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

教父

美國1972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電影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影片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馬裡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柯裡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柯裡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1]。
    主标題:維托·柯裡昂 副标題1: 演員 馬龍·白蘭度 副标題2: 副标題3: 第一任教父,具有紳士風度和懾人的威嚴。少年時,他生活在西西裡,後逃到美國建立黑手黨帝國。作為黑手黨的首領,他常常幹違法的構當。然而,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的愛戴。他有一個準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枭索拉索的要求,并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 主标題:邁克·柯裡昂 副标題1:演員 艾爾·帕西諾 副标題2: 副标題3: 維托的小兒子,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繼承了父親沉着、冷靜、精明、堅強的性格。刺殺索拉索及麥考斯基後,到西西裡避風頭,結識當地美麗女孩而結婚。當妻子遭謀殺後,返回美國接掌家族事業,成為第二代教父,并一次性清掃家族内奸及敵人。 主标題:桑提諾·桑尼·柯裡昂 副标題1: 演員 詹姆斯·凱恩 副标題2: 副标題3: 維托的大兒子,弗雷多與邁克爾的哥哥,性格火爆。他的私生活一塌糊塗,除了妻子之外,還有多位情婦,但他對家人及家族聲譽相當維護。作為裡昂家族的長子,他本是家族事業的繼承人,但因性格魯莽,被對手設計殺死。 主标題:湯姆·黑根 副标題1: 演員 羅伯特·杜瓦爾 副标題2: 副标題3: 教父收養的孤兒,與邁克情同手足,擔任柯裡昂家族的顧問角色,為人冷靜理智,是柯裡昂家族深為仰賴的軍師。他尊敬教父,愛護桑尼與邁克等,同時也愛自己的家庭。他代表老闆面對諸多難題,并在困難面前作出艱難的抉擇。 主标題:凱·亞當斯 副标題1: 演員 黛安·基頓 副标題2: 副标題3:邁克的大學同學和女友,後來成為他的妻子。她與邁克有過一段甜蜜的戀情。成為邁克的妻子以後,她逐漸識清邁克的真實面目,從而有了打掉孩子的想法。 中文名:教父 外文名:The Godfather 類型:劇情,驚悚,犯罪 出品公司:派拉蒙影業 制片地區:美國 拍攝地點:美國 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編劇:科波拉、馬裡奧·普佐 制片人:艾伯特·魯迪 主演: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 片長:175分鐘 對白語言:英語、意大利語、拉丁語 色彩:彩色 imdb編碼:tt0068646 主要獎項: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 出品時間:1972年 制片成本:$6,000,000 分級:R 原著:馬裡奧·普佐 配樂:尼諾·羅塔 票房:2億4500萬美元(截至1997年) 拍攝日期:1971年3月29日-1971年8月6日

劇情簡介

1945年夏天,美國本部黑手黨柯裡昂家族首領,教父維托·柯裡昂為小女兒康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維托·柯裡昂有三個兒子,好色的長子桑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從二戰戰場回來的小兒子邁克。其中桑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邁克雖然精明能幹,卻對家族的事業沒什麼興趣。

維托·柯裡昂是黑手黨首領,常幹違法的勾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他還有一個準則,就是決不販毒害人。為此他拒絕了毒枭索拉索的要求,并因此激化了與紐約其它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聖誕前夕,索拉索劫持了教父的教子湯姆,并派人暗殺教父。教父中槍入院。索拉索要湯姆設法使桑尼同意毒品買賣,重新談判。桑尼有勇無謀,他發誓報仇,卻無計可施。

邁克去醫院探望父親,他發現保镖已被收買,而警方亦和索拉索串通一氣。各家族間的火拼一觸即發。邁克制定了一個計策誘使索拉索和警長前來談判。在一家小餐館内,邁克用事先藏在廁所内的手槍擊斃了索拉索和警長。

邁克逃到了西西裡,在那裡他娶了美麗的阿波蘿妮亞為妻,過着田園詩般的生活。而此時,紐約各個黑手黨家族間的仇殺卻越來越激烈。桑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賣,被人打得千瘡百孔。教父傷愈複出,安排各家族間的和解。聽到噩耗的邁克也受到了襲擊。被收買的保镖法布裡奇奧在邁克的車上裝了炸彈。邁克雖幸免于難,卻痛失愛妻。

