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夕死可矣

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的道德價值觀
朝聞道,夕死可矣,語出《論語·裡仁第四》: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大旨意為:早上明白做人的道理,晚上死去也無遺憾了。人之所以為人,要遵守一定的規矩。可是不守規矩的人太多,隻是苟活。知道是苟活,死就死了吧。從“天”的角度,代表了時間上的“開始、最後”,從“聞其道”開始,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轉;從“地”的角度,代表了“東方、西方”,也代表了整個天下所有的地方,無論任何地方,無論條件惡劣還是優越,都要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轉;從“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擔就是生死的承擔,所謂出生入死。
    中文名:朝聞道,夕死可矣 發音: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 出處:《論語·裡仁第四》 解釋: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作者:孔子的弟子

解釋

解釋一

《論語》這篇講的是 裡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唯有仁者愛人,這就是他一輩子奔走呼号的政治理想。可見孔子諸侯能否采納他的仁政很是看重。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裡的這個“聞”字,這裡的聞指的是:出名 被統治者重用。

孔子剛說完 “朝聞道,夕死可矣”似乎覺得還不能夠說服衆門人,于是接着說道:“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這“道”字就出在這裡。

“士志于道”中的“道”跟“朝聞道”是一樣的意思 這裡的“道”指的是政治理想即 仁政 。

綜合上述 ,可以很容易的就知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意思說的是:如果在一個國家裡,一個人早上能達成了一直堅持的理想。實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仁政),那麼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在這裡絕對不能簡簡單單的把“聞道”二字看作等閑的“明白道理”那就未免差之毫厘謬之千裡了。

解釋二

出自纏中說禅:《論語》詳解:

這句話被排在三個“不亦”總綱之後,是《論語》的第一條。所謂“聞、見、學、行”“聖人之道”,首先要“聞其道”。道不聞,則無由“學、行”。然而,就這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熟悉的話,卻經常被解釋成類似“早上聞“道”,晚上死了也值得”。如果真是“早上聞“道”,晚上死了”,就算值得,也是私道,不能惠及旁人的私道,又有什麼值得不值得的?這些似是而非的解釋流傳千年和儒家《論語》的精神是完全背離的。

其實,“死”,不是死去的意思,而是“固守”的意思。所謂“固守”,也就是“承擔”。而“朝、夕”,不是單純的“早晨、晚上”,而應該從“天、地、人”三個角度來考察。從“天”的角度,代表了時間上的“開始、最後”,從“聞其道”開始,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轉;從“地”的角度,代表了“東方、西方”,也代表了整個天下所有的地方,無論任何地方,無論條件惡劣還是優越,都要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轉;從“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擔就是生死的承擔,所謂出生入死。隻有從這三方面去理解,才是真知道“朝、夕”。

原來的斷句“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由于古文都沒有标點,因此斷句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千古以來被慣用的這個斷句,就把“死”當真的死了。而從上面的分析知道,這“死”是“固守”、是“承擔”,相應的斷句就是“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其實,裡面的“道”字是可以省略的,因為整部《論語》就是說這聖人之道和行聖人之道,省略“道”并不會影響理解,“朝聞夕死”,這更符合古漢語的語氣。光“聞”不“死”,是不能行聖人之道的,隻能是口頭玩意,而曆史上的腐儒們,最大的弊病就是光“聞”不“死”,這“死”,是“固守”、是“承擔”,而要“固守”、“承擔”,就必須“死心塌地”、“癡心不改”,偷心不死,是不可能行聖人之道的。

“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理解

朝:形容時間的起始,開始

聞:聽說;聽聞(在經典中的開頭:如是我聞,結尾:信受奉行)

道:聖人之道

夕:最終,結束

意思是:在聽聞聖人之道後,要不斷的固守,堅持,實踐,承擔,不退轉,達到不愠的世界。

出處

論語·裡仁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儒家的“道”,指的并不是道理,而是他們的政治理想---“仁政”。而“聞”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知道或者明白。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有一段:“不求聞達于諸侯”,此中的“聞”與“朝聞道”中的“聞”,應是同樣的意思。而且儒家學說所求的不是自己明白的私道,而是教化民衆,實行仁政。

