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棺葬

懸棺葬

特殊葬禮儀式
又稱崖葬。一種古老而特殊的葬式。人死入殓後,懸棺于岩壁之上或崖洞内,即在陡峭的山崖上鑿洞插樁,置棺其上,或尋找天然岩洞、崖縫,置棺其間,低則不下20餘尺高,高則達百餘尺。此俗曾在雲貴川的少數民族中普遍流行,也見于閩、浙、湘、贛、粵等個别地區。早在唐代,張鷟的《朝野佥載》中就曾記有南方五溪蠻的懸棺葬風俗,“盡産之棺,餘臨江高山半肋鑿龛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樞,彌高者以為至孝。即終身不複祭祀。”在東南沿海地區有關此俗的記載更早。三國時沈瑩的《臨海水土異物志》中載:“安家之民,悉依深山,……父母死亡,殺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屍,飲酒歌舞畢,仍懸著高山岩石之間,不埋土中作冢墩也。”有的地區懸棺之俗自春秋時代一直延續至明、清時代。[1]
    中文名:懸棺葬 外文名: 地理位置: 占地面積: 開放時間: 其他外文名:Hanging coffins buried 實行地區:黔、滇、粵、浙、贛等

發相關簡介

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屬崖葬中的一種,又稱崖墓。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頭置于崖穴中,另一頭架于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懸棺”一詞,來源于梁陳間顧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太平禦覽》卷47引)一語。1946年中國學者考察四川珙縣、興文懸棺葬時,始将此詞作為專稱。

分布地點

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等省的少數民族實行此葬儀。懸棺主要存在于福建武夷山地區和四川與雲南交界的珙縣、興文、筠連、鎮雄、昭通等縣。與珙縣懸棺葬并存的還有崖畫。

各地發現的懸棺葬,葬具與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區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屬春秋、戰國之物。這一地區白崖懸棺的随葬品有龜狀木盤及大麻、苎麻、絲、棉紡織品殘片、殘竹席等。四川珙縣、興文一帶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長方形棺,其上為人字坡蓋,屬元、明時期之物。珙縣洛表懸棺的随葬品以衣服為主,其上裝飾繁缛,随葬的竹筷上寫有漢字。

懸棺葬此一名詞最早是1948年芮逸夫在《僚為仡佬試證》一文中首次提出,以後被沿用。懸棺葬一般被歸類為崖洞葬,有專家認為懸棺屬于風葬,目前尚未取得共識。

史書記載

三國吳沈瑩《臨海水土異物志》:“父母死亡,殺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屍。飲酒歌舞畢,仍懸着高山岩石之間,不埋土中作冢也。”唐張鷟《朝野佥載》卷十四:“五溪蠻父母死......盡産為棺,于臨江高山半肋鑿龛以葬之。自山上懸索大柩,彌高者以為至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岩穴間,高者絕地千尺,或臨大河,不施蔽蓋。”

曆史淵源

懸棺葬地的選擇必須依山傍水和船形棺的使用反映出懸棺葬起源于江河湖海的水居民族。

據曆史文獻記載和掌握的考古資料,福建、江西等東南地區的懸棺葬在我國懸棺葬年代中最早,且為古代越族之葬習。《漢書·嚴助傳》:“越方外之地……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習于水鬥,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險”。古代越人的經濟生活“陸事寡而水事衆,于是人民被發文身……短褚不袴,以便涉遊,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上述記載表明,我國古代越人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生活與江河湖海息息相關。人類社會的宗教觀念産生以後,人們便根據鬼魂到另一世界去生活的幻想,将人的現實生活附加給鬼魂世界。因此許多民族的喪葬習俗都具有事死如事生的特點。基于這樣一種宗教觀念,古代越人便将懸棺葬地選在依山傍水的懸崖峭壁。人的生命雖已結束,然而死者的鬼魂與原先的社會群體尚繼續保持着密切聯系。在冥冥之中他依然與他的親人在以前所處的地理環境中生活。

