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先鋒香奈兒

時尚先鋒香奈兒

2009年安妮·芳婷執導電影
《時尚先鋒香奈兒》(Coco avant Chanel),是一部由安妮·芳婷執導,奧黛麗·塔圖、亞曆桑德羅·尼沃拉、瑪麗·吉蓮主演,并于2009年4月22日上映的法國電影。影片講述時尚傳奇人物可可·香奈兒早年的奮鬥史,由最具人氣的女明星奧黛麗·塔圖來扮演尚未成名前的香奈爾。重點描繪她的少女時期直至在時裝界初露鋒芒這段時期的遭遇。一個簡樸的女孩Coco,靠着天賦和勤奮自學成才,成長為一代女性時尚的代言人。在這個成長過程中香奈兒與各種男人的邂逅,幫助她了解奢華神秘的時尚圈,她與著名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愛情,也成為20世紀初的一段佳話。
    中文名:時尚先鋒香奈兒 外文名:Coco avant Chanel 其他譯名: 類型:傳記,劇情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法國 拍攝地點:法國 發行公司: 導演:安妮·芳婷 編劇:安妮·芳婷 / Camille Fontaine 制片人: 主演:奧黛麗·塔圖,亞曆桑德羅·尼沃拉,瑪麗·吉蓮 片長:105 分鐘 票房: 對白語言:法語/英語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tt1035736 主要獎項:本片被提名2009年歐洲電影獎觀衆獎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在線播放平台:優酷、土豆、愛奇藝 樂視 百度視頻 迅雷看看 出品時間:2009年04月22日 其它譯名:少女香奈兒 / 時尚女王香奈爾 / 香奈兒傳/Coco Before Chanel

基本信息

影片講述時尚傳奇人物可可·香奈兒早年的奮鬥史,由最具人氣的女明星奧黛麗·塔圖來扮演尚未成名前的香奈爾。重點描繪她的少女時期直至在時裝界初露鋒芒這段時期的遭遇。一個簡樸的女孩Coco,靠着天賦和勤奮自學成才,成長為一代女性時尚的代言人。在這個成長過程中香奈兒與各種男人的邂逅,幫助她了解奢華神秘的時尚圈,她與著名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愛情,也成為20世紀初的一段佳話。

電影劇情

1893年,因母親去世,加布裡埃爾?香奈兒的葡萄酒商父親将她與妹妹安托妮特抛給了奧巴茲孤兒院。成年後的香奈兒(奧黛麗?塔圖AudreyTautou飾)與安托妮特(瑪麗?吉蓮MarieGillain飾)一邊以縫紉為生,一邊在酒吧唱歌賺錢。香奈兒因一曲《小狗可可》結識了法國百萬富翁艾亭奈?巴桑(貝諾特?波維德Beno?tPoelvoorde飾),并成為了他衆多情婦中的一員。

在巴桑的城堡,香奈兒開始制作女帽,并與演員艾米麗安(艾曼紐?德芙EmmanuelleDevos)成為朋友。香奈兒對取悅巴桑的生活日益不滿,同時發現愛上了巴桑的好友,英國工業家阿瑟?伯邑?卡伯(亞曆桑德羅?尼沃拉AlessandroNivola飾)。有了伯邑的支持,香奈兒是否便能開始她一直想要的個人事業呢?

