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亞子

柳亞子

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詩人
詩人、戲劇活動家。原名慰高,字亞廬、亞子、安如。江蘇吳江人。清末秀才,同盟會會員,南社社長。辛亥革命後,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秘書。曾主持上海《天铎報》《民聲報》《太平洋報》筆政。1913年起緻力于新劇運動。1923年創新南社。1924年加入國民黨。1926年當選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遭蔣介石通緝,流亡日本。1928年返國。後任上海通志館館長。抗日戰争期間,因從事抗日民主活動,被國民黨開除黨籍。解放戰争時期,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建國後,曾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1958年6月21日在北京病逝。
    本名:柳亞子 别名: 字:人權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江蘇蘇州 主要作品:《磨劍室詩詞集》、《磨劍室文錄》、《柳亞子詩詞選》 主要成就:南社發起人 本名:慰高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1887年5月28日,柳亞子生于一個書香門第。柳亞子家學淵博,年幼時受母教,喜讀古詩。12歲就背完《杜甫全集》。他受父親影響,贊成變法維新,醉心于《新民叢報》的宣傳。

1903年,16歲的柳亞子,已讀遍自家書房的藏書。他的家鄉江蘇吳江,在明末就是抗清基地,人才輩出,非常講究民族正氣,這讓他熏陶了強烈的反清意識,早年喜歡開“詩界革命”之風的龔自珍、梁啟超的詩文,特别是南明志士張煌言、夏完淳的道德文章。

1904年,17歲至上海,入愛國學社,為蔡元培、章太炎弟子,始談革命。

1906年,由高旭、陳陶遺、馬君武、劉師培介紹,入同盟會,複由蔡元培介紹,加入光複會。

1909年11月13日,柳亞子和陳去病、高旭、朱少屏、姚石子等創立革命文學團體南社,主持社務多年,第一次結集在蘇州虎丘張公祠,到會17人,這一文學團體具有濃厚的反滿色彩,會員多為同盟會員,第二次結集在杭州西湖,第三次結集在上海張氏味莼園,每次結集出版一部詩文集,共印了22集,彙為《南社叢刻》,會員後來發展到1000多人。

辛亥革命後,他曾到臨時總統府任秘書,因不習慣于軍政機關生活,三日即辭職,到上海辦報。袁世凱竊取政權,他感覺國事不可為,惘然返黎裡,縱情詩酒。寫了大量詩歌。

拂袖南渡

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柳亞子以中國同盟會員身份為國民黨員,當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委。

1925年8月,國民黨右派刺殺廖仲恺,柳亞子對這種倒行逆施給予了嚴辭痛斥,他不但發表了《告國民黨同志書》,揭露國民黨右派的反革命本質,同時在廣州參加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時,以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的身份當面責問蔣介石:“到底是總理(孫中山)的信徒,還是總理的叛徒?”

11月23日,以鄒魯為首的一些國民黨右派在北京西山召開會議,史稱“西山派”,這些人背叛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提出取消已加入國民黨的共産黨員的黨籍,并要撤銷在國民黨中央工作的譚平山、李大钊、林祖涵、毛澤東等人的職務,接着,他們又策劃在上海成立僞中央等一系列反共活動,柳亞子對此嚴厲加以批駁,同年的12月,他發表了4000餘字的長文《告國民黨同志書》,指出:反動派“自己不肯站在革命的前線上奮鬥,反而去勾結反革命的勢力,甚至于去領導反革命的勢力,要掀起黨内軒然的大波……這不是明明白白地叛黨叛國叛總理嗎?全國同志,人人得而聲讨之矣!”此舉激怒了在南京的國民黨右派,聲稱要開除他的黨籍,孫傳芳甚至勾結了上海租界内的帝國主義,準備抓捕加害柳亞子。

1926年5月,柳亞子赴廣州參加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蔣介石在會上強迫通過了“整理黨務案”,柳亞子當即與何香凝、彭澤民等表示堅決反對,期間,柳亞子邀約了侯紹裘、朱季恂等共産黨員,一起去找了蔣介石,當即責問他:你到底是總理叛徒,還是總理信徒……由于柳亞子等真理在手,蔣介石默不作聲,柳亞子在會場痛哭以示抗議,未等結束,中途退會,就返回黎裡,表示與蔣介石分道揚镳。人稱他“拂袖南渡”。

