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學院

新餘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新餘學院(XinyuUniversity)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江西省本科高校首批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試點院校。學校始創于1985年創辦的新餘職業大學,1987年江西廣播電視大學新餘分校、江西師範大學新餘專科班并入,1992年新餘職業大學更名為新餘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新餘師範學校及其附屬小學、新餘衛生學校并入,2010年3月18日,升格為新餘學院。截至2020年6月,學校設有14個二級教學機構,開辦本科專業36個。[1]
  • 中文名:新餘學院
  • 外文名:Xinyu University
  • 主管部門:江西省
  • 校訓:求新、求實、求善
  • 校址:江西省新餘市高新區陽光大道2666号
  • 學校類型:綜合
  • 主要院系: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中興通訊信息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等
  • 所屬地區:中國江西新餘
  • 類别:公立大學
  • 屬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試點院校(2015年入選)
  • 學校代碼:11508

辦學曆史t

1985年,新餘師範學校創建。n

2002年2月,新餘師範學校及其附屬小學并入新餘高等專科學校。n

1960年,新餘衛生學校成立。n

2002年2月,新餘衛生學校并入新餘高等專科學校。n

1985年,成立江西廣播電視大學新餘分校n

1987年,江西廣播電視大學新餘分校并入新餘職業大學。n

1992年4月,江西廣播電視大學新餘分校歸屬新餘高等專科學校領導。n

1998年,因職能歸屬,江西廣播電視大學新餘分校獨立辦學。n

1987年,設立江西師範大學新餘專科班。n

1987年,江西師範大學新餘專科班并入新餘職業大學。n

1992年4月,江西師範大學新餘大專班自然消失。n

1985年,創辦新餘職業大學。n

1992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準,新餘職業大學更名為新餘高等專科學校。n

2002年2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新餘師範學校及其附屬小學、新餘衛生學校成建制地并入新餘高等專科學校,成立了新的新餘高等專科學校。n

2009年5月18日至20日,學校通過了省教育廳設置本科學校專家組的評估。n

2009年12月27日,通過了國家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的評估。t

2010年1月21日,在廣西南甯召開的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五屆四次會議上,在新餘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設置新餘學院獲得通過。n2010年3月18日,國家教育部正式批複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新餘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新餘學院。

2015年,被确定為江西省本科高校首批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試點院校。

2020年4月8日,新餘學院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揭牌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學院

本科專業

專科專業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物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材料科學與工程

光伏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

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工程造價

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及其自動化

——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軟件工程

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

中興通訊信息學院

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漢語言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

語文教育專業、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

外國語學院

英語教育、商務英語

英語教育、商務英語、商務日語

經濟管理學院

市場營銷、财務管理、電子商務

會計、市場營銷、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國際交流學院

——

——

音樂與舞蹈學院

音樂學

音樂教育

抱石美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

美術教育

醫學院

護理學、康複治療學

護理、醫學美容技術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

——

高爾夫商學院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高爾夫球運動與管理、社會體育、市場營銷(高爾夫方向)、酒店管理(高爾夫方向)

師範學院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

截至2016年6月,學校設有16個二級學院,開辦本科專業30個、專科專業28個。n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5月,學校建有省級重點學科一個。n

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點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學校現有教職工796人,其中專任教師461人。聘請了以業界專家為主的外聘教師103人。學校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65人,副高級職稱教師15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539人,其中博士41人;“雙師型”教師255人。

省級教學名師:熊春如、淩水明、陳裕先。n

省級教學團隊:市場營銷教學團隊(負責人:劉立新)、光伏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專業創新教學團隊(負責人張發雲)、融探究教學與技能訓練于一體的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教學團隊(負責人:陳裕先)、電子信息類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陶瑞民)。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4月,學校建有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省級特色專業(示範專業)及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8個,省級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排名位列第三,并于2018年成功申報立項為省級一流專業。學校先後主持完成國家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和省級教學改革項目立項133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門,編寫出版教材、專著200部。

特色專業

2015年7月,學校簽約2015年教育部-中軟國際“産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及教育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n

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涉外文秘。n

省級特色專業:光伏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光伏發電技術及應用、商務英語、市場營銷、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省級重點示範建設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學教育、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

省級高職高專示範專業:商務英語。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n

校園小景省級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材料物理

省級精品課程:高等數學、中國古代文學史、環境生态學、太陽電池矽材料生産技術、健美操、建築工程計量、機械制造基礎、英語視聽說、太陽電池材料、語言學概論、機械設計、數學分析、管理學、排球。n

省級創新實驗區:高科技太陽能光伏産業人才培養模式、“雙線并行 合二為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模式實驗區:新能源人才培養學科專業特區t。

教學成果

2011年,光伏專業系列教材被評為江西省第四屆高校優秀教材。2013年,“面向新能源産業人才培養的‘1234工程’創新與實踐”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

2010年3月升本到2014年底,學校共獲批省級教改課題81項,其中重點課題4項,共獲資助經費25.7萬元;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評選校級教學成果獎三屆,獲獎成果35項;校級教改課題單獨立項72項。n2014年,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t

學生成績

截至2015年5月,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全國大學生文藝展演、江西省電子電腦大賽、省運會等重要比賽中多次獲獎。n

2014年,學校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競賽88項,共有877人次參加,525人獲獎。其中,全國性總冠軍1項、冠軍2項,國家級團體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入圍獎1項;省級團體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8項;一等獎49項人次、二等獎99人次、三等獎132人次。n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校園景色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市級研究中心和研究所4個、校級研究中心和研究所8個。n

2014年5月,由學校牽頭,與昆明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開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協同聯合組建“光伏材料與器件協同創新中心”n

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高等學校矽材料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太陽電池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n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锂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n市級研究中心、研究所:新餘市太陽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餘新能源研究所、新餘市太陽能研究所、新餘市光伏行業生産力促進中心n校級研究中心、研究所:太陽能研究所、中小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工程控制中心、工程咨詢研究所、會計培訓與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藥用植物資源研究中心、新餘地方文化研究中心n

科研成果

學校近年來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24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省級項目178項,教師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280篇,三大索引收錄論文157篇,獲得專利授權597項、科研成果獎77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5月,學校圖書館藏書139.6萬冊。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電子圖書50萬種,中文電子資源包括清華同方中國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清華同方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人大複印資料數據庫、暢想之星光盤數據庫、外文書庫等,設有“胡述兆教授文庫”特色書庫、“新能源專業書庫”和“校檢共建資料室”。t

學術期刊

圖書館外景《新餘學院學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江西省教育廳主管,新餘學院主辦,中國内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大16開156頁,國際标準刊号為ISSN2095-3054,中國國内統一刊号為CN36-1315/G4。

學報的主要欄目有新能源·新材料、中小城市發展、工業技術、基礎科學、醫藥·衛生、環境·生物、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藝術、文學·語言·文字、高等教育教學。n

學報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文獻檢索系統的全文收錄和上網期刊,也是中國千餘所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期刊。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上部是新餘學院四個字,下部是學校英文和建校時間。n

校徽中間是圖形化的學校主體建築。n

标志的背景是紅色,文字圖形部分是白色。n

外部是一圈紅色的環。

校訓

求新、求實、求善。n

追求創新、實在、善良、真誠、美德。n

校歌

2017年9月7日,新餘學院發布校歌《馭馬騰馳》。

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n

學院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李明斌

院長

張玉清

黨委副書記

徐忠麟

黨委委員、副院長

陳裕先、李敏、龔麗春、劉力恒(副院長提名人選)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劉志勇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