演職人員

職員表

導演: 安妮·芳婷

編劇:安妮·芳婷/Camille Fontaine

制作人:Frédéric Blum/Vincent Lefeuvre/Arnaud Marcon

攝影:Christophe Beaucarne

演員表

奧黛麗·塔圖....Gabrielle Bonheur "Coco" Chanel

貝諾特 ·波爾沃爾德 ....艾亭奈·巴桑

亞力桑德羅·尼沃拉 ....阿瑟·卡伯

瑪麗·吉蓮

艾曼紐·德芙

幕後花絮

【緣起——由來已久的夢想】

還在很年輕的時候,同Lilou Marquand(香奈兒最親密的共事者和《香奈兒告訴我》一書的作者)的結識便把安妮·芳婷領進了香奈兒的世界。少女時代的安妮為香奈兒的傳奇人生折服不已,浸淫其中而不知返。保羅·莫朗的傳記小說《香奈兒的态度》讓安妮醉心于同為女性的香奈兒的非凡人格:“特别受觸動的是她自學成才的篇章……她擁有超乎常人的個性和領跑時代的天生使命感。”因此,當“Haut et Court”的制片人邀請安妮操刀這樣一部傳記片時,安妮決定擁抱這個宏大題材。為了避免傳記電影淪為回顧人物生涯的流水賬,安妮決定将攝影機對準少女時期的香奈兒,直至她在時裝界初露鋒芒這段時期的遭遇。

【奧黛麗·塔圖:舍她其誰的化身】

“奧黛麗很自然地呈現了還不為那個時代所接受的中性氣質,可可·香奈兒所造就的獨一無二的風格在她身上得到最完美的體現。”導演說,“若不是對自己的選擇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永遠也拍不出這部影片。”就這樣她聯系上奧黛麗·塔圖,在電影劇本還沒八字沒一撇的時候,便向塔圖發出邀請,同時征求制片方的同意。導演由衷地告訴塔圖,她命中注定就是這個角色當仁不讓的诠釋者,并許諾,有一天塔圖自己會相信這個選擇,塔圖當即接受導演的盛情邀約。而在電影殺青之際,擔當該片藝術總監和顧問的卡爾·拉格菲爾德也贊歎,奧黛麗·塔圖就是“真正的香奈兒”。

對于香奈兒這樣在不同側面散發出不同光彩的鑽石般的女人,安妮·芳婷要求奧黛麗·塔圖跟随香奈兒的人生軌迹,逐漸重塑自己的氣質。奧黛麗坦承,為了重現這位設計師女性的傳奇形象,有時在表演中會放縱地聽任本能的牽引,将自己的感受帶入電影:“最難的是無法滿意于模仿的結果,盡管在銀幕上塑造相像的外表多少能起點作用,但所有的模仿都是為了抵達人物的真正性格。

”奧黛麗逐漸改變了舉止和眼神,而這些在她看來并非刻意的模仿,而仿佛受到這個偉大女性心靈的指引。表演初始,塔圖還不太自信,漸漸地,她對自己扮演的角色越來越肯定,越來越自信:“模仿不在于人物的衣着,我想說這幾乎隻觸碰到人物的表面,需要模仿的是人物的内心。”

導演安妮·芳婷一向以對演員的全權包辦而出名,而這一次,她放手奧黛麗·塔圖自己去尋找角色的不同側面,通過對細微之處的表達和對立面的塑造而抵達人物的内心,對此,奧黛麗深感受用。影片殺青之際,她也奉上了對導演的溢美之辭:“這樣一部電影由一個女人執導,這本身已經是巨大的優勢,它很應景地傳達了一個性格特征不那麼明顯的女性在那個時代所遭遇的處境。”

【香奈兒的男人們】

“在考慮男主角的人選時,我第一個想到了貝諾瓦·波爾沃爾德,隻有他才會把這個愛惹麻煩而讨人喜歡的性格演繹得如出一轍”,作為在香奈兒生命中占據重要位置的男人,導演安妮很在意巴爾桑這個人物的塑造。她向05年拍攝《紅杏出牆Entre ses mains》時出演男一号的貝諾瓦·波爾沃爾德發出了邀請,而正巧貝諾瓦也期盼着與導演的二度合作,兩人一拍即合。談及表演,貝諾瓦一開始并不自信,除了一張人物的照片,他沒有更多的資料:“我有些擔心自己的外形跟人物有差距。

必須弄清楚他的行為方式,否則就要出洋相了……再一次,我選擇了相信安娜。我照着導演要求我的去演,不去擔心是否為人物的真實性負責,不對自己做過多判斷。這個時候,我很會移情。”顯然,貝諾瓦很不喜歡表演工作室通常的訓練方式。

