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父輩

我們的父輩

菲利普·卡德巴赫所執導的電影
故事發生在1941-1945年間。由于戰争爆發,五個好友被迫離開家鄉,被迫離開彼此,三個去了東線,兩個留在了柏林。這場戰争帶來的不光有犧牲,還有終生難忘的痛苦回憶。他們中有些人的加入是出于某種目的,而其他人卻痛苦地掙紮于良心道德與國家責任之間。[1]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前幾天:五位童年時代的朋友在柏林相約,相互告别。五個摯友及他們之間重逢的約定。五個年輕人在他們青春時代即将結束時加入了戰争,他們完全不知道,戰争究竟對他們,對世界有什麼樣的影響。
    中文名:我們的父輩 外文名: 其他譯名: 類型: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UFA 導演:菲利普·卡德巴赫 Philip Kadelbach 編劇:Stefan Kolditz 制片人: 主演: 片長: 票房: 對白語言: 色彩: 電影分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主要演員:Volker Bruch,Tom Schilling,Kat 類别:劇情,戰争 首播時間:2013年3月17日 發行地區:德國 發行語言:德語

電影簡介

2013年德國迷你劇集,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五個摯友及他們之間重逢的約定。

1941年,德軍準備入侵蘇聯,德國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響應希特勒的号召應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線。女青年Charlotte立志為國家服務,成了一名女護士,也将前往戰場救助傷員。女青年Greta美麗活潑,歌聲動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個猶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縫的兒子。

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們在啟程的前夜載歌載舞,喝酒慶祝,約定聖誕節再相聚。分離之前,他們都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分離之後,他們的命運便和這場戰争緊緊聯系在一起。對于這一2013年德國迷你劇集,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五個摯友及他們之間重逢的約定。

1941年,德軍準備入侵蘇聯,德國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響應希特勒的号召應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線。女青年Charlotte立志為國家服務,成了一名女護士,也将前往戰場救助傷員。女青年Greta美麗活潑,歌聲動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個猶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縫的兒子。

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們在啟程的前夜載歌載舞,喝酒慶祝,約定聖誕節再相聚。分離之前,他們都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分離之後,他們的命運便和這場戰争緊緊聯系在一起。對于這一輩的德國人來說,這是他們的父輩、他們的母輩對于這場戰争的記憶。

德國人的視角

從德國人的視角看二戰同樣十分震撼!戰争能把人性中最醜陋的一面挖掘出來直至失去人性!

五個年輕人在他們青春時代即将結束時加入了戰争,他們完全不知道,戰争究竟對他們,對世界有什麼樣的影響。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前幾天:五位童年時代的朋友在柏林相約,相互告别。對納粹有着堅定信仰的德國國防軍士兵威廉;對納粹抱有懷疑的威廉的兄弟弗裡德黑爾姆對納粹嗤之以鼻,也成為了一名士兵;渴望成為電影明星,熱愛生活的葛麗泰;對納粹同樣抱着堅定信仰,勵志成為護士服務人民和元首的夏洛特;還有曾絕望說服父母,最終離開德國的猶太人切爾諾梅爾。當命運将他們拆散之前,五個年輕人度過了最後幾小時的平靜時光。

故事發生在1941-1945年間。由于戰争爆發,五個好友被迫離開家鄉,被迫離開彼此,三個去了東線,兩個留在了柏林。這場戰争帶來的不光有犧牲,還有終生難忘的痛苦回憶。他們中有些人的加入是出于某種目的,而其他人卻痛苦地掙紮于良心道德與國家責任之間。

相關

本劇是根據主人公威爾漢姆的回憶錄進行拍攝,為了盡量保證劇集的真實性,令參加二戰的老兵和他們的子孫後代信服,編劇Stefan Kolditz多年來查閱了大量資料,走訪了很多戰争幸存者。

德國《圖片報》對本劇的評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德國帶來的苦難,比20世紀裡所發生的任何事件都要深重。該劇通過生動的當代電影語言叙述了那段曆史,絕對值得觀看。

該劇共有三集,每集90分鐘,于德國當地時間3月17、18、20日20:15播出。

影評

Friedhelm是五個主角中唯一懂得怎麼接受事實,怎麼在現實的生存和道義之間作出權衡的人。

在猶太小姑娘被烏克蘭輔助警察抓走的時刻,他是唯一一個出于道義為她提供保護的人;他的朋友是出于情誼;他的哥哥則是出于所謂“國防軍”的榮譽感——而那是在德國國防軍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卷入種族清洗之後,便早已不複存在的東西。

當他在庫爾斯克會戰前夕再次出現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個老練的士官——之前冬戰期間,他從陣亡蘇軍身上拿僞裝衣和毛氈靴子,則是他向求生轉型的一個過渡——第一次戰鬥中那個托庇在兄長羽翼之下的男孩早已成為了過去。

他并沒有因為惡劣的環境,轉而去“相信”FATHERLAND必須勝利之類的廢話;也沒有變成約翰.托蘭的曆史着作中,所描述過的那種“令新兵望而生畏的,不帶任何感情射殺全部敵軍的職業軍人”。第一集中槍殺猶太小女孩的,那個負責搞特别行動的帝國保安處突擊隊大隊長,就是因為錯估了這一點而送了命。

他想當然的以為,Friedhelm仍然是當初的那個男孩,不過是憑借着懦夫的直覺混過了幾乎整場戰争。憑着他,保安處旅隊長對“檔案”,以及身陷承戒營的兄長命運的掌控,就可以用巴普諾夫的方法将他訓練成一雙拿槍的手。除了Viktor聽說,和目擊過的事件之外,Friedhelm還被迫在旅隊長的威逼下獵過多少“兔”子,早已不得而知。已知的是旅隊長對人性的認識并沒有他自以為的那樣深刻,所以最後他以一種緩慢痛苦的方式死去了。

Charlotte在害死了那名猶太護士之後,隻是幻想着自己能得到救贖。Wilhelm在奧廖爾郊外的坦克裡呆了一晚上後,已經淪為了徹底的生存者。Greta在監獄裡被動地認了命。Viktor沒有淪為第一代以色列人所稱呼的“小牛犢”但所承受的早已超出了他的負荷。

隻有Friedhelm是憑着自己的意願選擇了:贖取他為了生存而犯下的罪。所以他帶着解脫死去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