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合華

朱合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合華,男,1962年10月生,安徽巢湖人,教授,博士生導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兼任教育部土木信息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為同濟大學岩土工程學科(國家和上海市重點學科)主要負責人之一。[1]朱合華現任職于同濟大學,也是一位國家注冊土木(岩土)工程師。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2021年6月2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候選人。2021年11月18日, 中國工程院發布2021年院士名單,朱合華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文名:朱合華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 畢業院校:重慶大學、同濟大學 學位/學曆:博士 職業:教師 專業方向: 職務: 學術代表作: 主要成就: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 性别:男

人物經曆

1979年入重慶大學采礦工程系學習,分别于1983年、1986年獲采礦工程專業學士和碩士學位;

1986年入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繼續學習,于1989年獲結構工程專業(地下結構方向)博士學位;

1993-1995在日本大阪土質試驗所、京都大學做博士後研究;

1998年和2000年兩次受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資助訪問日本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京都大學、德島大學、長崎大學;

2002,2004分别在比利時列日大學、法國路橋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做短期學術交流。

2021年11月18日, 中國工程院發布2021年院士名單,朱合華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方向

岩體破壞力學與岩土工程數值方法

隧道及地下工程全壽命設計理論

數字地下空間與工程

地下空間防災減災

科研項目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1CB013800):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結構性能演化與感控基礎理論,2011,8,首席科學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672184):軟弱破碎隧道圍岩漸進性破壞分析與松動荷載預測研究,2007.1-2009.12,項目負責人;

上海青草沙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輸水隧道襯砌結構接頭試驗研究,2008.5-2009.6,項目負責人;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J27B05):城市地下空間建設工程化技術開發,2007.1-2010.12,項目負責人;

國家863計劃(2006AA11Z102):大深度大斷面地下穿越工程與微擾動施工研究,2007.1-2008.12,項目負責人之一;

國家自然科學面上項目(50579093):岩石高邊坡裂紋擴展過程的無網格方法模拟研究,2006.1-2008.12,項目第二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50639090):深部岩體工程特性的理論與實驗研究,2007.1-2009.12,項目第四負責人;

國家科技攻關項目(2005BA908B06世博科技專項):世博園區數字地下空間基礎平台與應用研究,2005.10-2007.12,項目負責人之一;

廈門東通道工程指揮部:廈門東通道(翔安隧道)數字海底隧道工程應用研究,2005.10-2008.12,項目負責人;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J27B04):城市地下空間防災減災技術研究2007.1-2010.12,項目第二負責人;

海南省交通廳:瓊州海峽跨海公路通道規劃研究,2005.8-2006.12,項目負責人;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關計劃(04dz12011子項):崇明越江通道隧道工程三維數字模型與信息管理系統研究,2004.8-2006.12,項目負責人;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關計劃(04dz12010):城市地下空間開發應用核心技術和關鍵問題研究,2004.8-2006.12,項目技術總負責人,并負責承擔子項“地下空間防災安全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師獎勵計劃:三維數字地層信息管理系統關鍵技術研究,2003.1-2007.12,項目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172095):隧道圍岩可視化數字地層信息系統與施工監控研究,2002.1-2004.12,項目負責人;

國家“863”計劃(子項):盾構地層适應性設計理論、方法和模拟試驗台,2003.3-2005.3,項目負責人;

國家重點自然科學基金(59738160):受施工擾動影響的土體環境穩定理論和控制方法,1998.1-2001.12,第3完成人;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關計劃(04dz12010子項):超長大斷面管幕-箱涵推進技術研究與應用,2003.10-2005.12,項目負責人之一;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重點項目(2003-318-000-22):連拱隧道建設關鍵技術研究,2002.4-2005.5,項目負責人;

雲南省交通建設科技項目TST(2001)209A: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圍岩分類及應用研究,2001.10-2003.12,第4完成人;

雲南省交通廳科技項目: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動态反饋設計與信息化施工研究,2003.10-2004.10,第3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岩土介質随機形變場仿真模型識别理論,1993.1-1995.4,第2完成人;

福建省交通廳、羅長高速公路指揮部:大跨度連拱不對稱高速公路隧道設計與防排水技術研究,2000.9-2002.4,項目負責人。

人物成就

國家科技進步獎“軟土盾構隧道設計理論與施工控制技術及應用”,二等,2008年;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雙洞八車道公路隧道建設關鍵技術研究”,一等,排名第5,2008年;

教育部高校科技進步獎“軟土盾構隧道設計理論與施工控制技術及應用”,一等,2006年;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大斷面管幕-箱涵頂進應用技術研究”,一等,2006年;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非開挖工程中的高分子泥漿技術及其應用”,二等,排名第10,2008年;

雲南省科技進步獎“連拱隧道建設關鍵技術的研究”,二等,2006年;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龍山淺埋大跨連拱隧道動态反饋與施工控制技術研究”,二等,2006年;

雲南省科技進步獎“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圍岩分類及應用研究”,二等,2004年;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同濟曙光岩土及地下工程設計與施工軟件”,二等,2003年;

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風險分析研究”,一等,2003年;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自動引導三維曲線頂管施工技術與應用”,二等,2001年;

建設部科技進步獎“岩土工程問題的反演理論與工程實踐”,二等,1998年;

軍隊科技進步獎“特定軟弱破碎圍岩的變形破壞特性和支護設計研究”,二等,參加,1994年。

上一篇:趙藝涵

下一篇:吳愛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