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圖

林偉圖

70年代香港邵氏電影男演員
林偉圖,Lam Wai-Tiu,70年代香港邵氏電影男演員。1972年畢業于TVB第一期藝員訓練班,之後簽約邵氏電影公司,同時亦在佳視、TVB兩家電視台拍過電視劇。電影代表作有《大軍閥》、《風月奇譚》、《鬼眼》、《降頭》、《血滴子》等,70年代-80年代初期參演了TVB的《大亨》、《陸小鳳》、《小李飛刀》、《倚天屠龍記》、《上海灘》等知名劇集,約在80年代初期退出娛樂圈。[1]
    中文名:林偉圖 外文名:Lam Wai-Tiu 别名: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中山 身高: 體重: 畢業院校: 職業:演員 經紀公司: 代表作品:《大軍閥》、《天網》等 主要成就:

參演電影作品

《大軍閥》(1972年)飾高正白

《風月奇譚》(1972年)飾小蔡

《年輕人》(1972年)

《黃飛鴻》(1973年)飾梁寬

《牛鬼蛇神》(1973年)

《蕩女奇行》(1973年)

《風流韻事之奇書.蕙蓮》(1973年)飾王世貞

《北地胭脂》(1973年)飾王慶琪

《小孩與狗》(1974年)

《豔女還魂》(1974年)飾韓世龍

《香港73》(1974年)

《天網》(1974年)飾丁小江

《鬼眼》(1974年)飾趙安平

《舞衣》(1974年)飾路俊友人

《成記茶樓》(1974年)

《妙妙女郎》(1975年)

《惡霸》(1975年)

《攝青鬼》(1975年)

《嬉笑怒罵》(1975年)

《血滴子》(1975年)飾羅鵬

《愛心千萬萬》(1975年)飾二哥

《大哥成》(1975年)

《鬼話連篇之白骨無情》(1975年)飾張松根

《降頭》(1975年)飾韋德勸

《陳夢吉計破脂粉陣》(1975年)飾林記

《勾魂降頭》(1976年)飾振聲

《蛇王子》(1976年)飾傅默

《鬼才倫文叙》(1976年)飾楊文舉

《伴遊小姐》(1976年)飾鄧雲天

《流星蝴蝶劍》(1976年)飾南宮遠

《索命》(1976年)飾陳良

《賭王大騙局》(1976年)

《香港奇案2:兇殺之紙盒藏屍》(1976年)飾司徒炳強

《猩猩王》(1977年)飾陳正風的弟弟

《風流伯虎蕩秋香》(1977年)

《瘋劫》(1979年)

《掃黃奇趣錄》(1979年)

《屍妖》(1981年)

《蠱》(1981年)

《邪完再邪》(1982年)

《皇帝保重》(1983年)

參演電視劇作品

1977年佳藝電視《細魚食大魚》

1978年無線電視《強人》飾阿東

1978年無線電視《倚天屠龍記》飾殷梨亭

1978年無線電視《陸小鳳之武當之戰》飾葉孤鴻

1978年無線電視《小李飛刀之魔劍俠情》飾郭嵩陽

1978年無線電視《大亨》飾李華強

1980年無線電視《歡樂群英》飾黑鑽石

1980年無線電視《京華春夢》飾洪起業

1980年無線電視《上海灘》飾魯秋白

1980年《千王之王》飾王探長

邵氏電影

邵氏電影邵氏電影在中文影史上,是一個重要的光影标記。邵氏創立于50年代,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電影王國,這時就隻剩下邵氏公司獨占天下了。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是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主要原因;而李翰祥為邵氏拍攝的彩色古裝巨片與黃梅調電影,除了令财源滾滾流入邵氏,也使當時的中文電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氣象.....