扮演香奈兒的英倫情人的是人稱“好萊塢千面郎君”的亞曆桑德羅·尼沃拉。他還不掩飾自己對該片的極大熱情,在跟導演交流過程中,這位耶魯大學英文系畢業的高材生甚至把自己的散文電郵給導演。然而,作為演員隊伍中唯一的外國人,語言障礙讓亞曆桑德羅痛苦不已,大家笑稱,某種程度上他是在和法語作鬥争。亞曆桑德羅非常欣賞奧黛麗·塔圖的專業精神,對于同奧黛麗的合作他倍感珍惜。

【為時尚獻禮】

既是香奈兒的傳記片,電影自然免不了對香奈兒一手打造的時尚頂禮膜拜一番。

影片在最後一個段落安排了一場走秀,而伸展台就在香奈兒故居的樓梯上。這場向香奈兒緻敬的時裝秀上所展示的衣服全部來自于香奈兒收藏館。

另外,安妮邀請“時尚大帝”卡爾·拉格菲爾德坐鎮該片的藝術總監與顧問,并将首席服裝師Catherine Leterrier關于片中服裝與配飾的設計草圖全部交給卡爾·拉格菲爾德審稿。

同時,出于編劇的考慮,導演和服裝師稍稍調整了香奈兒時裝的曆史。比如,著名的水手衫在香奈兒步入設計界之前已經成為她的衣着了,而片中所謂的香奈兒手袋的來曆也是虛構的。首席服裝師Catherine Leterrier表示,這些調整旨在重回香奈兒的光輝歲月:“卡爾·拉格菲爾德面向未來,試圖漸漸抹去香奈兒的風格,而我所做的正好相反,我面向過去,沿着時間溯流而上,我要繪制的是香奈兒創造的第一批樣品,正是這些開創了她的風格。” Catherine Leterrier甚至在拍攝現場親手搭建了一個時裝工作室。

【超豪華制作陣容】

《時尚先鋒香奈兒》的主要合作人近日公布了一份重要的光榮榜:該片道具師Olivier Radot曾參予過《情人》、《瑪歌皇後》、《露西奧布拉克/1943地下情》的道具設計。

天才的服裝師Catherine Leterrier曾是聖羅蘭的造型師,并曾效力阿倫·雷乃、路易·馬勒等新浪潮影人的電影。首席攝影師Christophe Beaucarne曾在經驗豐厚的導演Christophe Honoré眼皮底下拍攝過巴黎。為了賦予某些場景以活力和現代感,導演安妮和攝影師啟用了雙機拍攝:“要讓鏡頭處于某種沖動之中,要讓鏡頭富于感性和靈動。”最後,電影作曲家Alexandre Desplat曾為60部電影譜寫過音樂,曾經摘得凱撒最佳電影音樂獎,更是憑借《我心遺忘的節奏》(De battre, mon coeur s'est arrêté) 榮獲2009奧斯卡提名。本片電影音樂由倫敦交響樂團近60位樂師演奏,Alexandre Desplat在創作時力圖貼近人物的靈魂狀态。

【自由的創作】

為了免受人物傳記的束縛,賦予人物全新的活力,安妮·芳婷允許影片與現實保留些許差距。除了台詞的創造和時間上的壓縮,她還虛構了一些人物,比如由瑪麗·吉蓮扮演的香奈兒的胞姐和姨媽的混合體、從演員Emilienne d'Alençon身上獲得靈感的艾曼紐·德芙扮演的角色,以及八面玲珑的小酒館舞女Gabrielle Dorziat。

幕後揭秘

影片來源

《Coco avant Chanel》于2008年9月在巴黎開拍,2009年4月在法國當地啟映;影片由法國“演而優則編導”的50歲才女 Anne Fontaine 執導,改編自 Edmonde Charles-Roux 所撰寫的香奈兒傳記《L'Irreguliere / The Nonconformist》,并由“時裝大帝”Karl Lagerfeld挑起片中服裝配飾的監督及顧問重任;而片名中的 avant 是 before 的意思,預示劇情将着重于孤兒出身的 Coco Chanel(1883-1971),其早年的奮鬥史。