邁克于1951年回到了紐約,并和前女友凱結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将家族首領的位置傳給了邁克。在教父病故之後,邁克開始了醞釀已久的複仇。他派人刺殺了另兩個敵對家族的首領,并殺死了謀害他前妻的法布裡奇奧。同時他也命人殺死了卡洛,為桑尼報了仇。

仇敵盡數剪除。康妮因為丈夫被殺而沖進了家門,瘋狂地撕打邁克。邁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進了瘋人院。他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

角色

馬龍·白蘭度 

 維托·柯裡昂

阿爾·帕西諾 

 邁克·柯裡昂

詹姆斯·凱恩 

桑提諾·桑尼·柯裡昂

羅伯特·杜瓦爾 

湯姆·黑根

黛安·基頓 

凱·亞當斯

塔莉娅·夏爾 

康妮·柯裡昂·瑞茲

約翰·凱澤爾 

弗雷多·柯裡昂

摩甘娜·金 

卡梅拉·柯裡昂

艾爾·勒提裡 

 索拉索

理查德·S·卡斯特拉諾

 彼特·克雷曼沙

斯特林·海登 

 Capt. Mark McCluskey

約翰·馬利 

 Jack Woltz

理查德·康特  

埃米利奧·巴齊尼

吉亞尼·盧索 

 卡洛·瑞茲

Rudy Bond  

Carmine Cuneo

阿爾·馬蒂諾 

 Johnny Fontane

Morgana King 

 Mama Corleone

Lenny Montana 

 Luca Brasi

John Martino 

Paulie Gatto

Salvatore Corsitto

 Amerigo Bonasera

Tony Giorgio 

 Bruno Tattaglia

Victor Rendina 

 Philip Tattaglia

Julie Gregg 

Sandra Corleone

Angelo Infanti 

 Fabrizio

Corrado Gaipa 

Don Tommasino

Gian-Carlo Coppola

 Baptism observer

薩羅·烏爾濟 

 Vitelli

Ron Gilbert 

Usher in bridal party

Anthony Gounaris 

 Anthony Vito Corleone

Tony Lip

 Guest

Sal Richards 

Drunk

Frank Sivero

Extra

Gabriele Torrei 

 Enzo Robutti

Louie Guss 

Don Zaluchi

Carol Morley

 Night Nurse

羅曼·科波拉 

 Boy on street

Merril E. Joels  

Toll Both Collector

Norm Bacchiocchi 

 Luca Brasi's Assassin

Tybee Brascia 

Dancer in Wedding Scene

Robert Dahdah 

Crowd

Raymond Martino 

Corleone Family Member

Simonetta Stefanelli 

Apollonia - Sicilian Sequence

Alex Rocco 

Moe Greene

Vito Scotti 

Nazorine

職員表

制作人

加裡·弗雷德裡克森

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副導演(助理)

Tony Brandt

編劇

馬裡奧·普佐

攝影

戈登·威利斯

配樂

尼諾·羅塔

剪輯

William Reynolds

選角導演

Louis DiGiaimo

配音導演

王曉巍(電影頻道版)、李法曾(先科版)

藝術指導

迪安·塔沃拉裡斯

美術設計

Warren Clymer

服裝設計

Anna Hill Johnstone

布景師

Philip Smith

角色介紹

以上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專輯名稱

曲目

曲目

1972年《教父》

《Main Title》(The Godfather Waltz)

《I Have But One Heart》

《The Pickup》

《Connie's Wedding》

《The Halls of Fear》

《Sicilian Pastorale》

《The Godfather》

《The Godfather Waltz》

《Appollonia》

《The New Godfather》

《The Baptism》

《The Godfather》(Finale)

