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寶

楊廷寶

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廷寶,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學家。[1]中國近現代建築設計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建築設計創作工作,為中國建築設計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并創導建築設計要吸取古今中外優秀建築文化,密切結合實際,結合國情。在建築教育上培養了大批建築設計優秀人才,為中國建築設計事業奠定了基礎。曾多次參加、主持國際交往活動,對推動建築方面的國際學術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建築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文名:楊廷寶 别名:仁輝 民族:漢族 畢業院校: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今河南大學)、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 職業:建築學家 主要成就:國際建築師協會副主席 籍貫:河南南陽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01年10月2日 去世年月:1982年12月23日

人物生平

1901年10月2日生于南陽,自幼受到繪畫藝術熏陶。

1912-1915年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讀書(今河南大學)。

1915年入北京清華學校(1928年改名清華大學)。

1921年畢業于清華學校高等科,同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深造。

1926年畢業後赴歐洲考察建築。

1927年回國加入基泰工程司,為建築設計方面的主要負責人,在事務所的工作直至1949年止。

1940年,受劉敦桢之聘兼任中央大學建築系教授;1949年中央大學改名國立南京大學,專任南京大學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2年,南京大學院系調整,以南京大學工學院為基礎成立南京工學院(1988年改名東南大學),楊廷寶出任南京工學院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院士)。

1959年任南京工學院副院長,1979年兼南京工學院建築研究所所長。同年任江蘇省副省長。

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逝世。曆任南京工學院副院長、南京建築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學》主編、國際建築師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等職。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建築報國

學成歸國

20世紀20年代,中國近代建築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起點,逐步成長了第一代中國建築師,他們出色地設計了一批公共建築和民用建築,開創了中國近代建築設計事業和建築活動,從而打破了外國人對這一領域的壟斷,他們是中國當代建築師的開路人。早期中國建築師當中,最早崛起的代表人物要數呂彥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和南京中山陵,至今可視作劃時代的傑作,可惜他不幸早逝。

接下來是一批20年代留學歸國的青年建築師。他們不但在建築實踐上繼續開拓的探索,而且大都還是中國建築教育事業的開創者。楊廷寶就是這批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一位,成績卓着,馳譽當世。50多年來,他的建築創作逾百件,遍及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北、西南各地。

洋為中用

楊廷寶學習時,正值美國建築教育從古典建築過渡到現代建築的時期。在當時社會建築思潮影響下,他受到嚴格的西方古典建築手法的訓練與技術知識的教育。他歸國後,早期的作品如沈陽車站、沈陽東北大學等,不論單體或群體,都有較多的模仿性,表明那個時代的特征。

此後,他開始結合中國自己的特色,在建築風格上緻力于探索和創新。30年代初,北平地區一些重要古建築維修工程委托基泰工程司主持,如北平天壇、祈年殿、國子監等,楊廷寶和建築工匠們實地修繕了北平這些著名古建築1929年,成立中

國營造學社,他參加了該社的工作,為此他對中國占典建築做法深為熟谙,特别對明清式建築悉心研究,從中吸取營養。他對民間傳統建築也十分注意,同時他還密切地注視着國外現代建築的發展。學術上深厚的造詣,從而使他在建築設計中具有堅實的創作素質。30年代初期,他所設計的南京中央體育場、中央醫院、金陵大學圖書館(現南京大學老圖書館)等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協調的建築體型,統一的比例和尺度,并具有中國的建築風格。

從這些建築設計中,可以看到他的設計不是追求虛假裝飾以嘩衆取寵,也不是抄搬現代建築形式而求時髦。他所探索的建築風格,不論在建築造型上抑或在功能上,其成就高于同時代的外國建築師。楊廷寶的設計不論是從總體規劃上,或是在單體建築、内部設計以及細部大樣都十分注重環境和現實條件,在建設細部的比例尺度和用材上也都做到精益求精。

代表作品

50年代初期,北京和平賓館的設計,是他将環境、功能、施工、經濟和建築空間藝術高度綜合的一個作品。這一簡潔、大方、樸素、明朗的新建築,得到周總理的肯定和贊揚,赢得了國内外建築界的好評。解放後的30年來,在他主持、倡導、參與下,同有關建築設計院協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築工程,如徐州淮海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北京車站、南京長江大橋橋頭堡工程建築、南京民航候機樓等。

對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北京圖書館等工程,他都參與了方案和建議,作出了努力和貢獻。在這期間,他還多次參加國際建築活動,代表中國建築界積極工作,為祖國獲得榮譽。和梁思成被稱為“南楊北梁”。

