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所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簡稱減災所)(外文名稱:Institute of Care-Life,簡稱ICL)成立于汶川地震後,由歸國博士王暾(雙博士學位)創建,專注地震預警技術研究。通過吸收國内外特别是日本的預警技術并進行重大技術創新,以及在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下,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掌握了成熟的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核心技術并成功研發了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具備全套自主知識産權,形成了目前國内唯一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的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地震預警系統作為地震預報(臨震預報是難于完成的任務)和災後救援之間的重要環節,可以增加預警時間,減少決策判斷時間,令避險時間大大增加,從而減少人員傷亡。地震預警系統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完善了救災環節,可以消除民衆對地震的恐慌。它是保障當地長期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規避政府的行政風險,有助于保衛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果。《地震預警系統》是研究所與各界專家合作的結晶,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産權。
    中文名: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外文名:Institute of Care-Life 别名: 内容: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 概況:具備全套自主知識産權 根據:地震預警系統 理念:以人為本

預警系統

QuakeSolutionTM預警系統是王暾博士領導的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國内外專家的支持下,自汶川地震後,通過技術創新而實現的軟硬件一體化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地震預警系統。該系統的重要創新是其誤報率低、軟硬件一體化技術等。另外,該系統還可具備烈度速報功能。與無預警系統相比,地震預警系統可以在地震災難到來前給出警告,縮短反應時間、判斷時間、決策時間,減少人員傷亡。

成立于汶川地震後的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從2008年汶川地震後開始研制地震預警技術;在來自國内外地震、應急專家的幫助下,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初步掌握了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的核心技術,且已經将這些技術融入到其開發的軟硬件一體化系統中,形成了自主知識産權。

從2010年底開始,研究所已經先後在2萬餘平方公裡的汶川餘震區域(包含18個縣市,複蓋了四川省、甘肅省、陝西省三省交界區域)布設了預警試驗網絡,自2011年4月15日起,已經對試驗區域内發生的110次餘震實現了預警,并在國内首次實現了參試人員先收到預警短信,然後才感覺到地震(在四川省地震局台站管理中心、成都市防震減災局等單位都安裝了接收終端,并進行了實時錄像)。

公司地址

成都高新區天府軟件園D區6棟17樓  

上一篇:季節性皮炎

下一篇:黃品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