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西漢初年的治世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漢初,社會經濟衰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文帝生活十分節儉,宮室内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車類也沒有添,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诏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文帝、景帝還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幹人員,并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産。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解百官關心農桑。每年春耕時,他們親自下地耕作,給百姓做榜樣。文景時期,重視“以德化民”,當時社會比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來。到景帝後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
    中文名:文景之治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Rule of Wen and Jing 時代:漢朝 時間: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 相關人物: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

簡介

文景之治是指中國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漢初,社會經濟衰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别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是租率最終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敵對國家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節儉,宮室内車騎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诏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漢文帝重視農業,曾多次下令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幹人員,并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産。

随着生産日漸得到恢複并且迅速發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史稱:“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漢書•食貨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漢王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是中國皇權專制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國曆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文景之治也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西漢文帝景帝時期出現的政治安定、社會經濟得到顯著發展的局面,曆來被視為封建社會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文帝劉恒(前203—前157),高祖中子。高帝十一年(前196)受封為代王。前180年呂後死,諸呂謀亂,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與朱虛侯劉章等宗室大臣共誅諸呂,迎立劉恒為帝,劉恒在位23年。景帝劉啟(前189—前141),文帝太子,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文景時期繼續推行并發展漢高祖以來的休養生息政策,多次下诏勸農,鼓勵農民發展農業生産。

同時還注意減輕人民的負擔,文帝前二年(前178)和前十二年,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史記·孝文本紀》),即将田租率由原來的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并一度全部免除田租。景帝時實行三十稅一,成為定制。文帝時算賦也由每人每年120錢減至40錢,徭役則由每年一次減為三年一次(1個月)。景帝二年(前155)又把秦時17歲傅籍給公家徭役的制度改為20歲始傅。此外,弛山澤之禁,促進農民的副業生産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系的鹽鐵事業的發展。還廢除一些嚴刑苛法,如诽謗妖言法、妻孥連坐法,停止斷殘肢體的肉刑,減輕笞刑等。文帝時許多官吏斷獄從輕,持政務在寬厚,不事苛求,因此獄事簡省,人民所受的壓迫比秦時有顯著的減輕。文帝時期還注意抑奢,提倡儉樸。在位期間,宮室、苑囿、服飾,都無所增益。他還屢次下诏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他所寵愛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文帝曾想建造一座露台,聽說要花費百金,等于中人十家之産,于是作罷。所以,當時國家的财政開支有所節制和縮減,貴族官僚也不敢濫事搜刮,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文景兩代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結果,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顯著的發展,封建統治也日益鞏固。

史載:漢初至武帝即位的70年間,由于國内政治安定,隻要不遇水旱之災,百姓總是人給家足,郡國的倉廪堆滿了糧食。太倉裡的糧食由于陳陳相因,緻腐爛而不可食,政府的庫房有餘财,京師的錢财有千百萬,連串錢的繩子都朽斷了(見《漢書·食貨志》)。這是對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但是,文景時期的“與民休息”政策歸根到底是地主階級的政策。其目的是為了穩定和加強對人民的控制,進一步鞏固封建統治,一些看來對農民有利的措施,實則對地主、商人更為有利。例如,文景時期減免田租,獲利最大的是地主。因此,在文景之治安定、富足的另一面,就是土地兼并勢力的日益發展。

文景之治,表面上人民受惠,然則其施政不出于"開明專制"的典型。我們也知道:在一個廣大的領域之上行專制,必自命開明。因為它執掌絕對的皇權,除了以"受天命"和"替百姓服務"之外,找不出一個更好支持它本身存在及其作為的邏輯。其真僞不論,即算它做得最好,頂多亦不過"民享",而不是"民治",長期如此,其權力必凝固而為官僚政治。

時間

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前後41年,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統治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曆史意義

由于秦末農民戰争和四年楚漢之争,社會動蕩不安,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緻使西漢初年,社會經濟非常貧困。史書上記載當時的情況是:老百姓無法在田地上生産,到處是饑荒,發生了人吃人的現象,百姓死者過半。那時連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純一色的馬拉的車子,将相們隻能坐牛車。面對着這種形勢,恢複和發展封建經濟成為鞏固統治的當務之急。漢初的統治者采取了休養生息政策,減輕徭役賦稅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産,以鞏固封建統治。文景兩代,繼續大力推行這一政策,因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較快發展。

經過勞動人民幾十年的辛勤勞動,到景帝末年和武帝初年,社會和國家都已經比較富庶。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記載說:“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廪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财。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由此可見,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确實稱得上是太平盛世。因此史家稱這段統治時期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在漢朝統一王權的統治下,統治階級順應曆史發展,采取與時代相應的統治政策,符合當時社會的發展狀況,因而促進了政治的進步和經濟的繁榮,出現了中國曆史上有名的空前盛世。

