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濠湧

東濠湧

珠江廣州段的主要河湧之一
東濠湧在廣州市越秀區境内,其發源于白雲山南麓的麓湖一帶的小河湧,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經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較場路附近轉為明渠,沿越秀路一直南下,至大沙頭西部的東堤鐵橋處彙入珠江。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時疏通成濠。全長4225米,寬7~11米。因在廣州城東,故名東濠湧。過去東濠湧湧寬水深,可以通舟船,明朝時仍然是廣州城東的交通要道;其水質良好,是當時廣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
  • 中文名:東濠湧
  • 外文名:The donghaochong canal
  • 别名:
  • 屬性:河流
  • 發源地:白雲山南麓的麓湖一帶的小河湧
  • 長度:4225米
  • 寬度:7~11米

地理介紹

東濠湧本是廣州的古老河道,發源于北郊外長腰嶺以西、姑嫂墳以東的山坳(白雲山的甘溪、文溪),北接旗山百步梯之水,東接長腰嶺、百足崗、大窩山之水,西接馬鞍嶺、銀魚崗、唐帽崗之水,三處會流各長300多米。水流沿嶺南下,途經金桂、大鳳、鹿鳴、唐帽、下棠等村至七星崗。東濠湧是珠江廣州段的主要河湧之一,在廣州市越秀區境内。然後經葵蓬崗以北,出雙眼橋至小北門,再經法政路口銅關(又叫潼關)至造币廠會淘金坑水南流,又經越秀街(今越秀北路、越秀中路和越秀南路)以東,再經大東街、文明街至東水關,會玉帶河水南流,在萬福街接竺橫沙湧水後到達珠江,全長7公裡多。

過去東濠湧湧寬水深,可以通舟船,明朝時仍然是廣州城東的交通要道;其水質良好,是當時廣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明清時期廣州城流經市中心的濠湧排水設施是具有城市防禦、排洪洩污及交通運輸等多重功能。廣州老城有東、西、南三支濠湧。南濠古稱西澳,指在城西西濠街和南濠街之間的古渠前身,即位于今海珠北路、中路地段。

南濠開鑿于宋代景德年間,民國時期修築海珠路時,改為暗渠。西濠原是北宋時開鑿的一條小運河,從宋代至清代一直是貫通廣州市中心南北的水上通道。明初,西濠變成西城的護城壕,民國時期,和平東路至西濠口段建為石拱式暗渠,1965年年底,西濠全程都改建成暗渠。

程聯動治

東濠湧整治工程涉及八大工程。一是調水補水工程。在珠江前航道江灣橋西側新建補水泵站,抽取珠江水對東濠湧進行補水,東濠湧南段水體實現了良性循環。二是景觀、堤岸工程。改造和加固堤岸、修建橋粱、建設“綠道”等。三是兩岸建築物立面整飾工程。四是配套停車場工程,進一步緩解了該區域停車難問題。五是機電安裝工程。

對環市路到沿江路3.19公裡的河湧進行光亮工程和視頻監控工程。六是高架橋體塗裝工程。七是水質淨化工程。在越秀橋附近建設淨水廠,日處理能力約10萬噸。八是東濠湧管理中心和博物館建設工程。将越秀北路和豪賢路交界處、緊臨越秀橋和東濠湧兩棟民國時期的舊别墅改造為“東濠湧管理中心和博物館”。記錄和展示河湧曆史文化和整治成果。

主體建築整飾工程已完成,正在進行布展裝修,收集河湧老照片等實物。預計國慶後開館。九是景觀休閑帶建設。在環市路、東風路段建設公共廣場園建、景觀、綠化等工程。

整治前,河湧污染嚴重,人居環境較差。東濠湧沿線居民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難群衆多,長期忍受污水、噪音、潮濕的生活環境。越秀區把“河湧整治經費的63.7%用于拆遷補償和房屋安置工作,改善了85戶困難家庭、63戶住房面積不足40平方米的家庭和11戶孤寡殘疾人家庭的住房環境。東濠湧兩岸房屋整飾一新。同時,還計劃将東濠湧沿線合計近61.7萬平方米的地塊全部納入舊城更新改造,進一步改善該地區居民的居住條件。

東濠湧通過補水和淨化處理,河湧水質可達到國家地表水四類水質标準和無色、無味、清澈、可觸摸、無害皮膚的效果,可供行人戲水,并通過形成水閘聯動,可改善新河浦湧及東湖水質,實現城市中心水環境的良性循環。黃華華省長視察整治後的東濠湧,給予了高度評價。

綠色生态全面恢複。遵循河湧生态自然規律和環保要求,以自然河底及生态堤岸的形式,以園林綠化為主,采用多項生态和環保新技術,恢複嶺南水鄉的河湧風貌,走在東濠綠道上,滿目綠色、清爽宜人,呈現一派生氣盎然的自然生态景象。随處可見市民親水、戲水的情景。有居民聽說東濠湧環境變靓了,帶着孩子還從海珠區、白雲區、天河區等專門坐車過來。

整治不忘人文情懷。在整治中把文化建設貫穿河湧治理全過程,挖掘水文化、橋文化、石文化、廣府文化、名人文化等人文曆史内涵,進一步擦亮“廣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質。設立以河湧為主題的博物館和治水碑記,展示河湧沿線曆史文化遺存及古今治理河湧史實。

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運用現代建築工藝,恢複東濠湧越秀橋、小東門橋、築橫沙橋、東華橋等6座曆史名橋原貌,新建4座現代小橋,還沿水脈設置越秀橋疊水瀑布、越秀廣場治水主題雕塑、荷花池、景觀石、水堰、涼亭、驿站等景觀10處。展現魯迅故居、宋慶齡故居等名人名居景點,塑造濃郁細膩的水系概念。在糙米欄橋附近和永曜北小學牆壁各設置人物雕塑2組、壁畫4幅,重塑民國時期廣州普通百姓人家生活場景,栩栩如生地反映老廣州的風俗人情。

人居環境更加舒适。整治帶來河湧周邊社區衛生條件的改善,“四害”明顯減少,愛衛部門監測東濠湧沿線及周邊社區外環境16600米,鼠迹由1月份的28處下降到7月份的8處,鼠害減少7成以上,粉闆法監測鼠密度僅為1.54%,比國家标準低1.46個百分點。

上一篇:丁型肝炎病毒

下一篇:嗝嗝老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