幕後花絮

    在影片拍攝期間,科波拉與制片方派拉蒙影業公司發生了激烈沖突,以緻制片方考慮過将他換掉。片中馬龍·白蘭度的大多台詞是照着提示卡念出來的。此外,他還有意模仿了維托·柯裡昂的人物原型Frank Costello的聲音。馬龍·白蘭度希望讓維托·柯裡昂看起來像“鬥牛犬”。試鏡時,他在嘴裡塞了棉花,讓兩頰鼓起來。實際拍攝時,他佩戴了一副牙醫特制的牙套。扮演盧卡的Lenny Montana因與馬龍·白蘭度配戲非常緊張,甚至說錯了台詞,不過科波拉認為他的緊張表現恰到好處,在最終版本中予以保留。片中維托給了強尼一個掌掴。然而這是劇本中沒有的,扮演強尼的阿爾·馬蒂諾流露出的困惑也是他真實的演繹。開篇場景中白蘭度懷抱的那隻貓是他在派拉蒙的片場偶然發現的一隻流浪貓。這隻貓的呼噜聲甚至蓋過了白蘭度的台詞。在卧室場景中,床上的馬頭場景堪稱這部電影裡最驚人的一幕,劇組使用了真實的馬頭拍攝。動物權利組織因此提出抗議,科波拉稱這隻馬頭是從一家狗糧加工廠購得,他們不會出于拍攝需要而殘害動物。科波拉最初的導演剪輯版長126分鐘,而制片方認為過短,正式上映的版本比導演剪輯版長50分鐘。桑尼毆打康妮丈夫的場景用了4天才拍攝完成,使用的臨時演員多達700人。艾爾·帕西諾表示馬龍·白蘭度在拍攝醫院中的鏡頭時,确實熱淚盈眶。扮演卡羅的吉亞尼·盧索有着黑道背景。由于從未演過戲,他的出演遭到了白蘭度的反對。為此吉亞尼·盧索試圖威脅白蘭度。然而這讓白蘭度誤以他是在表演,并因此肯定了他的演技。拍攝桑尼在街上毆打姐夫的鏡頭時,扮演桑尼的詹姆斯·凱恩打斷了那位演員的兩根肋骨。另外,當時畫面的背景中出現了卡車和木箱,用于遮擋不适合的背景。在西西裡拍攝的畫面中,邁克爾的妝容與在紐約拍攝時不相符,因為派拉蒙不願支付化妝師赴意大利的費用。在拍攝沃爾茲住所的外景時,由于羅伯特·杜瓦爾和約翰·馬利無法到場,劇組隻好物色臨時演員作兩人的替身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名稱

提名/獲獎方

1972年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獲獎)

羅伯特·杜瓦爾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男配角(獲獎)

阿爾·帕西諾

1973年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演員(獲獎)

阿爾·帕西諾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獲獎)

《教父》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獲獎)

馬龍·白蘭度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獲獎)

馬裡奧·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詹姆斯·卡安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羅伯特·杜瓦爾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Anna Hill Johnstone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剪輯(提名)

William Reynolds、Peter Zinner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音效(提名)

Charles Grenzbach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音效(提名)

Richard Portman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音效(提名)

Christopher Newman

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配樂(提名)

尼諾·羅塔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獲獎)

《教父》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獲獎)

馬龍·白蘭度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導演(獲獎)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編劇(獲獎)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馬裡奧·普佐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獲獎)

尼諾·羅塔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阿爾·帕西諾

第3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配角(提名)

詹姆斯·卡安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獲獎)

尼諾·羅塔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馬龍·白蘭度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羅伯特·杜瓦爾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服裝(提名)

Anna Hill Johnstone

第2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新人(提名)

阿爾·帕西諾

意大利大衛獎大衛特别獎(獲獎)

阿爾·帕西諾

幕後制作

創作背景

《教父》改編自馬裡奧·普佐于1969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小說中的主人公維托·科萊昂的原型是被稱為“黑幫總理”的Frank Costello以及暴徒Vito Genovese。Frank Costello和Vito Genovese都是紐約黑手黨的成員,小說中的一些黑手黨行動也源于兩人制造的真實事件。小說中有些主要情節沒能出現在影片中,比如維托·唐·科萊昂對于早年生活的倒叙,包括他如何移居美國、怎樣殺死唐·法努奇以及如何成為黑手黨的教父。