對許多人而言,邵氏電影已是一個經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個重要的光影标記。

提及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最輝煌的年代,人們總會想起它當年的口号: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風光的時期,幾乎是香港的電影王國,它的成功與聲勢,當然不是一蹴而就。而這一切需要從頭說起。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攝制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新時代。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戰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娛樂場,并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1937年後,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侵入打亂了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邵氏慘淡經營,艱難度日,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了事。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邵逸夫雄心不減當年。他摩拳擦掌,決心大幹一場,重振邵氏家業。

1957年,邵逸夫從新加坡來到經濟開始起飛的香港,開始創立屬于自己的電影事業。兩年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期間,邵逸夫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灣,占地近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這一工程曆時近七年始告完工,其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被稱為“東方的好萊塢”。從此,從這裡拍攝的影片源源不斷地流向邵氏電影發行網,每年多達40多部影片,曆經數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視拍攝制作基地。

在50年代中,香港影壇其實有三大勢力,就是邵氏、電懋(國泰)和左派的長城與鳳凰公司。它們的特色就是以拍攝華語片為主流,拍片數量多且穩定,而且制作都比其他獨立電影公司認真嚴謹。

以當時的情況而言,邵氏的實力與聲望,起初都不及新馬影業大亨陸運濤手創的電懋。當時電懋财雄勢大,明星與導演陣容強大。單論明星,電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蘭、葉楓、李湄、丁皓、王萊、蘇鳳。小生則有張揚、雷震、陳厚、喬宏、田青等。電懋的導演陣容則有嶽楓、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級職員宋淇、秦亦孚,更有張愛玲編劇助陣。在鐘啟文的領導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頭趕上與電懋一争長短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的邵氏,可說是處于電懋下風,明星陣容不及電懋強大,除了同樣有當時兩邊走的林黛與林翠外,隻有後來由長城轉投入的樂蒂,而斯時尤敏則已跳槽電懋,生角隻有趙雷較知名。在此時期,連李麗華、嚴俊、張仲文等,起初都是為電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組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由新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電影拍片工作,與電懋一争長短。可以說,香港的電影事業,其實是由南洋幫新馬大亨創立的。邵逸夫是商業奇才,在他的領導下,邵氏一洗頹風,迎頭趕上,甚至後來居上,把電懋抛在身後。

早期的電懋電影和邵氏電影的主要分别,簡單的說,電懋的電影時代氣息較濃,它電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則多數都還穿着唐裝衫褲。舉個例子,電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兒女》、《空中小姐》,這些女主角們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們都穿着搖曳生姿的西洋大傘裙。而邵氏同期的電影如《春光無限好》、《丹鳳街》、《夜來香》、《窈窕淑女》、《黃花閨女》、《月落烏啼霜滿天》等,女主角都還穿着當年大部份婦女所穿的唐裝衫褲,有些更是民初裝。

單從服裝,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電懋電影的不同風格。電懋較城市化,邵氏則着重鄉土化與唐人街風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後,就有明顯的不同,首先他拉攏了當年最紅的林黛與李麗華,成為邵氏基本演員。小生陣容也加強,除了原本當家的皇帝小生趙雷外,也拉攏了陳厚跳槽加入,之後關山也由左派陣營投入邵氏,鐘情與張仲文較後也加入邵氏。

單是有大明星還不夠,邵氏此時更下大資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綜藝體闊銀幕外,更投下重資拍彩色片,觀衆趨之若鹜。《江山美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産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賣座的中文電影。有一個“笑話”說,就因為《江山美人》這部片,香港觀衆此時才知道除了任劍輝和芳豔芬外,還有一個明星叫林黛。有這個笑話産生也不出奇,當年香港的主流市場是粵語片,而華語片則是以新馬南洋一帶有主要市場,電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帶起黃梅調熱潮

