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花

楊麗花

演員楊麗花
歌仔戲皇帝─楊麗花,四歲時開始上台跑龍套,七歲時與母親演出《安安趕雞》以「小安安」聞名。十三歲時正式加入「宜春園」,十七歲時以《陸文龍》一舉成名。十八歲時進入賽金寶歌劇團,曾拍攝電影與前往海外演出。民國五十四年(1965)楊麗花加入台北「正聲天馬歌劇團」在廣播電台演唱,後以《精忠嶽飛》跨入電視界,成為電視歌仔戲界的巨星。
    中文名:楊麗花 外文名: 别名:林麗花 民族:漢族 出生地:台灣 身高:164厘米 體重: 畢業院校:戲曲大學 職業:演員 經紀公司: 代表作品:《呂布與貂蟬》;《雙槍陸文龍》;《梁祝》等 主要成就:台灣歌仔戲第一小生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44年10月26日 籍貫:台灣省宜蘭縣員山鄉

資料

先後居住;台北迪化街台北天母

現居:美國夏威夷(沒有辦綠卡)

專長:歌仔戲.開餐廳

最喜歡的顔色:紅黃

最喜歡的水果:火龍果,水蜜桃,荔枝,龍眼

最喜歡的明星:亞蘭德倫

最喜歡的導演:劉翰祥

最喜歡的運動:遊泳,高爾夫球,保齡球

最喜歡的角色:風流小生

最喜歡的音樂:台語老歌,歌仔戲

最喜歡的動物:狗狗,迷你豬,猴子

最喜歡的歌曲:唱首情歌給誰聽,胭脂馬遇到關老爺

最害怕的動物:老鼠

經曆

1947年,開始上台跑龍套。1950年,與母親在宜蘭「宜春園」歌仔戲班演出《安安趕雞》,頗受觀衆的歡迎與肯定,「小安安」的名聲不胫而走,楊麗花自此正式踏入内台歌仔戲的舞台。1956年,楊麗花正式加入「宜春園歌仔戲團」。1960年,躍升為團中要角,以《陸文龍》嶄露頭角一舉成名。1961年,楊麗花離開「宜春園」,進入以拍攝歌仔戲電影著稱的「賽金寶歌劇團」。1963年,「賽金寶歌劇團」集合諸多當時歌仔戲界的名伶,組團赴菲律賓華宮戲院演出長達半年之久。

1965年,楊麗花加入台北「正聲天馬歌劇團」,與小麗雲搭檔在電台演出,由陳清海負責編導,在全省擁有無數的聽衆,同年以「聯通廣播歌劇團」的成員身份,參加台視電視歌仔戲的試演競賽,劇團推出《精忠嶽飛》,順利取得周四中午時段的播出權,自此楊麗花開始了電視歌仔戲的生涯。

1969年,楊麗花成為「台視歌仔戲劇團」團長。

1972年,組織「台視聯合歌劇團」,推出《七俠五義》、《碧血青天》、《萬花樓》、《隋唐演義》與《楊家将》等叫好又叫座的戲出。

1976年,前往新加坡「楊麗花」人民劇場演出三十天,共計推出十五出戲。

1980年春節,楊麗花率領「台視歌仔戲劇團」全省基層巡回演出一個月,總計演出《唐伯虎點秋香》百馀場。

楊麗花利用休息的兩年時間,與狄珊合作籌畫了《俠影秋霜》、《蓮花鐵三郎》與《青山綠水情》三檔歌仔戲,開啟了電視歌仔戲的改良風。

而後台視重組「台視歌仔戲劇團」,邀請楊麗花出任團長,陸續推出《龍鳳再生緣》、《薛平貴》、《鐵扇留香》、《情海斷腸花》、《鐵漢金鷹》、《薛丁山》、《楊家将》、《恩怨情天》、《萬花樓》、《薛仁貴征東》、《梁山伯與祝英台》、《狸貓換太子》、《風流才子唐伯虎》、《年羹堯新傳》與《孫膑下山》等戲碼。

