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蟬

楊露蟬

中國武術家
楊露禅(1799—1876),名福魁。直隸省廣平府(今河北省永年縣)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将太極拳事業深入推廣,發揚光大的偉大武術家。[1]他以畢生精力鑽研武學,醉心拳道,讷于言而敏于行,成就威名後仍淡泊依舊,不為浮華虛榮所累,是典型的“武癡”。自露禅公北上燕都虎行京朝,廣為大衆聲聞起至今一百六七十年間,他之所以受到無數人的敬重仰慕,究其原因除了刻苦自強的精神,藝業精絕的功夫等等,更重要的是謙遜明德,尊師重道的珍貴品質。可贊無愧為武林中一代宗師,江湖上萬世師表。我私以為此等人傑若不成就武道巅峰,天地當棄滅。後學中有志及有智者,誠心求藝尋道必樹此公為楷模;而貪圖名利雙收且自欺欺人者可止矣,見此如響洪鐘于耳畔,挨棒喝于當頭,急緊自警自省,為時未晚。
    本名: 别名:楊福魁、楊無敵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直隸省廣平府(今河北省永年縣)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楊祿禅 性别:男 出生年月:1799年 職業:楊氏太極拳創始人

概述

楊露禅(1797--1872),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禅,别号祿纏。河北省永年縣人。楊露蟬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青年時代投師學藝,立志習武。有一次遇到秘懷絕技的太極陳,太極陳雖然身懷絕技,但姜桂之聽信讒言,把斷然拒之門外。露蟬沮喪逆旅,後來遇到據說是“一條竿子,縱橫南北,所向無敵”的竿子徐。實際上,這是個靠所謂“秘傳神效七哩散”、“虎骨膏”為生,而無一技之長的江湖騙子。僅兩個月就榨取了楊露蟬七十多兩銀子。露蟬為争口氣,學武練功之心更加強烈,又一次投師宗聖荪。他嘗過了冒昧投師的苦果,這次未投師,先找人打聽宗聖荪的底細。可楊露蟬缺乏閱曆,把一些道聽途說當成真實依據。又忙去拜師求藝。拜師之後,才發現這位貌似正人君子的宗荪聖隻是一位江湖地痞,實為被官府捉拿的淫棍賭徒。楊露蟬學藝未成,險受牽連。後來投師陳長興,經過祖孫三代人努力,在陳長興所傳太極拳基礎上,經過删減、增補,演化為現在流傳的楊式太極拳。

人物曆史

楊露禅幼時家貧,約10歲到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德瑚家為僮,著名武師陳長興每晚至陳德瑚家前廳教授族中弟子,楊露禅殷勤伺候,窺習拳藝,功力大進。一次,陳家師兄弟多人與之較量,皆敗于他的手下。長興喜其敏慧,正式收其為徒,盡傳己術。

數年後,以能避而制強硬之力見長,“柔中寓剛,綿裡藏針”,故有“沾綿拳”、“軟拳”、“化拳”之譽。

清道光三十年,返回永年,以教拳為生。房東武禹襄兄弟三人折節求教。後經人舉薦到北京教拳,清代王公、貝勒從學者頗多,後任旗營武術教師。因為武功高強,故有“楊無敵”之稱。所傳拳術有“淩得起筋,萬全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風格勻緩、柔和、舒展大方”,精髓為“松”與“沉”。所謂“松”,指全身放松,讓“氣”流通無阻;“沉”,是下沉,意念集中在腹部。經過祖孫三代人努力,在陳長興所傳太極拳基礎上,經過删減、增補,演化為現在流傳的楊式太極拳。

拜師學藝

楊露禅世居縣之南關,以務農為生,空閑時為城内西大街雜糧攤幫工。一日,一惡霸至街鄰泰和堂藥鋪尋釁生事,隻見掌櫃略一舉手,其人已跌至對街。露禅目睹此景,甚為驚奇,心知掌櫃必精武功,心中十分羨慕。

他日,趁閑談中探問掌櫃所練是何種拳法,并表示願意拜師求學,因露禅年少時曾習少林拳,自認為不能達到掌櫃的武藝境界。掌櫃開始推托。後來感于露禅求學的誠意,告訴他自己所習為綿拳,又稱太極拳。并對露禅說:“我的工夫不足為你老師,我的家鄉河南陳家溝,習太極拳者甚衆,而陳長興的太極拳,是海内泰鬥,時人稱為牌位先生。我可介紹前往,倘許名列門牆,成為他的徒弟,将來必有成就。”露禅大喜,遂至陳家溝拜陳長興為師。

悉研拳技

從陳長興習拳者,異姓者隻有露禅和其同鄉李伯魁二人而已。所以,陳姓族人都歧視他們。露禅年方壯年,朝夕苦練。六年後回到永年縣,以為有所成就了。

鄉中精拳技者開玩笑說:“老露今天從遠方辦得好貨回來了,見識見識。”比武中,露禅輸了,乃發憤再至陳家溝。

一天晚上,露禅聽見隔院有哼哈之聲,遂起越牆過去,在破牆縫中偷視。見其師陳長興正在教衆徒弟太極拳的發放之術,口講指授都是拳中的精義,大為驚奇。從此每夜都去偷看,然後與李伯魁互相結納,悉心研究,功夫大進。