創作

為了幫助拍攝本片做最完善的準備,導演安妮·芳婷早就與助手展開廣泛研究,并建議他們多看些時代片。“有些是經典電影,有些是導演才華橫溢,今天卻不流行了的電影。”安妮·芳婷說。她補充道:“拍攝以某個時代為背景的電影陷阱重重,因為很有可能會變得跟電視影集很像。因此一開始就必須堅守打破這類電影的沉重與民間傳說的原則。“”我要求所有參與此片拍攝的夥伴,尤其是負責服裝的,别落入任何對香奈兒的想像、描繪、民間傳言的陷阱裡。“安妮·芳婷這麼表示。而曾跟導演在《愛情三溫暖》一片中合作過的服裝師凱瑟琳·萊特瑞爾也一樣很擔心。

”我們的目标不在于拍服裝史。“凱瑟琳·萊特瑞爾如此說道。”我

們有時候會稍微有點脫離史實。比方說,三十年代香奈兒所拍攝的傳世照片上所穿的經典水手橫條紋毛衣,因為劇情需要,所以安排她提前就穿了。可可跟男孩在海灘散步的那場戲裡面就先穿了,旁邊還有漁民在收網。“

背後故事

安妮·芳婷還要我想象一下,全球知名的香奈兒皮包最初是怎麼做出來的。于是我就畫了一個縫有菱格紋的小包,形狀會讓人聯想起香奈兒皮包,後來用了塊老布做出來這個包包,中國黑墨色,農民穿的棉布做的,營造出這塊布是可可從她阿姨那拿來的舊布所縫制出來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表現出造成日後香奈兒風格的種種影響。每位時裝設計師都具備自己特有的樣式、顔色和布料守則。香奈兒的風格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卡爾·拉格斐負責設計香奈兒未來的風格,我跟他相反,我設計的則是香奈兒過去的風格,我回溯當年,設計出香奈兒最初有可能會設計、後來孕育出她自己風格的幾種款式。

香奈兒風格的獨到之處也包括裁剪、布料柔軟具垂墜感、做工簡單得無懈可擊。幫本片設計的服裝必須能跟高級時裝相媲美。所以我還特别設置了一間流動工作坊,裡面有已經出師的裁縫和學徒負責承制戲服。至于愛蜜莉安出現時的那些大場面,舞會、賽馬場、劇院等,除了服裝外,我們還做出八百多頂各種款式的帽子,這些帽子是由史蒂芬·瓊斯(Stephen Jones)和皮芭克·利特(Pippa Cleator)兩位大師所設計的。在設計時裝之前,香奈兒原本是名成功的帽子設計師,她設計出較她那個年代更具建築風格、式樣較不繁複的帽子。她對某些有一堆綴飾的帽子嗤之以鼻,她還說:‘那些女人頭上頂着這種帽子,哪裡還能思考!

影片評價

她坐在五光十色的樓梯之上,審視一肢肢妖娆身段從身邊走過,身着流光溢彩的服飾,搖曳多姿。所有人開始鼓掌。她目光定格在某一處,眼前閃過無數畫面:她第一次聽見Boy在演奏鋼琴,她在衆人面前為自己的出身感到難堪,她穿着那件黑色簡潔優雅的禮服與Boy跳舞旋轉,她與姐姐蜷縮在床上說着悄悄話,她站在帷幕之後準備歌唱……一切一切。都是過去了。她回過神來,掌聲圍繞着她,她微笑。

在Coco之前,她叫Gabrielle。

香奈爾從小被父親遺棄,親情的冷漠下在孤兒院長大。十八歲的她,白天是普通裁縫,晚上去小酒館駐唱。一曲《Coco》讓富有的軍官Étienne Balsan記住了她,Coco的昵稱就這麼叫開了。但貧女如何擠身上流社會?香奈爾注定不是平凡女子。她熟知上流社會的潛規則,懂得抓住一切機遇。她整理了所有衣物,拎起箱子,打着去見姐姐給她驚喜卻沒見到的幌,堂而皇之的住進軍官的城堡,就這樣成了他的情人。香奈爾的命運從此改變,她被Étienne帶入上流社會的社交圈,參加各種下午茶,晚宴,賽馬會。

她穿起男裝長褲去騎馬,被女人嘲笑。她穿着布裙參加舞會,卻難堪的被要求唱《Coco》。無窮無盡社交活動隻會令她感到更加落寞與格格不入。她并不愛Étienne,她想離開,她想要掙脫這種生活。但不久她遇見此生最愛的Boy。或許她在看見他彈琴的第一眼就擦出了火花。

他竟然對發絲蓬亂穿着睡衣的她說:“Vous êtes élégante.”

