上中原南下至北部灣城市的鐵路大通道,也是承擔桂林市旅客北上和南下的主要運輸線路。出省北上動車和管内旅客動車主要在桂林站乘坐,普通旅客列車主要在桂林北站乘坐。

貴廣高速鐵路:300千米設計時速,250千米運營時速,北起貴陽北南至廣州南。臨桂區内設置五通站,為貴廣高鐵線上中間站,車站隸屬桂林車站管轄,位于五通鎮茶場,車站站房建築面積2997平方米,建築主體高度15.35米,設兩站台4股道。

五通站:貴廣高速鐵路系統中間站,位于臨桂區五通鎮茶場方向,主要服務臨桂區北片鄉鎮和龍勝縣搭乘貴廣動車的旅客。臨桂乘坐貴廣線方向的火車主要還是在桂林站、桂林北站。

水運

水路有湘江和漓江,沿漓江經梧州與珠江相聯,可直達廣州,香港和澳門。

公路

境内有桂(桂林)海(北海)高速公路、機場專用公路、廣州至成都321國道、桂林至浮石20171省道和桂(桂林)梧(梧州)高速公路,形成東通廣東,北上湖南,西達四川,南至北海、湛江的交通網絡,是桂林市的西大門。桂林—三江高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76廈蓉高速公路(廈門至成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G65包茂高速公路(包頭至茂名)在廣西境的懷通思隴重合段,同時又是貴廣高速公路(貴陽至廣州)通道的重合段,桂三高速公路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四縱六橫三支線”高速公路網橫二灌陽(省界)至三江(省界)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臨桂汽車站與桂林汽車總站聯網售票,可以購買由桂林汽車客運總站出發的直達快巴車票,桂林汽車客運總站自動售票機可以取由桂林總站或桂林北汽車站出發的網購車票。

公共交通

區内有桂林公交83路、85路、86路、88路、89路、91路、81路、K2路線公交車直達桂林市老城區一票制2元,臨桂區内有桂林公交61、62、63、64、65、西城專線公交線路一票制1元。501路跨區縣公交由臨桂公交秧塘臨時車場發車,終點站至永福縣蘇橋鎮東街,一票制2元。106路城鄉公交,分段計費。除106路,可使用廣西一卡通實體卡、廣西一卡通NFC電子卡、全國交通聯合卡、桂林出行網APP二維碼乘車。

在建比亞迪雲軌1号線:一期首開段線路全長28.1千米,全部為高架線,設高架站6座,二期加密站點15座,三期線路全長20.7千米,共設高架站8座。節點站點分别為桂林西站、桂林北站、聖隆路、九崗嶺、桂林站、琴潭客運中心、臨桂大圓盤、會展中心、兩江機場、城聯。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臨桂全區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及文化館各1個,非遺中心年内演出場次超過350場。區内有劇院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1萬冊;文物管理所1個;博物館1個,藏品261件。 

2019年,臨桂區完成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文藝演出20多場,贈送種養技術圖書300多冊,對聯100幅;完成“戲曲進鄉村巡演”60多場;開展各類城鄉惠民文藝演出近200場次。完成建設臨桂鎮、四塘鎮兩個鄉鎮無線發射台站。文化館常設演出、輔導、培訓、講座、視聽、展覽、閱覽、業餘文藝團隊排練、文化交流活動等公共文化免費服務項目,以“培訓”為主線,全面提升群衆文化藝術水平。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藝術培訓班、文化志願者培訓班2500多人次。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臨桂區共有小學67所,教學點72個,在校小學生37932人,其中女生17666人,小學教職工人數2524人,其中專任教師2511人;初級中學17所,在校初中生15760人,其中女生7130人,初級中學現有教職工1266人,其中專任教師1251人。全縣有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7224人,其中女生4138人,教職工606人,專任教師573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85人,現有教職工17人,專任教師17人;全區境内共設幼兒94所,在園人數18771人,教職工1576人,專任教師791人。 

2018年,桂林中學臨桂校區、桂林醫學院臨桂校區、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臨桂校區已全部招生啟用。新建學校4所,統籌資金1.21億元對轄區内152所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和運動場地進行提升改造。