三到陳家溝

六年後,露禅又回到永年縣。時值新年,鄉中人又想試其功夫,趁賀年相互作揖行禮的時候,突然攻擊露禅。但剛剛才一接觸,其人已經仰面後跌,起來大笑說:“老露今天果然辦了好貨回來了”。

永年縣一個有名望的人家武氏,因與陳家溝有親戚,武藝造詣很深,聽見露禅從陳家溝又回來了,而且武功大進,于是相約一試。比武中二人功力悉敵,露禅拿出全部本事,始終無法獲勝。露禅因此悟出雖然從師十餘年,但未能得到太極的精髓。遂再度三到陳家溝。

得師秘傳

舊時代的武師教徒,往往要保留一手,陳長興也不例外。但是,陳長興鑒于露禅執禮之恭順,求進之誠懇,不能無動于衷。有一天,陳長興命露禅與衆師兄弟比手,楊露禅戰勝了所有的人。陳長興驚歎露禅為天才。于是集合陳氏的族人告訴他們:“露禅師我愈十年,去而複至者三次,其專心一志,勤學苦練之精神毅力,非你們所能及。我的功夫,本想傳給你們而你們不能得,不給露禅而露禅已經得到了。遂盡其所有授其密術”。

楊無敵

露禅後來到了北京,以“神拳楊無敵”之号享譽武林。露禅性剛強,無論何門何派,則去拜訪并與之較量。即使有人自認不敵,亦必強與之較,但并不傷人。因他武藝高超,世稱“楊無敵”。 楊露蟬在永年時,曾與人在城牆上相鬥,對手不敵,直退到城牆邊緣,站立不穩,身體随勢後傾,即将墜落,在此千鈞一發之際,他忽于二三丈外,陡躍而前,攀握其足,挽救了對方,使其免于墜牆而亡。 

楊露蟬善用槍杆,面對輕小之物,用杆一沾便可沾起,毫無閃失。他救火則用杆頭撥牆,使火不緻蔓延。他還能在馬上不用弓弦,隻用手指投箭,百發百中。

有一天,他在河畔垂釣,有兩位外家名拳師路過,不敢當面與楊較量。見他正在垂釣,想從楊身後推其背,将他推入水中。楊早已察覺有人暗算,當兩人手猛推擊時,突然含胸拔背,站成高探馬式,同時被擲入河中。

到京師北京時,有一位名拳師,嫉妒他無敵之名,主動提出與楊交手,開始拒絕,來人以為楊害怕,更直意請戰,楊隻好答應。他聲言:君堅決要求交手較量,可請君先擊我三拳。拳師聽後大喜,于是起拳猛擊楊腹部。楊笑聲未落,來人已被發出三丈以外。

初試鋒芒

京師有一富豪張家,延請武術教師教其兒子。露禅被同鄉推薦給張家,主人見露禅體格不魁梧,文質彬彬類文士,很輕視他,把原來請的三位武士請來作陪。這三位都是彪形大漢,尤其輕視露禅。主人請與三位教師一較身手。露禅欣然答應。

張家所請的三位教師,皆是京中有名的武師。露禅先告訴他們說:“既然是比武,請不要給我留情,用盡你們的全力攻我要害,死傷都不怪你們,都是我甘願的。”一大漢首起疾如鷹隼。露禅俟其至而舉手揮之,其人遽跌出數丈,頭破血流;其餘二人一起上前,略一接觸,立即敗北。主人愧汗不勝,馬上重開盛宴,改容請罪。但露禅見其前踞後恭之醜态,席終後堅辭而去。

神功異能

在廣平時,嘗與人鬥于城上。其人非露禅對手,直退至城牆邊緣,立足不穩,身随勢後仰,眼看就要墜落。在此千鈞一發之際,露禅忽于二、三丈外一躍而前,攀握其足,其人幸免于難。

在北京時,與董海川交善。一日,二人一起在德勝門散步。有鳥低飛至,海川一躍,随手逮之,然後交于露禅,露禅伸張接着,鳥在手掌隻見振翅而不能飛起。蓋因鳥類在起飛之前,兩足必先用力,方可借力飛出,露禅聽其勁而随之松化,則鳥無力可借,故無法飛走。由此可見露禅之聽勁功夫已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其子健侯亦有此功夫。

露禅善用大杆,物之輕者,露禅隻要用杆一沾靠就能吸起。救火時則用杆頭撥牆垣,火勢不緻蔓延,而且能在馬上不用弓箭,僅用手指投箭,百無一失。

勤學不辍

露禅一生勤學不辍,年雖八十依然練功不息。一天忽然函招弟子們,定于某日齊集其家,說要外出一遊,有話吩咐。至期到家後,并未見有外出的迹象,大家都感奇怪。露禅坐在堂屋正中,弟子們拜畢後,露禅将每人叫于跟前,勉勵數句,并傳授太極拳大意。過了一會,忽然彈彈袖子,端坐而逝。