回顧曆史,幢幢建築象是刻在大地上的印記。歲月的消逝,時代的變遷,有的印記消失了,有的留下來。曆史就是這麼一幅不停地變動着的圖景。楊廷寶的建築作品,是刻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印記,時光在消逝,建築卻閃爍着它自己的光彩。

投身教育

艱苦創業

中央大學建築系是中國創辦最早的建築系之一,它成立于1927年。抗日戰争時期,随着中央大學遷移至重慶沙坪壩。當時教學條件和境遇都比較差。為了辦好建築教育,楊廷寶毅然兼任建築系的設計教授。沙坪壩位于郊區,他兼顧設計事務和教學,往來颠簸,風雨無阻,從不缺課。他對建築學不僅有厚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對世界上各種建築傳統有很深的了解,對中國的建築傳統更做過腳踏實地的研究工作,他還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知識面廣。

在授建築設計課時,他總是順着學生的思路,循循善誘,一面修改設計作業,一面耐心講解,受到同學們的敬愛。更可貴的是,他不僅教學生具體技術知識和建築設計的本領,而且還教我們學習的方法。每次講設計課時總介紹他自己的學習方法,即他以前每次做設計方案總向老師提交幾個比較方案,借此聽取老師對不同方案的評語,老師看到努力學習的學生,更是特别願意對他作更多的評論和講解。這樣,他不僅通過自己的作業向老師學到東西,而且還通過很多同學的作業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他的教學作風深受學生的愛戴,使學生在向他學習過程中領悟到勤奮兩字在學習上的重要性。自那時起,他一直沒有離開過教育崗位。楊廷寶、童寯、劉敦桢等教授在這期間集中于沙坪壩從事建築教育活動,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新中國成立後,一批優秀的建築師在祖國各地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和管理工作成為國家的建設骨幹人才,他們有的成為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如吳良镛、戴念慈等:有的成為國家的建築設計專家和著名教授,這也正是楊廷寶等一代宗師對祖國作出的極大貢獻。

教學創新

楊廷寶對學生學習的進步是非常關心而且是多方面的。為了鼓勵同學提高水彩畫的水平,他親自為學生做水彩寫生示範.并且拿他的水彩作品,供學生參照學習。他自己生活非常簡樸、,但毫不吝惜地拿出一筆錢給建築系作水彩畫的獎金。

在建築教學中,他十分強調基本功的訓練,對學生的練習要求很嚴,一絲不苟。在學習方法上,他十分強調調查、測繪、觀察工作。他常說:“資料的積累是建築創作的源泉”,又說“處處留心皆學問。”他善于觀察、分析建築作品。他常結合實際工程設計講授工程經驗,他到過許多國家和城市,總以自己的所見,經驗的小結告誡學生學習要十分注重務實。

每次出差,他都不停地測繪、素描、了解和研究城市的發展史,記載地方的生産和風土人情。幾十年如一日,他積累了豐富的建築知識,養成深入分析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在實際工程中,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傳承曆史

楊廷寶在他所從事的教學、科學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視聯系中國實際,充滿着強烈的愛國、愛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在教學中,十分強調國情和民族習慣,而聯系實際的重要精神在于可行性。他治學嚴謹,不尚空談,認為一切空話,好高骛遠,都是學者的大忌,他身體力行,教育青年做實幹家。

在建築設計改圖時,他總是循循善誘,樂于教人,先聽學生的設計思路,然後認真地、細緻地順着你的構思改圖,以達到設計要求。他不強加于人,要學生照抄老師改的圖,他認為那種硬抄的辦法是難以做到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設計中他特别強調多方案比較和快捷草圖的練習,并認為要培養學生有廣博的知識。他認為建築師不同于一般藝術家,建築師的創作必須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沒有廣泛的社會和科學技術知識,沒有勤于學習、勤于觀察和分析的工作态度是不行的。

創作風格

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建築風格總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社會某種審美傾向和一定的社會思潮。楊廷寶的建築設計作品,在其多方面的探索經曆和實踐中包含着他自己的建築觀和風格。

通過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學生們的長期實踐,産生了一定的建築格調。他主張對中外古今的建築特點兼收并蓄,在設計中要量體裁衣,切合實際,照顧全局,結合自然;他主張洗練凝重,反對浮華鋪張;他不喜歡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的風格,他鄙薄脫離實際,不顧具體經濟技術條件的空談。他的設計風格穩健、嚴謹、精緻大方。建築風格是和一個人内在涵養相聯系,而這種涵養,又來自多年的經曆,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廣博的知識,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求實精神

