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

楊政

南宋大将
楊政(1098年—1157年),字直夫,原州臨泾(今甘肅鎮原)人。北宋末年從軍,後成為吳玠部屬,參與和尚原之戰、饒風關之戰、仙人關之戰,在抗金戰争中屢立功勳,受吳玠器重,累官至泾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環慶、利州路安撫使。吳玠死後,楊政改任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熙州知州、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地位漸與吳玠弟吳璘相近。卒于公元一一五七年。紹興十年(1140年),改任興元知府。同年五月,金軍毀約入侵,楊政率軍于鳳翔府城南寨及寶雞擊敗金軍;又與吳璘聯合抗擊金軍于鳳翔府。因功建節,領武當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虞候。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紹興和議”後,楊政仍任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置都統制司于興元府。又兼興元知府、利州路安撫使,鎮守川陝邊境中部,成為南宋川陝防線三帥府之一。紹興十四年(1144年),改兼利州東路安撫使,也置司興元府。紹興十八年(1148年),撤銷四川宣撫使司,楊政所部改稱興元府禦前諸軍,楊政任都統制。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進官太尉。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楊政逝世,年六十。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谥号“襄毅”。
    本名:楊政 别名:楊襄毅 字:直夫 所處時代:宋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原州臨泾 主要成就:抗擊金軍,南宋川陝防線三帥府之一 官職:興元府禦前諸軍都統制、太尉

人物生平

楊政于北宋末年從軍,南宋初成為吳玠部屬。紹興元年(1131年)五月,金軍攻箭笞關,吳玠派楊政擊敗金軍,以功升右武大夫,成為中級武官。

和尚原之戰中楊政再次建功,雖家屬仍在金占領區,仍然受到吳玠的信任,成為吳玠的愛将。

紹興二年(1132年)初,任知方山原(今陝西隴縣西南),擊敗來犯的金軍,升兼鳳州(今鳳縣東北)知州。

紹興三年(1133年),先後參與饒風關、仙人關戰役,以功升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慶陽(今屬甘肅)知府、同統制關外軍馬、兼節制成、鳳、興州(今略陽)。

紹興五年(1135年)春,金軍渡淮南犯,吳玠為配合南宋東南抗金戰争,派楊政、吳璘出兵北上,攻占秦州,又擊敗金援軍,升任泾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環慶、利州路安撫使。

紹興八年(1138年)末,宋金第一次和議。次年,金以陝西地歸宋,楊政才得以迎取家屬。同年六月,吳玠死後,楊政改任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熙州(今臨洮)知州、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地位漸與吳璘相近。

紹興十年(1140年)三月,楊政改任興元知府。同年五月,金軍破壞和約渡黃河西上,占領陝西大片地區,楊政率軍于鳳翔府城南寨及寶雞擊敗金軍。

又與吳璘聯合抗擊金軍于鳳翔府地區,“鳳翔之捷,(楊)政奮不顧身,功效顯着”,因而建節,領武當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虞候。

紹興十一年(1141年)末,宋金“紹興和議”後,楊政仍任川陝宣撫使司都統制,都統制司置于興元府,楊政又兼興元知府、利州路安撫使,鎮守川陝邊境中部。

紹興十四年(1144年)九月,利州路分為東、西兩路,楊政改兼利州東路安撫使,也置司興元府。

紹興十八年(1148年)五月,撤銷四川宣撫使司,楊政所部改稱“興元府禦前諸軍”,楊政任都統制。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楊政因已建節十年,以守邊安靜,武階官進為最高的太尉。

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楊政逝世,享年六十歲。後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谥号“襄毅”。

曆史評價

論曰:李顯忠生而神奇,立功異域,父子破家狥國,志複中原,中罹讒構,屢遭廢黜,傷哉!楊存中出入淮甸,無大勝負,典兵最久,貴寵獨隆,然頗能知幾,不阽禍敗,其亦有天幸者欤?郭浩、楊政克左右,玠、璘兄弟保全川蜀。數君子皆人所屬倚以成功者,奈何撓于和議,頻失事機,人心沮喪,不得如吉甫、方叔,受祉振旅以成中興之業,惜哉!

