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

奧地利小說家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傳記、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沖動,比如驕傲,虛榮,妒忌,仇恨,等樸素情感著稱,煽情功力十足。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見的珍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使下的命運遭際。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他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但他不是企圖以情節的曲折、離奇去吸引讀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
    中文名:斯蒂芬·茨威格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 畢業院校:維也納大學 職業:作家 代表作品:《巴爾紮克》 、《羅曼·羅蘭》、《恐懼》、《夏日小故事》、《舊書商門德爾》 主要成就: 英文名:Stefan Zweig 籍貫:奧地利維也納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81年11月28日 星座:天蠍座 去世年月:1942年2月23日

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奧地利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和傳記作家。茨威格出身于富裕的猶太家庭,他的父親莫裡茲·茨威格是一個紡織業的制造商,母親伊達來自于一個意大利的銀行家的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史。後去世界各地遊曆,結識羅曼·羅蘭和羅丹等人,并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斯蒂芬·茨威格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起,“以德語創作赢得了不讓于英、法語作品的廣泛聲譽”。他善于運用各種體裁,寫過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還從事過文學翻譯。他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最為著稱。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緻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遭遇和心靈的熱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範圍都有着經久不衰的魅力,國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過幾乎所有他的傳記著作和小說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曆》、《馬來狂人》、《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等;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斷頭王後》、《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三位大師》等。

人生經曆

成熟期(1881年-1918年)

斯蒂芬·茨威格生于維也納一個富裕紡織商人家庭,茨威格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資産階級上流社會的文藝熏陶。茨威格十六歲在維也納《社會》雜志上發表詩作。大學期間,茨威格發表了一些詩歌,它們受到了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Hofmannsthal)和裡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影響。1904年他完成關于泰納的博士論文,從維也納大學畢業。期間他發表了第一篇中篇小說,這種文學樣式後來讓他享譽世界。他發展了一種特别的寫作方法,把謹慎的心理分析、引人入勝的叙述方式和極好的修辭風格融為一體。

茨威格保持着富裕市民的生活方式,經常旅行。他1910年踏足印度,兩年後踏足美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自願入伍,被委派從事戰時新聞服務。戰争的進程和他的朋友,法國作家和平主義者羅曼·羅蘭對他的影響使他越來越反對戰争。1917年,茨威格第一次在服役期間休假,并寫作戲劇《耶利米》來反對戰争。後來他退役,搬到了中立國瑞士的蘇黎世,在那裡作為記者為《維也納新自由報》工作。

1899年,茨威格中學畢業,後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在維也納大學攻讀德國和法國文學期間,茨威格接觸了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譯過法國波德萊爾和魏爾倫、比利時凡爾哈倫的詩歌。1900年曾去柏林學習過一個學期。他有意識地深入社會底層,了解一些遭人唾棄的卑賤者的生活經曆和内心世界。1903年獲博士學位。

1901年第一部詩集《銀弦》出版。1904年後任《新自由報》編輯。後去西歐、北非、印度、美洲等地遊曆。在法國結識了維爾哈倫、羅曼·羅蘭、羅丹等人,受到他們的影響。1911年出版小說集《初次經曆》、《夜色朦胧》。

薩爾茨堡歲月(1919年-1933年)

戰争結束後,茨威格回到了奧地利,住在薩爾茨堡,從此埋頭寫作。他在1919年和弗裡德裡珂·馮·溫特妮茨結了婚。茨威格積極參加了反對民族主義、複仇主義的活動。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很多作品。1927年他完成曆史特寫《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情節的吸引人加之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使得這部特寫集激情洋溢,非常具有感染力。

1928年應邀赴前蘇聯,與高爾基結識。戰後他目睹人民的災難和社會道德淪喪,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靈魂。期間的作品匠心獨具,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社會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見的溫存和同情”塑造了不少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馬來狂人》(1922年)、《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1922年)、《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22年)、《感情的紊亂》(1927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29年他完成《舊書商門德爾》。1930年《精神療法》完成并題獻給愛因斯坦。