1981年與1986年,楊麗花更在台視兩度招收新人,為電視歌仔戲培育許多新生代演員。

1981年,楊麗花應「新象國際藝術節」的邀約,在「國父紀念館」推出《漁娘》,開啟了歌仔戲進軍現代劇場的樞紐。

1988年,以《王文英與竹蘆馬》獲得電視金鐘獎的肯定。

1994年在台視推出《洛神》,成為首度在黃金八點檔時段演出歌仔戲的先例。

1991、1995、2000年先後在國家劇院推出《呂布與貂蟬》、《雙槍陸文龍》與《梁祝》等三檔大戲。

2003年,最新力作為在台視推出的《君臣情深》,也緻力於歌仔戲新生代的培植薪傳。

楊麗花的歌仔戲演出絕大部分為女扮男裝,這不但是她的演出特色,也是台灣歌仔戲的特色。而楊麗花雖為宜蘭藉,但其演戲時并不使用宜蘭腔,而以台北腔。

成長階段

童星階段

生於1944年的楊麗花(藝名),并沒有接受任何正規學校教育。1947年起,楊麗花加入母親楊好所在的台灣宜蘭知名歌仔戲劇團「宜春園」。1950年,楊麗花與母親於戲院和外台演出由該劇團所制演的《安安趕雞》,該戲不但是楊麗花首次擔綱演出,也因為楊麗花精湛演出,獲得一般好評。

1940年代末期,歌仔戲仍為全台灣最受歡迎的娛樂或戲劇,因此楊麗花以安安趕雞這出戲劇裡面的演出名字「小安安」(漢文翻譯為「翁安落」)聞名。該「翁安落」的劇中角色名字,仍為60歲以上歌仔戲戲迷所熟悉。

1957年,13歲楊麗花正式成為「宜春園」歌仔戲劇團的成員,所有演出均為「女扮男裝」小生演出。因為她扮相優美,不但迅速成為該團的台柱,随後的1961年更以「陸文龍」一劇走紅全台灣。這出戲也奠定她為台灣歌仔戲第一小生的名号。

内台戲與電影歌仔戲

1962年楊麗花被「賽金寶歌劇團」挖角,除了繼續以小生扮相於歌仔戲界受到觀衆歡迎外,也連同該劇團於當時的台語電影風潮推動下,在1960年代期間演出十數部歌仔戲台語電影。此較值得一提的是,這時期楊麗花還以「女裝」扮相,於重拍的台語電影「望春風」擔綱擔任「女主角」,這是楊麗花極為罕見的演出。

這階段的楊麗花的演出重心已從1950年代末期的野台戲轉為戲院演出的内台戲。許多戲院甚至為了楊麗花,把本來放映電影的戲院,改裝成适合歌仔戲演出的舞台。

電台與電視演出

1965年,楊麗花加入台北「正聲天馬歌劇團」。該劇團時為正聲廣播電台的子劇團。楊麗花的歌仔戲電台演出,雖不是歌仔戲界的第一,但是以「倍思調」、「慢頭」、「慢尾」、「大哭」等等傳統老曲調,獲得各界的矚目。

同年,甫開播不久的台灣第一家無線電視台灣電視公司看中楊麗花可能帶來的電視廣告收益,特地邀請楊麗花參與演出。而演出戲碼為《精忠嶽飛》的楊麗花,以女生身分演出嶽飛一角,也立即獲得電視觀衆的喜愛。「嶽」劇不但是台灣無線電視史上第二出轟動的電視歌仔戲之外(第一出為1961年演出的,<雷峰塔〉),楊麗花也是繼廖瓊枝與何鳳珠之後的第三位電視歌仔戲藝人。事實上,楊麗花也是這三個人當中最活躍的一位。

1969年,累積數十檔電視歌仔戲主角與制作經驗後的楊麗花,成為「台視歌仔戲劇團」團長,正式将演出重心轉移到無線電視。

黃金時期

1971年,台灣無線電視從黑白邁入彩色,第一出彩色電視歌仔戲《相思曲》,正是由楊麗花與小豔秋主演。之後,以楊麗花為中心的台視歌仔戲劇團,連同知名歌仔戲編劇狄珊,以新穎的服裝,緊湊的劇情,加上廢除武場現場演出與加強音效等因素,納入了新生代的該仔戲戲迷。