船是我國古代越人重要的生産工具和生活用具。福建武夷山的船棺是迄今為止我國懸棺葬中最早的葬具。白岩、觀音岩保存較好的兩具船葬全長3.5至5米左右,寬約0.55米、高0.6至0.7米。無論從形狀、大小等方面來看,武夷山船棺均與閩北江河及閩南廈門等地沿海所用的木船和漁船相似。這種情況表明,船形棺最早很可能就是實用器物。

分布區域

神秘僰人族懸棺

神秘僰人族懸棺

依據文獻及實地考察,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區,均有此種葬俗。江西貴溪仙岩、福建武夷山、重慶忠縣卧馬函、重慶奉節縣夔峽、風箱峽、

棺置入龛

懸棺葬是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我們至今仍不知曉的方法,将仙逝者連同裝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懸挂(置)于懸崖半腰的适當位置。葬地的形勢各異,歸葬的個體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鑿孔,椽木為樁,尺棺就置放在崖樁拓展出來的空間;或在約壁上開鑿石龛,屍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懸崖上的天然岩溝、岩墩、岩洞置放屍棺……人死了,要找個歸宿,要為失去靈魂的軀殼找一個妥當的安置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講,懸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樣平常。然而,凝神屏息想想:一口沉甸甸的屍棺,一具冷冰冰的屍骨,怎麼會“飛”到那高高的懸崖上?屍棺的主人是誰?我們有限的智慧還難以解讀這用千年的沉默寫下的寓言,夢魇中便無法逃避懸棺的陰影。

置棺方式

懸棺葬的置棺方式有以下幾種:

(1)木樁架壑式。棺木架置于天然崖洞或在岩石裂隙所打的木樁之上。此種形式見于福建武夷山、湖南、四川等地,在湘西沅水兩岸和川東長江三峽地區尤為常見。

(2)崖洞式(包括天然岩隙式)。即利用臨河峭壁上的天然洞穴或裂隙,略加修整(壘築、填平)置棺其内。這種形式在各地懸棺葬中均有發現。

(3)橫穴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長方式橫龛,大小寬窄以容一具長約2米,高、寬約為0.5米左右的棺木為限,棺側外露。這種置棺方式見于川南、川東長江三峽等地。

(4)方穴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寬約1.5米或稍小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穴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内。此種形式在川東南、湘西和鄂西等地常見。

(5)懸崖木樁式。在臨江絕壁上開鑿小方孔,打入木樁,然後架棺其上。這種形式多見于川南、湘西等地。

(6)崖緣式。在海邊陡峭崖壁上常有突出的狹窄崖緣形成天然平台,棺木置放上面,此種形式在台灣和東南亞海島地區較為常見。

懸棺葬具

據掌握的科學資料,我國南方各地的懸棺葬具絕大多數為整木刳空而成,按棺木的外形大體上可區分為如下幾種:

(1)船形棺。這種棺頭尾上翹,形狀同于現今江河濱海所使用的小木船,主要見于福建武夷山。據實地考察,川東長江三峽地區至今未發現船形棺。

(2)圓筒形棺和方形棺。這兩種棺木在我國懸棺葬中最為普遍,它們分圓筒形和長方體形,而且絕大多數棺的棺蓋,棺身系同一段整木剖開,挖空而成,子母口閉合。

迄今為止木闆拼合式棺在我國懸棺葬中極為罕見。根據川東長江三峽所見某些殘棺闆推測,可能有木闆拼合式棺。

懸棺原因

《信息時報》2003年6月3日《三峽千古懸棺被開啟》一文說:懸棺的原因傳說是“諸葛亮兵書葬懸棺”,說是三國時,諸葛亮得知自己的生命已不久了,即招來他最信得過的人,将别人垂涎已久的兵書與寶劍,裝在兩具棺材裡,藏到了香溪的這一無人可攀的懸崖上。另一說是,一對恩愛夫妻死後,為了達到生同床死同穴的目的,要求兒女将他們先後葬在了懸崖上。