高等院校

示範性高中

城區其他中學

城區小學

桂林醫學院臨桂校區

臨桂中學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桂林實驗中學

臨桂第一小學

環湖小學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臨桂校區

桂林中學臨桂校區

新龍中學

臨桂第二小學

複興小學

桂林山水職業學院

-

臨桂第一中學

臨桂第三小學

實驗小學

中共臨桂黨校

-

臨桂第三中學

遠辰小學

桂康路小學

-

-

-

麓湖國際小學

崇文小學

-

-

-

桂林市臨桂區首附小學

-

新建校園表

體育事業

2018年,臨桂區成功組織工會杯職工氣排球賽等6項全區性的重要體育賽事。區業餘體校運動員參加自治區以上級别比賽取得22金25銀31銅的優異成績。建成3個全民健身工程村(屯)籃球場。

2019年,臨桂區南邊山鎮永忠村委頭陂村、臨桂鎮水口村委栗家組兩個籃球場均已建成,有體育場地面積69.5575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364平方米/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末,臨桂全區共有各類衛生醫療機構422所。其中,綜合醫院3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院(所、站)1所,鄉鎮衛生院11所。衛生機構(含民營)床位1261張。全區衛生技術人員2625人,其中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955人,注冊護士(師)1075人。

社會保障

2018年,臨桂區失業人員再就業1091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7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38人。 

2018年,臨桂區全面鋪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全區簽約率38.3%,其中重點人群簽約率66.9%,貧困人口簽約率100%。推動公辦和社會養老事業發展,目前我區建成養老機構70家,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19張。建設10個村級公共服務業中心。 

2018年,臨桂區城市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準分别調整到每人每月590元和每人每年3850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43.9萬人,參保率達99%以上。實現參保人員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公租房分配入住1944套,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開工1015戶,竣工789戶,住房穩固率不達标貧困村中除4類重點對象外非貧困戶危房改造開工198戶,竣工159戶。

風景名勝

綜述

臨桂區地處旅遊名城桂林市的近郊,已開發出的旅遊資源主要有:會仙濕地、古桂柳運河、華岩、十二灘漂流、蝴蝶谷瑤寨、劉三姐茶園、紅溪、李宗仁故居、陳宏謀宗祠、雄森熊虎山莊等。

廣福山

廣福山位于臨桂區五通鎮西南村旁的山麓之中,距桂林市中心38公裡,沿着龍江河翻越山嶺到達臨桂區黃沙鄉翻水境内,龍江河水清澈見底,河岸兩邊植被很好,這裡負離子含量很高,空氣清新,夏日到此倍感涼爽。所有建築都是磚瓦木頭結構,很有民族特色,适合人們休閑度假與團體聚會,走進這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能讓人遠離都市的喧嚣,忘卻煩惱,淨化心靈。 

紅溪森林瀑布

桂林紅溪森林瀑布景區位于桂林市西郊40千米臨桂區中庸鎮怡樂村水源山,地處110˚09',北緯25˚13',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2.2萬個,植被茂盛,四季分明,常年雨水充沛,溝谷縱橫,溪流瀑布衆多,氣候溫和濕潤,無霜期長,水熱基本同季。自然植被豐富,覆蓋率達到96%以上。

會仙濕地公園

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廣西桂林市中部偏西,處于桂東北漓江、柳江分水嶺地帶,屬典型岩溶峰林平原地貌,地面海拔介于147—292米之間,濕地公園總面積586.75公頃,主要包括以睦洞湖為中心的湖泊沼澤濕地及龍頭山、分水塘、獅子山及馮家魚塘與分水塘至相思江之間開鑿于唐朝武則天時期的古桂柳運河等濕地,涉及會仙鎮的睦洞、新民、山尾、四益、文全5個行政村。依據規劃對象的屬性、特征及存在環,濕地公園分為保護保育區、恢複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等五大功能區。 

2012年被國家林業局正式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并命名為“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古桂柳運河