化裝逃亡

1926年9月,柳亞子赴南京參加中山陵的奠基儀式,這時“西山派”中有人埋伏了打手,作好了對共産黨員和進步人士動武的準備,同柳亞子去的侯紹裘,在途中被打傷,幸有共産黨員在暗中保護柳亞子,他才免遭毒手。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柳亞子也被蔣介石列入了通緝的名單,并派出部隊趕到吳江抓他。5月8日夜半,吳江警察局受命派出軍警,從水路趁天黑直駛到黎裡鎮的柳亞子家附近,柳亞子租住的這處寓所,原是清乾隆年間一個大官的府第,廳堂庭院共有五進,門牆高大堅固,前來抓捕的軍警在柳亞子的門口猛沖猛撞。正在家裡的柳亞子,眼看隻能坐等被抓,他的夫人鄭佩宜急中生智,先把柳亞子的衣帽等應用品一一收拾藏進箱廚内,造成柳亞子出門在外的假象,同時将柳亞子推進了壁櫥,然後拉開壁櫥底部的一扇暗門,裡面是一條寬二尺五、長二丈四的夾弄,柳亞子就在“複壁”内躲藏,敵人進門後沒找到柳亞子,他們又經一一盤問,所有人都說柳亞子不在家,軍警們一無所獲,隻得空手而歸,前來抓捕的軍警走了,柳亞子化裝經上海遠去了日本。

堅持民主

1927年後,柳亞子遭迫害被搜捕,以匿于複壁得免,抗日戰争時期,他流亡重慶、桂林、香港,自比為行吟澤畔的屈原,他潛心南明曆史的研究,搜集了很多有關南明的史籍,并寫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可惜戰亂中,大量文稿失散,編寫明史的願望沒有實現。

20世紀30年代初,蔣介石認為主張抗日的愛國進步人士破壞了他與日本人簽訂的《淞滬停戰協定》,在上海一時間大搞白色恐怖,繼五位革命青年作家柔石、殷夫、李偉森、胡也頻、馮铿被殺害後,鄧演達和恽代英也被蔣介石殺害。

1931年12月2日及24日,宋慶齡和何香凝分别在《申報》上發表了對時局的宣言,譴責蔣介石殺害革命青年的罪惡,柳亞子讀了這兩個宣言後,在他寫給姜長林的信上說:“整個的國民黨弄得隻剩兩個女人,中山有靈,真要痛哭了!”時隔20年後,革命老人謝覺哉在他作的《贈柳亞子》詩中,特對其中的“并世仨仁何與宋”詩句作了這樣的自注:“慶齡、香凝、亞子,國黨三仁。”在這期間,在柳亞子的心目中,蔣介石已是徹底背叛孫中山,無可救藥,所以,誰隻要在他面前提到蔣介石,他便借機諷嘲。

1935年12月下旬,柳亞子應新知郁達夫和兩位老友之邀,從上海到達杭州,由于郁達夫因故不在杭城,第二天他的老友山陰的胡栗長、武進的姜丹書準備在樓外樓為他洗塵,但他一聽說正在杭州的蔣介石夫婦,每次都要包下樓外樓二樓用餐,他就搖着頭說:“這幾天不是樓外樓,而是樓内樓,一遇此輩,大煞風景,不去!不去!”

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在香港的柳亞子,親自撰寫電文,和宋慶齡、何香凝聯名發電報責問蔣介石,斥責蔣介石倒行逆施,破壞團結,破壞抗戰,結果,被開除了國民黨黨籍,柳亞子親自起草了與宋慶齡、何香凝、彭澤民等四位國民黨元老和國民黨各中央委員的聯合宣言,嚴斥蔣介石的卑鄙行徑。

