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城隍廟

揭陽城隍廟

廣東省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揭陽城隍廟位于揭陽東門城隍街,始建于南宋宋紹興十年(1140年),後遭毀,于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揭陽城隍廟為廣東省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揭陽城隍廟内有三山門、拜亭、大殿、養生池、石拱橋、夫人廳等。揭陽城隍廟建築融合了明清建築風格和潮汕地方傳統工藝特色,是揭陽市古建築物曆史遺存的精華。[1]
    中文名: 外文名: 地理位置:廣東省揭陽市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免費 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 著名景點: 中文名稱:揭陽城隍廟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文化特色:城隍廟會 地位:廣東省内現存最大規模的城隍廟

傳說

水鬼是池塘小鬼,城隍是護城神,由水鬼而被擢升為城隍神,自然是天壤之别。傳說,有一個讀書人,夜間趕路,失足河中而被溺死。自此,河邊便夜夜有水鬼啼哭。城隍公感到十分奇怪,派差使去問他。這讀書人說:“過了不久,便是大比之期,說不定可以高中,現在卻成了水鬼,十年寒窗化為泡影,是故痛哭。”城隍公也覺得他的遭遇可憐,特許三年後找個替身,準其超生。

三年後,這水鬼便出來找替身。恰好有一個良家婦女,身懷六甲,因不堪惡婆婆的虐待,想要投水自盡。當她往河裡一跳的時候,恰好她丈夫趕到,呼天喊地,哭聲甚為凄慘。這水鬼在水中聽了,心中感到凄戚,便把這婦女托回水面,送其歸陽。城隍公派差使來問,水鬼說:“此婦女也是一個凄涼人,于心何忍?”又三年,一個少年到水邊玩耍,這水鬼看到這少年天真活潑,又是不忍下手,終于又錯過機會。城隍公心感其善,于是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嘉其善行,敕封這水鬼為一方城隍。這水鬼終于成了一位神袛,享受人間香火。

城隍夫人傳說

傳說明朝年間,揭陽城鳳圍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進香祈福,見到伯府美貌連聲稱贊,嫂嫂便戲姑說:“小姑若能嫁給一位象伯府這親美貌的姑爺就好哩!”宋姑娘聽後,隻是笑而不語。

當晚,宋姑娘果然見城隍來到她的閨中,與她同床共枕。她把一根紅繩系于城隍足上。翌晨,她把這夢告訴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廟中,果然見她夢中系在城隍的足上的紅繩,還系在神像的足上。後來,這位姑娘無病而終,人們都傳說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

後來,人們在城隍廟大殿後連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廳,供塑宋姑娘金身,并将其廳前辟成養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橋和欄杆,池中又植兩株參天水棉樹,取水水(瑞瑞)棉棉(綿綿)之意,許多善男信女常買鼈來在池中放生祈福。

揭陽城隍徽号漫議

随着揭陽的撤縣建市,不少民俗信仰群衆與專家經常議論到城隍神徽号是否也應該改換、升級的問題。因為揭陽作為縣級建制的時候,城隍的徽号是相應級别的“顯佑伯”,自從揭陽升格為地級市(相當明清時代的“府”)之後,城隍的縣級徽号沒有改變,府城由縣級城隍“管理”,庇佑,好像不太配套。從民俗的角度去看,這是很有道理的。

不同級别的城隍,擁有不同的徽号,定型于明初,在清代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明史》卷49《禮志·城隍》一目中有載:洪武二年(1369),禮官言城隍之祀……(朝廷)乃命加以封爵,京都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皆封為王,其餘府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秩正二品,州為鑒察城隍靈佑侯,秩三品,縣為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秩四品,衮章冕旒俱有差,命詞臣撰制文以頒之,由詞臣所撰制文,曾專門頒發至各州縣,《明封顯佑伯揭陽城隍之神》的制文,載之雍正版《揭陽縣志》卷7《藝文》。

其中略雲:揭陽城隍聰明正直,聖不可知,固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世崇于神,則然受于天者,蓋不可知也。茲以臨禦之初興,天下更始,凡城隍之神,皆新其命,睠此縣邑靈祗所司,宜封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顯則威靈丕着,佑則福澤潭湧,施以固神之德,而察天下之命也。

乾隆版《揭陽縣志》卷8《藝文上·記》所錄劉業勤《重修城隍廟碑記》,也叙及“洪武二年申之制詞,錫以徽号,爵為顯佑伯”一事。

從上引文獻可見,城隍之受“封”,是作為制度來實施。地方上的城隍徽号,從此“照章行事”即可,不必再一個個由朝廷“任命”了。故此,明、清兩代600左右年間,由鄉都升為縣、由縣升為府的地方比比皆是,當地對城隍的徽号的确定,皆不必做專門請示,而徑按所在地行政級别确定就是了。像揭陽市境内的普甯、惠來兩縣(普甯今改為縣級市,類似明代的州),其城隍神的爵都是顯佑伯,當時就都不必請示朝廷特封,嘉靖皇帝也沒有指示詞臣專門代撰制文頒封,就可以說明。

既然城隍徽号由其所在地方的區劃行政級别決定,而不必等着朝廷的專門诏封,像揭陽這樣由縣城升格為相當于古代府城的地方,其城隍徽号應由“顯佑伯”升格為“威靈公”,也就由善信以民俗的方式去完成好了。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順應民意,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特殊舉措。

