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腦丸

樟腦丸

有機化合物
樟腦丸分為天然樟腦丸與合成樟腦丸。合成樟腦丸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含有萘的樟腦丸大多呈白色,氣味刺鼻,且沉于水中;被列為緻癌物。天然樟腦丸則是光滑的呈無色或白色的晶體,氣味清香,會浮于水中。[1]用于防蟲、防蛀、防黴的天然樟腦丸又被稱為臭珠,原本是從樟樹枝葉中提煉出的有芳香味的有機化合物。也用來制藥、香料等,醫藥上用作強心藥。
    中文名:樟腦丸 外文名: 别名:樟腦精 化學式:C10H16O 化學名:2-莰酮(2-camphanone)

基本解釋

樟腦丸又叫樟腦精、用萘制成的球狀物,白色,有特殊的氣味,放在衣物裡,可以防止蟲蛀。也叫衛生丸,有的地方叫衛生球、臭球、其形狀大多是圓形的,但也有做成片狀、塊狀、粉狀、粒狀的。不管是什麼形狀,性能都不變。人們為了防止羊毛毯、毛料衣服等被蟲蛀壞,在裡面夾放。

分子式

分子式C10H16O,分子量152.23InChI InChI=1/C10H16O/c1-9(2)7-4-5-10(9,3)8(11)6-7/h7H,4-6H2,1-3H3,熔點179℃,密度相對密度(水=1)0.99,沸點204℃,閃點64℃,水溶性0.12g/100mL(25℃)

主要危害

含對二氯苯、萘的樟腦丸,屬于農藥類産品,一般用于工業品或農業品的防蛀。不宜用于生活類用品。大量實踐證明,苯類物質對人體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已将其定為強烈的可能緻癌物質。

現在市場上以樟腦丸為主體的防蛀産品都含有以上成分,隻不過商家為了謀利而掩蓋這一事實。明知道這類産品對人體有害反而說成此産品低毒或不含有毒成分等等。不論商家打着什麼樣的招牌,原料中的毒性物質始終都不會改變。

上海輻射管理所所長陸書玉介紹說:“防蛀劑中的對二氯苯的含量>95%以上,屬于有毒性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人體長時間接觸會引起頭暈、嘔吐、皮膚過敏、四肢麻木等症狀。過量使用還會引起肺功能障礙,肝髒受損、急性溶血型貧血、呼吸道刺激等。嚴重時甚至可以緻癌。”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毒理學教授金錫鵬曾就對對二氯苯的毒性作過專門的研究,他認為即便要使用對二氯苯防蛀也要謹慎使用,尤其要注意防護老人和小孩。因對二氯苯可經呼吸道被人體吸入,使用被其污染的食物以及局部皮膚接觸也會造成中毒可能。據他介紹,對二氯苯國外上世紀40年代末就開始進行大量的試驗研究,認為其有肝、腎毒性,對甲狀腺也有影響,大劑量使用對動物有肯定的緻癌性,對人體而言是可疑緻癌物。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對二氯苯及合成樟腦丸的防蛀劑了,1995年在《中國公共衛生雜志》11卷第九期上海醫科大學勞動衛生教研室陸客柱等人的文章……《對二氯苯及毒性研究的概況中指出“可以說明對二氯苯有肝腎毒性,也可能損害甲狀腺……是肯定的動物緻癌物”》。1996年《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發表了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檢測所徐丹丹的文章……《對二氯苯的毒性作用和緻癌性》指出“急性或短期接觸P-DCB(對二氯苯的英文縮寫)可引起急性溶血型貧血、呼吸道刺激、皮膚過敏性紫癜和腎小球腎炎。長期接觸P-DCB幾個月至15年可影響肺、血液、中樞神經系統、并可損害肝髒。

合肥《廬州家居》2005年第3期的書本中就強調這點,警示人們要警惕健康的芳香殺手“苯”。苯是最重要的芳香族烴,如烷基苯(去污劑)、染劑、殺蟲劑、防諸劑(樟腦丸)、塑料品等與苯有關。以上大量事實證明:芳香型的各種形狀樟腦丸防蟲劑,對人體有害。絕對不可以做為家庭生活用品(如:衣櫃、家具、書籍等)的防蛀使用。

資源

純淨的樟腦色澤、純度都比萘做的衛生球好,直接撒在織物上也不會留下黃斑。不過純淨的樟腦資源有限,而且樟腦在醫藥、塑料和香料工業裡有更大的用處,另外萘比樟腦便宜,所以人們用合成樟腦來代替天然樟腦制樟腦丸。合成樟腦用松節油做原料制造,和天然樟腦非常相似。

上一篇:熱靴蓋

下一篇:胸鎖乳突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