根據台灣師範大學曾仕強教授解釋,這句話應用《易經》的觀點來解釋,即:朝和夕是相對的,夕即過去,朝即将來。

“朝聞道,夕死可矣”中“道“指”大道“,即宇宙本源,形而上的本體,同于”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個道,也同于”吾道一以貫之“中的“道”。當然,亦可代表孔子學說中的“仁”的境界。

文始真經

聞道之後,有所為有所執者,所以之人,無所為無所執者,所以之天。為者必敗,執者必失。故聞道于朝,可死于夕。

一情冥為聖人,一情善為賢人,一情惡為小人。一情冥者,自有之無,不可得而示。一情善惡者,自無起有,不可得而秘。一情善惡為有知,惟動物有之,一情冥者為無知。溥天之下,道無不在。 “故聞道于朝,可死于夕。” 中的“道”指得是世界的本源。

句意闡釋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朝聞道,夕死可矣 ”之“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義之道”。懂得了仁義的 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孔子的道德價值觀,這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所包含的深刻的内涵。這一内涵從孔子的一生、從《論語》一書的思想精髓中可以得到印證。

首先,“朝聞道,夕死可矣”重在“行”,即實踐。

一方面,孔子一生栖栖遑遑,周遊列國,席不暇暖,為的就是推行他的“仁政”。然而孔子的政治主張得不到統治者的采納,不得已,轉而講學授徒,希望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通過他們去宣揚他的思想學說,去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孔子就是這樣用自己的一生去推行他的 政治主張、實踐他的道德理想,孜孜不倦,死而後已。“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反映了孔子一生對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執著追求。孔子為“道”而生,為“道”而死。

另一方面,“仁”作為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所以孔子從來不輕易以“仁”許人。跟孔子同時代的人沒有被稱為“仁”的。在孔子看來能夠達到“仁”的 都是古之聖賢:泰伯、文王、微子、箕子、比幹、管仲。這些人的行為都關乎天下國家大計 ,關乎人民的生活疾苦。他評價一個人是否“仁”是重在其政治功績的。但是,“仁”作為一種道德修養,是有高低之分的。我們可以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以“仁”的諸方面的美質要求自己,一步步的向着最高境界靠攏。人的道德修養就是一個由低到高不斷提高的過程, 這個過程沒有止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 ,不亦遠乎?”《論語·泰伯》)一個人隻有勇敢地挑起“仁”這一重擔,不斷克制自己的 欲望,嚴格要求自己、反省自己,同時還要自覺地按照國家社會的典章制度和行為習慣去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能超越禮儀去行事,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道德修養(“克己複禮為仁,一 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顔淵》)。堅忍不拔的走完這一艱難的過程,就一定 能夠達到“仁”的最高境界。(“仁者先難而後獲。”《論語·雍也》)這一艱難的過程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一生,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則是世世代代。“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社 會”可以說是孔子道德理想在新的曆史時期的繼續,這個過程不會終止,隻有不斷的提高, 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其次,“朝聞道,夕死可矣”強調犧牲精神。

一個人有志于“仁”,他就會終身實踐,毫無怨恨,毫無遺憾(“笃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為了追求“仁”的最高境界,甚至于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志士仁 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這就是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 修養,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後來孟子發展了孔子的這一思想:“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也。"(《孟子·告子上》)“義”是“合理的事、應該做的事”。“舍生取義” 就是為了正義事業,為了他人利益、全民利益、國家社會的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仁”是人的内在本質,“義”是人的外在的行為,二者是統一的。知道了仁義的道理,就要 終身實踐它,甚至于為此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辭,無怨無悔。

孔子的“殺身以成仁”、孟子的“舍生而取義”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的最佳注腳。

結語

《世說新語·自新》說周處年輕時兇狠強暴被義興人稱為“三橫”之一。後周處有悔改意, 但他怕光陰已虛度,最終無所成就。當時文壇有名的陸雲說:“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 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陸雲以“朝聞道,夕死可矣”勸浪子回頭 ,隻要立志向善,就不必擔心美名不揚;一旦覺醒,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就下決心去做。周處最終成了忠臣孝子。以“知”與“行”的關系去理解“朝聞道,夕死可矣”就不會迷惑不解了。

上一篇:安信

下一篇:全國瘧疾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