4月,國民黨五屆八中全會在重慶召開,會前發出電邀,請柳亞子去參加會議,柳亞子斷然拒絕,恰好時任國民黨海外部長的吳鐵城由南洋返渝路過香港,他奉蔣介石之命,約杜月笙一起到九龍柯士甸道柳亞子寓所,邀請柳亞子赴渝出席全會,柳亞子拍着桌子,正顔厲色地對吳鐵城說:“我甯可做史良才,也不去參加這種挂羊頭賣狗肉的全會”,說着把吳鐵城、杜月笙趕出了家門,惱羞成怒的蔣介石為此在4月2日國民黨五屆八中全會上,以柳亞子在香港發表的種種言論違反國策為由,開除了柳亞子的國民黨黨籍,同時斷絕了他的經濟收入,柳亞子聞之泰然地對其外甥徐文烈說:“出賣國民黨的就是他們,我還是而且始終是一個真實的國民黨員,奉行三民主義、三大政策”。

結識偉人

1945年10月23日,也就是柳亞子的和詞發表十多天以後,柳亞子将自己的和詞抄錄成冊,連同毛澤東的詞作手迹,托周恩來帶到延安,請毛澤東轉請在延安的黨、政、軍、民、文等各界負責同志題字。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手迹末尾,又加蓋了臨時找人篆刻的“毛澤東印”和“潤之”兩方印章。同年毛主席飛抵重慶和國民黨談判,他寫詩贈毛主席:“闊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亂倘休,霖雨蒼生新建國,雲雷青史舊同舟,中山卡兒雙源合,一笑昆侖頂上頭”,稱贊毛主席“彌天大勇”,10月,毛主席緻信給他,其中說:“先生詩慨當以慷,卑視陸遊、陳亮,讀之令人感發興起”,對他的詩給予很高的評價。

毛澤東赴重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在詩畫聯展上傳出毛澤東有詞《沁園春·雪》後,劇作家吳祖光先生設法拿到了這首詞的抄件,讀後他當即就在1945年11月14日的副刊上予以公開發表,還寫道:“毛潤之氏能詩詞,似鮮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園春詠雪一詞者,風調獨絕,文情并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一經《新民報·晚刊》發表,頓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柳亞子将它稱為“千古絕唱”,謂“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

迎接解放

1947年10月間,柳亞子接到何香凝、李濟深寫在白綢上的密信,他從滬上立即赴港,經商定于1948年1月,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擔任了秘書長一職,這時,中國人民解放戰争已經頻傳捷報,柳亞子從此走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1949年2月,他應毛主席的電邀,由香港啟程進入解放區,3月25日,毛澤東抵達北平,當天下午,毛澤東在西苑機場與柳亞子、郭沫若等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親切會面,當晚,毛澤東在頤和園益壽堂舉行宴會,柳亞子應邀出席,席間,毛澤東與大家頻頻舉杯,談笑風生,柳亞子亦是春風滿懷,感慨良多,當夜就寫了三首七律詩。

後來柳亞子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0月1日,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1950年10月,柳亞子偕夫人拜谒南京中山陵時,發現有形迹可疑者在身後面窺伺。當時全國雖已解放,但國民黨留下的潛藏特務仍在進行着各種破壞和暗殺活動。柳亞子猜想敵人可能要搞政治陰謀,于是在返滬的火車上寫下了第二份《遺囑》,向社會聲明:不論在何時何地,我若有意外,必是為敵人所謀殺。并寫道:“我死後,裸身火葬,一切迷信浪費,絕對禁止;于公墓買一穴地,埋葬骨灰,立碑曰‘詩人柳亞子之墓’足矣!”

1952年,他與葉恭綽、李濟深、章士钊聯名上書毛澤東,呼籲保護北京廣東新舊兩義園的民族英雄袁崇煥遺墓,使袁墓古迹得以保存。

建國後,曾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人物逝世

1958年6月21日,柳亞子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71歲。

1958年6月24日,首都各界為柳亞子舉行公祭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劉少奇、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執绋。

主要影響

文學風格

柳亞子重視文學的思想性,他反對歎老嗟卑的個人主題的吟詠,也反對批風抹月的流連光景之詞,在詩風上,他崇尚唐音,承繼夏完淳、顧炎武、龔自珍3家,貶斥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在詞風上,他推崇辛棄疾,貶斥吳文英。在文風上,他反對韓愈和桐城派。

