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

漢語漢字
憂(拼音:yōu、yòu)是漢語常用字。“憂”與它的繁體本是兩個字。簡體的“憂(以下作:憂yòu)”讀yòu。關于其本義,《說文解字》解釋為“不動也。”段玉裁改“不動也”為“心動也。”繁體的“憂(以下作:憂yōu)”本意是愁悶、發愁;又由憂愁引申指使人憂愁之事,如困難、疾病、喪事等。許慎将“憂(yōu)”解釋為從容不迫地行走。“憂(yòu)”因極少在典籍中用到,現代漢字簡化時,被用作表示發愁義的“憂(yōu)”的簡化字,讀作yōu,它的本義反而不為人知曉了。台灣2019代表字大選,2019年度代表字票選位列第3。
  • 中文名:憂
  • 拼音:yōu、yòu
  • 繁體:憂
  • 部首:忄
  • 五筆:NDNY
  • 倉颉:PIKU
  • 鄭碼:UGR
  • 筆順:丶丶丨一ノフ丶
  • 字級:一級
  • 平水韻:下平十一尤
  • 外文名:worry,beworried
  • 注音:ㄧㄡ、ㄧㄡˋ
  • 筆畫:7
  • 統一碼:5FE7
  • 異體字:㤑懮??????
  • 古字:㥑、?

字源演變

“憂”與它的繁體本是兩個字。簡體的“憂(yòu)”是形聲字。從心,尤聲。本義為心動。繁體的“憂(yōu)”也是形聲字。從夊(suī),聲㥑(yōu),“夊”是緩緩行走的樣子。“㥑”實為“憂(yōu)”古字,是個會意字,從心,從頁,最早見于金文,在戰國文字中較常見。

古人以為心是主管思想的器官;“頁”本像人首臉面之形;此字從心中憂愁反映在臉面上會意。字義為憂愁。《說文》将㥑、憂(yōu)分為兩字,“㥑”解釋為“愁也”,“憂(yōu)”解釋為為“和之行也”,實則二者本為一字之分化。典籍大都以憂(yōu)為憂愁義,㥑多不用。

右圖字形1出自西周晚期毛公鼎,文例為:“俗(欲)我弗乍(作)先王㥑。”此例各家多釋為“憂(yōu)”,按字形,像突出頭部而特加手形的人,故有釋為“覓”或“擾”的可能性。錄以備考。右圖字形2以下從上“頁”、下“心”,可确釋為“㥑”字。後“憂(yōu)”行而“㥑”廢,現代漢字簡化時,“憂(yōu)”簡作從“心”、“尤”聲的“憂”。

現代釋義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例句

yōu

動詞

愁悶,發愁

《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其誰知之?

放心不下;擔心

範仲淹《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文言〉戲谑。

《詩經·大雅·闆》:匪我言耄,爾用憂谑。

名詞

使人憂愁的事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樂琴書以消憂。

〈文言〉特指父母的喪事

《明史·列傳七十二》:遷時居憂,力辭,服除始拜命。

〈文言〉疾病。

《孟子·公孫醜下》:“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于朝。"趙岐注:“憂,病也。"

(Yōu)姓氏用字。

形容詞

〈文言〉閉塞不通。

《鬼谷子·權》:憂者,閉塞而不洩也。

〈文言〉通“優”。平和;寬和。

《管子·小問》: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懼以罪,勿止以力。

yòu

動詞

〈文言〉心動

《玉篇·心部》:憂,心動也。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不①動也。從心尤聲,讀若祐。于救切(yòu)

和之行②也。從夊③㥑聲。《詩》④曰:“布政憂憂。”於求切(yōu)【譯:從容不迫地行走。字形以“夊”為形旁,“㥑”為聲旁。《詩經》說:“發布政令十分寬和。”】

【注釋】

①不:當依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作“心”

②和之行:柳榮宗《引經考巽》:“行和者從容不迫。”

③從夊:夊有行義。

④《詩》:指《商頌·長發》。今本作“敷政優優。”

說文解字注

心動也。

各本作不動也,今正。《玉篇》曰:心動也。《廣韻》曰:動也。與頁部之?義近。

從心,尤聲。讀若祐。

于救切。古音在一部。

和之行也。

《商頌》毛傳曰:優優,和也。《廣雅》釋訓:憂憂,行也。行之狀多。而憂憂為和之行。和,當作龢。憂今字作?,以憂為㥑愁字。

從夊。㥑聲。

於求切。三部。

《詩》曰:布政憂憂。

《商頌》文,今詩作優優。

廣韻

于救切,去宥匣‖尤聲之部

動也。【校釋:動,《說文》作“不動”,段玉裁改作“心動”,與《玉篇》同。】

於求切,平尤影‖憂聲幽1部

愁也。又姓,出《姓苑》。於求切。十七。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憂(yòu)

《集韻》尤救切,音祐。《玉篇》:心動也。◎按《說文》集韻皆訓不動,惟玉篇訓心動。從心從尤。似應玉篇為是。

【卯集上】【心部】憂(yōu)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本作㥑。今作憂。《說文》:愁也。《爾雅·釋诂》:思也。疏:憂者。愁思也。《書·洪範》:六極,三曰憂。

又疾也。《禮·曲禮》:某有負薪之憂。注:憂或為疾。

又幽也。《易·乾卦》:憂則違之。注:謂時當幽隐也。

又辱也。《易·系辭》:小人道憂也。

又居喪曰憂。《書·說命》:王宅憂。

又孕病曰憂。《晉語》:文王在母不憂。

又人憂則頭低垂。《禮·曲禮》:下于帶則憂。注:憂則低也。

又幽憂曰癙憂。《詩·小雅》:癙憂以癢。《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兇禮哀邦國之憂。

又姓。出《姓苑》。

又《韻會》烏侯切,音讴。義同。《集韻》:作㥑。

又《集韻》《韻會》并於救切。《集韻》:慮也。詩序,百姓見憂。徐邈讀。

又葉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見叔姫,使伯心憂。

又葉衣虛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無憂。《黃庭經》:三神之樂由隐居,倏忽遊遨無遺憂。

又葉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驕,将可樂而不可憂。

又葉一笑切,音要。《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又《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于鹄。旣見君子,雲何其憂。鹄,居号切。

又葉於糾切,音黝。《晉語》:商之衰也,其銘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為膏而,祇離咎也。《集韻》:本作㥑,或作懮。《說文》:從心從頁。頁,首也。心憂則發白。

又《字彙補》:亦與?(優)同。《說文》:憂和之行也。引《詩》布政憂憂。後人以㥑愁之字從憂,遂以憂和之字從?,浸失六書之原矣。

上一篇:十步殺一人

下一篇:制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