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

李如松

明朝名将
李如松(公元1549年—公元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遼東鐵嶺衛人。[1]明朝中後期名将,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李如松骁勇善戰,初承父蔭授部指揮同知,充甯遠伯勳衛。因戰功遷署都督佥事,為神機營右副将。後升任山西總兵官。曾指揮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的平定甯夏哮拜叛亂、聞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戰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出任遼東總兵。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李如松在與蒙古部落的交戰中陣亡,年五十。死後,朝廷追贈少保、甯遠伯,賜谥“忠烈”,并為其立祠。
    本名:李如松 字:子茂 号:仰成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遼東鐵嶺衛 主要成就:甯夏叛亂、抗倭援朝戰争

人物生平

早得寵眷

李如松少年時随父親李成梁征戰,骁勇善戰,熟悉軍事,徐渭曾教授其兵法。後由武進士承父蔭,被授為指揮同知,充甯遠伯勳衛。後因戰功調署都督佥事,任神機營右副将。

萬曆十一年(1583年),升任山西總兵官。給事中黃道瞻多次進言,認為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不應一同掌理重鎮,大學士申時行請明神宗對李如松善加保全,神宗于是召李如松入京任右軍都督府佥書。旋即改任提督京城巡捕。給事中邵庶曾經彈劾李如松及其弟、副總兵李如柏不法的行為,并請神宗對李如松稍加抑制,“以全終始”,但神宗不納。

萬曆十五年(1587年),李如松出鎮宣府,為宣府總兵官。宣府巡撫許守謙曾檢閱軍事操練,李如松不守武将尊文官之慣例,直接引許守謙與自己同坐。參政王學書勸解李如松,二人争執不下,幾乎要動手争鬥。巡按禦史王之棟因此劾奏李如松“驕橫”,同時彈劾王學書,神宗奪去二人俸祿,以示懲戒。不久後,李如松又被參奏,給事中葉初春請将李如松調離宣府,神宗于是命其與山西總兵李迎恩換鎮。其後,他在軍政考選時數次被科道官彈劾。神宗對李如松始終寵眷,并不因彈劾而改變,後更将李如松召回任中軍都督府佥書。

揚名西北

萬曆二十年(1592年),甯夏鎮原副總兵哱拜(鞑靼人,東蒙古族)父子與蒙古河套部落勾結發動叛亂,連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今甯夏靈武)等城,“全陝震動”,朝廷所派平叛軍進展遲緩。

是年四月,經禦史梅國桢舉薦,李如松臨危受命,出任提督陝西讨逆軍務總兵官,統遼東、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

六月,李如松率平叛大軍抵達甯夏。七月,命麻貴部出擊,擊敗蒙古河套部落,追奔至賀蘭山,将其盡逐出塞,剪除了叛軍的外援。與此同時,各路援軍将甯夏城團團包圍。李如松在仔細觀察了地形和甯夏城防之後,下令決開黃河,水淹甯夏城。城内彈盡糧絕,軍心渙散,鬥志全無,叛軍失去外援,内部也發生了火并。九月十六日,甯夏城防崩塌,李如松乘勢下令攻城,一舉攻入城内,哱拜在幹掉兩個屬下後向李如松投降,李如松接受了投降,但還是盡滅哱拜族。至此,甯夏叛亂全部平息。戰後,李如松晉升中軍都督府都督,獲得世蔭錦衣衛指揮同知的恩賞。

轉戰朝鮮

16世紀末,日本權臣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日本列島,執掌日本的軍政大權,其野心也随之驟然膨脹,制定了占領朝鮮、征服中國,進而向南洋擴張的軍事侵略計劃。

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挾一統日本之餘威,出動九軍共15萬大軍攻擊朝鮮。四月十三日淩晨,侵朝日軍渡過對馬海峽在朝鮮釜山登陸,壬辰倭亂爆發。而當時統治朝鮮的李氏王朝,黨争不斷,武備松弛,“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日軍攻勢淩厲,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京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軍一直挺進到鴨綠江南岸。

豐臣秀吉不但要求明朝政府承認日本以大同江為界占據朝鮮,同時還威逼琉球、菲律賓等大明屬國臣服朝貢。消息傳來,大明朝野一片嘩然,主戰派認為必須出兵教訓一下日本人;而主和派卻認為朝鮮人過于軟弱,一觸即潰,隻會向明朝求援,建議僅讓朝鮮國王及随從百餘人過鴨綠江避難,而不出兵。主戰派的意見最終被萬曆帝接受,決定出兵朝鮮。