曆史背景

文景之治是西漢文帝,景帝兩代40年左右的時間政治穩定、經濟生産得到顯著發展的“盛世”。

漢文帝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子,母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為代王。公元前180年呂後死,諸呂作亂,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與朱虛侯劉章等宗室大臣共誅諸呂,迎立劉恒為帝黨内團結的辯證法毛澤東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西漢王朝建立後,漢高祖、惠帝、呂後都着力于農業生産,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收到了顯著的成效。文景兩帝相繼即位後,又在這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這便是曆史上所稱的“文景之治”。

漢文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産,他即位後多次下诏勸課農桑,按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幹員,經常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發展生産。同時還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文帝前二年(前178年)和前十二年,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減為三十稅一,前十三年還全部免去田租。自後,三十稅一遂成為漢代定制。文帝時,算賦也由每年120錢減至每人每年40錢,徭役則減至每3年服役一次。景帝二年(前155年),又把秦時17歲傅籍給公家徭役的制度改為20歲始傅,而著于漢律的傅籍年齡則為23歲。此外,文帝還下诏“弛山澤之禁”,即開放原來歸國家所有的山林川澤,從而促進了農民的副業生産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系的鹽鐵生産事業的發展。文帝前十二年還廢除了過關用傳的制度,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區間的經濟聯系。對于農業生産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漢文帝對秦代以來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①秦代大多數罪人,即被判處為隸臣妾以及比隸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沒有刑期,終生服勞役。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據犯罪情節輕重類文明是性愛受壓抑的産物,人的性愛因遭受壓抑,無法滿足文景兩代對周邊少數民族也不輕易動兵,盡力維持相安的關系。呂後時,南越王趙佗自立為帝,役屬閩越、西瓯、駱,又乘黃屋左纛,與漢王朝分庭抗禮。文帝即位後,為趙越佗修葺祖墳,尊寵趙氏昆弟,并派陸賈再度出使南越,賜書趙佗,于是趙佗去黃屋左纛,歸附漢王朝。文帝後二年(前162年),又與匈奴定和親之約,此後匈奴雖背約屢犯邊境,但文帝隻是诏令邊郡嚴加備守,并不興兵出擊,以免煩擾百姓。

文景之治之所以成為封建社會的盛世,與文帝個人勵精圖治是分不開的。他即位不久,就廢止诽謗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膽地提出不同的意見。秦代以來有所謂“秘祝”之官,凡有災祥就移過于臣下。文帝前十三年下诏廢除并且聲明:百官的錯誤和罪過,皇帝要負責。次年,他又禁止祠官為他祝福。文帝自奉也相當節儉,他在位23年,宮室苑囿,車騎服禦之物都沒有增添。他屢次下诏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他所寵愛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文帝曾想建造一座露台,聽說要花費百金,等于中人十家之産,于是作罷。因為文帝提倡儉約,所以當時的國家财政開支有所節制和縮減,貴族官僚也不敢濫事搜括,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是“休養生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文景兩代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結果,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顯著的發展,封建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文景之世,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

列侯封國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得多。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餘錢至數十錢。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漢初至武帝即位的70年間義”。

主要措施

實行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

劉邦登基後,約法省禁,減輕田賦稅率,“什五而稅一”。漢惠帝時,下令“減田租,複十五稅一”。可知劉邦在位的12年間,後期因國家财政上的需要,稅率有所提高,但惠帝于漢高祖十二年即位後,馬上恢複了原來的稅率,使十五稅一保持下來,即使呂後當政時也未見改變。漢文帝時,進一步降低田租的稅率,按“三十稅一”征稅。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田賦稅率最低的時期,而且以後始終不變。

鼓勵生産、發展經濟,擴大稅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在農業方面,多次下诏勸課農桑,按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幹員,經常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發展生産,還通過各種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人民開荒。在工商業方面,文帝“弛山澤之禁”,即開放原來歸國家所有的山林川澤,從而促進了農副業生産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系的鹽鐵生産事業的發展。文帝十二年又廢除了過關用傳制度,促進商品流通和各地區間的經濟交往。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工商雜稅收入逐步超過了全國的田租收入,也使政府有财力減免田租。漢景帝恢複與匈奴等周邊民族通關市,發展邊境貿易。在“異物内流,利不外洩”的原則下,取得了巨大的貿易順差。