1970年代是楊麗花與電視歌仔戲的黃金時期,這時期讓楊麗花成為台灣歌仔戲的同義詞。而此間代表作有《七俠五義》、《碧血青天》、《萬花樓》、《隋唐演義》、《楊家将》、《俠影秋霜》、《蓮花鐵三郎》、《青山綠水情》、《龍鳳再生緣》、《薛平貴》、《鐵扇留香》、《情海斷腸花》、《鐵漢金鷹》、《薛丁山》、《楊家将》、《恩怨情天》、《萬花樓》、《薛仁貴征東》、《梁山伯與祝英台》、《狸貓換太子》、《風流才子唐伯虎》、《年羹堯新傳》與《孫膑下山》等戲碼。

「電視歌仔戲」原本就是藝術包裝的商品,它和所有的電視節目一樣,是靠著廣告的支持而生存的,商業與本土藝術的結合雖然或多或少會産先一些令人垢病的問題。但是楊麗花藉由科技之利、傳播之便,讓傳統歌仔戲得以在台灣政府不重視的情況下留存,讓歌仔戲脫離「外台」「内台」局限,這是楊麗花對台灣歌仔戲的重大貢獻。

重回舞台

1990年代,解嚴後的台灣,允許世界各國影視娛樂進入,加上有線電視興起,依賴台灣無線電視業的楊麗花電視歌仔戲漸次沒落。除此,楊麗花之後的小生接班人,也無法接續楊麗花的氣勢,這些因素導緻楊麗花所組成的台視歌仔戲團無法繼續1970年代,甚至1980年代的台灣歌仔戲榮景。

雖然如此,楊麗花仍繼續培養新人。并将表演觸角重新伸出大型舞台,這裡面以1991年、1995年與2000年於國家劇院推出《呂布與貂蟬》、《雙槍陸文龍》與《梁祝》為其代表作。

作品

唱片

60年 代 《 民謠》(三張)

1969年  《張帝找阿珠》

1970年 《 回來安平港》

1978年 《新西廂記》

1980年 《鄭元和與李亞仙》

1982年  《狀元媒 》   (以上是電影原聲帶)

1983年個人紀念專輯-《快樂人生》

電視劇

1980.8.31《請問芳名》(紀枚智)

1971.7.6《鳳凰曲之喬太亂點鴛鴦譜》(孫玉郎)

1971.8.17《鳳凰曲之還巢》(美公子)

1971.10.19《鳳凰曲之西廂記》(張生)

1972.1.3《今古奇案之香君》(香君)

1972.5.28《萬家歡之情梅》(邱錦祥)

1972.7.10《雲州英雄傳》(史豔文)

1980.7.7《大野遊龍》(曹玉)

1985.10台視劇場《風筝》(賈寶玉)

導演

1992年 《 乞丐與千金》

1993年《順治與康熙》

2004年《君臣情深》

台語電影

1967《雙珠記》

1968:《雨》《中國劍》《孟麗君》《天黑黑要落雨》

1969:《花魁女》《金榜題名》《錢》《張帝找阿珠》《賣油郎》

1970:《珊瑚戀》《秋風落葉》《阿西與阿草》《鬼屋麗人》《回來安平港》

國語電影

1968:《三鳳震武林》

1969:《我恨月常圓》《豔鬼驚魂》

1977:《望春風》《香火》

1978:《新西廂記》《狀元郎》《林投姐》《百戰保山河》

1980:《鄭元與李亞仙》《陳三五娘》(歌仔戲)

1982:《狀元媒》

1983:《破網補情天》《真假姻緣》

主演歌仔戲

1981年《鐵扇留香》《情海斷腸花》《鐵漢金鷹》《薛丁山》

1982年《西江月》《楊家将》《恩怨情天》

1983年《萬花樓》《虎膽義魄》《薛仁貴征東》《白衣童子》

1984年《梁山伯與祝英台》《狸貓換太子》《洛神》《風流才子唐伯虎》《年羹堯新傳》《花月正春風》

1985年《韓信》《擎劍雙驕》

1986年《薛剛》《皇上難為《孫膑下山》

1987年《狂花飄雲夢》《王文英與竹盧馬》《王伯東告禦狀》《朱洪武》

1988年《英雄殘夢》《李靖與紅拂女》《薛丁山與樊梨花》

1989年《紅樓夢》《泥馬渡康王》

1990年《伴鬼闖江湖》

1991年《新狄青》

1992年《巡按與大盜》

1993年《順治與康熙》

1994年《洛神》

1996年《亂世情深》

1997年《七品巧縣令》

2004年《君臣情深》

上一篇:茶茶

下一篇:喬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