古桂柳運河又稱桂柳運河或桂柳古運河,開鑿于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與興安靈渠相對,也稱西渠。該運河發源于會仙獅子岩,彙入分水塘後,一條東流至雁山區相思江,入漓江;另一條西折于永福江、洛清江,彙柳江,全長15千米,是連接漓江、柳江水系的重要人工運河,也是曆史上中原與西南往來的重要通道,是曆史上貫通桂林柳州的交通大動脈。

桂林花海

桂林花海景區位于臨桂區六塘鎮誠桂村委何家橋、黃家莊一帶,處于“桂林黃金旅遊大通道”桂林—陽朔321國道中段,距離桂林30千米,交通便捷。景區由緊鄰桂陽公路的2000多畝青山峻嶺及峽谷300畝土地組成。

崇華中醫街

桂林崇華中醫街位于桂林市中隐西路1号,東臨桃花江、西接西二環路,中隐路延長線穿園而過,交通極為便利。從景區到桂林兩江國際機場5千米、到桂林火車北站8千米,本地市民可乘坐2路、208路公交車直達景區。

十二灘

十二灘坐落在臨桂宛田鄉洞頭、合作、廟坪三個村委的交界地之内。此地森林面積一萬多畝,樹種繁多,生态環境保護完好。林中古木參天,遮天蔽日,鳥語花香,由廟坪至宛田是義江流域的源頭一段,流水碧綠,水色清澄,河岸兩邊奇峰兀立,怪石嶙峋,河道狹窄陡峭,其中有一段河流長960多米,落差十分驚險,自然形成了十二個高低不同、形狀各異的瀑布,故名十二灘。已開發建設漂流探險、森林休閑度假旅遊景區。

義江緣

義江緣景區位于臨桂縣五通鎮,素有風情長廊的桂林西北旅遊線聚集了苗、瑤、侗、壯等十數個少數民族,雄渾的大山中原始森林、高山瀑布、峽谷激流、梯田壯景和火熱的民俗風情交織在一起,形成桂林獨特亮麗的旅遊景觀。

蝴蝶谷瑤寨

桂林蝴蝶谷瑤寨位于臨桂宛田鄉東部,距桂林市47千米,321國道旁3.5千米。景區瑤寨風情,東宅江瑤寨共60戶297人,家家戶戶均為吊角木樓。瀑布景區共分兩個瀑布群,東為龍女灘,北為白龍灘。白龍潭共有18級瀑布,落差最高的約30餘米,最寬的約10餘米。旅遊區繁衍生息着上千種蝴蝶,“蝴蝶谷”因此得名。

劉三姐茶園

劉三姐茶園位于臨桂五通鎮,距桂林市僅28千米。景區緊靠321國道,占地面積2800畝,茶園面積1250畝。茶園是解放初期《劉三姐》影片采茶片斷外景拍攝場地,是劉三姐與莫老爺對歌的地方。茶園建築設有茶膳餐廳、品茗軒、亭、閣、農家古老耕作器械博物館、農家綠色食品基地、各種土養家禽養殖場及水果生态園等。

九灘瀑布

九灘瀑布座落在黃沙鄉灘頭水源林保護區内,占地60平方千米,從桂林出發,途經臨桂縣城,兩江國際機場,兩江鎮,永福縣龍江鄉,全長110千米,瀑布共分九級,故稱“九灘”,全長2.5千米,落差140米。

李宗仁故居

李宗仁原國民黨政府代總統的故居,位于臨桂兩江鎮木田木(lang)頭村,座落在馬鞍山下。該建築始建于本世紀二十年代,總面積4430平方米,經多次擴建,現布局有客廳、将軍第、學館、庭院及後院的閣樓,井池、魚塘和前後對角的炮樓等,具有民國初年的大式莊園建築風格,又保留着桂北樸實的民間格調。

白崇禧故居

白崇禧故居位于臨桂會仙鎮山尾村,始建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民國二十年(1931年)完工,坐西朝東,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由主體建築和附院兩部分組成。抗日戰争期間,白崇禧曾數次回此探望母親并曾為母親慶賀90大壽,蔣介石亦曾光臨故居看望白母。