演員選擇

制片方派拉蒙影業公司起初并不認同導演科波拉選定的演員。制片方極力反對白蘭度扮演維托·唐·科萊昂,希望勞倫斯·奧利弗擔綱,但奧利弗因健康問題而無法出演。派拉蒙影業公司的一位主管又建議請丹尼·托馬斯扮演維托·唐·科萊昂,後來經過科波拉的一再懇求,制片方終于同意與白蘭度簽約,但前提是片酬必須遠遠低于以往,而且務必參加試鏡和簽署絕不延誤拍攝進度的協議。在試鏡中,白蘭度擊敗了競争對手歐内斯特·博格甯,并獲得了派拉蒙公司上層的認可。

制片方本想請羅伯特·雷德福或瑞安·奧尼爾扮演邁克,而科波拉則希望啟用看上去像意大利人的陌生面孔。科波拉看中了初出茅廬的阿爾·帕西諾,可制片方認為身高隻有1米70的帕西諾不适合扮演邁克。雖然傑克·尼科爾森、達斯汀·霍夫曼、沃倫·比蒂、馬丁·辛和詹姆斯·凱恩都參加了試鏡,但科波拉仍堅持為帕西諾争取這個角色,并以退出拍攝相威脅,無奈之下制片方最終隻得妥協。

除去片中的主角外,其他角色也競争激烈。布魯斯·鄧恩、保羅·紐曼和史蒂夫·麥奎因都是扮演湯姆·哈根的最初人選。安東尼·博金斯和米亞·法羅也分别參加了桑尼和凱伊角色的試鏡。羅伯特·德尼羅參加了邁克爾、桑尼、卡洛和鮑利四個角色的試鏡,并得到了鮑利的角色,可科波拉選擇用他完成“交易”,因為在制片方無法确定是否該讓阿爾·帕西諾扮演邁克時,帕西諾已經簽約出演《我的子彈會拐彎》,科波拉為了得到帕西諾,就必須用德尼羅交換。

導演選擇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并非是執導《教父》的最初人選,在他擔綱導演之前,制片方至少與兩位導演接洽過此事,其中包括意大利導演賽爾喬·萊翁,但是對黑手黨故事不感興趣的萊翁回絕了制片方的邀請。科波拉起初不願執導這部電影,因為他惟恐影片有宣揚黑手黨和暴力之嫌,從而有損于他的西西裡血統。後來科波拉發現可以讓影片成為對美國資本主義的隐喻時,開始對影片充滿熱情,同意擔綱執導。

拍攝場景

1971年3月29日,《教父》正式開拍。片中沃爾茲住所的外景取自洛杉矶大多,其餘外景則多數在紐約拍攝完成。影片中西紅柿花園是在紐約長島的一處私人居住地實景拍攝。為了拍攝邁克爾和凱伊在聖誕節的購物場景,劇組特地将已經關閉的Best Company旗艦店重新裝扮。

電影道具

在拍攝莫·格林被殺的鏡頭時,為打造出子彈射穿眼球的效果,劇組在演員的鏡架上隐藏了兩隻管子,分别裝有血液和BB彈及壓縮空氣,當槍響後,BB彈在壓縮氣體的作用下從内部擊碎鏡片,血液也随之湧出。麥克勞斯基額頭中彈的效果也同樣出自一系列機關,劇組為演員制作了一個假前額,并在額頭中央留出缺口,向缺口注滿假血,然後再用一塊“肌肉”堵住缺口。

制作發行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1972年3月15日

美國

1972年3月22日

美國

1972年7月15日

日本

1972年8月10日

IMDB烏拉圭

1972年8月24日

西德

1972年9月14日

意大利

1972年9月20日

阿根廷

1972年9月21日

意大利

1972年9月27日

瑞典

1972年9月29日

芬蘭

1972年10月16日

挪威

1972年10月18日

法國

1972年11月2日

澳大利亞

1972年12月26日

丹麥

1973年1月18日

荷蘭

1973年10月

土耳其

1975年1月1日

捷克斯洛伐克

1977年5月25日

捷克斯洛伐克

1977年5月25日

韓國

1979年8月18日

意大利

1980年1月24日

香港

1982年3月25日

匈牙利

1990年11月1日

澳大利亞

1990年11月30日

土耳其  

影片票房

《教父》于1972年在美國上映,上映首周票房就超過了524萬美元,首輪上映的票房達到8150萬美元,恰好是其拍攝和宣傳投入的14倍。影片重新上映後,北美票房總額達到1億3400萬美元。截至1997年5月,影片在全球的累計票房超過2億4500萬美元 。

