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中的語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拼音: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是一則來源于文人作品的複句成語,該成語最早見于《論語·衛靈公》。[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意指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就必定會有馬上到來的憂患。該成語在句中多作分句,或獨立成句,也作定語。
  • 中文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外文名:
  • 别名:
  • 拼音: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
  • 來源:《論語·衛靈公》
  • 語法功能:獨立為句或作分句、定語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成語故事

三國時候,曹操帶着四十萬大軍來攻打東吳。

東吳主孫權急忙召集文武官員研究怎樣抵抗敵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始終未能想出一個好辦法。這時大将呂蒙就建議說:“我們不如在濡須口修築船塢,這樣就可以把整個水軍船隻泊在裡面,城牆上再派兵防守。進攻退守,水陸兩軍配合非常方便。”

可是許多大臣卻堅決反對築塢,說道:“上岸擊賊,光腳下船,築塢幹什麼?”

呂蒙搖了搖頭,繼續道:“打起仗來并非一帆風順的,戰争沒有一定取勝而不敗的道理。一旦突然打起來,步兵騎兵白刃相接,人都來不及奔近水邊,又怎麼來得及上船列隊對敵呢?有個船塢就可以從容布置隊伍,也不至被敵人攻個措手不及了。”

孫權聽了呂蒙的話,非常贊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呂将軍的話很有遠見啊。”于是立即下令派了幾萬人連夜開工,在極短時間内,築成了濡須塢。

曹操大兵如期而至。派到東吳的哨兵回來報道說:“遙望沿江一帶,旗幡無數,不知道敵人将兵聚在何處了。”曹操放心不下,親自帶兵爬上山坡探望,隻見濡須塢内戰船各分隊伍,旗分五色,兵器鮮明,竟然沒有絲毫漏洞。

後來這一戰,曹操損兵折将,沒有占到任何便宜。(故事根據《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節選改寫)  

成語寓意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說這句話的真義是在治國上。《周易·系辭》雲:“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朱熹也引《皇疏》注曰:“人當思漸慮遠,防于未然,則憂患之事不得近。”從政的君子,要目光遠大,不能短視近視,隻看到眼前的事,要防患于未然,決勝于千裡之外。

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自古以來就是治國平天下的一個基本思想,這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别的不說,單就可持續發展來講,就有很多值得研究與反思的問題。

從生活的層面講,凡是看得想得長遠些,看得深些,總歸是沒有壞處的。人活着,從不思考,不為前邊和未來的事謀劃,斷不可能。在謀劃和思考的過程中,總要設想到一些困難和不如意的方面,從而籌劃如何去解決。把困難和不利的因素想得充分些,使事情更順利些美好些,這也是人區别于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征。可惜人往往事到臨頭,或因得意或因煩悶而隻顧眼前,把“遠慮”忘得幹幹淨淨。天下的“後悔藥”絕大多數都是這樣造成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話前先有準備,就不會語義不通;做事前先有準備,就不會遭遇困難;行動前先有準備,就不會後悔。隻有做到遠慮,辦事才會比較順暢,才會遇到較少困難。  

運用示例

成文用法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意指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就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該成語在句中多作分句,或獨立成句,也作定語。    

運用示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子明之見甚遠。”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二:“那五位公子,各使其母求為太子,桓公也一味含暢答應,全沒個處分的道理。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魯迅《準風月談·新秋雜識》:“救人也一樣,兵災,旱災,蝗災,水災……災民們不計其數,幸而暫免于災殃的小民,又怎麼能有一個救法?那自然遠不如教魂靈,事省功多,和大人先生的打醮造塔同其功德。這就是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君子務其大者遠者’亦此之謂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