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第一支抗倭部隊出征,統帥為遼東副總兵祖承訓。這支部隊是遼東鐵騎中的一支,祖承訓也是名将李成梁的嫡系,戰鬥力較強。可是,這支部隊隻有三千人。在進攻平壤的過程中,祖承訓中伏,副将史儒戰死,部隊損傷慘重。祖承訓僥幸逃生。

十二月,神宗命剛剛結束甯夏戰鬥的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統薊、遼、冀、川、浙諸軍,克期東征。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總兵職,同軍前往。十二月二十五日,明軍在李如松的帶領下,誓師東渡。

平壤鏖戰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七日,明朝東征軍兵臨平壤城下。盤踞平壤的是日将小西行長指揮的侵朝日軍第一軍團。次日拂曉,明軍發起總攻,上百門百出佛郎機連續轟擊平壤城頭,把守城日軍炸的人仰馬翻,連小西行長的将旗都被炸飛。随後明軍炮火開始延伸,轟擊平壤城内各要點。第一輪炮火準備之後,明軍各攻城部隊開始登城,平壤各門陷入激烈交戰。平壤日軍在小西行長的督陣下拼死抵抗,依托堅固高大的城池用弓箭火槍不斷射擊,同時把煤油澆下焚燒雲梯,明軍攻城部隊傷亡迅速擴大。

臨近午時,明軍經過激烈的戰鬥攻克城北制高點牡丹峰,全殲日軍2000餘名,城内日軍立時亂作一團。李如松傳令全軍,限在午時之前攻下平壤。明軍将士蜂擁向前,火铳營和虎蹲炮也推進到城下實施抵近射擊。李如松在前線督戰時,坐騎被日軍火槍擊中,當即換馬再戰。《明史》記載:“如松馬斃于炮,易馬馳,堕塹,躍而上,麾兵益進。将士無不一當百,遂克之”,其弟李如柏的頭盔中彈,兄弟二人皆毫無懼色,指揮若定。可以說,作為主帥,李如松的鎮定、果敢、勇猛給了明軍将士巨大的精神鼓舞,是明軍取得這場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正午時分,10000名化裝成朝鮮軍的戚家軍及遼東鐵騎利用日軍的麻痹輕敵攻上城南的蘆門,砍倒了日軍軍旗,插上了明軍的旗幟,明軍不斷攀上城頭,歡呼聲響徹雲天。城頭日軍聞訊,紛紛棄城而逃,随後七星門也被明軍大炮轟塌,明軍騎兵突入城内。在普通門督戰的小西行長下令殘軍退入城内的各土堡中死守,作最後的困獸之鬥。

在城内,日軍殘餘主力約9000人龜縮在練光亭、七星、普通三座大土堡及周圍的十幾座小土堡裡負隅頑抗。由于道路狹窄崎岖,明軍的大炮推不上來,日軍火力很猛,進攻部隊傷亡很大。李如松果斷停止攻擊,采取圍三缺一的戰術,留出南面大道,誘使日軍突圍,同時派出信使給小西行長送信,大意是日軍敗局已定,為避免雙方不必要的傷亡,隻要日軍撤出平壤,明軍将不予攔截。小西行長接到李如松的信後猶豫不決,但是戰場形勢迫使他發起突圍。天黑後,日軍派出斥候警戒,見無明軍攔截,各土堡内大隊人馬蜂擁而出,借夜色掩護向城南殺去。日軍一路暢通無阻沖出城外,城南不遠就是大同江,時值隆冬,十裡寬的江面全部冰封,日軍先頭騎兵部隊迅速通過,日軍大隊人馬喜出望外,争先恐後的過江,一時間江面上布滿了人群。就在這時,早已隐蔽待命的明軍火炮突然開火,江面的冰層被炸開無數條口子,日軍亂作一團,使冰層大面積崩塌,成群的日軍掉進江水中,被順流沖到冰面下。僥幸逃上南岸的日軍則被埋伏在南岸的明軍騎兵部隊襲擊。驚駭萬狀的小西行長率輕騎部隊一路狂奔,沿途被明軍追殺,最後在開城日軍的接應下撤回黃海道。

據《日本戰史》記載,平壤之役後,小西行長部減員11300餘名,僅餘6600人,減員近三分之二,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另一則日本史料稱,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原有人數一萬八千七百人,現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據《朝鮮史》記載,此戰共殲滅日軍一萬餘人,燒殺溺斃無數,逃散者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萬曆三大征考》記載,平壤之戰“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明軍陣亡七百九十六人,傷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憑此一戰,威名遠播明日朝三國。