雄森熊虎山莊

雄森熊虎山莊:投資2.5億元的“桂林雄森熊虎山莊娛樂城”,坐落在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專用公路沙塘大圓盤南側,占地面積40多萬平方米,現有老虎117頭,黑熊265頭,獅子30多頭,猴子100多隻,白虎4頭以及豹、蛇、鳥等世界珍稀野生動物。該山莊已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旅遊景點和桂林定點旅遊景點。

飛虎隊遺址

飛虎隊遺址位于桂林西面13千米,距臨桂區2千米處有塊方圓7千米的空曠地,1935年,秧塘機場在此興建。在1941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活躍在中緬邊境的美國駝峰航空運輸隊在駝峰航線上動用近千架飛機和上萬名航空地勤人員來往運送了70多萬噸物資和3萬餘人員,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的抗戰。當時,美國第十四志願航空隊(俗稱“飛虎隊”)在陳納德将軍的帶領下,不遠萬裡跋涉來到中國,支援中國的抗日戰争。飛虎隊來到廣西桂林臨桂秧塘機場駐紮,為保衛中國南方地區和殲擊日本海上運輸船隻立下了赫赫戰功。

地方特産

四塘馬蹄

臨桂四塘馬蹄的種植曆史悠久,乾隆年間曾為貢品。四塘馬蹄屬水果型鮮吃馬蹄,與澱粉加工型不同,形狀扁圓形,肉厚皮紅潤,食用時易削皮。每年種植面積10000多畝,年産量2萬多噸,是全國最大的水果型馬蹄基地,2008年四塘被授予馬蹄之鄉,注冊了“萬山千山”馬蹄商标。 

五通甘蔗

五通甘蔗廣西著名果用甘蔗之一,因主産臨桂區五通鎮而得名。高150厘米—180厘米,粗2.5厘米—3.5厘米。11月—12月采收。稈皮薄而青,肉色白,質松脆,多汁,味清甜。蔗汁含糖量約5%—8%,是桂林秋冬主要"水果"之一。 

舊村闆鴨

在臨桂區會仙鎮舊村,制作闆鴨已有200多年的曆史,正宗的會仙舊村闆鴨不是用子鴨來做的,因為子鴨肉質松弛,沒有老鴨那樣緊緻味。舊村闆鴨是選用老鴨、稻谷鴨經開膛、獨特秘方腌制、上闆和整形等幾十道工序制作,最後還要晾曬半月左右,即可蒸熟來吃。 

橫謀豆腐乳

桂林臨桂四塘豆腐乳産自清代名臣陳宏謀故裡—橫山村,其味香、醇綿、辣、細膩,是桂林“三寶”之一,也是桂林豆腐乳最早發源地。桂林豆腐乳就是橫山豆腐乳的一個支系,桂林很多制作豆腐乳的大師傅也都來自橫山村。對于了解曆史的人來說,橫山村就是桂林豆腐乳的發源地。 

兩江鎮松花糖

松花糖發源自位于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民國代總統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廚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廚師發明。近百年傳承創新,風味愈加誘人,甜而不膩,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于桂北地區。松花糖去古已遠,名稱的由來,一說是由于松花糖粒粒金黃色如松花;二說源自于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訛誤;也有說因其作為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的傳統年貨,寓意着“輕松花錢”的新年願望。

三角豆腐

臨桂區南邊山鎮有一種獨特的豆腐制品—三角豆腐。三角豆腐也叫水豆腐釀,它實現了豆腐和豬肉的結合,把豬肉塞到油煎過的水豆腐中,使豆腐中夾雜着豬肉的香味,豬肉中含有豆腐的香味,因保持着傳統的手工做法,吃起來嫩滑、香甜、可口,成為當地的一道美食。

所獲榮譽

臨桂區先後榮獲“全區經濟發展十佳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區”、“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和自治區“雙擁模範”等榮譽。

2007年,臨桂區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稱号、被國家列為“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試點區。 

2012年,臨桂區被評為廣西科學發展十佳區、榮獲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稱号。

2015年,臨桂區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糧食高産創建和超級稻示範推廣項目縣(區)、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産能項目縣。

2016年,臨桂區入選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區。

2017年,臨桂區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2019年8月,臨桂區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區。10月,被評為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2020年12月,榮獲2019年度廣西高質量發展進步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