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朱砂根

紫金牛科植物
朱砂根為紫金牛科朱砂根屬常綠矮小灌木,核果圓球形,如豌豆大小,開始淡綠色,成熟時鮮紅色,經久不落,甚美觀。[1]另有白色或黃色種,一般均能作藥用。李時珍曾描述道:“朱砂根生深山中,苗高尺許,葉似冬青,葉背盡赤,夏日長茂,根大如筋,赤色,此與百兩金仿佛。”根及全株入藥,味苦性涼。有清熱降火,消腫解毒、活血去瘀、祛痰止咳等功效。主治扁桃體炎、牙痛、跌打損傷、關節風痛、婦女白帶、經痛諸病。
    中文名:朱砂根 拉丁學名: 别名:大羅傘、紅銅盤、八角金龍、金玉滿堂、黃金萬兩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超目: 目:報春花目 亞目: 科:紫金牛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紫金牛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稀達3米;莖粗壯,無毛,除側生特殊花枝外,無分枝。葉片革質或堅紙質,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長7-15厘米,寬2-4厘米,邊緣具皺波狀或波狀齒,具明顯的邊緣腺點,兩面無毛,有時背面具極小的鱗片,側脈12-18對,構成不規則的邊緣脈;葉柄長約1厘米。

傘形花序或聚傘花序,着生于側生特殊花枝頂端;花枝近頂端常具2-3片葉或更多,或無葉,長4-16厘米;花梗長7-10毫米,幾無毛;花長4-6毫米,花萼僅基部連合,萼片長圓狀卵形,頂端圓形或鈍,長1.5毫米或略短,稀達2.5毫米,全緣,兩面無毛,具腺點;花瓣白色,稀略帶粉紅色,盛開時反卷,卵形,頂端急尖,具腺點,外面無毛,裡面有時近基部具乳頭狀突起;雄蕊較花瓣短,花藥三角狀披針形,背面常具腺點;雌蕊與花瓣近等長或略長,子房卵珠形,無毛,具腺點;胚珠5枚,1輪。果球形,直徑6-8毫米,鮮紅色,具腺點。花期5-6月,果期10-12月,有時2-4月。

生長環境

生長于海拔90-2400米的疏、密林下蔭濕的灌木叢中。喜溫暖、濕潤、蔭蔽、通風良好環境。适宜生長溫度。不耐旱瘠和暴曬,在全日照陽光下生長不良,亦不适于水濕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疏松濕潤、排水良好和富含腐殖質的酸性或微酸性的沙質壤土或壤土上并有蔭蔽下生長良好。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國、印度、緬甸、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和日本;在中國分布于西藏東南部至台灣,湖北至海南島等地區。

繁殖方法

采種處理:朱砂根的果實呈鮮紅色且堅硬時,表明已經成熟。可将成熟的果實采收下來,與細沙混和搓揉,在水中漂浮去果肉、果皮和不成熟的種子,撈起幹淨的種子陰晾濾掉浮水。

科學播種方法:在做好的畦床上,按5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進行點播,覆蓋1.5-2厘米厚的細土。床面上架設塑料薄膜拱棚,氣溫很高時稍加遮陽,床土要保持濕潤。溫度控制在20-28℃之間,20天後即可發芽出土生長。當幼苗具有3片真葉時,要停水蹲苗7天,方可起苗移栽于花盆中放室内管理。這是中國北方地區的春播。中國南方地區可将秋天采下來的種子與沙1:3混合保濕,埋入地下,至來年3月份取出點播,出苗後适當間苗,當年或第二年春移栽。n切取1-3年生健壯的主莖枝作插穗,用生根劑200倍液浸泡插穗基部15秒,插床基質用疏松的沙質壤土或混以50%河沙的營養土均可,插後澆水并保持插床濕潤和遮蔭。扡插時間在春秋兩季均宜,但以春夏間3-5月扡插的成活率最高(可達85%)。

與扡插繁殖方法相似。朱砂根還可采取壓條繁殖,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20-30厘米處把樹皮剝掉1圈。傷口寬度在1厘米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厘米、寬5-8厘米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紮緊,中間鼓起。約4-6周即可生根。生根後,把枝條連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1株新的植株。

無性繁殖除常用的扡插方式外,有幼嫩分生組織通過培養誘導出幼苗的報道,以用愈傷組織誘導幼苗并鑒定其藥用成分,或用半木質化的莖段作外植體獲得了100%成活率的組培苗,并通過多組培養基試驗發現1/2MS+NAA0.5+3%蔗糖+0.65%瓊脂,pH5.8的培養基上誘導的根較其它培養基上粗壯,生根率最高,達89%。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