在創作的道路上,楊廷寶最寶貴的一點就是他的求實精神。建築物是人類社會活動中的巨大物質和精神财富,而社會的政治、經濟動向又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建築的性質、内容和标準。楊廷寶設計過有代表性的重要公共建築,采用高标準高質量的建築材料,但也設計過用竹笆抹灰的簡易建築,以較低标準的材料求得較高的建築效果。抗日戰争時期前後,由于經濟困難,他在重慶、南京等地就做過這種設計。他總是能因時因地制宜,使求實精神與建築設計創作相輔相成,融合而一。

調和統一

1933年.中央大學圖書館擴建工程和清華大學圖書館(1930)

的擴建工程中,他着意于與原有建築協調和統一。他說:“在完整的建築群中修建和擴建有時并不一定需要表現你設計的那個個體,而要着眼于群體協調。”在南京中山陵咅樂台的設計中,他巧妙地将自然地形與建築有機地結合起來,半圓形的花架、回廊、花壇、坐凳,重點藝術裝飾的照壁顯得樸質而渾厚,環抱着襯托的樹叢,具有強烈的建築藝術魅力。

原東北大學的建築單體、群體設計,南京中央研究院的建築設計,使人們感受到他熟練地運用中、西古建築的處理手法,不墨守成規,而注重創新。在東南大學(原南京工學院)動力樓設計中,他運用不同高低的建築空間,不同功能要求和複雜基地形狀,處理得十分得體。在武夷山風景建築設計中,他提出“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的設計指導原則,對武夷山風景建築設計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各項工程中,他重視與建築結構、施工、建築設備等工種相互密切配合,力求達到經濟和合理。他的種種設計具體原則對他學生的建築創作起着十分重要的影響。

中西合璧

從楊廷寶20年代至今幾十年中的建築創作道路中,可以發現他的創作道路俨然是一部中國60年來建築創作曆史的注解。他的作品有古有今,或古今結合;有中有西,或中西合璧,楊廷寶和中國其他幾位傑出的第一代建築師一樣,其貢獻不在于倡導了現成的學派,而在于堅持了嚴謹的現實主義探索精神,努力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

在艱巨的曆程中,他們盡可能地認識社會,适應社會和工作任務對他們的要求,盡心創作,并不斷充實自己,力圖在不同要求和有限的條件下得到較為圓滿的解決,這就是他最大的貢獻和學術觀點之所在。

國家榮譽

楊廷寶由于他在幾十年的創作生涯和教學實踐中所取得的傑出成就,在同行中德高而望重,多次由他率領中國建築學會的代表團出席國際建築師協會的代表大會,并且擔任國際建協副主席達8年之久。國際建協雖然是個學術性組織,但由于國際上政治氣候變化多端,政治上的種種矛盾難免影響到學術組織裡來。但楊廷寶總是十分謙虛謹慎,遇事和有關同志商量,辦事細緻而周到,總能圓滿地完成組織上交給他的任務,維護了國家的榮譽。

他常說:“我碰到這類問題,總感到受祖國人民和建築界的委托,責任重大,不敢掉以輕心。他那謙虛品德還表現在他為人為事的各個方面。他嚴以要求自己,不論條件如何困難總是勤奮工作,遇到原則性的問題,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意見。

文化大革命期間,盡管他受到種種迫害,但仍堅持相信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那時正當張鐵生事件鬧得滿城風雨,他卻毫不猶豫地說:“我是個教書先生,如果給我一個交白卷的學生,一點基礎文化知識都沒有,叫我怎麼教呢?”他的這種不圖虛名,不圖私利,不随波逐流,既謙虛,又認真的科學家品德是十分可貴的。

老骥伏枥

楊廷寶是中國著名老一輩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他為了國家的建設和教育事業勤奮工作直到病倒的前一個月,這種“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志不已”的精神,值得後輩學習。

為了紀念他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革命精神,學習他嚴謹踏實、注重實踐的治學精神,學習他嚴格認真、言教身教、為人師表的負責精神,東南大學在1990年開會紀念他誕辰90周年。