平壤戰役的勝利,打掉了侵朝日軍的嚣張氣焰,平安道、江源道、黃海道、鹹鏡道、開城的日本駐軍紛紛棄城南逃,全線後撤400餘裡。李如松率軍入朝參戰僅僅一個多月,便收複失地五百餘裡,朝鮮三都十八道已收複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鹹境等五道。大軍繼續向南開進,兵鋒直指王京漢城。

血戰碧蹄館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二十四日,明軍的一支偵察部隊(約3000騎兵)在漢城郊區迎曙驿與日軍北上誘敵部隊加藤光泰部遭遇并爆發激戰,明軍大勝,斬首若幹。加藤光泰敗退後,立刻報告了漢城日本軍總部。随後,日軍第六軍團主力、第三、第九軍團各一部共36000餘人先後趕到戰場,他們認為這是明軍的大部隊,準備将這支明軍包圍在漢城以北十五公裡一座小山丘上的碧蹄館,一場前哨戰迅速演變成為一場大規模的戰場遭遇戰。

日本第六軍團指揮官小早川隆景認為,這是明軍總攻的前兆,消滅眼前這支孤軍是在明軍總攻之前消滅其有生力量的絕佳戰機,他計劃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這支明軍,在短時間内迅速結束戰鬥。被包圍是由明軍副總兵查大受指揮的3000遼東鐵騎,這支精銳部隊配備了三眼神铳。碧蹄館一戰,3000遼東鐵騎(到戰鬥即将結束時增至9000)與強于己方的日軍激戰一晝夜,殘酷的戰鬥持續到二十五日,李如松和副将楊元先後率騎兵共2000前來救援,從日軍側翼發起猛攻。日軍經過一晝夜激戰,已成強弩之末,誤認為明軍主力發起總攻,遂撤回王京。

此戰,李如松報稱明軍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斬獲日軍首級一百六十七人。而據日本《立花家傳》《武将列傳》載,日軍陣亡“武将”包括:小野成幸、十時連久、池邊永晟、安東幸貞、小川成重、安東常久、久野重勝、橫山景義、桂五左衛門、内海鬼之丞、伽羅間彌兵衛、手島狼之助、湯淺新右衛門、吉田太左衛門、波羅間鄉左衛門一晝夜交戰陣亡日軍“武将”(這個詞在戰國日本指的是軍官和士官)高達十五員之多,可見戰況之慘烈。小早川隆景戰後向豐臣秀吉彙報時聲稱打退了10萬“明軍鐵騎”的進攻,實際當時明軍在朝總兵力不過才4萬。

碧蹄館大戰是中日壬辰戰争中明軍的一次失利,這一點得到了現代史書的确認(《SamuraiInvasionsofKorea1592-1598》和楊昭全《中日朝關系史》都表明是明軍戰敗)。日軍感到失去了與明軍野戰的信心。12萬日軍面對3萬餘明軍不敢出戰,而明軍由于兵力有限,無法展開強攻,于是雙方在漢城一線展開對峙,戰局陷入僵局。

三月,李如松在得知漢城日軍的軍糧庫在龍山大倉後,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隊700勇士深夜奇襲龍山大倉,将十三座大倉,數十萬石糧食全部燒毀。軍糧一失,日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此後,朝鮮瘟疫流行,征發糧食不易,日軍被迫與明朝達成停戰協議。四月十八日,日軍撤出漢城,五月二日,日軍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帶,交還了俘虜的朝鮮王子。李如松于四月十九日開進漢城,五月十五日收複慶州。至此,除全羅和慶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區為日軍所占領外,其餘各地全部收複。明軍留下一萬人駐守朝鮮,其餘大部于七月底回國。

此役,東征大軍在入朝參戰的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裡,掠地千裡,橫掃半島,收複平壤、開城、王京(漢城)三都。

戰死沙場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李如松回國述職,朝廷論功,加其為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遼東總兵官一職空缺,廷議再三推舉人選,神宗特以中旨用李如松為遼東總兵官。言官争相勸阻,明神宗不聽。李如松聞訊,“感帝知,氣益奮”。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鞑靼土蠻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追擊搗巢,與數萬鞑靼騎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餘人浴血奮戰,陣亡于撫順渾河一帶,終年五十歲。神宗聞訊後“痛悼”,令具衣冠歸葬于順天府(今北京)宛平縣長辛店之西南。并追贈李如松為少保、甯遠伯,賜谥号“忠烈”,為其立祠紀念。