柳亞子是一個以詩歌為武器的政治詩人,他的詩,緊密結合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激情,具有鮮明的戰鬥性。在廣泛的革命交遊中,柳亞子寫下了大量的懷人詩和贈友詩,革命派的英勇鬥争使柳詩充滿了慷慨激昂之氣,這一鬥争的多災多難的曆程又使他的詩具有沉郁蒼涼的風格,辛亥革命後,柳亞子的詩歌主題轉為對這次革命不徹底的批判,五四運動後,他的創作轉入了新時期,一直歌唱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

在中國近代詩歌發展史上,柳亞子詩詞的“橫空出世”,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亞子先生畢生都把宋代陳亮的這兩句話:“推倒一世豪傑,開拓萬古心胸”,既作為自己詩詞創作的追求,又作為自己詩詞風貌的寫照,所以,一方面,他把所謂“正統派”的詩人,都不放在心上;另一方面,他敢于在“宋派詩”牢籠一代、“同光體”風靡當世的現實氛圍中,在南社内部的矛盾和鬥争中,以恢宏的氣魄,雄厚的實力,巍然獨立地樹起了一面“掀天揭地”、“震電驚雷”的詩歌旗幟。

思想主張

柳亞子的思想受過西歐民主思想的熏陶,崇拜盧梭,曾将自己的名字更為“人權”,字“亞盧”,亞洲的盧梭也,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他寫過一首長詩《放歌》,其中一段道:“我思歐人種,賢哲用鬥量。私心竊景仰,二聖難颉颃。盧梭第一人,銅像巍天阊,《民約》創鴻著,大義君民昌,胚胎革命軍,一掃秕與糠,百年來歐陸,幸福日恢張,繼者斯賓塞,女界賴一匡,平權富想象,公理方翔翔,謬種辟前人,妄诩解剖詳,智慧用益出,大哉言煌煌”,他曾在報刊上宣傳盧梭的民約論,提倡民主主義,反對向君主乞求的君主立憲制。

他在一篇文章中,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了盧梭的民約論思想,最後号召讀者:“諸君諸君!認定宗旨,整刷精神,除暴君,驅異族,破壞逆胡專制的政府,建設皇漢共和國的國家,那就是諸君的責任了”,他專門寫了一篇《哀女界》的文章,揭露中國專制主義統治下婦女所受的種種痛苦,呼籲婦女獨立解放,他的思想又受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張煌言、夏完淳思想的影響,這也反映在他早年的詩歌裡,如《題張蒼水集》:共四首,選一首:“北望中原涕淚多,胡塵慘淡漢山河,盲風晦雨凄其夜,起讀先生正氣歌”,張煌言,号蒼水,浙江鄞縣人,明亡後,擁魯王監國,以舟山為根據地,抗擊清軍達19年,曾和鄭成功配合一度會師北伐,後為清軍捕獲,不屈犧牲。詩中借“胡塵慘淡漢山河”,号召抗清革命。另一首《題夏内史集》,共六首,選一首:“鸱枭革面化鸾皇,禹旬堯封舊土疆。大業未成春洩漏,橫刀白眼問穹蒼。”夏完淳,字存古,松江華亭人,他從14歲起便追随父親夏允彜、老師陳子龍抗清,被害時僅17歲,“鸱枭革面”指清松江提督吳勝兆,原為明朝武官,後降清,後又舉兵抗清,失敗後,夏完淳亦被捕蒙難,柳亞子後來回憶說:“十八歲開始讀夏存古和顧亭林的詩集”。

建立南社

柳亞子是南社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之一,也是南社的主要代表人物。

蘇州一帶原是晚明東林、複社、幾社的活動之所,又是著名愛國詩人、抗清志士吳易、孫兆奎、楊廷樞、顧鹹正、劉曙、錢梅、陳子龍、夏完淳等詩人、志士、愛國者的戰鬥之地。那時候,封建末世的清王朝,正面臨着風雨飄搖,豆剖瓜分的危局。西方民主學說和革命思潮正傳入中國,時代的風雨波瀾,江南的思想風氣,前賢的英風偉迹,使柳亞子從少年時代就萌發了愛國思想,樹立了革命志向,1903年初,17歲的柳亞子經陳去病等介紹加入上海的中國教育學會。不久,到上海進該會所主辦的愛國學社讀書,受教于章炳麟,與鄒容等為友,他的反清革命志向更加堅定了,他在《放歌》長詩中表達了反帝反封建、愛國救亡的激情:“盧梭第一人,銅像巍天間”,“胚胎革命軍,一掃粗與糠”。此為柳亞子著作之最早發表者。

