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

拓跋宏

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
北魏孝文帝(467—499)即元宏。或作拓跋宏。北魏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鮮卑族。獻文帝長子。[1]皇興五年(471),即帝位,改元延興。時年幼,由祖母馮太後臨朝。太和九年(485),實行均田制。次年立三長制。十四年,太後死,乃親政。十七年,由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遷都洛陽(今屬河南)。此後幾年中,大力推行漢化:禁鮮卑語,凡朝廷官員年三十以下者均須講漢話;禁鮮卑服,令着漢人服裝;改胡姓為漢姓,以拓跋氏為元姓等;變南徙鮮卑人籍貫為洛陽人,死後葬于洛陽;鼓勵與漢人通婚,自己與諸皇弟均娶漢世家大族女為妃;行門閥之制,以鮮卑八姓和漢五姓為最高門第,凡厮養之戶不得與士民為婚;參照漢、晉、南朝典章舊制,審訂新律令、官制及朝儀。又督勸田疇,分遣侍臣巡訪民間,賜貧窮孤老以粟帛。親祠孔廟,至太學問博士經義。為推行改制,曾處死太子恂,又平定鮮卑貴族元隆、元業及官僚穆泰、陸叡等人之叛亂。雖戎馬倥偬,仍喜好讀書,舉凡五經、史傳、百家之言,無不該涉。坐講儒學,善談《老》、《莊》,尤精釋義。詩賦銘頌,任興而作。聽覽政事,從善如流。又多力善射,屢興兵南攻齊,欲成一統之業。[1]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宮,享年33歲,谥号孝文帝,廟号高祖,葬于長陵。[2]
    本名:拓跋宏 别名:元宏 字: 号: 所處時代:南北朝 民族族群:鮮卑族 出生地:代郡平城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漢化改革 谥 号:孝文皇帝 廟 号:高祖 在位時間: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

人物生平

少年垂拱

北魏皇興元年八月戊申日(農曆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拓跋宏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紫宮,獻文帝拓跋弘長子。母親李夫人,乃中山大族李惠之女。

拓跋宏未生之時,獻文帝的嫡母馮太後臨朝,獻文帝皆聽命于母後;拓跋宏降生之後,馮太後才歸政,并親自撫養皇長子宏。皇興三年(469年)六月辛未日,年僅三歲的皇長子拓跋宏被立為皇太子。皇興五年(471年)八月丙午日,受父禅即帝位,改年号為延興。由于北魏實行子貴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為太子時,生母即被賜死,由祖母馮太後一手撫養成人。

孝文帝初即位,太上皇拓跋弘仍然總攬朝政。當時,北魏連年水旱,租調繁重,官吏貪暴,百姓流離,各族人民的反抗鬥争連綿不斷。延興元年(471年)九月,青州高陽民封辯聚衆千餘人,自稱齊王。十月,沃野、統萬二鎮敕勒族叛魏,朔方民曹平原率衆攻破石樓堡,殺軍将;十一月,司馬小君起兵于平陵。

延興二年(472年)二月至三月,東部敕勒與連川敕勒相繼謀叛,北入柔然;七月,光州民孫晏、河西民費也頭聚衆反。延興三年(473年)二月,北魏朝廷發布诏令,規定凡縣令能肅清一縣“劫盜”的,兼治二縣,同時享受二縣令的待遇;能肅清二縣“劫盜”的,兼治三縣,三年後升遷為郡太守。

二千石官吏也是這樣,三年後升遷為刺史。太上皇拓跋弘攬政數年,還先後采取了一些獎勵廉吏、嚴懲貪污、減輕租賦、勸課農桑等相應措施,但都收效不大,局面一直沒有多大改變。據統計,僅從孝文帝即位的延興元年至太和四年(471年至480年)的十年之中,北魏王朝有史可考的各地暴動、反叛事件就達二十幾起之多,北魏政局處于嚴重動蕩之中。

承明元年(476年)六月,拓跋宏剛滿十歲時,太上皇拓跋弘突然去世(傳聞是被馮太後毒死),馮太後以太皇太後的名義二次臨朝稱制,改年号為太和。拓跋宏在位初期,嫡祖母馮太後以他的名義頒布措施。馮太後足智多謀,能行大事,生殺賞罰,決之俄頃,具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才能,自太和元年(477年)以後,開始在社會風俗、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有意識地進行漢化。

太和七年(483年)十二月,她下令禁絕“一族之婚,同姓之娶”,從婚姻上改革鮮卑舊俗,太和八年(484年)六月,下诏班制俸祿;太和九年(485年)、十年(486年),馮太後又以拓跋宏的名義親自主持頒行了重要的均田制和三長制,給北魏社會帶來重大的變化。孝文帝拓跋宏自幼在馮太後的撫育、培養下長大成人,對祖母十分孝敬,性又謹慎,自太後臨朝專政,他很少參決朝政,事無大小,都要禀承馮太後旨意。

獨攬大政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拓跋宏年滿二十三歲,在馮太後的長期嚴格教育和直接影響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經義、史傳百家而才藻富贍,而且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增長了實際才幹,這些都為後來的改革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年九月,馮太後病逝。孝文帝哀傷至極,大哭三日。他痛哭失聲地對臣下說:“朕自幼承蒙太後撫育,慈嚴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無不諄諄教誨。”又在诏書中說:“朕幼年即帝位,仰恃太後安緝全國。朕的祖宗隻專意武略,未修文教,又是她老人家教導朕學習古道。一想起太後的功德,朕怎能不哀慕崩摧?内外大臣,誰又不哽咽悲切?”