主要影響

萬曆二十年(1592年),李如松以提督陝西讨逆軍務總兵官職率軍平定甯夏哱拜之亂。

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諸軍入朝鮮,在平壤之戰中大破日軍小西行長等部,殲敵近萬,又火燒龍山大倉,破壞日軍糧食補給,至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凱旋回國為止,為壬辰抗倭援朝戰争的勝利作出極大貢獻。

曆史評價

梅國桢:其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皆負大将之才。

陳懿典:今事将兩月,天兵四集。魏學曾既已身親督戰,又加以葉夢熊、朱正色之戮力,李昫、李如松之奮勇,梅國桢之請纓,沈思孝之犄角,謂宜賊黨寒心,天威震叠,滅此而後朝食。

史孟麟:退虜之功,李如松尚矣。麻貴之力戰、董一元之搗巢,是其次也。

趙志臯:①壬癸以來,七八年間,國家多大師。往往張皇部署,東西策擊斤斤雲。而李氏世将家,往往兄弟連行間多有功。……督尤骁健敢勇,冠諸弟。西噎哱(拜)東護朝鮮,兩事俱為帥主名,其功最最。……嗚呼,可以死矣,是真甯遠子。

②舉世薄純,绮李将軍,侯者子介胄往往感激於右文。李将軍以效死成明君之舉,不隕其家,豈不烈烈丈夫哉。古大将畢命戎事者絕少,然主遇亦不薄,乃蟬聯閥閱,不及忠烈之半,嗟乎忠烈,君恩不朽,足死矣,足死矣。

徐光啟:而先登者多南将,提督李如松不能無内忌。欲立奇功,辄深入,是以有碧蹄之敗。

谷應泰:方李如松平壤大捷,李如柏進拓開城,四道複平,三倭生絷,廓清之功,可旦夕(阙)。而乃碧蹄輕進,兵氣破傷,功虧一篑,良足悼也。

張廷玉:自俺答款宣、大,薊門設守固,而遼獨被兵。成梁遂擅戰功,至剖符受封,震耀一時,倘亦有天幸欤!麻貴宣力東西,勳閥可稱。兩家子弟,多曆要鎮,是以時論以李、麻并列。

人際關系

有考證認為李如松祖籍為隴西,唐朝末年為避亂遷入朝鮮,到明初渡江回歸,“授總旗”。高祖李英,授世鐵嶺指揮佥事,從此李氏便在鐵嶺安家落戶。到了李如松的父親李成梁這一代,李氏一門世襲官爵,族親旺盛,成了明朝以來鐵嶺著名的大戶。

隆慶、萬曆年間,李成梁出任遼東總兵官,鎮遼二十二年“身經百十餘戰,刀痕箭瘢,遍體殘傷”,先後奏大捷者十,号稱“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所未有”。多次以輕騎出塞數百裡直搗敵軍腹心,打敗女真和蒙古各部的侵擾。

後世紀念

墓葬

李如松墓位于遼甯省鐵嶺市鐵嶺縣催陣堡鄉小屯村,屬于李成梁家族墓。墓前尚存部分石人、石馬、石羊、石人裝束仍可見,石馬石羊形态仍可辨。

1958年,北京豐台區趙辛店出土《李如松墓志》。2011首博特展“回望大明-走進萬曆朝”展覽的李如松所帶玉帶闆,為北京豐台區趙辛店李如松墓出土。

藝術形象

李如松影視形象

時間

類型

劇名

飾演者

2006

電視劇

《了凡的故事》

臧金生

2015

紀錄片

《萬曆朝鮮戰争/壬辰倭亂1592》

齊志

2021年

網絡電影

《炮手燃魂》

何政軍

史料索引

《贈少保甯遠伯李忠烈公墓志銘》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二·援朝鮮》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三·平哱拜》

《明史·卷二百三十八·列傳一百二十六》

主要作品

李如松曾作有《大明東征提督李如松贈朝鮮都休察使柳成龍》一詩:“提兵星夜到江幹,為說三韓國未安。明主日懸旌節報,微臣夜釋酒杯歡。春來殺氣心猶壯,此去妖氛骨已寒。談笑敢言非勝算,夢中常憶跨征鞍。”

上一篇:汪國新

下一篇:劉孝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