1904年,柳亞子在吳江同裡自治學社讀書,并在《江蘇》、《女子世界》等刊物先後發表《中國革命家第一人陳涉傳》、《花木蘭傳》、《哀女界》等文,竭力鼓吹革命。在《題〈夏内史集〉》五首的最後一首中,他以青年抗清英雄、愛國詩人夏完淳自期自許:“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風流一世宗,我亦年華垂二九,頭顱如許負英雄”。

1905年初,鄧實、黃節等發起的國學保存會在上海成立,陳去病、高旭、柳亞子都是早期的會員,春間,柳亞子在同裡自治學社發起學生自治會,主編《自治報》,後改稱《複報》,自刻、自印,每周一次。

1906年,柳亞子應高旭之請在上海健行公學任教,參加中國同盟會,又參加光複會,他繼續編輯《複報》,第8期起,從周刊改為月刊,從油印改為鉛印,從單張改為單行本,由高旭函托在日本的志士田桐在東京印刷,寄回上海發行,後來成為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小衛星”,《複報》是辛亥革命前在海外印行的重要革命刊物之一,主編《複報》是柳亞子生平的重要活動之一,《複報》,大32開本,60頁左右,第1号出版于“中國開國紀元四千六百四年”,現存第1—11号,《複報》上先後發表的柳亞子著作,有《立憲問題》、《民權主義!民族主義!》、《吳日生傳略》、《夏内史傳略》(以上署名“棄疾”)、《中國滅亡小史》(署名“中國少年之少年”)、《雲間張女士傳》(署名“焉是”)等論著和大量的詩篇。署名“師南”的《神州種族危論》、《吳烈婦傳》、《明季氣節列傳(趙雪華、宋蕙湘傳)》。柳亞子主編的《複報》是《南社叢刻》的前驅。

1907年冬,在上海的一次宴會上,陳去病、高旭、柳亞子決定建立革命文學團體,得到在座的劉師培夫婦、鄧實、黃節、朱少屏、沈砺等的贊同。據柳亞子後來回憶,“南社”的名稱就開始于此時。進入1908年,南社的籌備工作在抓緊進行,“南社”一詞也先後見諸文字。南社的三個發起人陳去病、高旭、柳亞子,是中國同盟會會員;南社第一次雅集參加者十七人中的十四人,是中國同盟會會員。因此,南社實為受中國同盟會思想影響的革命文學團體,說它是中國同盟會的外圍組成,也未為不可。盡管當時見于報章的南社文獻,态度或不免隐晦,語氣或有所含蓄,其反對清朝統治,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意旨,還是不難領會的。南社成立時,柳亞子才二十二歲,意氣風發,勇于任事。他以梁山泊上的及時雨宋江喻陳去病,而以小旋風柴進自命,在會前會間,奔走籌劃,不遺餘力,會後有詩以紀雲:“寂寞湖山歌舞盡,無端豪俊又重來。天邊鴻雁聯群至,籬角芙蓉晚豔開。莫笑過江典午螂,豈無橫架建安才!登高能賦尋常事,要挽銀河注酒杯。”這次雅集選出的《南社叢刻》(簡稱《南社》)的編輯員和職員是:文選編輯員陳去病,詩選編輯員高旭,詞選編輯員龐粟子,書記員柳亞子,會計員朱少屏。陳去病、高旭都富于書生氣,不善任事,高所編《南社》第一集,陳所編《南社》第二集,體例都不嚴謹,引起柳亞子不滿。第三次雅集改選出的編輯員都未任事,因而四、五、六、七各集,實際上都由柳亞子主持選政。

