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太子

朱三太子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檢第五子
朱慈煥(1633年—1708年),明思宗第五子,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後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有謀反之心”為罪名遭處死。明崇祯帝共生七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殇,隻剩下長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煥。明亡後,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三人流落民間,不知所終,但據後來朱慈煥被捕後交代,三個皇兄均被清廷捕殺。朱慈煥因與四哥朱慈炤同歲,所以人們習慣把他稱作“朱三太子”。[1]
    本名:朱慈煥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别稱:朱三太子、悼靈王、王士元等 出生時間:1633年 去世時間:1708年 父親:朱由檢 母親:田貴妃 職業:皇室貴胄 身份:皇子 祖籍:安徽鳳陽

人物簡介

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朱慈煥被迫離開宮廷,到處颠簸流離,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後來,朱慈煥改名王士元,入贅浙江餘姚胡家,生有六兒三女,但是,他擔心被别人利用,害怕成為反清的一塊招牌,所以不敢在餘姚常住,而是長期在四明山一帶輾轉,以教書糊口。

四明山“朱三太子”案,讓朱慈煥甚感恐慌。于是,他帶着老婆孩子躲到了甯波。慈溪縣的葉氏兄弟,便攜朱慈煥的四子朱壬“欲圖為匪”,後因事機暴露作罷。後來,朱慈煥又化名何誠躲避到鎮海縣。房東張月懷借機以“朱三太子”的名義,秘密開展反清活動,朱慈煥因此惶恐不安。

康熙四十五年間,朱慈煥先後逃往湖州長興縣和山東汶上縣避難。康熙四十七年(1708)四月,朱慈煥在汶上縣被清廷抓獲,後經九卿科道會審,幾個已經投降清廷的明朝老太監辨認後也均稱“不認識”。于是,清廷判定朱慈煥為“假冒”,将其淩遲處死,幾個兒子全部被斬。

幾十年來,朱慈煥隐姓埋名、東躲西藏,并沒有真正從事過“反清複明”。但作為一種号召,“朱三太子”的名号對清政府确實構成了威脅,所以朱慈煥含冤背上了“莫須有”的謀反罪名。《明史》中說朱慈煥五歲病逝,不過是給朱慈煥硬加上了一個以“朱三太子”為名蠱惑人心的罪名。

朱慈煥死了,“朱三太子”案似乎應該塵埃落定了。但康熙六十年(1721)台灣朱一貴起義,仍然尊奉“朱三太子”的名号。可見,在清初很長一段時間内,“朱三太子”已經成為一面不倒的旗幟。“長期奮戰在反清複明第一線!”

回憶

回憶起來,事發的根由是自己幾年前的一次口風不嚴。按理說,環境如此險惡,朱慈煥應該守口如瓶才對。但是,人總是有傾訴的欲望,特别是一個前朝皇子,如今卻落為到處打秋風讨飯吃的可憐教書先生,自己身份如此巨大的落差,讓他心裡難免産生巨大的不平衡感。到了晚年,朱慈煥覺得自己可以松一口氣了,所以有一次酒後向一位交往很久的老友透露了一點自己的“秘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個有爆炸力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

浙江東部有一位志在反清複明的念一和尚,聽說這個消息,就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打起了朱慈煥的旗号,在大岚山起事。朱慈煥聞訊大驚,立刻帶着一個兒子由浙江逃到山東,沒想到兩年之後還是被抓了。在抓他之前,官員曾到餘姚他的家中搜查。他家中還“有一妻二子三女一媳”,聞聽官兵來捕,氣勢洶洶,知道大事不好,除了一個兒子外,其他六個人“皆投缳,六命俱盡”。

審訊結果證明他是清白的。雖然念一和尚打着他的旗号,但其實從來沒有直接聯系上他。官員們當庭讓念一和尚來與朱慈煥對質,“及提先生對質,又雲不相識”,證明兩個人根本不認識。

朱慈煥為自己的辯護也是極為有力的。他說:“吾數十年來改易姓名,冀避禍耳……吾今年七十五歲,血氣已衰,須發皆白,乃不反于三晉變亂之時,而反于清甯無事之日乎?且所謂謀反者,必占據城池,積草屯糧,招軍買馬,打造盔甲,吾曾有一于此乎?”