邵氏電影票房後來勝過電懋電影,是因為邵氏更會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觀衆的口味。以前的電影觀衆以婦女為主,她們喜歡的除了先苦後甜的“家庭倫理文藝大悲劇”外,更喜歡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歡迎。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時期,邵氏在歌唱片輸了腳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帶起了另一個更風靡觀衆,轟動期更長久的港式黃梅調電影熱潮。在《江山美人》之後,《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王昭君》、《楊貴妃》等彩色闊銀幕大制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對手電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領導時,邵氏也拉攏了當年的大導演嶽楓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為邵氏開拍各類型大片。

嶽楓除了可以拍《畸人豔婦》和《嬉春圖》這類時裝片,他也可以拍古裝片《花木蘭》、《寶蓮燈》、《妲己》,甚至武俠片《盜劍》、《奪魂鈴》,堪稱多才多藝。陶秦雖不擅拍古裝電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曉風殘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屬當年少數會拍歌舞片的導演,《千嬌百媚》、《萬花迎春》、《花團錦簇》、《歡樂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發展此時節節搶先在電懋之前,不僅因為走對了古裝歌唱片的路線,也因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業務,而電懋方面大事則都要向新加坡方面報告等候批準,步伐節奏就已經慢人一步。

邵氏還有一個成功要點,就是擴大業務,建立邵氏影城,擁有多個攝影棚,并搭立古裝實景,方便拍片,省時省力也省錢。

它還有一個成功點,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設立了“南國演員訓練班”,招考新人,然後簽下有潛質的新人予以力捧,成為紅星。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必付出驚人的片酬拉攏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鄭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紅的大明星。甚至連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紅極一時的淩波。

寫到這裡想到,邵氏的演員訓練班叫“南國”,它的官方宣傳刊物則叫《南國電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馬嗎?

邵氏最高峰時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電影王國,也有兩個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國泰大老闆陸運濤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墜機身亡。陸運濤當時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腳與邵氏一決雌雄,誰知出師未捷身先死,易名為國泰的電懋群龍無首,出品每況愈下,大明星更紛紛息影,影片成績差強人意,終于結束拍片。

還有一個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暴亂,造成左派電影公司沒落。

這時就隻剩下邵氏公司獨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腦筋快,眼光準,在黃梅調、山歌片漸漸被觀衆厭倦時,它在張徹導演的領導下,及時開拓了“武俠電影世紀”,由《邊城三俠》和《江湖奇俠》打頭陣,掀起了曆久不衰的陽剛電影熱潮,更改變了香港電影素來以女主角為主的風氣,此後的電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羅烈、嶽華、張翼、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等挂頭牌,他們才是牡丹,女主角則隻是綠葉。

邵氏的最高峰時期就是此時

随後,每個人都知道了,邵氏開始減産,甚至停頓了生産。但這麼多年來,提起香港電影,人們首先想起的還是邵氏電影,邵氏足以驕人矣。在邵氏之後,沒有電影公司可稱“電影王國”。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是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主要原因;而李翰祥為邵氏拍攝的彩色古裝巨片與黃梅調電影,除了令财源滾滾流入邵氏,也使當時的中文電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氣象,如此回首,我們稱之為:經典。

無線電台

林偉圖,是香港無線電視台與邵氏公司合辦的演員訓練班第一期學員。

香港無線電視台經過半年的試行運作,于1967年11月19日正式開台當時的員工隻有約200人。現在無線已是世界第二大的中文節目制作公司(僅次于中國大陸的“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有合約演員大約1,5000名,為香港、澳門及珠三角地區提供免費和收費電視節目。

TVB訓練班

或許邵爵士自己也想不到,這個原本自産自用的明星培養基地日後竟然撐起了香港,或者說是整個華人演藝圈的半壁江山。

受益最多的首推香港電影。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從無線走向大銀幕的藝人幾乎同步經曆着香港電影的發展曆史。蓬勃發展時期他們嶄露頭角,盛極一時之際他們是中流砥柱,市場萎靡的低谷他們不離不棄,而現今的圖謀破壁他們又是不可或缺的中堅人物。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一屆屆的無線藝員培訓班,還會不會有這片熠熠生輝的璀璨星河,而沒有了這些優秀的電影人,香港電影乃至中國電影又将如何地黯然失色。