華西網-華西都市報2001年9月3日《破解懸棺升天之謎》說:考證,懸棺大多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遺迹。那時由于戰争頻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采用懸棺以示“趨吉”和“盡孝”之意。不過讓人們起疑的是:除了選擇高不可攀的懸崖絕壁作為葬身之所外,采用其它的葬俗就不“趨吉”和“盡孝”嗎?《雲南志略》雲:“人死則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為吉”。此說也有不通之處,因為鑿岩式、自然洞穴式就堕不下來了。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口傳的《苗族古歌》,有這樣的說法:我從很遠的東方來。沒有土地,就把老人的屍骨暫擱在山洞裡,我們回家的時候再帶走。這裡的苗族老人,把懸棺這種安放形式叫“擱”。“擱”就是使物體處于一定的位置,是還可以移動的意思。在格凸河風景區,有一個隻有兩戶人家的村寨叫腳杆寨,主人告訴我,用苗語說腳杆寨(在)叫“不這吾”,意為“我要回家”。傳說,很早以前,他們的祖先因為戰争,一路敗退,幾經輾轉來到這裡,祖輩為了告誡後人,葉落歸根,發誓隻要腳杆還在,一定要打回老家,收複失地。于是乎,祖輩“歸西”,後人沒有入将其土,而是将屍骨高懸于在那些陰涼的、淩空的、鳥獸也無能為力的岩洞、絕壁之處,一是防追兵破壞,二是防畜獸侵襲,三是便于長久保存,隻待有朝一日“回家”一同回家歸根。為了牢牢記住先輩一定要返回老家的再三叮囑,于是就有了腳杆寨(在)的寨名,于是就有了懸棺的習俗。

在格凸,雖然不再懸棺,但在喪俗活動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隆重的祭奠儀式,要砍一匹精壯的“戰馬”送亡人,這匹馬有四件必備之物:馬安、戰刀、弓箭、四鬥笠。相傳,苗族的祖先因為外敵入侵,從失去了東方的家園,才逃到現今住地,但祖先一心要收複失地,可是在有生之年未能願,死了也要騎戰馬從反戰場,殺敵報仇。由此看來,行“懸棺葬”隻是一種臨時存放,等收複失地後,還要帶回老家去,由于這種願望長期沒有實現,就成了一種習俗。

宗教觀念

懸棺葬反映的宗教觀念主要是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在鬼魂崇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家庭、私有制産生和發展的産物。人們迷信祖先的靈魂具有佑護子孫後代的神秘力量,盡管鬼魂是人們恐懼的對象,但對死去的祖先卻極為崇敬。人死後,人們想盡一切辦法來安撫死者,以取悅祖先的靈魂,并祈求得到祖先靈魂的保護。

屍骸是靈魂的寄居之所,毀壞屍骸會使祖先的靈魂失去依托。為使祖先靈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因此在葬法上要盡量避免野獸和其他人為等因素的傷害。懸棺葬的宗教目的蓋源于此。一方面懸棺葬濱水而葬,祖先的鬼魂在陰間仍與親人們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面,棺木懸棺葬于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人迹罕至,野獸亦難侵害,正符合人們的期望

唐張鹜《朝野佥載》雲:“五溪蠻,父母死,于村外閣其屍三年而葬……盡産為棺,于臨江高山半肋鑿龛以葬之,彌高以為至孝”。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中部地區的托拉賈人(TOradia)直到現在尚行懸棺葬俗,他們在陡峭的懸崖絕壁選擇置棺之所,認為棺穴挖鑿得越高越好。人們相信,屍骸在空中保存的時間越長越加吉利,死者的靈魂就越容易步人另一個世界,子孫後代便會受到祖先靈魂的長久佑護。于是人們不惜傾家蕩産,不僅将殓屍棺木懸葬在險峻的峭壁之上,而且争相放置得越高越好。

