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林毒氣

沙林毒氣

常用的軍用毒劑
沙林,又叫沙林毒氣,學名甲氟膦酸異丙酯,英文名稱Sarin,可以麻痹人的中樞神經。[1]化學式:(CH3)2CHOOPF(CH3),它是常用的軍用毒劑,按傷害作用分類為神經性毒劑。1994年6月27日,邪教組織“奧姆真理教”于該日黃昏時分至次日清晨在長野縣松本市北深志的住宅街内散布沙林毒氣,導緻8人死亡,660人受傷(松本沙林毒氣事件);1995年(平成7年)3月20日早上,該邪教多名教徒分别在東京的營團地下鐵(現東京地下鐵)三條路線共五班列車上再次散布沙林毒氣,造成13人死亡及約6,300人受傷(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中文名:沙林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Sarin 别稱:沙林毒氣 學名:甲氟膦酸異丙酯 影響:麻痹人的中樞神經 化學式:(CH3)2CHOOPF(CH3)

簡介

合成:甲基氧二氯化磷與氟化氫反應,得甲基氧二氟化磷,與甲基氧二氯化磷及異丙醇反應,即得沙林。

沙林可以通過呼吸道或皮膚黏膜侵入人體,殺傷力極強,一旦散發出來,可以使1.2公裡範圍内的人死亡和受傷。它分液态和氣态兩種形式,一滴針眼大小的沙林毒氣液體就能導緻一名成人很快死亡。中毒後表現為瞳孔縮小、呼吸困難、支氣管痙攣和劇烈抽搐等,嚴重的數分鐘内死亡。

性質

常溫狀态:無色水樣液體。

氣味:無或微果香味。

溶解度:可與水及多種有機溶劑互溶。

水解作用:慢,生成HF和無毒殘留物,加堿和煮沸加快水解。

純品為無色水樣液體,工業品呈淡黃或黃棕色,味微香;易揮發,靠自然蒸發就可以達到戰鬥濃度;150℃以上會明顯分解。

研發曆史

1938年,德國人施拉德、安布羅斯、呂第格、範·德爾·林德首次研制成功,這種毒氣遂以上述4個人的姓中的5個字母命名為“沙林”。德國人很快發現這種毒氣的軍事價值,并投入生産,但是二戰期間并未使用。1945年,德國生産的沙林被銷毀。二戰後,這種毒氣才開始在世界範圍内生産。

中毒原理

沙林對機體的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選擇性抑制膽堿酯酶活性,使乙酰膽堿(ACh)在體内蓄積,引起膽堿能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二是毒劑作用于膽堿能受體;

三是毒劑對非膽堿能神經系統的作用。

中毒症狀

人體在吸入55~100(毫克·分鐘/立方米)的沙林後(或皮膚接觸1.7克),在1~15分鐘之内便會死亡,死前會出現抽搐、口吐白沫和視力模糊等症狀;低濃度下(0.0005mg/L)暴露在沙林氣溶膠2分鐘内,便會引起瞳孔縮小、在暗處視力困難、胸部緊塞、頭痛、惡心以及嘔吐等症狀。而且這些毒性會在體内累積,如果更大濃度時會使人暈眩、焦慮、心智損傷、肌肉痙攣、呼吸困難,最後導緻死亡。

防護措施

發現

敵機在城市上低空飛并布灑大量煙霧;敵機通過後或炸彈爆炸後,地面有大片均勻的油狀斑點,多數人突然聞到異常氣味或眼睛、呼吸道受到刺激;看到大量動物異常變化(如蜂、蠅飛行困難,抖動翅膀,或麻雀、雞、羊等動物中毒死亡);花草、樹葉發生大面積變色或枯萎等等。總之,對于大面積同時發生的異常現象,都可懷疑使化學毒區,應及時采取防護措施,報告人防部門偵察斷定。

防護

防護是阻止毒劑通過各種途徑與人員接觸的措施。防護措施有兩種:

1、集體防護:就是組織人員迅速進入有三防設施的人防工事,以便有效地防護各種狀态的所有毒劑。

2、個人防護:即用防毒面具保護人的呼吸道和眼睛,用防毒衣保護人的身體。

消毒

使毒劑失去毒害作用的措施叫做消毒。

1、對人員消毒:當毒劑液滴落到人員身上時,應立即脫去染毒衣服,用棉花或幹淨土塊吸去皮膚上的毒劑液滴(吸擦時應防止擴大染毒面積),然後用棉球醮專門的消毒藥液擦拭消毒,用小蘇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潔水沖洗。

2、對染毒服裝的消毒:在遠離居住區的下風方向,用熱堿水煮沸1-2小時即可消毒。

3、對染毒食品的消毒:對有包裝的罐頭類食品,隻需對表面消毒後,就可以食用。對沒有包裝的食品,一般應銷毀。

4、對染毒水消毒:染毒水的消毒方法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劑,然後攪拌,待沉澱後過濾。用明礬沉澱或長時間煮沸的方法,也可對染毒水消毒。無論用哪種方法消毒,都必須經過檢驗後才能食用。

使用情況

兩伊戰争中,伊拉克軍隊使用了沙林毒氣,造成伊朗軍隊傷亡2700多人,其中1700多人死亡。

1995年3月20日清晨,原奧姆真理教部分信徒受麻原彰晃指使,在東京市區3條地鐵電車内發生施放神經性毒氣“沙林”事件,造成12人死亡、約5500人中毒。

2013年3與18日,叙利亞政府和反對派武裝相互指責對方在阿勒頗使用了化學武器。叙利亞政府此後向潘基文提出請求,希望聯合國就化學武器問題展開調查,潘基文随後宣布成立調查組,但該調查組工作一直進展不利。6月4日,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發表聲明稱,有證據表明在叙利亞戰争中使用了沙林毒氣。但是聲明沒有說是哪一方在叙利亞使用了沙林毒氣。

2013年7月9日,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表示,俄專家調查的第一手資料顯示,2013年3月在叙利亞阿勒頗省使用沙林毒氣的是叙利亞反對派武裝,而不是政府軍。丘爾金當天出席了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他在會上宣布,俄羅斯專家收集了在阿勒頗省坎阿薩鎮找到的化學武器樣本,經過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授權實驗室的測試,結果證明,武裝分子所使用的火箭彈中填充了沙林毒氣。

傳叙政府軍用化武緻1300人死亡

2013年8月21日,總部設在阿聯酋迪拜的阿拉比亞電視台和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稱,叙政府軍從當天淩晨起使用含有沙林毒氣的火箭彈對大馬士革郊區的姑塔東區進行襲擊。消息稱,反對派方面當天的統計結果顯示,至少有1300人死于襲擊,另有數百名傷者,且死者中包括大量婦女和兒童。

叙利亞新聞部長祖阿比21日強調,叙政府有遭受化武襲擊的傷者和襲擊目擊者的證詞以及土壤和空氣樣本等明确證據,可證明恐怖組織武裝分子使用了化學武器。他重申:“即使叙利亞擁有這種武器,叙利亞在任何情況下都從來沒有、也絕不會使用它。”他同時希望聯合國調查叙利亞化學武器問題真相小組能夠得出中立、專業和科學的結論。

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德爾布埃21日說,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于報道說當天有人在叙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郊區使用化學武器感到“震驚”。德爾布埃說,潘基文很清楚一些會員國、阿拉伯國家聯盟、歐盟等都對這起化學武器傳聞非常擔憂。他将确保對有關傳聞進行徹底調查。潘基文同時重申,任何情況下由任何一方使用化學武器都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

2013年9月1日,美國國務卿克裡在華盛頓表示,美方确信叙利亞政府在21日的襲擊事件中使用了沙林毒氣,從大馬士革郊區獲得的首批受害者血液和頭發樣本分析結果顯示,沙林毒氣測試結果呈陽性。這是繼白宮30日公布叙利亞化武事件情況評估報告後,美方公布的最新證據。評估報告曾指出,美方對有關人員生理采樣進行了實驗室分析,試驗結果發現這些人員已接觸沙林毒劑。但報告沒有提及實驗室針對哪些“有關人員”做了分析,也沒有透露分析過程。

上一篇:水土流失

下一篇:三公九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