厲行節約,禁止浪費。

漢文帝提倡節儉,他在位期間,宮室苑囿,車騎服禦,都無增加。他曾經想做一個露台,預算報上來,需要百金,他便放棄了這一想法。他說:“百金相當中産人家十家的财産總和了,我繼承先帝的宮室,還常覺得羞恥,怎麼能花百金建露台。”為了減免人民稅負,他還減少自己的開支,裁減侍衛人馬。漢景帝下诏不接受地方貢獻的錦繡等奢侈物品,并禁止地方官員購買黃金珠玉,否則以盜竊論罪。

通過“貴粟”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史載文帝時每石“粟至十餘錢”。為了保證農民的收入,吸引農民重視農業生産,漢文帝君臣認為惟一途徑就是提高糧食價格,對能夠提供糧食者實行獎勵。他們采取的策略是鼓勵有錢人家購買農民的糧食,捐獻給國家。對于能捐獻糧食并運送到邊境糧庫的,國家按照捐獻數額的不同賜予不同爵位,還可以贖罪。這樣,邊防要塞的糧食儲備迅速充足了,接下來又進一步充實各郡縣的儲備。隻要郡縣儲備足夠一年所需,該郡縣就可以免收農民田租。在這樣政策的鼓勵下,農民的收入保障了,負擔減輕了,國家的儲備也充足了。

實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逐步加強中央集權。

漢初鑒于秦朝極端專制之弊,在國體上實行了郡國并行制。最初對減輕中央财政的負擔、緩解漢初的财政困難、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地方也能因地制宜的實行一些惠民政策,如齊國工商業發達,又有漁鹽之利,便不征農業稅。吳國則有銅山、海鹽能獲巨利,故無賦稅。

抑制豪強

禁止豪強私自鑄錢;重農抑商;逐步分化諸侯

西漢前期“與民休息”的政策,對農民是雨露陽光,但卻助長了豪強商賈的實力。因為豪強地主占有的土地多,輕徭薄賦政策使他們獲利最多;“弛山澤之禁”,富商從中獲利最大。所以,在“與民休息”的同時,豪強巨商一天天膨脹起來,社會上形成了擁有政治優勢的漢初軍功集團、桀骜不馴的巨族土霸和财力日益雄厚的商人三股勢力。這些豪富占有大量财富,一方面使用成群奴婢,過着侈靡生活,消耗着大量的勞動成果,影響着農業生産;一方面瘋狂兼并土地,逼迫大量的自耕農破産流亡。當時國家的稅收是三十稅一,即收獲量的3.33%,地主向佃農收取的地租率是什五,即收獲量的50%,其差額就是地主的受益即46.67%。社會财富占有的懸殊,是社會不安的最大隐患,這極容易造成社會秩序的動蕩和階級矛盾的尖銳。

為了保護自耕農的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保持社會的安定,文景二帝開始采取了一些抑制豪強的措施。文帝的重要策臣賈誼提出:移風易俗,反對豪強淫侈之風;禁止豪強私自鑄錢;重農抑商;逐步分化諸侯;加強儲備以防災荒等一系列建議。這些主張嚴重損害了權貴階層的利益,賈誼也成了他們的攻擊對象,指責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最後,賈誼終于被陷害,流放到潮濕沼荒之地,死時年僅33歲。

漢景帝時的晁錯是比賈誼更務實的政治家,也更加勇敢。晁錯指出今天雖然法律“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他提出“損有餘補不足”的理财思路,以捐獻糧食授予爵位的方式,誘使富人去購買農民的糧食來實現重農國策。他勸景帝勇敢地接受權貴集團的挑戰,得到了景帝的重用,但也受到權貴們更多的攻擊。景帝在打擊豪強方面,采取了更加嚴厲的措施,特别是任用郅都、王溫舒、嚴延年、甯成等所謂的酷吏,痛誅不法豪強。史書上說“流血十餘裡”,“餘皆股栗”,“豪強肋息,威震旁郡”。晁錯的父親從老家趕來勸阻兒子說:“你這樣做,劉氏安矣,而晁氏危。”晁錯父親受不了壓力而服毒自殺,晁錯也在後來的七國之亂中被殺害。賈誼和晁錯的主張先後被文帝和景帝接納并實行,作為“文景之治”的重要功臣一直被後世稱頌。

太平盛世

百姓無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畝,天下殷富

在薄稅勸農,與民休息的政策指導下,經過文景二帝41年的治理,迎來了西漢前期的太平盛世。

首先是農民負擔大大減輕。從漢高祖即位(公元前202年)到漢景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前後共62年間,西漢王朝實行的是中國古代堪稱典範的輕徭薄賦政策,農民的負擔是最輕的。從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起,又連續免除全國田賦長達11年,在這期間,農民來自農業稅的負擔沒有了,這在封建社會是絕無僅有的。所以,西漢前期七十餘年農民負擔一直很輕是曆史上公認的。