從此以後,孝文帝獨自挑起了改革的重擔。同年,24歲的拓跋宏開始親政。孝文帝繼承了先輩們漢化的遺志,重用漢族士人,在各方面進一步實施改革,全盤推行漢化。他模仿漢族王朝的禮儀,作明堂、建太廟、正祀典、迎春東郊、親耕藉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養國老、庶老,允許群臣守三年之喪。

太和十五年(491年)十一月,他仿照漢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他在考課诏中規定:“二千石官吏考在上上的,試充四品将軍,賜乘黃馬一匹;考在中上的,委任五品将軍;考在上下的賜給衣服一套。”同年冬天,設太樂官,議定雅樂,除去鄭、衛之音;命中書監高闾與樂官讨論古樂,依據儒家六經,參照各國音樂志,制定聲律。太和十六年(492年)正月,頒布五品诏,诏令規定:宗室遠屬不是太祖拓跋珪子孫和異姓封任的都降為公,公降為侯,侯降為伯,子、男不變。名稱雖易,但品秩如前,公為第一品,侯第二品,伯第三品,子第四品,男第五品。

又命令群臣議五行之次,采納秘書丞李彪等人的建議,以為晉承曹魏為金德,北魏應承晉為水德。四月,頒布新律令,廢除了北魏初年殘酷的車裂、腰斬,改為枭首、斬首和絞刑三等,把夷五族、夷三族等酷刑加以降等,夷五族降止同祖,夷三族降止一門,門誅降止本身。

南遷洛都

孝文帝拓跋宏親政後,首先整頓吏治,頒布俸祿制,立三長制,實行均田制。孝文帝推行漢化最重要的措施是遷都洛陽。北魏長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風雪,風沙常起。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為保證遷都順利進行,孝文帝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稱要大舉伐南朝齊,計劃在南伐途中造成遷都的既成事實。

在朝會上,任城王拓跋澄站出來反對,退朝後,他立即召見任城王澄,屏退左右,單獨與澄計議說:“這次舉動,的确不易。但國家興自塞外,徙居平城,這裡是用武之地,不能實行文治,今将移風易俗,實在難啊!崤函帝宅,河洛王裡,朕想趁此南伐大舉而遷居中原,不知任城王意下如何?”拓跋澄被提醒,立即表示贊同。六月,即刻下令修造河橋,以備大軍渡河;并親自講武,命尚書李沖負責武選,選擇才勇之士。七月,立皇長子拓跋恂為太子,發布文告,移書齊境,聲稱南伐;下诏在揚、徐二州征集民丁、召募軍隊;又使廣陵王拓跋羽持節安撫北方六鎮,調發精騎。至此,準備基本就緒。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拜辭馮太後永固陵,率領群從百官,步騎百餘萬從平城出發南伐。命太尉拓跋丕與廣陵王拓跋羽留守平城,以河南王拓跋幹為車騎大将軍,負責關右一帶的軍事,與司空穆亮、安南将軍盧淵、平南将軍薛胤等共同鎮守關中。臨行之際,太尉拓跋丕奏請以宮人相從,孝文帝厲聲斥責說:“臨戎不談内事,不得妄請。”大軍列隊出城,一路之上,陣容整齊,浩浩蕩蕩,所過之處,秋毫無犯,經恒州、肆州,于太和十七年(493年)九月底抵達洛陽。時值深秋,陰雨連綿,大軍就地休息待命。當時許多鮮卑大臣雖不願内遷,但更畏懼南伐,故隻得相從,不敢再提出異議,遂定遷都大計。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正式宣布遷都洛陽。随着遷都的進行,大批鮮卑人源源不斷地湧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臨着許多新問題:鮮卑人的習俗是編發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夾領小袖,多數人不會說漢語,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習俗;且新遷之民初來洛陽,居無一椽之室,食無擔石之儲,不擅農業,人心戀舊。如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将會嚴重地阻礙各民族之間的交往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不利于北魏政權的鞏固。在王肅、李沖、李彪、高闾等漢族士人的支持下,遷洛之後,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鮮卑舊俗,全面推行漢化。

革俗漢化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二日,孝文帝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規定鮮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數民族人民一律改穿漢人服裝,朝廷百官改着漢族官吏朝服。幾天後,又下诏免除遷戶三年的租賦,鼓勵他們在政府新授給的土地上耕種;他們中的許多人還被選為羽林、虎贲,充當禁衛軍。

恰在這時,蕭道成的侄子蕭鸾殺海陵王蕭昭文,篡位自立,稱明帝。消息傳來,孝文帝怒斥蕭鸾不忠不義,遂以此為借口,興師問罪。他先派行征南将軍薛真度向襄陽,大将軍劉昶向義陽,徐州刺史拓跋衍向锺離,平南将軍劉藻向南鄭,分四路大舉伐齊。十二月底,又親率大軍三十萬南伐,渡淮河直抵壽陽。由于壽陽防守嚴密,魏軍不能攻下,隻好放棄壽陽沿淮河東攻锺離。次年三月,孝文帝被迫撤兵。

太和十九年(495年)五月下旬,孝文帝從前線回到洛陽,不顧鞍馬勞頓,又立即召集群臣,商議禁絕胡語。六月,正式發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當月,孝文帝又發布诏令,規定遷到洛陽的鮮卑人,死後要葬在河南,不得還葬平城。

于是,從代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全都成為河南郡洛陽縣人。孝文帝又依據古代《周禮》中的制度,下诏去長尺,廢大鬥,改重秤,頒行全國。太和十九年(495年)八月,洛陽金墉宮建成,诏令在洛陽城内設立國子學、太學、四門小學。九月,新都營繕工程初步告竣,平城六宮、文武全部遷到了洛陽。

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鮮卑複姓為單音漢姓。他在诏令中說:“自代郡遷到洛陽的諸功臣舊族,姓或重複,都要更改。”于是,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改拔拔氏為長孫氏、達奚氏為奚氏、乙奚氏為叔孫氏、丘穆陵氏為穆氏、步六孤氏為陸氏、賀賴氏為賀氏、獨孤氏為劉氏、賀樓氏為樓氏、勿忸于氏為于氏、尉遲氏為尉氏,其餘所改,不可勝紀。改姓以後,鮮卑族姓氏不再重複奇僻,與漢姓完全相同,鮮卑族在漢化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為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孝文帝還大力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他帶頭納範陽盧敏、清河崔宗伯、荥陽鄭羲、太原王瓊、隴西李沖等漢族大士族的女兒以充後宮,并親自為六弟聘室,命長弟鹹陽王元禧聘故颍川太守隴西李輔女,次弟河南王元幹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樂女,次弟廣陽王元羽聘骠騎谘議參軍荥陽鄭平城女,次弟颍川王元雍聘故中書博士範陽盧神寶女,次弟始平王元勰聘廷尉卿隴西李沖女,季弟北海王元祥聘吏部郎中荥陽鄭懿女。