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蘇州虎丘張東陽祠成立,柳亞子即席賦詩:寂寞湖山歌舞盡,無端豪俊又重來,天邊鴻雁聯群至,籬角芙蓉晚豔開。莫笑過江典午鲫,豈無橫槊建安才。登高能賦尋常事,要挽銀河注酒杯。次年,南社第二次雅集,在杭州西湖,他寫了一首詞。金縷曲三月朔日,南社同人會于武林,泛舟西湖,醉而有作。賓主東南美,集群英,哀絲豪竹,酒徒沉醉。指點湖山形勝地,剩有趙家荒壘。隻此事,從何說起!王氣金陵猶在否?問座中誰是青田子?微管業,付青史。大言子敬原非戲,論英雄安知非仆,狂奴未死。鐵騎長驅河溯靖,勒石燕然山裡,算才了平生素志。長揖功成歸去日,便西湖好作逃名地。重料理,鸱夷計。詞中引了一些史籍上的典故,意思是要有英雄出來,驅除鞑虜,建立民國,而到了民國建立,則可功成身退,隐居西湖,學範蠡滅吳,改名鸱夷子,攜西施泛五湖而去。詞器識明達,意志堅定而又才氣發越,對革命的勝利充滿信心而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1912年元旦,孫文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柳亞子應南社社員雷昭性之薦,赴京任總統府秘書,尋因病辭職返滬。對當時南北和議及孫文讓位于袁世凱的妥協主張,柳亞子堅決反對,在《天铎報》上,他以“青兕”筆名間日撰社論強烈抨擊。《南社》第5集所載柳亞子撰《追悼會祭周阮二烈士文》更表現出痛心疾首的憤慨。南社從成立到停止活動,曆時十五年,參加者一千餘人,其中不少人革命意志薄弱,未能與時俱進,轉向保守,有些甚至蛻變為民主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反對者,堕落為官僚、衛道者、賣身投靠者、漢奸、賣國賊,也不乏鹜名而來,随流湧進的官僚、政客和浮薄文人。在反清民主革命時期,在反對袁世凱複辟帝制時期,南社在文字宣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南社革命文學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作為革命文學團體的組織者,柳亞子以苦幹實幹的精神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大部時期内,南社社務的主持者,南社活動的中心人物,是他;《南社叢刻》二十二集的大部分的編輯、校印者,也是他;南社愛國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堅持者,更應當首先數到他。因此,他理所當然地被公認為南社的代表人物。

轶事典故

自改名号

柳亞子原名柳慰高,字号很多,在讀了法國盧梭的“天賦人權”學說後,就以“亞洲盧梭”自居,改名人權,号亞廬。後友人高天梅因“亞廬”之“廬”,筆畫太多,而寫作“亞子”,他也就認定了。

悼念鄒容

1903年,上海發生轟動一時的《蘇報》案,章太炎、鄒容被租界巡捕房監禁獄中,他寫詩懷念他們:“祖國沉淪三百載,忍看民族日仳離。悲歌咤叱風雲氣,此是中原瑪志尼。”兩年後,鄒容病死獄中,他寫詩哭鄒容。“白虹貫日英雄死,如此河山失霸才。不唱饒歌喝薤露,胡兒歌舞漢兒哀!哭君噩耗淚成血,贈我遺書墨未塵。私怨公仇兩愁絕,幾時王氣劃珠申?”珠申指滿族。全詩異常悲憤和沉痛,也表達了他和革命黨人濃厚的友情。

互贈詩歌

1945年8月28日,為了争取國内和平,毛澤東于從延安飛抵重慶,與蔣介石進行談判。除主持談判外,毛澤東還同社會各界朋友進行了廣泛接觸。柳亞子是毛澤東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結識的老朋友。8月30日,剛到重慶不久,毛澤東就在重慶桂園寓所,宴請柳亞子、沈鈞儒等人。席間,柳亞子贈毛澤東七律一首:“闊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戰尚休。霖雨蒼生新建國,雲雷青史舊同舟。中山卡爾雙源合,一笑昆侖頂上頭。”9月2日,《新華日報》以《贈毛潤之老友》為題,發表了這首詩。9月6日,毛澤東在周恩來、王若飛的陪同下,又到重慶沙坪壩南開學校津南村看望柳亞子。在柳的寓所,柳亞子請毛澤東校正他準備收入《民國詩選》的毛澤東《七律·長征》一詩,并向毛澤東索詩。10月7日,毛澤東将《沁園春·雪》題贈柳亞子,并附信說:“初到陝北看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與先生詩格略近,錄呈審正。”