後世影響

武術方面:

中國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将太極武術傳播并發揚光大的人。

對後世文學,特别是武俠小說之影響:

宮白羽武俠小說《偷拳》(又名:《太極楊舍命偷拳》)和由此書改編的電影《神丐》,就是根據上述楊露禅學藝的故事創作的。

吳京在25集電視連續劇《太極宗師》中飾演的楊昱乾的人物原型就是楊露禅,而徐向東飾演的董漢成一角原型則是楊露禅的好友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于海老師飾演的陳正英即為楊露禅的老師陳長興。

拳術傳承

楊露禅過世後,太極拳傳子楊班侯、楊健侯,後由其孫楊澄甫(1867?1868-1936)修定而成。楊氏太極拳由于從學者衆,影響後世甚巨。因而也衍生了許多楊氏的支派,最為著名的有王氏太極(王壯弘)、鄭子太極拳(鄭曼青)、熊式太極拳(熊養和)、董氏太極(董英傑)、田式太極(田兆麟)、李氏太極拳(李瑞東)、府内派、老六路等等。

太極拳流行的就是楊氏太極拳大架,有108式,46式,競賽48式。最新套路為廣州胡氏所創,為67式。

另外楊露禅在京城所傳第一個套路“太極拳六十四式老架”,由楊露禅大弟子王蘭亭傳給李瑞東及周玉祥,周玉祥為紀念王蘭亭遁入深山道門,改名為“王道人太極拳六十四式”傳吳錦園,吳錦園遷台後傳葉金山,人稱王府皇家太極拳。後來,楊露禅的次子楊班侯(1837—1892)傳楊式小架太極拳于滿族人全佑(1834—1902),全佑之子鑒泉後從漢姓吳,他将父親傳授的楊式太極拳修改定型,自成一家。此拳的特點是:重神靜,長柔化,馬弓步時呈川字形和身稍前傾,而又要求斜中寓直。推後時,甯靜而不忘動,架式大小适中,動作緊湊柔和,神志舒靜。在社會上流傳後,被世人稱為“吳式太極拳”。

國家體委正式公布的所謂88式、簡化24式太極拳等等以及在許多場合表演的,都是由傳統楊氏太極拳演化而來的。以後,楊氏又派生出李式、吳式太極拳,因而在太極拳界楊氏顯然是執大旗地位的。在全國八大太極拳門派中,源于永年的已占其五。

宗師家世

長子,楊鳳侯,早亡,生卒年不詳。

次子,楊班侯(1837-約1892左右)。

三子,楊健侯(1839-1917)。

楊兆林、楊兆鵬、楊兆元、楊兆熊(楊少候)、楊兆清(楊澄甫)。

曾孫

楊振銘、楊振基、楊振铎、楊振國

社會評價

光緒皇帝的老師翁龢和大學士觀其精妙的武藝後大加贊賞:“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渾圓一體也。”并書贈對聯“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相祝賀。自此,他所創之楊式太極拳名滿天下,使太極拳從民間武術登上了華夏武術的大雅殿堂,成為國粹。

故裡晚生 姚洪超撰文《祭太極宗師楊露禅》全文如下:

盤古開天地,楊氏悟太極。絕技壓群英,威名震寰宇。

楊公諱露禅,天賦異禀、萬中難求。荟萃天地之精華,吐納人間之尤物。創大道普度衆生,合陰陽兼濟天下。溢歲月之精彩,流日月之奇光。舒展大方、柔和緩慢,速度緩勻,剛柔内含;深藏不露、輕沉兼有;虛實莫測、身似猿猴。進退自如,登武術之巅;張弛有度,上道家之峰。德隆千秋,桃李滿天下;福澤萬代,太極遍乾坤。

晚生不才,景仰一代宗師;見賢思齊,頓生效颦之念。四十不立,神飛子虛之境;千折百回,魂歸烏有之鄉。念天地之悠悠,望皎皎之明月,思人生之短長,痛中華之彷徨。然心流炎黃之血脈,身居中華之故土;固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仿楊氏太極拳,創姚氏子母詩。文武和歌,繼中華文明之魂;古今呼應,承燕趙文化之魄。盼我輩習武修文,增開拓創新之精神;打破常規,建千秋萬代之偉業。

時運不齊,動大徹大悟之心,命運多舛,起大慈大悲之念。千言萬語,不如莫言;萬紫千紅,不如生命。以報國豪情,迎烈烈之西風;拼一腔熱血,正中華之乾坤。懷忠恕之心,說饕餮回歸善道;存慈悲之念,喚華夏走向正途。此乃胡公錦濤,終任未竟之責;習公近平,全力以赴之任。亦是中華兒女前赴後繼,必須完成之事。

道生萬物,心起陰陽;感天地之神氣,悟造化之靈光。知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看天下萬物,一統太極。

藝術形象

《太極1從零開始》

《太極2英雄崛起》

《太極3:巅峰在望》熱拍中。

上一篇:大衛·葛瑞特

下一篇:浜尾京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