六個王妃中,除代郡穆明樂女出于鮮卑八大貴族之一外,其餘都是中原的著名漢族大士族。孝文帝還采用魏晉的門第等級制度,在鮮卑貴族中分姓定族,根據姓族等級高低分别授以不同的官位、給予不同的特權。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鮮卑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大大的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中興”。

平定反叛

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嶽,皇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元恂素不好學,體又肥大,最怕洛陽的炎熱天氣,每每追樂舊都,常思北歸;又不願說漢語、穿漢服,對所賜漢族衣冠盡皆撕毀,仍舊解發為編發左衽,頑固保持鮮卑舊俗。中庶子高道悅多次苦言相勸,他不但毫無悔改之意,反而懷恨在心。

孝文帝出巡給了他可乘之機,遂與左右合謀,秘密選取宮中禦馬三千匹,陰謀出奔平城,并親手殺死高道悅于宮禁之中。事發後,領軍元俨派兵嚴密防遏各宮門,阻止了事态的發展。第二天清晨,尚書陸琇馳馬奏報,孝文帝聞訊大驚,中途急急折返洛陽,當即引見元恂,怒不可遏,列舉其罪,親加杖責,又令鹹陽王元禧等人代替自己打了元恂一百多杖,直打得皮開肉綻,才拖出門外,囚禁于城西别館。

十月,孝文帝在清徽堂引見群臣,議廢太子恂。十二月,廢元恂為庶人,囚禁于河陽無鼻城。次年四月,孝文帝巡幸長安,禦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告發元恂又與左右謀反。孝文帝得報,急派鹹陽王禧與中書侍郎邢巒率人帶着毒酒趕赴河陽,逼令元恂自盡,時年十五歲。

元恂被廢的當月,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陸睿相互合謀,暗中勾結鎮北大将軍元思譽、安樂侯元隆、撫冥鎮将魯郡侯元業、骁騎将軍元超及陽平侯賀頭、射聲校尉元樂平、前彭城鎮将元拔、代郡太守元珍等人,陰謀推舉朔州刺史陽平王元頤為首領,起兵叛亂。元思譽,汝陰王元天賜之子,景穆太子之孫;元業,平陽公元丕之弟;元隆、元超皆為元丕之子。

這些人大都是鮮卑舊貴及其後裔,他們不滿意孝文帝親任中原儒士,他們對于遷都變俗、改官制服、禁絕舊語都抱着反對的态度。元丕甚至公然在盛大的朝會上獨穿鮮卑舊服而毫無顧忌,孝文帝看他年老體衰,也不強責。遷洛之初,元隆、元超還曾企圖劫持太子元恂留居平城,起兵割據雁門關以北的恒、朔二州,陰謀雖未得逞,但叛逆之心不死,這次又與穆泰等人醞釀更大的叛亂。

元頤佯裝許諾,以穩住穆泰等人,暗中将叛亂陰謀密報朝廷。時任城王元澄卧病在床,孝文帝立即召見他。元澄受命,倍道兼行,經雁門往北直趨平城(恒州治所)。先遣侍禦史李煥單騎入城,出其不意,曉谕穆泰同黨,示以禍福,叛黨頃刻瓦解。穆泰無計可施,倉促率麾下數百人攻煥,不克,敗走城西,束手就擒。元澄窮治穆泰同黨,收陸睿等百餘人下獄,民間帖然;并将平叛始末寫成奏章上報朝廷。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正月,立皇子元恪為太子。叛亂平息後,孝文帝以鮮卑舊貴和北方各少數族酋長不堪暑熱,允許他們秋居洛陽,春還部落,當時人稱他們為“雁臣”。

禦駕南伐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六月,孝文帝一行渡渭水入黃河,東還洛陽。返京後的第三天,即下令征發冀、定、瀛、相、濟五州兵卒二十萬,準備再次大舉南伐。經過一番準備,八月,孝文帝率六軍從洛陽出發,使任城王元澄與仆射李沖、禦史中尉李彪等人留守京城,命皇弟彭城王勰暫領中軍大将軍。

孝文帝引兵直趨襄陽,彭城王元勰等三十六軍前後相繼,衆号百萬,吹唇拂地。兵至赭陽,留諸将攻取,自率兵南下奔襲宛城,當晚攻克外城。房伯玉率衆堅守,魏軍不能取勝。孝文帝留鹹陽王元禧等人攻南陽,自引兵至新野,又遭到齊新野太守劉思忌的頑強抵抗,直到十月,仍然不能攻下。齊明帝急派大将崔慧景率步騎二萬餘人增援襄陽。

十一月,南齊韓秀芳等十五将投降北魏,魏兵才在沔水以北取得一次勝利。戰争相持到第二年三月,北魏終于攻占了雍州的南陽、新野、南鄉等郡,劉思忌被殺,房伯玉被迫出降。繼而大敗崔慧景、蕭衍于鄧城,斬首、俘獲二萬餘人。孝文帝乘勝率衆十萬圍攻樊城,齊雍州刺史曹虎閉門自守。

但渦陽一戰,魏軍失敗,一萬多人被殺,三千多人被俘,軍資器械财物損失上千萬。北魏急調步騎十餘萬往援渦陽,才迫使齊軍撤退。九月,孝文帝得知齊明帝死訊,乃下诏稱說“禮不伐喪”,引兵而還。歸途中,身患重病,十多天不能引見侍臣,經過急救,方才轉危為安。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一月,孝文帝風塵仆仆地回到洛陽,盡管病魔纏身,但還是堅持上朝理事。南齊為了奪回雍州所失各郡,派太尉陳顯達督率平北将軍崔慧景軍四萬擊魏,屢破魏将元英,圍攻襄陽以北三百裡的馬圈城達四十餘日,城中糧食斷絕,将士以死人肉和樹皮充饑,魏兵被迫突圍,死傷千餘人。陳顯達又派軍奪回南鄉郡,給北魏造成嚴重的軍事壓力。三月初,孝文帝抱病又一次離洛陽禦駕親征,命于烈居守,以右衛将軍宋弁相輔助。