其次是人民富足,社會安定。守闾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外,居官者以為姓号。故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先行仁義而後绌恥辱焉。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這樣的安康和諧社會在中國曆史上是少有的。

再次,經濟發展,國家财政充實。由于經濟得到發展和繁榮,國家财政與建國初相比,出現了天壤之别。如文景時,“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貫之錢”。至漢武帝即位時,國家财政又上了新台階。“都鄙廪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财,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國家财政實力如此雄厚,也是在中國封建社會少見的。

由此可知,西漢以“文景之治”為标志的太平盛世,是通過輕徭薄賦政策取得的。漢初“無為而治”的國策,也不是無所事事、放任自流的“無為”,而是積極“有為”的。那就是為農民建立平靜穩定的生産環境,努力把對農民生活生産活動的幹擾降低到最小,努力保證農民的勞動得到穩定的報酬。在排除農民生産幹擾方面,一是減輕政府對農民的賦役負擔,二是打擊豪強對農民的侵害;在保證農民收益上,一方面大幅度減免農業稅,一方面通過财稅政策穩定物價。太平盛世,國家的财政收入多、富人的收入高不是标志,更重要的是看人民的富足程度,尤其要看農民的富足程度。

漢文帝介紹

西漢皇帝。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高祖子。高帝十一年 (前196)立為代王。高後八年(前180),呂後死。諸呂之亂平定後,被大臣周勃等迎立為帝。繼續推行與民休息政策,勸課農桑,減省租賦,廢除收孥相坐律令,免官奴婢為庶人。又募民實邊,令民得納粟拜爵。為削弱諸侯王勢力,分齊國和淮南國為小國。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全國戶口有所增長。後世史家将其與景帝統治時期并稱為文景之治。廟号太宗。

漢文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産,鼓勵農民發展生産。他注意減輕人民負擔,常頒布減省租賦诏令。文帝對秦代的苛刑峻法在高祖、呂後改革的基礎上,又作了重大改革。文帝對周邊少數民族采取安撫友好的政策,不輕易動兵,盡力維持相安的關系。這種做法既起到了“禦胡”的目的,也起了開發邊境的作用,為漢代屯田之先河。

在生活方面,文帝崇尚省儉克奢,他在位二十三年,史稱其“宮室苑囿車騎服禦無所增益”。前一五七年,文帝去世,終年四十六歲,葬霸陵。

漢景帝介紹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前141)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采用窦皇後的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後因采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幸賴太尉周亞夫平定,自此中央權力鞏固,諸王毫無實力。在位十六年崩。

漢初至漢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間,文,景二帝仁慈恭儉,笃信黃老,以清靜不擾民為政策,海内富庶,國力強盛,世稱為文景之治。為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漢文帝希望克制自己的欲望,引導人民走向善良,通過使西漢王朝的統治在人們心目中高度合理化,所以文景之治得以實現,從這個角度看,漢景帝的确是一代明君。文帝時期一些寬松的法律被取消了,所以漢景帝陽陵附近發現了大批的殉葬,所以他所重用的大臣幾乎個個不得善終,但是他的統治是比較清明的,社會是安定的。不過他太累了,統治了十六年,他四十八歲時就去世了。

本質

漢初休養生息政策的繼續和發展,使中國出現了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本質不是對農民戰争的讓步,而是鑒于秦亡于政所做的積極有為的調整,實施較為開明的政治,以達到鞏固專政的目的,它是地主階級求長治久安的意志表現,為漢武帝的大一統奠定了政治和物質條件。

結果

文景兩代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結果,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顯著的發展,封建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文景之世,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國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得多。農業的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餘錢至數十錢。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漢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間,由于國内政治安定,隻要不遇水旱之災,百姓總是人給家足,郡國的倉廪堆滿了糧食。太倉裡的糧食由于陳陳相因,緻腐爛而不可食,政府的庫房有餘财,京師的錢财有千百萬,連串錢的繩子都朽斷了。這是對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

但是,文景時期的“與民休息”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穩定和加強對農民的控制,進一步鞏固封建統治,一些看來對農民有利的措施,實則對地主、商人更為有利。例如,文景減免田賦,地主獲利最大,入粟拜爵,也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同時,文帝為求得政治上的安定,對同姓諸侯王的權勢雖曾有所限制,但未能采取果斷措施消除其動亂隐患;景帝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合謀叛亂(見吳楚七國之亂),與此當有一定的關系。

上一篇:臨淵羨魚

下一篇:鐵傘怪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