她于是望着他放下書離去的背影久久出神。

他們的愛情如火一般熊熊燃燒起來,排山倒海。她愛Boy愛到極緻,看見他的時候,笑靥裡藏不住的幸福,眉眼間擋不住的快樂,樸素的布衣裡也閃出光環來。他們纏綿在夜間的樹叢裡,在大雨海邊的汽車上。她與他去參加舞會,她穿着那件黑色簡潔優雅的低胸禮服與他跳舞旋轉,驚豔得成為全場焦點。最最真實,最最猛烈,和Etienne在一起從未經曆過,怎樣都裝不來的。用盡力氣去愛一個人,生生叫人嫉妒。

可惜Boy不能娶她,香奈爾做不了他的妻子,隻得做他情人。

她想要工作與事業。于是香奈爾去了巴黎,Boy給她開了帽子店。但香奈爾的愛情不是童話,他們最終沒有天長地久。

驚天動地的感情總不會有太好的結局。

香奈爾或許不是完美女人,但一定是一位成功女人。生活一如既往的過下去,她不斷的設計,她傲視群雄,她周旋于不同男人之間。她一生未婚嫁,或許再未遇到讓她更愛的人。她的設計古典又大方。她帶領巴黎女性穿起褲裝,将繁瑣的蕾絲與花邊裝飾去掉、改成簡潔大方的裁剪,把男性服裝元素夾雜在女性服裝裡……她的靈魂與時光不朽。

有關她的傳奇也不用我多說了。

奧黛麗·塔圖(Audrey Tautou)表演精彩。她的紅唇讓我印象極深:輕啟呢喃,如同繪紙上輕輕描動的筆尖。塔圖謹慎的表情、松散的頭發、堅定的目光,令香奈爾在熒幕前栩栩如生。回頭看這些形容詞,甚至變得輕描淡寫不足以描繪塔圖了。個人覺得Etienne的演員沒有選好,曆史上他也是一位年輕的軍官,而電影裡卻變成一位話多的半老男子,魅力全無。相襯之下Boy的扮演者俊美太多。

片子已經上映幾天,而我們看的20點場仍然座無虛席。一同前去的女友說此片像《Sagan》。我想,作為一個法國本土傳記電影,它是成功的。一個孤獨少女的成長之路,線條簡單也清晰,流水般的故事,沒有太多跌宕起伏。嫩綠色的鄉村景色,淺灰色的城堡與花園,灰藍色的大海,五顔六色的群飾。光影幌動,上個世紀的味道撲面而來,毫無保留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倒是很像《Becoming Jane》。女導演用女性特有方式解讀香奈爾年輕時代的故事,光亮之後不是光亮,是孤獨的影子。

念念不忘的畫面,是香奈爾離開Étienne的城堡,去巴黎前。她緊緊擁抱着Étienne呢喃:“我害怕。”香奈爾看見翻在馬路之外的轎車,眼淚滾滾而下。歡快的鋼琴聲裡,年輕的少女提起布裙,清亮的嗓音唱到:Qui qu'a vu Coco sur le Trocadéro...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爾,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供選擇,但永遠别忘記一件最重要的衣服,這件衣服叫自我。卡伯讓我明白我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照自己的意思經營事業,照自己的欲求選擇愛人,這是卡伯給予我的最好的禮物。”

-- Gabrielle Chanel (注:引文中的卡伯即是Boy Chapel)

上映日期

比利時2009年4月22日

法國2009年4月22日

荷蘭2009年5月28日

榮譽記錄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2010)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Catherine Leterrier

上一篇:七十七封陣亡通知書

下一篇:鋼鐵俠與綠巨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