發現地

四川珙縣

麻塘壩螃蟹溪山崖等地,曾發現大批戰國至秦、漢之際的古代懸棺葬遺物。

貴州銅仁

在銅仁市萬山區大坪鄉川硐村牟家坡村民組,有一處70餘米高的峭壁,俗稱“仙人闆”。在這陡峭的崖壁上,至今保存着神秘的懸棺葬。仙人闆下為豬老岩河,在距河面20餘米處有一條天然形成高約2米,寬約2至5米的橫向洞穴。原存棺木三具,上世紀60年代被人為毀一具。目前尚存放有兩具棺木,這就是著名的牟家坡懸棺葬,兩具棺木中,僅一具保存較為完好,棺長2.51米,棺内屍骨尚存,另一具棺木已朽壞。

閩北

江河及閩南廈門等地沿海所用的木船和漁船相似。這種情況表明,船形棺最早很可能就是實用器物。四川巴縣和昭化縣所發現的巴人船棺均長4至5米,寬1至1.2米,有的船棺闆厚達12厘米以上⑨,如此巨大的船棺亦應是生前的生産和交通工具。在東南亞地區以船為棺的習俗亦十分普遍,越南的朱芹遺址、朱山遺址都發現了船棺葬,越溪(海防)也有獨木舟式的船棺葬。至今越南的傣族人仍把死者放在獨木舟式的棺材中,馬來西亞甘榜雙溪朗遺址發現了兩面銅鼓放在一座船棺的木闆上,在瓜拉塞林新發現了一個漁人村落的船棺葬遺存。在加裡曼丹島洞穴遺址中同樣發現了船棺葬俗。

據民族學資料,沙巴東海岸的沙巴人、加裡曼丹島的斯卡賓(Skpan)族、美拉尼西亞所羅門群島和新赫布裡底群島中的安布庵(Ambutmy)島的要人以及湯加和薩摩亞群島的酋長等死後均用船棺。薩摩亞群島盛屍用單船或雙船,班克斯群島的Va-nunLava島,人死即以生前所用之船為棺。在我國,無論東南地區還是西南地區的懸棺葬中幾乎所有的葬具均為整木鑿成。整木刳空而成的棺與獨木舟相似,可以認為是一切船類的祖型。大量的科學資料表明,船與行懸棺葬的民族有着密切關系。從我國和東南亞的懸棺葬和船棺葬大都分布在江河沿岸和濱海地區來看,這兩種葬俗都起源于近水而居的民族之中,是海洋民族的文化特征。

近水而居,善于造船和用船是我國古代越人的特點。船在他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死後以船為棺,繼續享用,完全符合這一人們共同體的心理素質。

探密險境

有這樣一側鐵聞:1933年,一位姓陳的地方官為了探究僰人懸棺的奧秘,雇用兩名樵夫,從豆沙關的絕壁上掀下兩具懸棺,其中一具運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學供考察、展覽。未久,兩名樵夫均意外慘死。翌年,一位大号熊廷權的赈災的官員,公務之餘,到省立二中參觀,看了懸棺及棺木中遺骸,又詢悉慘死的樵夫的故事,便有些坐不住了,對校長再三進言:“文王澤及枯骨,古人遺骸何當玩弄?請以

禮瘗之”。校長隻得将懸棺遺骸歸葬。這位熊大人仍難以心安,又顫顫驚驚地寫了一篇诔文:“霜凄凄兮露氵襄氵襄,風雨剝蝕兮日月迎将。翳何人兮骨骸堅強,胡不速朽兮戀此高崗。惡有報兮善有慶,毀棺露骸兮吾意凄惶。山之廣大兮地厚無疆,以為宅兆兮永此潛藏。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萬歲兮無厲無殃”。敬鬼神而遠之。

天下奇迹

在雲南,今昭通地區沿金沙江、白水江、關河流域的懸棺不說是絕無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為集中的地區。就已知情況,鹽津縣的豆沙關、底坪、棺木岩、靈官岩,威信縣的瓦石、石洞、永善縣地黃華,不下10餘處;岩樁、岩墩、岩龛、岩溝、岩洞等各種懸棺葬的形式一應俱全。尤其是豆沙關懸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勢最險峻,被學者稱為“上古遺存,天下奇迹”,“懸棺博物館”。

