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羨

李君羨

唐朝将領
李君羨(593年-648年8月7日),唐朝将領,洺州武安(今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武安縣)人。初為瓦崗寨李密下屬,後成為王世充的骠騎。因厭惡王世充的為人,率領其部屬歸附李淵,授其輕車都尉。李世民以其為左右,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剛于介休,從讨王世充,為馬軍副總管。又随軍破窦建德、劉黑闼,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授其為左衛府中郎将。後突厥大軍至渭橋,與尉遲敬德擊破。改為左武候中郎将,封武連縣公,駐守在太極宮玄武門。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因“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謠言遭到貶官,随即被禦史羅織罪名彈劾,被唐太宗以“欺君壓民”的罪名下令處決。[1]
    本名:李君羨 所處時代:唐代 出生地:河北 出生時間:593年 去世時間:648年

人物生平

屢立戰功

武德三年(620年),李君羨随李世民在介休攻破宋金剛,被封為骠騎将軍,賜給他宮人、缯帛。

武德四年(621年),李君羨在洛陽征讨王世充,被任命為馬軍副總管,王世充子王玄應自武牢運糧入洛陽,李君羨俘獲他的軍隊,王玄應逃走。又随軍破窦建德、劉黑闼,李世民登基後,授他為左衛府中郎将。

貞觀初年(626年),突厥攻至距長安僅40裡的泾陽(今陝西泾陽縣),京師震動。李君羨與尉遲敬德奉命迎敵,解除了長安之危。唐太宗李世民歎道:“君羨如此勇猛,強虜何足憂慮。”遂授予他左武衛将軍之職,掌管玄武門宿衛,并被封為武連縣公。李君羨在戰争之餘,手不釋卷,經常得到李世民的賞賜。

因谶遭忌

李君羨曆任蘭州、左監門衛将軍,貞觀八年(634年),跟随段志玄讨伐吐谷渾,在青海之南懸水鎮大坡吐谷渾軍隊,虜牛羊二萬餘頭還朝。

當時,太白星屢現于白晝。史官占蔔認為是女皇登基預兆。民間又廣傳《秘記》中言:“唐朝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李世民對此深惡痛絕。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宮廷宴請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講各自乳名。李君羨自稱小名五娘子”,李世民聞之一驚,遂掩飾笑道:“你既為女子,為何如此雄健勇猛?”李君羨官職(武衛将軍)、封号(五連縣公)、屬縣(武安縣),皆有“武”字又為“五娘子”。李世民對此甚為疑忌,遂革其禁軍職。

無端冤死

随後,李君羨外任華州刺史,華州當地民風崇尚修煉辟谷術,有個布衣名叫員道信,自稱能夠不進飲食,通曉佛法,李君羨非常敬慕相信他,多次與他形影相随,竊竊私語。禦史借機彈劾李君羨與妖人勾結。圖謀不軌,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十三日,李君羨因此事定罪處斬,全家被抄沒。

天授二年(691年),他的家屬向當時的皇帝武則天訴冤,武則天為了證明自己有天命,下诏追複李君羨官爵,以禮改葬。

據<舊唐書>記載,李君羨是武安人,是唐王朝的功臣。在<新唐書>中,也有其條文,《新唐書》卷九四略雲:“李君羨,洺州武安人。初事李密,後為王世充骠騎,惡世充為人,,率其屬歸高祖,,授上輕車都尉,秦王引置左右。”

書中所說的王世充本西域胡人,因隋亂而據洛陽,在隋末的戰亂中,他開始投靠李密,後投奔王世充,為王世充立下了赫赫戰功,被王世充封為骠騎将軍。由于王世充的心胸狹窄,用人多疑,秦叔寶、程知節、李君羨等棄之歸唐,鄙薄世充為人可能是一個原因,但不歸窦建德等其他割據勢力而降唐,,主要是因為瓦崗寨所形成的關隴與山東聯盟的因子。李密敗亡,八大柱國李虎後裔李淵為關隴貴族的代表,瓦崗寨系統的山東豪傑紛紛降唐,也就不足怪了。

李君羨投唐之後,被秦王李世民引置左右,授上輕車都尉。不久,他随李世民在山西介休大破宋金剛立下大功,又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被任命為馬軍副總管,受命破王世充的運糧車隊于武牢至洛陽之間,緻使王世充降唐,《資治通鑒》書中有雲:“王世充太子玄應将兵數千人,自虎牢運糧入洛陽,秦王世民遣将軍李君羨邀擊,大破之,玄應僅以身免。”。唐王朝統一後,北方邊塞少數民族突厥屢犯邊境,李君羨受命出征,每戰均旗開得勝,在《舊唐書·吐谷渾篇》中說:“亞将李君羨率精騎别路,及賊于青海之南懸水鎮,擊破之,虜牛羊二萬餘頭而還。”,可謂戰功赫赫,之後,李君羨被封為武連縣公。唐太宗時期,李君羨先後曾出任左武衛将軍、蘭州都督,左監門衛将軍,華州刺史等。後來,卻不料因李淳風及一谶語而遭慘禍。

李淳風其人,在《舊唐書》、《新唐書》中都有他的傳。他是唐太宗時人,博通群書,精天文曆算陰陽之學。他曾經主持鑄造渾儀,編成<麟德曆>以取代過時的《戊寅曆》,是一個了不起的天文學家。但他在史書中又被描寫成一個預言家,在小說中更成了出陽入陰,兼判冥事的半仙。新舊《唐書》的《李淳風傳》中都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由于它與《推背圖》關系極為密切,我把較為詳細的《舊唐書》的記載征引如下:

初,太宗之世有<秘記>雲:“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嘗密召淳風以訪其事,淳風曰:“臣據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宮内,從今不逾三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殲盡。”帝曰:“疑似者盡殺之,如何?”淳風曰:“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無辜。且據上象,今已成,複在宮内,已是陛下眷屬。更三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雖受終易姓,其于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複生,少壯嚴毒,殺之立仇。若如此,即殺戮陛下子孫,必無遺類。”太宗善其言而止。

曆史評價

李世民:“君羨如此勇猛,強虜何足憂慮。”

蘇轼:“漢景帝以鞅鞅而殺周亞夫,曹操以名重而殺孔融,晉文帝以卧龍而殺嵇康,晉景帝亦以名重而殺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殺王彧,齊後主以謠言而殺斛律光,唐太宗以谶而殺李君羨,武後以謠言而殺裴炎,世皆以為非也。”

康熙帝:“谶緯之說本不足據,如唐太宗以疑誅李君羨,既失為政之體而又無益于事,可為信谶者之戒。”

毛澤東:“冤死一個李君羨,還有千千萬萬個李君羨。”

人際關系

夫人:劉氏,彭城人,隋朝相州别駕劉普曜女。

後世紀念

李君羨墓在武安縣“得意裡”。明代趙店村有虎威将軍坊。

上一篇:孟铎

下一篇:陳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