英年早逝

孝文帝自染病以來,彭城王元勰常在身邊侍奉醫藥,晝夜不離左右,飲食必先嘗而後進,蓬首垢面,衣不解帶,睡不安席。孝文帝久病心煩,易于動怒,侍臣稍有過失,動不動就要誅斬。魏軍進至馬圈城,與齊軍相遇,孝文帝堅持親自部署指揮戰鬥。三月底,孝文帝病情惡化,被迫北還,行至谷塘原,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初一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宮,年僅三十三歲。

孝文帝駕崩後,彭城王元勰與任城王元澄秘密商議,恐孝文帝逝世的消息外露,南齊陳顯達返兵追逼,故秘不發喪;行抵宛城的時候才派遣中書舍人張儒奉诏征太子元恪前來,将孝文帝逝世的消息公諸于衆。太子元恪到了魯陽之後,才為孝文帝舉行喪禮,正式即皇帝位,是為宣武帝。五月,宣武帝葬孝文帝于長陵,廟号高祖。

主要影響

政治

創三長制

太和十年(486年),北魏政府以三長制取代宗主督護制,采用鄰、裡、黨的鄉官組織,抑制地方豪強蔭庇大量戶口。關于三長制的設立,《魏書》提到:“舊無三長,惟立宗主督護,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為一戶。沖以三正治民,所由來遠,于是創三長之制而上之。”北魏政府與地方豪強的矛盾,究其根本是經濟上的矛盾,焦點是豪強所包藏的衆多人口。孝文帝定三長制,既是對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更是國家同地方豪強争奪戶口的一次變革。太和十年(486年)“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裡長,五裡立一黨長,長取鄉人強謹者”,“初立黨、裡、鄰三長,定民戶籍”。

整頓吏治

延興二年(472年),政以久任,滿一年升遷一級;治績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處罰,甚至降級。實行俸祿制之前,北魏律對貪污罪分為“枉法”與“義贓”,胡三省注《資治通鑒》雲:“枉法,謂受赇枉法而出入人罪者。義贓,謂人私情相饋遺,雖非乞取,亦計所受論贓。”

為嚴懲貪污,班祿之後孝文帝與文明太後親自辦理一件典型大案,即汝陰王南安王貪污案。汝陰王、南安王“黩貨聚斂”,按懲貪法令應當處以死刑。但他們貴為皇親,身份特殊,故而孝文帝與文明太後召集大臣讨論“為存親以毀令,為欲滅親以明法”。文明太後并不支持大臣們提出的特赦建議。最終兩王免于死刑,“削除封爵,以庶人歸第,禁锢終身”,受到比較重的處罰。

頒俸祿制

太和八年(484年),頒俸祿制,申明俸祿以外貪贓滿一匹絹布的處死。次年頒行的均田令中,又規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職高低給一定數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準賣,離職時移交下任。官俸制頒行不久,孝文帝開始推行爵祿制。官、爵是統治階級兩大系統,與北魏官制相比,北魏的授爵更加寬松,戰亂時期多向部落貴族、軍功貴族授爵。當時爵位僅為一種榮譽,又稱為“假爵”,與經濟利益無關,因此有濫授現象。至孝文帝時,要為有爵者班俸,勢必清理這些虛封。

俸祿制的推行,初衷是為了解決官吏的收入問題、打擊腐敗,但在推行過程中并未實現這兩個目标。清廉的官員依舊生活清苦,地方官吏收入差距拉大,有爵者與無爵者不僅存在榮譽上的差别,還出現了收入上的差别。貪污問題沒有得到根除,反而刺激一些巨貪出現,而鎮将的貪污聚斂更是誘發了邊疆不安定因素。

考課法

孝文帝改革後,官吏來源的主要渠道是門閥以及與門閥制度相應的選舉制度,這種選官方式必然造成一部分官員依靠門資占據官位卻缺乏相應的能力。考課制度是對任官制度的調整和補充,本意是通過考績監督官員的行政行為,并為官員升黜提出參考标準。北魏考課法分為外考法令與内考法令,外考法令是針對地方官的考課法令,内考法令或稱内令,是針對中央官的考課法令。

史載:“孝文帝,勵精求理,内官通班以上,皆自考覈,以為黜陟。”内考令的對象是内官通班以上。孝文帝改革之後,考課制度不可避免地與選舉制度相銜接,但在實施中也保留了任人取賢的精神。與重視門第的選舉制度相比,北朝對官員的評估不是一味地隻看門第。孝文帝對官吏的考察十分重視,并且要求嚴格。三年一次考績,考察官員對通經的理解,多次考試之後才決定升降與否,以此來顯示官吏的能力水平。

改革官制

太和年間,孝文帝議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從。從品為北魏之首創。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準,将代北以來的鮮卑貴族定為姓、族,姓為高,族次之,其中穆、陸、賀、劉、樓、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勳著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謂四姓,一說為中原漢族高門崔、盧、李、鄭,一說為漢族甲、乙、丙、丁四種郡姓,前者似為确。班定姓族,使鮮卑貴族與漢士族得以進一步結合。

遷都洛陽

為了便于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孝文帝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到中原地區。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親自率領步騎兵三十多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行軍發生困難。于是決定遷都洛陽。

重視門閥

孝文帝改革後,北魏選舉重視門資,高門子弟以此入仕,占據相當數量的職位,他們的子弟又不斷以同樣的方式起家、升遷,逐漸造成一個龐大的官僚集團。與此同時,軍功貴族和寒門出身的官吏也占有一定比例。如果考課法正常運作,官吏各有升遷與淘汰,那麼官僚集團内部尚可以健康循環。但如上文所提到的,考課法的實施逐漸流于形式,官吏無論才能如何大多被評定為不升不降的等級。官僚集團失去活動力,漸漸膨脹,到北魏後期出現官少人多的現象。

經濟

頒行均田

太和九年(485年),北魏政府頒布了均田令,對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詳盡的受田規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種植谷物,不得買賣,七十歲時交還國家。桑田種植桑、榆、棗樹,不須交還國家,可以出賣多餘的部分,買進不足的部分。還規定授土地時對老少殘疾鳏寡都給予适當的照顧。