豆沙關懸棺在鹽津縣豆沙鄉石門村關河南岸的絕壁上,緊傍213國道。秦開“五尺道”、漢修南夷道、隋造偏梁橋閣、唐開石門道,都無一例外地選擇豆沙關作為人滇的門戶。“關津樞紐”,“南滇鎖鑰”,名不虛傳。關河北岸,“五尺道”貴迹、石門關古城堡、唐貞元十年禦史中丞袁滋冊南诏題名摩崖,昭示着這裡曾有過人文蔚起的繁榮。關河南岸,削壁騰立,參天而起,高達四五百米,懸棺就存放于絕壁半腰一工方形岩坎内。20世紀30年代調查有棺40多具,此後,或堕落入關河,或被好奇者、居心叵測者破壞,今仍存有10餘具。遠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勢将傾倒的絕壁的陰影中,屍棺累累,淩空懸置,确實會讓人生出許多難以言喻的思緒,臆想出許多神魔怪異的故事,難怪熊大人要苦苦祈告“臻百福兮降百祥,千秋萬歲兮無厲無殃”。

僰人懸棺

懸棺的主人,一般認為是春秋時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人,故稱“僰人懸棺”。不過僰人在明末清初的時候,遭到了明朝官府的殺戮,并且對幸存下來的僰人進行強行

教化。僰人為了掩藏自己的身份,并且他們逃亡到的地方也沒有條件讓他們舉行懸棺葬,而改為了靈魂葬,就是把代表先祖靈魂的碎片(好像是銅闆)放到一個金屬筒裡,再把這個筒放到崖縫裡。而且僰人的後裔身份證上寫的是彜族。可靠嗎?1932年,幾位昭通籍的學人曾對豆沙關懸棺進行考察,據當時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内屍骸的頭顱骨較今人碩大,手足骨亦較粗壯,也較長,推測身高在1.8-1.9米間。棺木用整根原木鑿空成形,長約2米,高約50厘米,寬約41厘米,棺蓋厚約41厘米。按木質紋理,似為杉木,形制古樸。同樣在1932年前後,一位美國學者對威信長安的懸棺進行考察,也得出與周夢雲大緻相同的認識。如此說來,“僰人人懸棺”應該成為結論了。

懸棺主人

懸棺的主人,一般認為是春秋時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故稱“僰人懸棺”。這以周夢雲和美國學者威信長安等為代表。而著名的自然科學家陳一得又對周夢雲和美國學者的判斷提出質疑,他的觀點是:

《新聞晨報》2005年月日11月18日報道說:“複旦學子閻鵬榮則通過遺傳學手段證明了是3000年前的古百越人将木置于崖壁之上。”對中國最為神秘的懸棺,考古界一直争論不休,普遍認為它們不是古百越人,便是四川貴州一代的巴人。複旦學子閻鵬榮說:“我從遺傳學的密碼分析來看,證明了他們是古百越人的說法。”

在黔是複地,在邊遠封閉的貴州省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格凸河風景名勝區,多處洞穴都有懸棺,而懸棺地附近都是苗族集居之地。格凸風景區的神靈宮—格凸河中遊的一個100多高,40多米寬的巨大出水口的洞穴内的左邊岩石上,1988年前存放着240多口棺材。筆者在這一帶考察懸棺時,曾在

宗地鄉的紅岩村鍋槍組,懸棺岩腳下的村寨,尋問到了一口完好的懸棺主人,這位為苗族的老人稱棺内人是他們的祖輩,隻有八十多年的曆史。

然而,他們已經不再懸棺了。而在安順市的平壩縣的桃花村的苗族,至今還采用自然洞穴式懸棺。一個洞穴内存放的棺木多達600多具。2003年5月,文物專家在三峽兵書寶劍峽懸棺内發現了青銅巴式矛,巴式戈、巴式柳葉劍、青銅刻刀、青銅鑿子、青銅洗盤、古劍飾。由此看來,一是懸棺時限,由一些書上說的“上限未知,下限為明代”,應該解為上限未知,下限至今了。二是筆者認為懸棺也并不是那一個民族所固有。