何況,在明末清初鄭成功義軍在揭陽縣衙建立某一政權以取代原來的揭陽縣時,這個臨時政權把自己定位于相當府一類的級别,于是已在揭陽建過威靈廟,懸挂“威靈顯赫”的牌匾。雖然這是一個“特例”,但也說明揭陽城隍已經做過“靈威公”的級别,再用這個“威靈”徽号,幾乎可說隻是恢複罷了,一點也沒有“擅自”或“僭越”的可疑。

民俗的基本點在于實用,誠如張紫晨先生在《民俗學講演集》中所寫:“民俗文化是一種實用文化。……民俗信仰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民俗事項有利于人,為人們的生産和生活起作用。因此,可以說民俗活動乃是一種有所為的活動。由于這種有所為的實用性目的存在,才使民俗事象的約定俗成和世代傳承有了積極的思想基礎。”如果把揭陽城隍,由原來的秩四品(屬于“基層幹部”級别)“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順理成章地“升格”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群衆感到能夠滿足心理調适、喜聞樂見,那又何妨付諸行動呢?說不定如此一來,成了共同精神支點的城隍升格,還能為揭陽人民的團結和諧,提供一種更新更強勁的原動力。

美食

鄒堂梨脯

揭東縣地都鎮鄒堂盛産青皮梨,是嶺南佳果之一。鄒堂青皮梨皮薄肉厚,清脆香醇,心細汁多,鮮甜可口,飽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糖份、維生素等,不但可果吃、藥用,還可制作梨脯,加工罐頭。用青皮梨切片制作的梨脯沖水飲用,可治風濕、熱毒、咽喉腫痛、勞夜肺燥等疾患,特别是高溫炎熱的東南亞一帶,療效更加顯着,僑胞們稱之為“唐山土羚羊”。

東寮芋頭

東寮芋屬槟榔芋,盛産于揭東縣玉湖鎮東寮村。東寮芋個大,産量高,肉質松,味香濃。可烹制芋泥,翻炒芋和紅燒芋等。每年中秋前後上市,運銷香港、東南亞等地。許多僑胞回鄉專程尋找東寮芋頭,食後稱其确屬芋中極品。

腸粉

揭陽的腸粉在廣東是很有名的,随随便便的地攤都可以和廣州最有名的腸粉店媲美。主要是因為其粉薄而有韌性,品種多,蔬菜多,吃起來口感好又不膩,而且價錢也便宜。

神泉魚丸

來源于揭陽市著名魚港——惠來神泉,捕獲甚豐,魚産品加工也很有特色,而以鳗魚、淡甲、馬鲛等魚加工生成的魚丸最出名,民間誇神泉魚丸的彈性之大,掉下地可彈回桌上,神泉魚丸爽脆、鮮甜味香。

交通

乘車往揭陽汽車總站,出車站往西順着進賢門大道直行,過進賢門直走約200米至學宮廣場,廣場右側即為城隍廟。在汽車總站打的或者搭乘人力三輪亦可。

活動

正月“遊”城隍:

“城隍”廟會是我市傳統民俗活動,已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每逢城隍老爺出巡,榕城各大街道,彩旗飛揚,鑼鼓喧天。遊神隊伍表演舞獅、舞龍、英歌舞,男女老幼傾城而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遊神隊伍由城隍禮隊以及舞獅隊、舞龍隊、英歌隊等組成,所到之處都引來無數市民駐足觀看。隊伍路經的沿街樓房站滿了人群,進賢門城樓也人滿為患,為方便觀看有市民甚至在路旁架起“人”字梯。在進賢門附近一位老伯行動不便也由家人推着輪椅擠在迎神的隊伍中,另一位老伯更是跟着遊神隊伍一路前進。據悉,“城隍”被認為是地方的守護神,因此“城隍”深受揭陽人民愛戴。

城隍廟是民衆燒香拜佛的地方,香火旺盛的時候正是廟裡最熱鬧的時候。所以,每月的初一十五,大小拜祭的日子都是旅遊的好時刻。

每年城隍爺都會在正月擇吉日出巡榕城,以護佑神州國泰民安,揭陽風調雨順,人民辛福安康。

2014年(甲午年)正月廿三為城隍爺出巡吉日,城隍老爺出巡巡遊隊伍龐大,有英歌舞、舞龍、舞鳳、舞鯉魚、舞獅、潮劇隊、彩旗隊、标旗隊、五豐旗隊、花籃隊、鑼鼓隊和武術隊等等,大概有600-800人規模。

2015年(乙未年)正月廿二為揭陽城隍老爺,夫人出巡吉日。廿二早上,揭陽春雨還綿綿在下,但是到了中午12點左右雨水基本已經停止了,不得不讓人敬服,市區很多民衆都連連稱奇。中午一點正城隍老爺,夫人出巡同時出巡。本次出巡路線是:城隍廟-衙前街道-思賢路-進賢門-東環城路-下圍鄉-榕華大道中段往榕湖路-進賢門大道往‘五七橋’頭-進賢門大道往東一路-椟松路-毓秀北路-榕華大道天福路紅綠燈路口-天福路-北環城路-進賢門城樓-回廟。

上一篇:慈濟宮

下一篇:金蟾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