史料記載

楊政,字直夫,原州臨泾人。崇甯三年,夏人舉國大入,父忠戰殁,政甫七歲,哀号如成人。其母奇之,曰:“孝于親者必忠于君,此兒其大吾門乎?”

宣和末,應募為弓箭手。靖康初,因拒夏人,稍知名。建炎間,從吳玠擊金人,九戰九捷。累功至武顯郎。

紹興元年春,金人趨和尚原,又攻箭筈關,政引兵大破之,斬千戶一、酋長二。遷右武大夫。十月,金兵大集,号十萬,自寶雞列栅至原下。

吳玠與相持累日,以政統領将兵迎敵,日數十合,士卒無不一當百。複出奇兵斷其糧道,敵少卻,遮擊之,獲萬戶及首領三百餘人、甲士八百六十人。拜恭州刺史。

時有嫉政者,以母妻尚留北境,不宜屬以兵權,玠不聽,政益感奮。

二年,金合步騎數千栅魚龍川口,政帥精兵劫破之。升隴州團練使,移知方山原,軍儲刍谷在其中。三月,金大軍來攻,城且下,政擊敗之。

選知鳳州。三年,金攻饒風關,政從玠戰關下,凡六日。改明州觀察使。

四年,撒離喝裒精兵十萬,欲道仙人關入蜀,至上奢田。玠築壘于關外,政曰:“此地為蜀厄塞,當堅守,時出奇擊之。”玠用其言。

金人變态多端,政随機應之,連日百餘戰。敵帥督戰益急,政命卒以神臂弓射之。

又選甲士千餘出山谷,斷其兵,使不得進退;又出敵不意,夜斫其營。敵遂遁去,追至河池而還。授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環慶路經略安撫使。

五年,金人攻淮,玠命政帥師乘機牽制,至秦州,一戰而拔,撫定居民,秋毫無犯。改經略安撫泾原兼帥環慶、利路。三鎮事叢集,剖決無滞。

母留敵境,間遣人省視之,母惟勉以忠義。九年春,和議成,始得迎母及兄弟歸。乞祠以便養,不許。诏封其母感義郡夫人,以政為熙河蘭鞏路經略安撫使、知熙州,進武康軍承宣使。

十年,徙利州,又徙興元。會金人渝盟,政建迎敵之策,兼川、陝宣撫副使司都統制。政偕統制楊從義劫金人于鳳翔府城南砦,敗之,獲戰馬數百。

母卒,起複,遂帥師趣寶雞渭水上,以拒敵沖,凡大戰七,斬獲甚多。川、陝宣撫副使胡世将奏:“鳳翔之捷,政奮不顧身,功效顯着。”拜武當軍節度使。

十一年秋,金将胡盞、習不祝合軍五萬來攻,政與吳璘、郭浩會于仙人原。世将授以攻取之策,政出和尚原,浩出商州以為援,璘駐秦州。

政引兵夜入隴州界,遂趨吳山,與金人對壘,又敗金萬戶通檢于寶雞。時通檢居渭北,政欲攻拔其城,通檢将精甲萬衆出,政帥勇士鏖戰,遣裨将突出陣後,登山執幟。

金軍見之,大呼曰:“伏發矣!”乃驚潰。政乘勝掩殺,通檢走至城門而橋已絕,遂擒之。

和議成,帝召政還,軍民詣部使者借留。及入見,條奏詳明,帝善之。十三年,還鎮,加檢校少保,賜田五十頃。

十四年,分利州為東西兩路,政屯興元府。久之,拜太尉。二十七年,卒,年六十。贈開府儀同三司,谥襄毅。

政守漢中十八年,六堰久壞,失灌溉之利,政為修複。漢江水決為害,政築長堤捍之。凡利于民者不敢以軍旅廢。休兵十餘年,未嘗升遷将士,上下安之。

政故為吳璘裨将,及與璘分道建帥,執門下之禮益恭,世頗賢之。

上一篇:呂頌賢

下一篇:宇智波鼬【須佐能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