審問官員也覺得朱慈煥所供有理,将審問結果上報給康熙。幾年前皇帝還說過要訪查一位明朝後代來當官,這個朱慈煥看起來是最佳人選,所以官員對他很禮貌,給他好吃好喝,就等着皇帝下處理決定。

不料,事實證明,康熙皇帝所說的“查訪明朝後裔”,其實是葉公好龍。如今,真的“朱三太子”落網,他大喜過望。雖然康熙一生都以“寬大仁慈”聞名,對手又是一個七十五歲手無寸鐵的可憐老人,他卻絕不放過。皇帝發下谕旨:“朱三即王士元,著淩遲處死。伊子……俱着立斬。”

逃亡一生須發皆白的朱慈煥,被押上了刑場,眼看着兩個兒子被斬首後,自己又被一刀刀淩遲。至此,崇祯的子孫被徹底消滅,真正是白茫茫一片,真幹淨。

小說描寫

《鹿鼎記》中關于朱三太子的描述:

地位:天地會和台灣鄭家輔佐的皇嗣。

稱号:唐王(天地會和沐王府就為了擁唐擁桂起過糾紛,天地會擁唐王,沐王府擁桂王,此外還有魯王等)

手下:天地會、台灣鄭家、吳三桂(吳三桂反清的時候打的是擁唐的旗号)

朱三太子相關原文描述

相關描述:

“陳近南指著居中的一張空椅,道:“這是朱三太子的繼位。”指著其側身一張空椅,道:“這是台灣鄭王爺的座位。鄭王爺便是國姓爺的公子,現今襲爵為延平郡王。咱們天地會集議,朱三太子和鄭王爺倘若不到,總是空了座位。”這幾句話自是解釋給韋小寶聽的。他繼續說道:“衆位兄弟,請先說說各省的情形。”

陳近南微微一笑道:“在下無德無能,怎敢居這高位?”祁彪清插口道:“柳老爺,将來趕跑了鞑子,朱三太子登極為帝,中興大明,這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職位,大夥兒一定請你老人家來當的。”柳大洪圓睜雙眼,道:“你你說什麼?什麼朱三太子?”祁彪清道:“隆武天子殉國,留下的朱三太子,行宮眼下設在台灣。他日還我河山,朱三太子自然正位為君。”

陳近南微笑搖頭,說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朱三太子好端端在台灣。台灣數十萬軍民,天地會十數弟兄,早已向朱三太子效忠。”

柳大洪道:“吳三桂倘若起兵得勝,他自己便做皇帝,再要動他,便不容易了。依晚輩之見,咱們先讓鞑子跟吳三桂自相殘殺,拚個你死我活。咱們再來漁翁得利。因此晚輩以為眼前不宜去行刺鞑子皇帝。”他雖滿颏白須,但歸氏夫婦成名已久,他自稱晚輩:沐王府跟吳三桂深仇似海,定要先見他覆滅,這才快意。歸二娘道:“吳三桂打的是興明讨虜旗号,要輔佐朱三太子登基。這裡有一張吳三桂起兵的檄文,大家請看。”從身邊取了一大張紙出來,攤在桌上。

陳近南便即誦讀:“原鎮守山海關總兵、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讨虜大将軍吳,檄天下文武官吏軍民人等知悉:本鎮深叨大明世爵,統鎮山海關”。沐劍聲沉吟片刻,說道:“陳總舵主,他既奉朱三太子敬登大寶,為什麼不恢複大明國号,卻要改國号為周?這中間實是個大大的破綻。何況朱三太子什麼的,也不知是真是假,誰也沒聽說過,忽然之間,沒頭沒腦的鑽了出來。多半吳三桂去找了個不懂事的孩子出來,說是朱三太子,号召人心,其實是把他當作傀儡。”衆人都點頭稱是。

歸二娘道:“吳三桂把朱三太子當作傀儡,自然絕無可疑。這人是真是假,也沒多大分别。不過朱三太子不是小孩子,先皇殉國已三十年,如果朱三太子是真,至少也有三十幾歲了。”韋小寶道:“三十幾歲的不懂事小娃娃,也是有的,嘻嘻。”說着向歸鐘瞧了一眼。

史書記載

《明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八》

上一篇:許晉亨

下一篇:魏秋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