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倒西歪

東倒西歪

漢語成語
東倒西歪,漢語成語,拼音是dōng dǎo xī wāi,意思是指行走不穩,身不由主。也形容物體傾斜不正。出自元·曾瑞卿《留鞋記》。[1]
  • 中文名:東倒西歪
  • 外文名:
  • 拼音:dōng dǎo xī wāi
  • 近義詞:雜亂無章,一團亂麻
  • 反義詞:井井有條,有條不紊
  • 用法:褒義,謂語
  • 結構:聯合式

解釋

指行走不穩,身不由主。也形容物體傾斜不正。

成語典故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哎,卻原來醉醺醺東倒西歪。”元·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他兩個把盞兒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東倒西歪。”

示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三回:“子期使侍衛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衛東倒西歪,二人徑入殿中。”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時過午夜,在車輪有節奏的飛轉聲中,車廂裡的旅客多半~地睡去了。”

歇後語

不倒翁;纏腳婦女走道;二醉漢睡覺;不倒翁坐大車;破廟的菩薩

出處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哎,卻原來醉醺醺東倒西歪。”

上一篇:靈圖

下一篇:文人無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