變革稅制

延興五年(475年),為改變過去州、郡、縣争收租調的混亂局面,北魏政府确定隻能由縣一級征收,征收時禁止使用大鬥、長尺、重秤。

改革租制

太和十年(486年),孝文帝對租調制度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新租調規定以一夫一婦為征收單位,每年交納帛一匹,粟二石。十五歲以上的未婚男女,從事耕織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頭的租調,分别相當于一夫一婦的數量。

軍事

平定叛亂

太和二十年(496年)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嶽,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孝文帝出巡給了他可乘之機,遂與左右合謀,秘密選取宮中禦馬三千匹,陰謀出奔平城,并親手殺死高道悅于宮禁之中。事發後,領軍元俨派兵嚴密防遏各宮門,阻止了事态的發展。孝文帝聞訊大驚,中途急急折返洛陽,怒不可遏,列舉其罪,親加杖責。後議廢太子恂,并逼令元恂自盡,時年十五歲。

元恂被廢的當月,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陸睿相互合謀,暗中勾結鎮北大将軍元思譽、安樂侯元隆、撫冥鎮将魯郡侯元業、骁騎将軍元超及陽平侯賀頭、射聲校尉元樂平、前彭城鎮将元拔、代郡太守元珍等人,陰謀推舉朔州刺史陽平王元頤為首領,起兵叛亂。

元澄受命,倍道兼行,經雁門往北直趨平城。先派遣侍禦史李煥單騎入城,出其不意,曉谕穆泰的同黨,向他們說明利害,叛黨頃刻瓦解。穆泰見無計可施,倉促率麾下數百人攻打李煥,失敗之後逃到城西,束手就擒。元澄将穆泰同黨全部平定,将陸睿等百餘人下獄;并将平叛始末寫成奏章上報朝廷。

南伐蕭齊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六月,北魏孝文帝元宏下令征發冀、定、瀛、相、濟五州兵卒二十餘萬,準備大舉南伐。孝文帝引兵直趨襄陽,彭城王勰等三十六軍前後相繼,衆号百萬。兵至赭陽,留諸将攻取,自率兵南下奔襲宛城,當晚攻克外城。房伯玉率衆堅守,魏軍不能攻克。

孝文帝留鹹陽王元禧等人攻南陽,自引兵至新野,又遭到南齊新野太守劉思忌的頑強抵抗,直到十月,仍然不能攻下。齊明帝急派大将崔慧景率步騎二萬餘人增援襄陽。十一月,南齊韓秀芳等十五将投降北魏,魏兵才在沔水以北取得一次勝利。戰争相持到第二年(498年)三月,北魏終于攻占了雍州的南陽、新野、南鄉等郡,劉思忌被殺,房伯玉被迫出降。繼而大敗崔慧景、蕭衍于鄧城,斬首、俘獲二萬餘人。

孝文帝乘勝率衆十萬圍攻樊城,齊雍州刺史曹虎閉門自守。但渦陽一戰,魏軍失敗,一萬多人被殺,三千多人被俘,軍資器械财物損失上千萬。北魏急調步騎十餘萬往援渦陽,才迫使齊軍撤退。九月,孝文帝得知齊明帝死訊,乃下诏稱說“禮不伐喪”,引兵而還。歸途中,身患重病,十多天不能引見侍臣,經過急救,方才轉危為安。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三月初,孝文帝抱病又一次離洛陽禦駕親征,四月初一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宮。南征之事中途作罷。

外交

對南齊

在南齊永明之後,南北對抗的均勢被打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已處于積極進攻的主導地位。其實,往前追溯,自劉宋元嘉年間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泰始年間北魏攻占青齊,南朝不斷遭受巨大的軍事壓迫。在此基礎上,孝文帝繼位之後,便不斷加強對南朝的軍事攻勢,而且表現出日益強烈的統一江南的願望,其決然遷都洛陽等重大舉措則是統一戰略的一個環節。當然,對于孝文帝之南征及其統一戰略,朝臣之中多有分歧,甚至出現激烈的争議。

在新的南進戰略下,北魏利用南朝宋齊易代之機興兵淮北。魏孝文帝在主政之前,由于受到馮太後的影響,對于征服江南,統一全國,似乎已有成策。其親政後,進一步明确相關南征戰略,并不斷親率大軍,發動對南齊的軍事攻勢,表現出強烈的統一江南的願望。正是在這一願望的驅使下,孝文帝親政後不斷謀劃對南朝的戰争,并決意将都城遷移至洛陽。

對高句麗

至北魏踐祚,秉承華夏之主的繼承地位,其對周邊部族、勢力集團的封賞直接繼承了既往王朝的傳統。對周邊民族,北魏展現出拉攏的姿态,試圖保持國際影響力,将原有的國際體系繼續維持下去。對高句麗的冊封就是明顯的例證。實際上,這是“羁縻”政策在特殊形勢下的變化。取得華夏正統名分最大益處即是可以使得北魏統治者減少在其擴張中遇到的阻力,而在與實力層面相同的對手競争中赢得政治上的主動地位。

孝文帝太和年間,魏麗關系基本理順。從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年)六月至太和十八年(493年)十月遷都洛陽,期間十八年之久,雙方基本保持了友好往來。北魏力主與東夷諸部建立和平關系,保證東部地帶的平穩;高句麗在時任國王高鍊主持下也朝着與魏交好的方向推進雙方關系,緻使此時期雙邊關系一直保持了較為和平穩定的态勢。期間,太和十五年(490年),高句麗王高鍊逝世,而業已親政北魏的孝文帝特為高句麗王高鍊舉行了隆重的哀悼大禮。

文化

移風易俗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督使鮮卑族禁着胡服,改穿漢人服裝;朝廷上禁鮮卑語,改說漢話;規定鮮卑貴族在洛陽死後,不得歸葬平城,并改他們的籍貫為河南洛陽,改鮮卑姓為漢姓;鮮卑貴族門閥化,提倡他們與漢族高門通婚等。

洛陽聚集着大量的鮮卑貴族,孝文帝為了推廣漢文化,不惜以徹底清除本民族文化為代價,禁止這些鮮卑貴族延續本民族語言、傳統、風俗。但孝文帝推行漢化之後不久,在洛陽發現仍有婦女穿民族服裝。