衆說紛纭

不然,著名的自然科學家陳一得又對周夢雲和美國學者的判斷提出質疑:首先,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自春秋以來,或向滇西遷徙,或與漢族及其他民族融合,過早地結束了作為一個單一民族存在的曆史。也就是說,僰人生活的時代,在公元前250年以前。其次,如果豆沙關懸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成數百米高懸崖,這個過程沒有幾千年恐怕不能完成。陳一得反诘:曆二三千年之長久。“任何堅硬木質,日射水浸,鮮不化為齑粉?”更何言骨骼完整,棺木紋理清晰。不得不承認,陳一得的反诘是有道理的。事實上,查考史籍,較僰人晚近一千多年生活在這一帶的白僚、仡佬等民族也有懸棺葬習俗。“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于岩穴間,高者絕地千尺,或臨大河,不施蔽蓋”。元代李京《雲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紀略》于此均有記述。誰能說懸棺就不會是白僚、仡佬人的作品呢?

千古之謎

懸棺之所以讓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覺,成為所謂“千古之謎”,最根本的原因是:懸棺到底是怎樣“懸”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佥載》的書中,提出了一種假設:屍棺先擡到懸崖絕頂,再懸索緣樁往下放。證之于懸棺現場所見,此說難以成立。試想,懸棺多在懸崖的半腰,距頂甚遠,且多置放于崖部面的凹陷處,怎麼“往下放”?在另一本《嶺表紀蠻》的書中,又提出了另一種設想:“築土為台,運棺其中,事後台卸土撤,而棺乃獨标岩際。”說的有些道理,同樣以懸棺現場情況參證,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還有一說,即前面提到的周夢雲的論證,其可以質疑處已由陳一得先生提出來了。“千古之謎”,有些費解,但費解與神魔不是一回事。

古代先民為什麼對懸棺這種葬式興緻盎然,莫不真有什麼玄機?說白了讓人掃興。《雲南志略》雲:“人死則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為吉”。……不遺餘力地爬上去隻是為了堕下來,為了盡快地堕下來。

自然洞穴式的懸棺存放難度不大,而木樁式和鑿岩式懸棺,

那重達數百斤的懸棺,離地高度一般五六十米乃至幾百米,有的安放斜度接近甚至超過了90度,而這兩種懸棺形式都置于水流湍急,是乎是無法攀援的險要絕壁上,别說把棺材扛上去安放好,就是空手爬上去都不可思議。那麼,懸棺究竟是怎樣“升天”的?這一懸棺之謎成為中外考古界關注的課題。

格凸河風景區“蜘蛛人”的發現,從另一條渠道揭開底揭開了懸棺之謎。格凸河的居民的羅發科,黃小寶和王鳳忠,均能在垂直光溜的百米高絕壁上,在沒有任何安全設施防護的情況下,隻要有腳可以踏的地方,有手可攀,或借助一些竹杆、木棒作為攀岩的輔助工具,5分鐘就上到了108米高的懸崖絕壁上,4分多鐘後,他又徒手退回了地面。這證明,那些所謂無人能去到的懸棺之處的懸崖絕壁,古代人也可用同樣方法征服的。

從格凸河景區的棺木和其地方的棺木結構來看,棺木都是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這樣便于可以拆裝組合。一口數百斤重的棺木按構成部件分開後,每塊也不過幾十斤,人的屍體也隻不過是一塊棺木部件的重量。

依山傍水是古人選擇栖息地的基本原則;滿山遍野的大樹、葛藤、毛竹都是懸棺可用的材料;攀到絕壁的用古人把存放棺木的位置選好,打好木樁或鑿好放棺木的洞穴後,用藤或用繩,把棺木部件一件吊上絕壁進行組裝,再把屍體吊上放入内,蓋棺,懸棺葬就這樣完成了。至于,棺木和屍體分開吊到懸崖絕壁是否符合行懸棺葬的人的理念,這一疑問在格凸一代早些年苗族喪俗活動中得以證實,他們雖然不再懸棺,在土葬時,屍體是由兒子背到墓地的後放入棺木的。

上一篇:南亞

下一篇:楚雖三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