故居紀念

訪楊廷寶故居記實

從車水馬龍的成賢街走過,路邊104号的院門總是緊閉着,很少有人出入。

在這樣的繁華喧鬧的都市裡,這個寂靜的小院顯得十分神秘。院牆上的小石牌刻着“楊廷寶故居”,才提醒着過往的人們這就是我國著名建築大師楊廷寶生前居住的地方。

楊廷寶故居,又名“成賢小築”,是楊廷寶先生在1946年10月自行設計建造而成。故居宅院占地面積約一幹平方米,院内嘉木成片,植有松樹、椿樹、枇杷樹等,高大蒼翠,濃蔭如蓋。還辟有數墒菜畦,綠葉油油,生機勃勃。墒頭有一石欄水井。北院牆有一小型花房和一叢修篁,竹影扶疏,頗具詩韻。院門鐵制對開,臨街朝西。院内西南角有兩間小屋,原為門房,現空置。循十餘米冬青夾道的水泥路折北,即至建于院東北的故居建築。

故居主樓坐北朝南,為西式三開間二層樓房,磚混結構,木門窗,内樓梯,紅色平瓦屋面,米色灰粉外牆,建築面積164平方米。造型簡潔,經濟實用。一樓廳堂懸挂楊廷寶先生遺像,面含微笑,神态安詳。西客廳,東書房,依然楊老生前擺設。客廳為楊老平時接待客人的場所;書房是其讀書養性之蝸齋。二樓三間卧室,環境整潔,軒敞舒适。另有廚衛平房,設于東北面圍牆邊。故居西山牆腳,嵌有“楊廷寶住宅”石碑一方。整個宅院現為98歲高齡的楊夫人陳法青女士和女兒居住。

整個故居顯得簡約而緊湊,但因地适宜的設計卻又顯得十分大氣,這正是建築大師一生建築理念的縮影:簡潔明朗、樸素實用;既勇于探索創新,又注重因地制宜;強調符合國情的同時,講究經濟美觀。

楊廷寶中國現代建築學的重要創始人之一,素有“南楊(廷寶)北梁(思成)”之美譽。他曾任國際建築師協會副主席、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江蘇省副省長、南京工學院副院長等職。在他82載的一生中,除了童年和出國的歲月,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南京度過。他完成了一百多項各種類型的工程設計,在南京的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如解放前的有:中央醫院(舊址位于現南京軍區總醫院)、中央體育場、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學(舊址位于現東南大學);解放後的有:長江大橋橋頭堡、民航候機樓、雨花台烈士陵園總體規劃等。

楊廷寶1921年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1925年冬畢業,得到了金獎牌和碩士學位,之後名聲與日俱增。美國的建築事務所出重金聘他,但他不為所動,毅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回國後,他與訂婚已六年的北京藝術專科學校畢業生陳法青結了婚。婚後兩星期,他又奔波忙碌在天南海北的建築戰線上。

南京解放前夕,他所在的基泰建築工程公司的同仁勸他離開大陸,去香港或台灣,他卻毅然留了下來,為新中國效力。他與一批年輕的建築師共同擔當了開拓新中國建築設計事業的重任。他用自己淵博的知識、深厚的造詣、嚴謹的作風,留下了各種類型的建築物,培育了數以千計的建築人才。

中山陵音樂台便是楊廷寶30年代設計的過成果,這是繼呂彥直設計中山陵以後的又一傑作。楊廷寶利用中山陵東南角前低後高的天然坡地,作音樂台的露天觀衆席,地面綠草如茵,四季蹲坐皆宜。外圈設計一道半圓形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花架、花壇和坐凳。

花架爬滿紫藤,花壇裡百花競放,花架後綠樹環繞,富有詩情畫意。舞台照壁的設計,更見楊廷寶的功力:底部是中國古建築常見的須彌座,頂部雕有雲紋花飾、龍頭、燈槽,顯得古色古香,而台下開辟的月牙形水池,又很有西方古建築的風味,既可彙集全場雨水不緻淤積,又可養植蓮萍,美化環境。整個音樂台簡練、古樸、開闊、氣派,堪稱中西結合的傑作。

1958年關于中央路建設的一場争論,又表現出楊廷寶的一顆“中國心”。當時,一些設計人員從國外專家那裡學來了“逢山找對景,逢路找直線”的本領,提出了中央路與北京東、西路垂直的方案,因為這樣才對稱、才能體現出氣派。

而一貫保持沉默的楊廷寶卻一反常态地激動:“設計一條線,落筆值千金。你們考慮過沒有,照此方案辦理,要多拆多少房、多挖多少方、多花多少錢?若是稍稍偏上三五度,就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從楊廷寶的話語中可以讀出“一種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建築師的設計理念”。同行們稱贊他“如同老中醫搭脈一樣,悉心體察國情民情,時時處處都能觸摸到祖國跳動的脈搏。”

