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

漢語文字
戎(拼音:róng)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字形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字由用于進攻的“戈”和用于防禦的“甲”構成,本義是兵器的總稱,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兵士、軍人,又引申指與軍事有關的事情。戎在上古時期又指稱中國西部的少數民族。[1]
  • 中文名:戎
  • 拼音:rónɡ
  • 部首:戈
  • 字碼:620E
  • 五筆:ADE
  • 倉颉:IHM
  • 鄭碼:HMGD
  • 筆順:長一,丿,短一,斜鈎,ノ,丶
  • 字級:一級(0352)
  • 平水韻:上平一東
  • 筆畫:4 2
  • 四角号碼:53200
  • UniCode:CJK
  • 結構:合體字,半包圍-右上包圍結構
  • 異體:?、?
  • 注音:ㄖㄨㄥˊ
  • 造字法:會意

字形信息

會意字。“戎”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圖1、2),甲骨文由“戈”和一個十字符号構成,“戈”本義是古兵器;十字符号是“甲”字,意為铠甲,用于防禦。也有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提出“戎”下的“十”字是“毌(guàn)”字的簡化寫法,模拟的是盾牌。其實,無論是“甲”還是“毌”,都是用于防禦的。“戎”字中既有用于進攻的兵器,也有用于防禦的兵器,這個字的本義就是兵器的總稱。圖3、4的金文,“十”字符号中間變為一圓點,更像“盾”形了。圖13是小篆的形體,發生了訛變,将“盾牌”形變為小篆“甲”字。隸書、楷書又将“甲”字改為“十”字,延續至今。

詳細解釋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róng

名詞

古代兵器的總稱。

weapons

《詩經·大雅·常武》:“整我六師,以脩我戎。”

五戎;兵戎相見

〈文言〉兵車。

chariot

《詩經·秦風·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毛傳:“小戎,兵車也。”

〈文言〉軍隊,軍事。

army;soldier

《易·同人》:“伏戎于莽。”

《後漢書·董卓傳》:“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

戎馬;戎裝;戎機;投筆從戎

〈文言〉寇敵。

enemy

《周易·解》:“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緻戎,又誰咎也。”

(Róng)古代中國稱西部民族。

《禮記·王制》:“西方曰戎。”

《大戴禮記·千乘》:“西辟之民曰戎。”

鬼戎;西戎

(Róng)古國名。春秋時屬曹地。在今山東省菏澤西南。

《春秋·隐公二年》:“公會戎于潛。”

(Róng)姓氏用字。

動詞

〈文言〉戰争;征伐。

《尚書·說命中》:“惟甲胄起戎。”

《逸周書·世俘》:“戎殷于牧野。”

〈文言〉拔除。

《方言》卷三:“戎,拔也。自關而東,江、淮、南楚之間或曰戎。”

〈文言〉相助。

assist

《詩經·小雅·常棣》:“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形容詞

〈文言〉大。

《尚書·盤庚上》:“乃不畏戎毒于遠迩。”蔡沈集傳:“戎,大。”

《詩經·周頌·烈文》:“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

代詞

〈文言〉你,你們。

you

《詩經·大雅·民勞》:“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陸機《答賈長淵》:“誕育洪胄,纂戎于魯。”

方言集彙

1、粵語:jung4

2、客家話:[梅縣腔] jung1 [東莞腔] jung2 [客語拼音字彙] yung2 [海陸豐腔] rung1 [客英字典] jung1 [台灣四縣腔] jung1 [寶安腔] jung2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二下】【戈部】如融切(róng)

兵也。從戈從甲。

說文解字注

【卷十二下】【戈部】

兵也。

注:兵者,械也。《月令》:乃敎(教)于田獵,以習五戎。注:五戎謂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按周禮司兵掌五兵。鄭司農雲:戈、殳、戟、酋矛、夷矛。後鄭雲:此車之五兵也。步卒之五兵,則無夷矛而有弓矢。兵之引申為車卒,步卒,故戎之引申亦為卒旅。兵可相助,故引申之義,小雅丞也無戎傳曰戎,相也。又引申為戎狄之戎,又《民勞》傳:戎,大也。《方言》:戎,大也。宋魯陳衛之間語。又鄭詩箋雲:戎猶女也,猶之雲者,以戎汝雙聲而通之也。戎有讀若汝者,《常武》之詩是也。又有讀若輮者,《常棣》之詩是也。

從戈甲。

注:【金部】曰:铠者,甲也。甲亦兵之類,故從戈甲會意。如融切。九部。

?,古文甲字。

注:【日部】早篆下及此,小徐皆有此五字,大徐皆删之,由古文甲,小篆甲所異甚微故也。漢隷(隸)書早字平頭,如小篆本平頭。古文乃出頭作?,轉寫既久,惑不能别。于日部及此删去五字,于甲篆則用出頭者為小篆,别取汗簡所載異體為古文。皆非也。今一一正之。

廣韻

如融切,平東日 ‖戎聲終部

戎,戎狄。亦助也。《說文》作?,兵也。又姓,漢宣帝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如融切。九。

如融切,平東日

戎,戎狄。亦助也。《說文》作?,兵也。又姓,漢宣帝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

?,上同。

校釋:《說文·戈部》:“?,兵也。從戈從甲。”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字部】戎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2

《唐韻》如融切。《集韻》《韻會》而融切。《正韻》:而中切,竝音絨。《說文》:兵也。《禮·月令》:以習五戎。注:五戎,弓殳矛戈戟也。《周禮·秋官·掌交》:九戎之威。注:九戎,九伐之戎也。

又兵車名。大曰元戎,小曰小戎。《詩·秦風》:小戎俴收。

又《小雅》:元戎十乗(乘)。

又《禮·王制》:西方曰戎。

又大也。《詩·周頌》:念茲戎功。箋:戎功,大功也。《書·盤庚》:乃不畏戎毒于遠迩。注:戎毒,大毒也。《揚子·方言》:宋魯陳衛謂大曰戎。

又汝也。《詩·大雅》:戎有良翰。又:戎雖小子。注:汝也。

又相也。《詩·小雅》:烝也無戎。傳:戎,相也。

又拔也。揚子《方言》:江淮南楚之閑謂拔曰戎。

又姓。春秋戎律,漢戎賜,明戎廉。

又《集韻》:如蒸切,音仍。與扔通。《前漢·古今人表》:有扔君。或作?。亦省作戎。

又《韻補》:葉而主切,音汝。《詩·大雅》: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本作?。俗作⿰牛戎。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筆順】

①一(橫)②一(橫)③丿(撇)④㇂(斜鈎)⑤ノ(撇)⑥丶(點)

【寫法】

“戈”從上、右包圍“?”。

首筆橫在橫中線上方偏左。

“?”居左下格偏右上;橫起筆偏左,右端抵田字格中心下側;撇從橫中線上側起筆。

㇂(斜鈎)起筆于豎中線上端左側,向右下格斜行鈎出;第五筆撇從右下格橫中線上側起筆,撇向“?”下側。

書法欣賞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一東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如融切

ȵjuŋ

集韻

平聲

上平一東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而融切

nʑiuŋ

平聲

下平十六蒸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如蒸切

nʑieŋ

中原音韻

陽平

東锺

撮口呼

次濁

ɽiuŋ

中州音韻

平聲

東锺

而中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一東

次濁

而中切

ȵyuŋ

分韻撮要

陽平

第六東董凍笃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