人生離别幾度秋。回望這個名副其實的“香港明星的黃埔軍校”,他們中有的早已湮滅無名,有的依舊如日中天;有的還在默默耕耘,有的則蓄勢待發。看看這些陌生或熟悉的名字,看看這些讓我們感動與歡樂過的名字,看看這些曾讓我們頂禮膜拜魂牽夢萦的名字,有多少情懷可以重來,又有多少時光不會遺忘。

曆屆TVB藝員訓練班學員名單:

第一期藝員訓練班(1971年):呂有惠、陳嘉儀、莊文清、郭鋒、高妙思、蘇杏璇、黃允材、甘國亮、招振強、許紹雄、林偉圖

第二期藝員訓練班(1973年):宋豪輝(編導)

第三期藝員訓練班(1974年):周潤發、吳孟達、林嶺東、盧海鵬、鄧英敏、伍潤泉、蕭健铿

第四期藝員訓練班(1975年):黃杏秀、梁碧玲、李國麟、談泉慶、杜琪峰、劉仕裕

第五期藝員訓練班(1976年):羅志強、駱應鈞、馬慶生、韋一茵

第六期藝員訓練班(1977年):呂良偉、陳玉蓮、陳複生、廖偉雄、連炎輝、廖安麗、劉雅麗、陳玉麟

第七期藝員訓練班(1978年):甘國衛、邝佐輝、鞠覺亮

第八期藝員訓練班(1979年):艾威、湯鎮業、景黛音、周秀蘭、黃造時、陳安瑩、廖?智、陳敏兒、李成昌、梁潔華、黃敏儀、傅玉蘭

第九期藝員訓練班(1980年):黃日華、苗僑偉、吳麗珠

第十期藝員訓練班(1981年):劉德華、潘宏彬、吳家(嘉)麗、梁家輝、戴志偉、戚美珍、朱碧汶、薛彩霞、黃耀明

第十一期藝員訓練班(1982年):梁朝偉、周星馳、歐陽震華(耀泉)、吳鎮宇、關禮傑、吳廷烨、麥麗紅(麥景婷)、李子雄、張兆輝、林俊賢、池佩芬、陳嘉賢、區豔蓮、徐曼華、徐淑芳

第十二期藝員訓練班(1983年):吳啟華、劉青雲、陶大宇、商天娥、吳君如、曾華倩、劉嘉玲、藍潔瑛、黃偉良、劉淑儀、龍炳基

84年1月開始,藝員訓練班改制,分為藝員招募、舞蹈藝員招募和司儀招募,訓練期也由一年縮為3個月

第一期藝員招募(1984年):霍家禮、詹秉熙、陳榮峻、許建邦、龔慈恩

第二期藝員招募(1984年):陳庭威、郭富城、邵美琪、鄧萃雯、黎美娴

第三期藝員進修班:周海媚、吳茜薇

第四期藝員進修班:何美婷、歐瑞偉

之後停辦

某年:鄭伊健、黃澤鋒、李家聲、吳啟明、劉玉婷

1990年:古巨基

第十三期藝員訓練班(1999年):林峰、楊怡、傅楚卉、揚明、杜大偉、張美妮、姚啟善、李中希、黃俊紳

第十四期藝員訓練班(2000年):李明麗、馬國明、吳卓羲(99年參加無線第七屆舞蹈藝員訓練班,00年被古天樂引薦讀該期藝員訓練班)

第十七期藝員訓練班(2003年):黃嘉樂、陳文靜、陳丹丹、何绮雲、張曉岚、林佳蓉、張雪芹、潘嘉雯

第十八期藝員訓練班:黎諾懿、陳嘉露

上一篇:灌夫

下一篇:樊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