儒佛文化

孝文帝改革後,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漢文化在洛陽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作為首都,洛陽集中了全國的文化精英。這也是令南朝人感慨“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的緣故。除鮮卑文化、漢文化之外,佛教文化也在洛陽大行其道,使得洛陽文化呈現出少數民族、宗教文化與漢文化相結合的特征。

佛教信仰在洛陽大行其道,與孝文帝大力引入禮教改革北魏風俗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北魏佛教信仰的一個特征,即儒家思想與宗教觀念的融合。高層次的知識分子如顔之推,在談到佛教時充分肯定其宗教義理和社會功能,對批判佛教的言論給以多方面駁斥。呂思勉論說南北朝宗教信仰時,曾提到:“中國人之于佛,流俗雖不免迷信,士大夫之有識者,固多能知其教義。既能知其教義,自知其理與儒、道無二,而建寺、造像等,徒為煩費矣。

曆史評價

《魏書》評價孝文帝:“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經世,鹹以威武為業,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幼承洪緒,早著睿聖之風。時以文明攝事,優遊恭己,玄覽獨得,著自不言,神契所标,固以符于冥化。及躬總大政,一日萬機,十許年間,曾不暇給;殊途同歸,百慮一緻。至夫生民所難行,人倫之高迹,雖尊居黃屋,盡蹈之矣。若乃欽明稽古,協禦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軌度,斟酌用舍,煥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鹹受耳目之賜。加以雄才大略,愛奇好士,視下如傷,役己利物,亦無得而稱之。其經緯天地,豈虛谥也!”

“太祖撫運乘時,奄開王業。世祖以武功一海内,高祖以文德革天下。”

時人又稱高祖孝文皇帝“追悅淹中,遊心稷下”。

北魏宣武帝時期,裴延儁評價:“五經治世之模,六籍軌俗之本”,“先帝天縱多能,克文克武,營遷謀伐,手不釋卷。良以經史義深,補益處廣,雖則劬勞,不可暫辍”。

北魏孝明帝時期,北魏朝廷曾經讨論過:應該把哪個北魏先帝放在帝王祭天的大禮中。崔光等人曾評價道:“世祖太武皇帝以神武纂業,克清禍亂,德濟生民,功加四海,宜配南郊。高祖孝文皇帝大聖膺期,惟新魏道,刑措勝殘,功同天地,宜配明堂。”最終,北魏朝廷也最終施行了崔光等人的建議。

隋朝思想家王通評價孝文帝:“元魏之有主,其孝文之所為乎?中國之道不墜,孝文之力也!”又雲:“太和之政近雅矣,一明中國之有法。惜也,不得行穆公之道。”

唐代名臣虞世南在《論略》評價孝文帝:“後魏代居朔野,聲教之所不及,且其習夫土俗,遵彼要荒,孝文卓爾不群,遷都山解辮發而襲冕旒,祛氈裘而被龍衮,衣冠号令,華夏同風,自非命代之才,豈能至此?比夫武靈胡服,不亦優乎!然經國之道有馀,防閑之禮不足,臣主俱失,斯風遂遠。若其威儀技藝,魯莊公之匹也,虧損盛德,籲可惜哉!”

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評價孝文帝說:“選舉之法,先門地而後賢才,此魏、晉之深弊,而曆代相因,莫之能改也。夫君子、子人,不在于世祿與側微,以今日視之,愚智所同知也;當是之時,雖魏孝文之賢,猶不免斯蔽。故夫明辯是非而不惑于世俗者誠鮮矣。”

北宋名臣歐陽修評價孝文帝:“其私後魏之論者曰:魏之興也,其來甚遠。自昭成建國改元,承天下衰弊,得奮其力,并争乎中國。七世至于孝文,而去夷即華,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亂,然後修禮樂,興制度而文之。考其漸積之基,其道德雖不及于三代,而其為功,何異王者之興!”

南宋儒者葉适評價孝文帝:“用夏變夷者,聖人之道也。”又認為:“孝文志切有為。”“有舜、文王之姿。”

一代大儒真德秀評價孝文帝:“元魏孝文号為賢主。”

明朝著名學者解缙評價孝文帝:“有宋則及于漢而過唐……遼惟聖宗,道宗二主曆九十年,金惟世宗,章宗二主曆四十餘年,皆與宋講和,号為承平。然以元魏孝文興禮樂,崇文治方之,恐猶有徑庭也。然則宋之為宋,比之漢唐而有光;遼金之為遼金,比之元魏而猶歉。“

明代大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自三代而後,人主文章之美無過于漢武帝、魏文帝者,其次則漢文、宣……元魏孝文……凡二十九主。”

清代大史學家趙翼:“古今帝王以才學著者,曹魏父子、蕭梁父子為最,然皆生自中土,績學少年。惟魏孝文帝,生本北俗,五歲即登帝位,此豈有師儒之訓,執經請業,如經生家所為,乃其聰睿夙成,有不可以常理論者。……可見帝深于文學,才藻天成,有不能自諱者,雖亦才人習氣,然聰睿固不可及已。其急于遷洛,欲變國俗,而習華風,蓋發于性靈而不自止也。”

現代史學家田餘慶:“苻堅、孝文帝、宇文泰,他們是在北方民族關系發展的不同階段上推行此政策(漢化政策)的卓越代表人物。”“滅陳戰争的成功完成于隋,但包含了苻堅、孝文帝、宇文泰所作的貢獻,其中宇文泰的貢獻更為直接,更容易被察覺到。”

現代曆史系教授朱大渭:“秦王苻堅、魏孝文帝、北周文、武二帝(宇文泰、宇文邕),他們天資聰慧,漢文化水平頗高。因而深明漢文化優秀傳統内涵及其對本民族文化素質提高的重要性,從而能準确地掌握漢化的指導思想。”

轶事典故

開導元澄

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孝文帝在首都平城的明堂舉行了齋戒,召集群臣,将要占蔔決定是否要出師征伐南朝。太常卿王谌主持蔔卦,他仔細觀察龜版上的紋線,确定屬于革卦。孝文帝一聽,立即引述革卦的彖辭說:“‘湯、武革命,應乎天而順乎人。’真是再吉利也沒有了。”