碟片發行

2013年12月,中國首次引進《教父》系列電影,并由泰盛文化發行《教父三部曲》BD四碟套裝珍藏版以及DVD三碟套裝珍藏版。

影片重映

2022年2月25日,《教父》重映版登陸北美及全球其他地區的限定影院

4K超高清版

2022年3月22日,《教父》三部曲首次以4K超高清發行,以慶祝第一部電影的50周年

影片評價

總體評價

《教父》以沉郁冷靜的風格講述了一段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黑幫史詩。它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黑幫電影之一,被譽為男人的聖經。該片不但在評論、藝術和票房上都取得了成功,而且它還為後人樹立了一個典範,是一部衆口稱贊的經典電影,它在權威電影網站上的好評率高達百分之百。美國權威電影組織美國電影學院将其評為“美國最偉大的黑幫經典電影”。(新浪網評)

《教父》對電影史、黑幫類型片、流行文化的影響至深至遠,它是很多導演心中的影史最佳電影,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等演員的出色演繹,加上故事本身的史詩性,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一部傑作。《教父》作為黑幫題材的電影,不是虛無主義地淡化宗教意味,相反這部電影有着深深的基督教烙印,它很少讨論善惡,也很少用主觀鏡頭表現宗教的道德觀,但就是在幾個節點,集中表現出人物内心的煎熬,舉重若輕地表達了這一層内涵。(《南方周末》評)

《教父》的深層意義在于它為美國電影史上的犯罪片開拓了寬廣的前景。這部電影不僅拓展了犯罪片的表現領域,其思想意義和内涵也遠遠超越了暴力的範疇,并将主題升華為人類社會中最常見的權力交替中的深層意義——權力與罪惡的關系。(《合肥晚報》評)

《教父》對宗教的讨論若隐若現,善惡的界限被優雅、溫馨、仁慈、家庭所模糊。片中教父的形象颠覆了人們對黑幫大佬的傳統認知,影片裡的黑幫大佬不再一臉橫肉飛揚跋扈,他可以溫和仁慈,可以體面優雅。導演在電影裡安排了大規模的刺殺場景,娴熟地運用交叉蒙太奇表現複仇情節。當馬龍·白蘭度以極其平和的口氣說出他會提出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條件時,黑社會的暴力行徑被最大化地消解,并由此産生出巨大的美學張力。(《南方周末》評)

叙事情節

《教父》在叙事上很圓熟,婚禮半小時的伏線密集,對龐大的人物關系網、情節發展起着關鍵作用。影片開頭埋下的幾處伏筆,在後來的劇情中全有呼應,而且令人感到新穎的是這幾處呼應并不決定情節走向,而是草灰伏線式連接。比如殡儀館老闆第二次出現,是在教父長子桑尼被槍殺後,教父拜托他來為愛子整理遺容。蛋糕店老闆的女婿恩佐第二次出現是在教父被槍擊後,在醫院裡和邁克爾假扮保镖護衛教父。這幾處情節,都沒有決定劇情的走向,而是連接了前後劇情,将複雜的人物關系網融為緊密的整體;而且這種呼應是古典叙事中常見的“受恩-回報”式呼應,叙事節奏綿勁,對人物塑造的本身也是一種渲染。(《南方周末》評)

場景鏡頭

《教父》有多處極其經典的鏡頭運用,比如開場老教父背對鏡頭,聽着殡儀館老闆講話,光線很暗,等耳語過後,突然正打,然後慢慢拉開鏡頭,呈現全屋的場景,将教父威嚴的一面烘托得非常成功。影片結尾處,景深鏡頭的運用也堪稱經典,凱站在近景,遠遠看着邁克爾接受手下表示臣服的吻手禮,之後門緩緩關上,象征意味十足。影片的打光是極為革命性的,在之前幾乎沒有人敢嘗試如此暗的光線,殡儀館一段,是這種黑白對比光最為強烈的一幕,教父從黑影中走出來,五官輪廓分明,陰影的處理非常考究,出色地烘托了這一橋段的悲傷情緒。(《南方周末》評)

上一篇:速度與激情5

下一篇:奪寶熊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