流亡生涯(1934年-1942年)

1936年,茨威格的作品在德國被掌權者查禁。他的第一次婚姻結束了。1938年入英國籍,跟夏洛特·阿爾特曼結了婚。不久離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時值法西斯勢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鄉歐洲”的沉淪而感到絕望,1941年他出版了強烈控訴法西斯對思想的專制統治的經典名作《象棋的故事》和自傳《昨日的世界》。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夫人伊麗莎白·奧特曼(33歲)在裡約熱内盧近郊的佩特羅波利斯小鎮的寓所内雙雙服毒自殺。

自殺之謎

茨威格受到德國納粹法西斯的迫害,書籍作品被禁封,自己也被迫流亡。但此茨威格反對民族主義,反對法西斯,追求自由和平,在文學創作以及個人生活上的打擊使茨威格對殘酷的現實逐漸絕望。茨威格曾經幻想通過文學來拯救世界,但在現實面前茨威格的理想不得不破滅。帶着對現實的絕望,對文學的絕望,對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唏噓,茨威格選擇了自殺來結束自己的一生。

文學思想

從190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茨威格在創作上漸趨成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茨威格在《柏林日報》(9月19日)上發表《緻外國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于同他們的友誼,以及來日和他們攜手重建歐洲文化的願望。第一次大戰期間,歐洲許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擺脫狹隘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的影響,唯有少數人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反戰立場,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茨威格經曆了戰後的災難:饑馑、寒冷和通貨膨脹;對他觸動最深的是社會道德的淪喪。此後的二十餘年是他的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這一時期的産物。

茨威格的傳記作品同樣十分精彩。《三大師》(1920年)論述巴爾紮克、狄更斯和陀斯陀耶夫斯基。接着,他撰寫了《羅曼·羅蘭》(1921年)。這些著作表達了他對于以自由精神和人道主義為中心的西歐文化的尊崇。

小說方面,《心的焦躁》是他唯一的長篇小說,作于1938年。中短篇小說的基調是現實主義,他最擅長的手法是細膩的心理描寫。他尤其着重選取資産階級社會中婦女的不幸遭遇的題材,揭露“文明人”圈子的生活空虛和道德敗壞,譴責對女性的不尊重和對人的善良品質的殘害,贊美同情、了解、仁愛和寬恕。他努力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描寫道德敗壞給人帶來的情感上的痛苦,揭示個人心靈中種種抽象的美德,甚至讓已經堕落的人身上閃耀出道義的火花,他的目的是要改進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觀念和人們的精神面貌。

茨威格去世之前,完成了《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錄》,這是他一生的曆史,也是對昨日的世界,亦即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沉淪的資産階級世界的回憶。

作品總彙

小說部分

《夜色朦胧》一個少年在夜色朦胧中和一個神秘少女度過了一個銷魂蕩魄的夜晚,但始終不知道她是誰。他一直以為是他的二表姐,為了看她一眼以至于從樹上摔下折斷腿骨,在他卧病養傷時,神秘少女才露出真面目,原來她不是自己的二表姐,而是自己想也沒想過的自己的三表姐。作者用印象主義手法描繪出朦胧夜色中的花園和令人目迷神眩的幽會。

《普拉斯特的春天》一個政妓因為參加賽馬會的新衣服沒有做好,擔心自己不能成為焦點,于是賭氣不去,事後又後悔,于是僞裝成農家女,偷偷趕往現場,結果引誘了一個窮學生,并與之發生關系的故事。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對愛情忠貞不二的癡情少女的絕筆,一個十三歲的少女喜歡上了鄰居青年作家R,因為母親的結婚不得不離開這裡。五年後她重返維也納,每天到他窗下等候,一心隻想委身于他,被他誤認為賣笑女郎,一個人默默忍受着一切,直到他倆的愛情結晶得病夭折,她自己也身患重病即将辭世,才寫下這封沒有具名的長信。