現在的楊廷寶故居已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而他的設計理念和思想卻會在一代代的發展中不斷傳承下去。

對建築的理解

建築史也許該記錄這樣一次有趣的飯局: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最負盛名的兩位建築師楊廷寶和梁思成,以及他們的學生輩,在北京東安市場一家飯館就餐。談話間,楊廷寶突然從座位上站起來,又坐下,又站起來,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後從懷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記錄在小本上。

他說,這套桌椅隻占了極小的空間,而坐着甚為舒服,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

楊廷寶的學生回憶,他常常提諸如此類的“小”問題:人的最小空間是多少?人的活動空間至少要多少?一張八個座位的餐桌至少需要多大空間?桌椅的高度該是多少?門把手和門鎖裝在什麼高度才合适?他總是随身攜帶一把鋼卷尺、一支筆和一個小記事本,随時記下他所需要的尺寸或畫下他認為值得參考的速寫。

坐在車内,他有時會指着車窗外的城市建築問學生:這樣的處理,合适不合适?好不好?

給建築系學生講演,學生期待着聽“這麼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築師”大談設計,他卻告白:“我來說說台階的踏步怎麼做,好嗎?”然後講了一大通踏步尺寸與人體的關系雲雲。

後人懷念他:“總之,他一直在關心着建築師為人類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環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

清華大學圖書館被視為三代建築師“契合”的經典作品,1919年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設計,12年後由楊廷寶設計擴建,1982年由清華名教授關肇邺第二次設計擴建。關肇邺曾經回憶自己初次見到清華圖書館時的情形。抗戰剛勝利,以清華園為傷兵醫院的日軍撤走不久,到處荒草沒膝,滿目瘡痍,圖書館内大理石地面上滿是血污,雜物狼借,然而“外表的凄涼”絲毫不能掩蓋這座建築一二期設計渾然一體的“内質的壯美”,使人“久久不忍離去”。

關肇邺在楊廷寶的擴建設計中讀出了“一種整體思想,一種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建築師的設計理念”。

這樣一種理念,正是當下中國建築和整個社會所稀缺的。關肇邺感歎:“經常可以聽到人們對不少建築隻想誇張突出自己,标新立異,不顧整體關系的抱怨。這在商業街區上為廣告宣傳的目的使然,倒也罷了。但這種風氣已蔓延到政治性、紀念性、文化教育性建築中去,實在不能不說是建築學的一大誤區。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建築的擁有者、投資商以此來顯示炫耀自己;一些建築師也自覺不自覺地以此突顯、表現自己。受害的則是我們的城市整體形象及其潛移默化對社會思想的侵蝕作用。”

上世紀50年代初,國内建築界熱衷搞“大屋頂”,斷言這樣才算繼承民族傳統,才具有中國氣派。北京市的規劃部門甚至規定,不做大屋頂方案,就不發施工執照。然而楊廷寶說:“我不反對大屋頂,但那太浪費錢了。我們搞設計,不能趕浪頭、随風倒。”

于是他“頂風”設計了簡約美觀的北京和平賓館。這個後來成為中國公共建築之典範的作品,當時卻差點兒被人當作“靶子”來批判,幸虧周恩來發話:“這個建築不是設計得很合理嗎?這座賓館解決了問題了嘛!”

楊廷寶說“不反對”,确是由衷之言。中國現代建築的民族風格,正是當年他和呂彥直、劉敦桢等一批建築師開創的。他早年留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但始終熱愛中國那些親切的帶着鄉土味的東西,比如天津泥人張的手藝、北京天橋的叫賣……

為了讨教古建築的秘訣,平時連紙煙也不抽一口的他,可以陪老工匠躺鴉片館,親手為老工匠燒煙泡,被熏得夠“嗆”。事後講起來,他也并未眉飛色舞,而隻是帶着他那“誠笃的微笑”。

毫無疑問,楊廷寶屬于最配得上“建築師”稱謂的那一類人。人們說,楊老是實幹家,最愉快莫過于工作,最難過莫甚于無所事事、相對談玄。“文革”中,他被戴過“資産階級反動權威”的高帽、關過牛棚,後來又被“解放”,樹為“樣闆”,又是采訪又是拍照,使他疲于應付;業務上,卻無人理會,他被冷在一邊。

這樣的日子裡,他的學生記得一個場景:70多歲的老人,用鋼筆在大約一尺見方的紙上畫着,是一幅精心的設計方案鳥瞰圖,線條仍然穩練,但手有點哆嗦。

上一篇:珂蘭葵爾瑞

下一篇:譚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