得到毛澤東題贈的《沁園春·雪》後,柳亞子很快作出了和詞《沁園春次韻和毛潤之詠雪之作,不盡依原題意也》。10月下旬,柳亞子将毛澤東的贈與自己的和詞,在中蘇文化協會舉辦的“柳詩尹(瘦石)畫聯展”上展出,并将兩詞送交《新華日報》,要求同時發表。大概是發表毛澤東的詞需經本人同意的緣故,《新華日報》于11月11日單獨刊出了柳亞子的和詞。

愛國情懷

1907年冬,柳亞子在上海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聚會,籌備結社,有詩曰:慷慨蘇菲亞,艱難布魯東。佳人真絕世,餘子亦英雄。憂患平生事,文章感慨中。相逢拼一醉,莫放酒樽空。”詩中提到蘇菲亞,是俄國民意黨領導人之一。詩中提到的布魯東,即蒲魯東,為法國小資産階級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理論家。詩中将蘇菲亞比喻何震,布魯東比喻劉師培,因為他們夫婦倆是相信無政府主義思想的。這首詩表達了他們聚會慨當以慷,憂患國事,從事革命鼓吹的願望。同年,他又寫了兩首詩,選其一:啼紅泣翠送年華,潦倒窮途哭酒家。夢裡荒唐新甲子,樽前憔悴舊琵琶。箫心劍态愁無那,馬角烏頭恨未賒。便是買山歸亦得,隻愁清淚落天涯。全詩流露出悲怆的情調。

思念故鄉

柳亞子誕生在江南水鄉蘇州市吳江區北厍鎮大勝村。他生命中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從少年時代離開故鄉之後再也沒有能夠回鄉。村子中央的古老的勝秀橋,是柳氏家族興亡的見證。勝秀橋是由柳氏帶頭捐資興建的單孔石橋。兩副橋聯,東邊的是“風月細平來,魚蝦足遊釣”,西邊的是“古佛祠邊,普渡衆生;太平莊上,君子悠行”。正是這樣柳亞子的哲嗣柳無忌把勝秀橋的照片放在了一本紀念冊的封面上,延續着他對故鄉的思念。

人際關系

明末,始祖柳春江和弟弟柳慕江、雲江從浙江甯波府慈溪縣祝家渡避居北厍南東村。清乾隆時,其中一支遷至北厍之大港上,後一部分遷大勝村。第八世柳樹芳和子柳兆薰,以及本族諸多文人,熱愛鄉邦文獻,留下很多著作。柳亞子是第十二世。

父親柳鈍齋,學養有素。

母親費漱芳,曾從名士徐山民的女兒徐凡如讀書,《詩經》、《唐詩三百首》都能熟練背誦。

妻子鄭佩宜(1888—1962),原名瑛,字子佩。結婚後,柳亞子為其取名“佩宜”,即以此行世。

長子柳無忌(1907—2002),著名漢語詩人、翻譯家、近代著名詩人。

長女柳無非(1911—2004),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幼女柳無垢(1914—1963),翻譯家。

曆史評價

郭沫若:柳亞子是一位典型的詩人,有熱烈的感情,豪華的才氣,卓越的器識,随着時代的進步而進步。他的詩感慨豪宕、沉郁深婉,熱情奔放,獨樹一幟,開一代革命詩風,寫了一部敢哭、敢笑、敢怒、敢罵的革命史詩。

胡喬木:柳亞子是忠貞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傑出的革命詩人。

茅盾:①柳亞子作為南社的标杆人物,“是前清末年到解放後這一長時期内在舊體詩詞方面最卓越的革命詩人”。(在1979年11月全國第四次文代會上語)

②柳先生的詩,反映了前清末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一長時期的曆史,亦即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曆史,稱之為史詩,是名副其實的。

何香凝:柳亞子先生是一個堅定的民主主義革命戰士、社會主義的擁護者和愛國詩人。一生堅持真理,愛憎分明。他積極參加了中國人民兩個曆史時期的革命,始終是國民黨堅定的左派,中國共産黨方針政策的積極擁護者。(柳亞子墓碑文)

吳玉章:柳亞子先生作為一個愛國詩人和堅定的民主主義革命者,是敢于堅持真理,愛憎分明的。(柳亞子公祭大會悼詞)

上一篇:商瑞華

下一篇:李嘉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