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

漢語漢字
敏,漢語一級字,讀作mǐn或mǔ,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本義是做事動作快捷,即《說文解字》所謂的“疾也”,後延伸至勤勉努力、腦子反應快等。[1]
  • 中文名:敏
  • 拼音:mǐn;mǔ
  • 部首:攵
  • 倉颉:OYOK
  • 鄭碼:MAZM
  • 筆順:丿一?ㄱ、一、丿一丿乀
  • 字級:一級字(2323)
  • 平水韻:上聲十一轸
  • 筆畫:11
  • 注音:ㄇㄧㄣˇ;ㄇㄨˇ
  • 古字:勄
  • 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攵
  • 繁體部首:攴
  • U字碼:654F
  • GBK:C3F4
  • 四角碼:OYOK
  • 86五筆:TXGT
  • 98五筆:TXTY

字源演變

敏,會意兼形聲字。在字形上,商代甲骨文中的“敏”字由“每”和“又”(或“攴”)組成(圖1、圖2、圖3),形旁“又”為手之象(“攴”為手持器具之象),表示“敏”字的本義與手相關;形旁兼聲旁“每”從“女”或“母”,表示“敏”字的本義與女師相關且表聲。兩形會意,表示老年女人可以十分迅速地将頭發梳理好,借以表示快捷。

戰國文字中的“敏”字(圖6、圖7)左邊是一個“每”(表示已經生育過兒女的女人)和右下一個“又”(表示用手梳理頭發的意思)組成。小篆中的“敏”字(圖8)将“又”改寫為“攴”,隸書中的“敏”字(圖9、圖10、圖11、圖12)在演變過程中逐漸将“攴”改寫為“攵”,楷書緣此寫作“敏”。在字義上,“敏”字的本義是做事動作快捷,引申指勤勉努力,又引申指腦子反應快等。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mǐn

動詞

同“憫”,憐憫。

commiserate

王羲之《雜帖》:哀敏痛心。

敏惜

名詞

才能。

ability

《國語·齊語》:盡其四支之敏。

敬謝不敏

五音之一“商”的别名。

《爾雅·釋樂》:商謂之敏。

姓。

淩迪知《萬姓統譜·轸韻》:敏,見《姓苑》。

形容詞

疾速。

quick

《詩經·小雅·甫田》:曾孫不怒,農夫克敏。

敏捷、靈敏

聰慧。

clever

《論語·顔淵》: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聰敏、敏慧

勤勉。

perseveringly

《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敏求

審慎。

cautious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禮成而加之以敏。

莊敬。

solemn

顧野王《玉篇》:敏,莊也,敬也。

名詞

通“拇”,腳的大指。

big toe

《爾雅·釋訓》:敏,拇也。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第三下】【攴部】

敏,疾也。從攴,每聲。眉殒切。

說文解字注

【卷三】【攴部】

敏,疾也。

注:《釋诂》、《毛傳》同。

從攴,每聲。眉殒切。

注:古音在一部。《生民》詩(《詩經·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釋訓》:“敏,拇也。”謂“敏”為“拇”之假借。拇,足大指也。古作“母”。n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部】敏n古文:勄。n《唐韻》:眉殒切,《集韻》:美殒切,并音愍。《說文》:疾也。《釋名》:敏,闵也。進叙無否滞之言也,故汝颍言敏曰闵。《書·大禹谟》:黎民敏德。n又《說命》:惟學遜志務時敏。《詩·大雅》(《詩經·大雅·文王》):殷士膚敏。n又《類篇》:足大指名。《詩·大雅》(《詩經·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箋:敏,拇也。n又《爾雅·釋樂》:商謂之敏。注:五音之别名。n又《博雅》:捷敏,亟也。《谥法解》:速也。《廣韻》:聰也,達也。《玉篇》:敬也,莊也。n又《韻補》:葉母鄙切。《詩·小雅》(《詩經·小雅·甫田》):農夫克敏,與止喜葉。《前漢·叙傳》(《漢書卷一百下·叙傳第七十下》):宣之四子淮陽聰敏,舅氏籧篨,幾陷大理。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各體書法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韻目

韻部

韻母

反切

聲調

聲母

聲符

上古音系

之、蒸

廣韻

真開

眉殒

上聲

中原音韻

真文

真文齊

上聲

洪武正韻

八轸

弭盡

上聲

分韻撮要

第八賓禀嫔畢

陽上

常用詞組

聰敏

過敏

機敏

敬敏

克敏

靈敏

敏博

敏才

敏達

敏感

敏慧

敏給

敏濟

敏捷

敏妙

敏洽

敏求

敏銳

敏識

敏思

敏悟

敏惜

敏遜

敏行

敏秀

敏智

敏周

勤敏

脫敏

肇敏

敏博之學

敏而好學

敬謝不敏

讷言敏行

心閑手敏

遜志時敏

上一篇:砝碼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