群臣知道孝文帝已打定主意,誰也不敢說話,唯有尚書、任城王拓跋澄說:“陛下繼承先皇遺業,統治中原,這次出兵征伐尚未歸服的小邦,可是得到的卻是商湯、周武王革命的卦象,恐怕不能算大吉吧。”孝文帝厲聲責問任城王澄,這場隆重的儀式就草草結束了。

孝文帝的真意當然不是南伐,他知道任城王已看破自己的心思,回宮後立即召見,并說:“在明堂上怕人多嘴雜,壞了我的大事,所以假裝發怒,吓住文武百官,你大概明白。現在我們再認真讨論一下革卦。”接着屏退左右,将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這次的行動實在很難,但平城是用武之地,不是實施文治的地方,要在這裡移風易俗,是毫無辦法的,我想乘機遷都中原,你以為如何?”拓跋澄這才恍然大悟。十天後,孝文帝在他嫡祖母馮太後的永固陵前舉行了告别儀式,就從平城出發,率領三十萬大軍浩蕩南下。

賜死太子

孝文帝的第一位皇太子元恂,出生于曆經改革時期的背景下,在馮太後權傾朝野的十五年裡,對元恂十分的溺愛。元恂自幼因馮太後的溺愛,養成嚣張跋扈,目中無人,厭煩學習與教習的性格。再加上孝文帝監管時期,對元恂極為嚴格要求,但開導不足,這一反差讓元恂一度産生了逆反心理。孝文帝對他已經略感失望,父子關系有些隔閡。

元恂長得壯碩無比,厭書籍,因常年居于平城,所以很不習慣洛陽地區濕熱無比的天氣,經常想着能夠回平城。有次孝文帝出巡嵩山,元恂留守在金庸城内,與侍從密謀,親手殺死了侍從官高道悅。後被尚書快馬加鞭傳信報給前在嵩山的孝文帝,孝文帝聞後十分震怒,但又對此皇太子感到惋惜和痛心。下令封鎖消息,嵩山之行之後,回京召來元恂,痛斥元恂的罪行,甚至還與王宗貴族親手懲罰元恂,杖責一百。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受奸人李彪給孝文帝告發,元恂仍有謀反之心,被刺賜死河陽,平常入葬。

婦人妒防

孝文帝冊立馮潤為皇後。馮潤為得專寵,幾乎不讓孝文帝再承幸後宮嫔妃。拓跋宏無奈地說:“婦人妒防,雖王者亦不能免,況士庶乎?”

皇次子元恪的母親——貴人高照容暴死,民間盛傳是被馮潤所殺。

由于孝文帝忙于南征,經常不在皇宮,孝文帝的第二任皇後馮潤實在受不了。馮潤在家養病時,一個醫生叫高菩薩幫她治療過,互有好感。馮潤便讓心腹把他悄悄帶進宮,謊稱宦官,從此兩人尋歡作樂。

後來,馮潤威逼彭城公主嫁給自己的同母弟——馮夙。彭城公主心生畏懼,趁着雨夜偷偷跑出洛陽,來到孝文帝的軍中,告發了馮潤淫亂後宮的事。孝文帝震驚病倒。查證屬實後,孝文帝殺了高菩薩等人,但隻和馮潤分居,而沒有廢黜她。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帶病南征,在軍中突然病倒。他自知不免一死,對兩個弟弟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詳交代了後事,又囑托說:“皇後不守婦道,我死以後,她恐怕會幹預朝政,你們去讓她自盡,找個地方,以皇後之禮安葬吧,千萬不能讓馮家的醜事洩露出去。”

孝文帝病逝後,北海王元詳帶着白整來到馮潤的住處,送上了一杯酒。馮潤飲後身亡,谥号幽皇後。

人物語錄

1、朕以寡德,屬茲靖亂,實賴群英,凱清南夏,宜約躬賞效,以勸茂績。後之私府,便可損半;六宮嫔禦,五服男女,常恤恒供,亦令減半;在戎之親,三分省一。

2、代親之感,内切于心。

3、直書時事,無諱國惡。人君威福自己,史複不書,将何所懼?

4、凡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誠禦物。苟能均誠,胡越之人亦可親如兄弟。

5、惟我太祖丕丕之業,與四象齊茂;累聖重明,屬鴻曆于寡昧。兢兢業業,思纂乃聖之遺蹤。遷都嵩極,定鼎河瀍,庶南蕩瓯吳,複禮萬國,以仰光七廟,俯濟蒼生。困窮早滅,不永乃志。公卿其善毗繼子,隆我魏室,不亦善欤?可不勉之!

6、晉德不修,早傾宗祀,荒毀至此,用傷朕懷。

7、鎮戍流徙之人,年滿七十,孤單窮獨,雖有妻妾而無子孫,諸如此等,聽解名還本。諸犯死刑者,父母、祖父母年老,更無成人子孫,旁無期親者,具狀以聞。

8、粗修橋梁,通輿馬便止,不須去草鏟令平也。

9、春旱至今,野無青草。上天緻譴,實由匪德。百姓無辜,将罹饑馑。寤寐思求,罔知所益。公卿内外股肱之臣,謀猷所寄,其極言無隐,以救民瘼。

10、鄉飲禮廢,則長幼之叙亂。孟冬十月,民閑歲隙,宜于此時導以德義。可下諸州,黨裡之内,推賢而長者,教其裡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順、夫和、妻柔。不率長教者,具以名聞。

11、虎狼猛暴,食肉殘生,取捕之日,每多傷害。既無所益,損費良多,從今勿複捕貢。

12、北人每言‘北俗質魯,何由知書!’朕聞之,深用怃然!今知書者甚衆,豈皆聖人!顧學與不學耳。朕修百官,興禮樂,其志固欲移風易俗。朕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孫漸染美俗,聞見廣博;若永居恒北,複值不好文之主,不免面牆耳。

13、江南多好臣!