高爾基曾在給茨威格的信裡寫到,這篇小說“以其動人的誠摯語調、對女人超人的溫存、主題的獨創性以及隻有真正的藝術家才具有的奇異的表現力,使我深為震動。讀着這篇短篇小說我高興地笑了起來——您寫得真好!由于對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制。我竟然毫不羞恥地哭了起來”。

《馬來狂人》、《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女仆勒波雷拉》、《偶識此道》、《舊書販門德爾》、《變形的陶醉》、《情感的迷惘》、《奇妙之夜》、《一顆心的淪亡》、《巧識新藝》、《舊書商門德爾》、《桎梏》、《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象棋的故事》、《危險的憐憫》、《最初的經曆》、《月光小巷》、《看不見的收藏》、《無形的壓力》、《日内瓦湖畔的插曲》、《相同又不同的姐妹》

回憶錄

《昨日的世界》、《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歐洲的遺産》、《卡斯特利奧對陣加爾文》(或譯:《良知對陣暴力》、《異端的權利》)、《州,城市,風景》、《藝術創造的秘訣》、《Begegnung mit Menshchen, Büchern, Städten》、《時間與世界》、《巴西,未來的國度》、《詩集》、《文章與介紹》、《日記與書信》 

傳記

《三大師》、《異端的權利》、《麥哲倫航海紀》、《滑鐵盧之戰》、《巴爾紮克》、《斷頭王後》

傳奇

《Rahel rechtet mit Gott》、《Virata-Das Auge des ewigen Bruders》、《Der begrabene Leuchter》 、《Die Legende der dritten Taube》

戲劇

《Das LAMM der Armen》、《Tersites》 、《Jeremias》

身後之名

茨威格去世後,巴西總統下令為這位大師舉行國葬。成千上萬的民衆,不久前曾踴躍參加這位作家的朗誦會,這時懷着悲痛的心情跟在靈車後面為他送葬。其實在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創作如日中天,在德國作家中擁有讀者之衆,很少有人能超過他。

他的作品雅俗共賞,銷售量直線上升,他思想深邃而不流于晦澀,文字平易而不流于膚淺,情節動人而無斧鑿的痕迹。他沒有德國作家故弄玄虛的通病,沒有玩深沉的“哲理思考”,也沒有為賣弄淵博而故意生造出來的古怪詞句。茨威格這種純正真切平易近人的風格,是他赢得讀者的主要原因。在廣大讀者心目中,茨成格既是個傑出的藝術家,又是個能給人以慰藉、啟迪的朋友。然而,這樣一位優秀的作家卻長期為文學史家和評論家所忽略。

1933年以前,反映遲鈍的文學評論家還來不及對他的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1933年茨威格的作品被焚遭禁,從此這位猶太作家幾乎從德國學者的視野中完全消失。

1945年以後,茨威格的作品首先在美國和日本,接着在蘇聯引起強烈反響,惟獨在德語國家似乎為人所遺忘。直到1981年,茨威格誕生一百周年,聯邦德國S·費歇爾出版社重版了茨威格的作品,他的中短篇名篇《奇妙的一夜》、《感情的混亂》,他的作家傳記《三大師》、《與妖魔搏鬥》,他的曆史人物傳記《約瑟夫·富歇》、《瑪麗·安東奈特》以及他惟一的長篇小說《愛與同情》先後出版,并且一再重版。讀者似乎發現了一顆文壇新星,從此茨威格名聲大振,不僅他生前已經發表過的名篇逐一再版,便是他生前從未發表過的遺稿也被克魯特·貝克整理付印。于是讀者得以欣賞茨威格的另外兩部長篇小說《變形的陶醉》和《克拉麗莎》以及其他第一次問世的中短篇。于是,從1981年起,世界範圍内掀起了茨威格熱,持續不衰。

上一篇:斯蒂芬·庫裡

下一篇:水著女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