14、比聞緣邊之蠻,多竊掠南土,使父子乖離,室家分絕。聯方蕩壹區宇,子育萬姓,若苟如此,南人豈知朝德哉!可诏荊、郢、東荊三州,禁勒蠻民,勿有侵暴。

人際關系

家世

高祖父:太武帝拓跋焘。

曾祖父:景穆帝拓跋晃。

祖父:文成帝拓跋濬。

親祖母:文成元皇後李氏。

嫡祖母:馮太後。

父親:獻文帝拓跋弘。

母親:李夫人。

同輩

兄弟

二弟元禧,字永壽,封昭儀所生。太和九年(485年)封鹹陽王,景明二年(501年)謀反賜死。

三弟元幹,字思直,韓貴人所生。太和九年(485年)封河南王,後改封趙郡王,死于太和二十三年(499年),31歲。

四弟元羽,字叔翻,孟椒房所生。太和九年(485年)封廣陵王,景明二年(501年)因淫亂被人毆擊而死,32歲。

五弟元雍,字思穆,韓貴人所生。後封高陽王,孝昌三年(527年)于河陰之變被殺。

六弟元勰,字彥和,潘貴人所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後改彭城王。永平元年(508年)因受構陷被處死。

七弟元詳,字季豫,高椒房所生。太和九年(485年)封北海王,正始元年(504年)廢為庶人暴死。

姐妹

常山公主。

樂浪公主。

彭城公主(孝文帝第六妹)。

樂安公主。

高平公主。

後妃

廢後馮清,馮太後侄女,馮熙第三女,被廢後到瑤光寺出家為尼。

幽皇後馮潤,馮熙第二女,初入宮為貴人,後出宮養病,再入宮,馮清被廢,立為皇後。

左昭儀馮氏,馮熙第五女。

昭儀馮氏,馮熙第四女,與第二姊同入宮,早薨。

貴人高照容,生宣武帝元恪,暴病而薨,或說為馮昭儀殺死。元恪追尊為文昭皇後。

貴人林氏,生廢太子元恂,被殺,追谥為貞皇後,後來被追廢庶人。

貴人曹氏。

羅夫人。

夫人李氏,大臣李沖之女。

嫔趙氏。

嫔鄭氏,父鄭羲。

嫔鄭氏。

嫔王氏。

嫔崔氏。

嫔崔氏。

嫔韋氏。

嫔盧氏。

兒子

廢太子元恂,生母林貴人。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立為皇太子,十二月被廢,次年四月賜死河陽,年十五。

宣武帝元恪,生母文昭皇後高照容。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正月立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即皇帝位于魯陽,是為宣武帝,廟号世宗。

京兆王元愉,生母袁貴人。太和二十一(497年)年封京兆王,永平元年(508年)八月于冀州起兵謀逆,自稱皇帝,兵敗被執送京師,途中絕氣而死,年二十一。

清河文獻王元怿,生母羅夫人。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封清河王。正光元年(520年)七月,元叉與宦官劉騰逼迫明帝,幽閉靈太後,囚禁元怿,誣怿罪狀,遂害之,時年三十四。

廣平文穆王元懷,生母文昭皇後高照容。封廣平王。史籍缺載,事迹不詳。

汝南文宣王元悅,生母羅夫人。孝武帝初年,遭忌被殺。

殇王元恌,生母鄭充華,早夭。

女兒

孝文九帝姬,四位帝姬嫁與四朝帝王皇裔。

元氏,蘭陵公主,下嫁出身彭城劉氏的劉輝。(劉輝出身劉宋皇室)

元氏,淮陽公主,下嫁出身河南乙氏的乙瑗。

元氏,華陽公主,下嫁出身河内司馬氏的司馬朏。(司馬朏出身西晉皇室)

元氏,順陽公主,下嫁出身長樂馮氏的馮穆。(馮穆出身北燕王室)

元氏,始平公主,下嫁出身河南穆氏的穆平城。

元氏,濟南公主,下嫁出身範陽盧氏的盧道虔。

元氏,義陽公主,下嫁出身範陽盧氏的盧元聿。

元氏,南陽公主,下嫁出身蘭陵蕭氏的蕭寶夤。(蕭寶夤出身南齊皇室,後在關中自稱大齊皇帝,立妻南陽公主為皇後)

元瑛,長樂公主,下嫁出身渤海高氏的高猛。

後嗣

魏孝文帝拓拔宏的後代,分為拓、元、袁三支。拓氏一脈多分布于山西、陝西、河北一帶;元氏一脈人數較少,湖南臨湘及江西撫州一帶均有後人存在;袁氏一脈在湖北、四川有分布(字派有“德、光、基、庭、邦”者即是)。

後世紀念

陵寝

魏孝文帝長陵位于洛陽城西北約15公裡處孟津縣朝陽鎮官莊村邙山之颠。此處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米。兩冢相距約100米,當地俗稱"大小冢"。分别為高祖孝文帝長陵和文昭皇太後之陵。

石窟

賓陽中洞開鑿于北魏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500~523年),花費了24年時間,以其富麗堂皇的景象而成為龍門衆多石窟中的魁首。該石窟是宣帝元恪為孝文帝元宏和文昭皇太後做功德所營造的洞窟之一。洞窟平面呈馬蹄形,穹隆頂,深12米,寬10.9米,高9.3米,正壁雕主佛釋迦牟尼坐像,佛像面部修長清秀,面容和藹慈祥,略帶微笑。左右有迦葉、阿難二弟子和文殊、普賢二菩薩。迦葉形象老成持重,阿難形象活潑開朗,望之栩栩如生。

史料索引

《魏書·帝紀第七·高祖紀上》

《魏書·帝紀第七·高祖紀下》

《北史·魏本紀第三·高祖本紀》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出品時間

影視劇

扮演者

類型

2002

《北魏馮太後》

劉冠翔

電視劇

2009

《花木蘭》

陳坤

電影

2014

《拐個皇帝回現代》

季晨

電視劇

2016

《胡笳漢月》

王泊文

電視劇

2016

《長城》

李奇龍

電影

2016

《又拐個皇帝回現代》

季晨

電視劇

2017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孟魯川

電視劇

2018

《鳳囚凰》

張博文

電視劇

上一篇:劉縯

下一篇:翟雙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