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羅

德尼羅

美國演員、導演、制片人
羅伯特·德尼羅,1943年8月17日出生于美國紐約,美國演員、導演、制片人。1963年,參與拍攝了喜劇電影《婚禮聚會》,這是其電影處女作。他的母親是一位畫家,父親是一位畫家、雕塑家兼詩人。德尼羅的童年生活相當自由,但也比較孤獨,他更多地沉迷于書本。隻到10歲那年有了第一次舞台演出的經驗後,他才開始變得不那麼腼腆。青少年時期,他的許多時間是跟一群哥們兒在街巷裡度過的。16歲那年,他由于參加了查克霍夫的《熊》一劇的巡回演出而獲得了他的第一份收入,并從此開始了長達15年的巡回演出生涯,其間,他曾與演技表演學派的代表人物斯戴拉。阿德勒和李·斯特拉斯伯格一同切磋表演技藝。2000年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獲終身成就獎。
    中文名:羅伯特·德尼羅 外文名: 别名:羅拔·迪尼路(香港)、勞勃·狄尼洛(台灣) 民族: 出生地:紐約 身高:177厘米 體重: 畢業院校:美國斯特拉阿德勒音樂學院 職業:演員、制片人、導演 經紀公司:William Morris Endeavor 代表作品:憤怒的公牛、教父2、出租車司機、美國往事 主要成就:第53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第47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英文名:Robert De Niro、Robert Mario De Niro Jr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3年8月17日 宗教信仰:羅馬天主教徒

早年經曆

1943年8月17日,羅伯特·德尼羅出生于美國紐約的一個意大利血統家庭。德尼羅的童年生活相當自由,但也比較孤獨,他更多地沉迷于書本。

1953年,10歲的德尼羅有了第一次舞台演出的經驗,參演了舞台劇《綠野仙蹤》,飾演那隻膽小如鼠的獅子。青少年時期,他的許多時間是跟一群哥們兒在街巷裡度過的,同伴們叫他“波波·牛奶(Bobby Milk)”,Bobby是Robert的昵稱,Milk則是嘲笑他永遠蒼白的面色和淡淡的羞澀。

1960年,一趟去往加利福尼亞的“探親&探索靈魂”之旅讓德尼羅決定棄學從藝,因為他覺得“表演是你嘗試冒險人生代價最低廉的選擇”,他開始白天在“斯特拉表演工作室”學習,晚上自學高中課程,不過最終沒能正常畢業。

演藝經曆

1963年,羅伯特·德尼羅參與拍攝了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的影片《婚禮聚會》,這是其首次走上銀幕。

1965年,羅伯特·德尼羅到巴黎參加了一家英語劇團的演出,因為查克霍夫的《熊》一劇的巡回演出而獲得了他的第一份收入,并從此開始了長達15年的巡回演出生涯。其間,他曾與演技表演學派的代表人物斯戴拉.阿德勒和李·斯特拉斯伯格一同切磋表演技藝。

1968年,羅伯特·德尼羅在美國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的影片《帥氣逃兵》中得到了一個角色,從此開始了他的大銀幕之旅。

之後,在法國電影導演馬賽爾·卡爾内的幫助下初步取得了拍電影的經驗。

回到美國後,正逢揭露社會弊病的新浪潮電影開始問世,新的人物形象需要新的演員,德尼羅的好運很快便來了。他開始在《Greetings》(1968)、《婚禮舞會》(《TheWeddingParty》1969)、《嗨,媽媽!》(《Hi,Mom!》1970)及《TheGangThatCouldn'tShootStraight》(1971)等影片中飾演配角。

1973年,德尼羅主演了著名大導演馬丁·西科塞斯的表現紐約意大利移民生活的影片《窮街陋巷》(《MeanStreets》)一片,在其中扮演一個紐約意大利街區中混食的小流氓,為了出人頭地而不擇手段地打劫殺人,片中的他臉色蒼白,不修邊幅,幹壞事時一副自得其樂的表情。由于演得細膩傳神,好萊塢對這位新星是一片贊揚之聲,他也由此片而一炮走紅并榮獲了紐約影評家協會的最佳男主角獎。

1974年是德尼羅演藝生涯中輝煌的一年。在科波拉執導的巨片《教父》續集(《TheGodfather Part2》)中,他飾演了性格複雜的青年時代的教父維托·柯裡昂。

為了塑造好這一角色,他遠涉重洋,到意大利黑手黨的故鄉西西裡島去精心觀察揣摩了好幾個月。拍攝該片時,力求真實的德尼羅甚至把手拿到烈火上焚燒。終于,德尼羅以令人歎服的演技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甚至有媒體當時感歎“《教父II》最幸運的就是以德尼羅代替了馬龍·白蘭度”。

1976年,羅伯特·德尼羅主演了美國影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影片之一《出租車司機》(《Taxi Driver》1976)。德尼羅飾演了一個曆經周折的平民加英雄式的出租車司機,為了拯救一個雛妓(朱迪·福斯特)大開殺戒。他深入生活,表演得相當精彩。

影片大受歡迎,德尼羅在其中的朋克發式也引得當時的美國年輕人紛紛仿效,同時正是因為此片日後引出了著名的“刺殺裡根”事件。

但更為重要的則是德尼羅出演的這一司機形象被後人看作是7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形象,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德尼羅也憑借此片獲得了第四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該片更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榈大獎。

1977年和1978年,德尼羅又馬不停蹄地拍了兩部力作。在《紐約》(《NewYork,NewYork》1977)中,他成功扮演了一個薩克斯吹奏手。而在《獵鹿人》(《Deer Hunter》1978)一片中,他又細膩地刻劃了一個從越戰中生還,但心靈惡夢不斷的邁克爾形象。這些成功的表演令德尼羅赢得了廣大觀衆的交口贊譽。

1980年,德尼羅又在影片《憤怒的公牛》(《Bag-ingBull》)中成功地扮演了一個曆經坎坷的拳擊手形象。為了演好昔日的拳擊冠軍,他與影片的取材人物共同生活了好幾個月并不顧高血壓增加了50磅體重來适應角色的需要。

為了演好肥胖、年邁的傑克·拉莫塔,德尼羅增重了将近60磅。在最後,如果你有意去比較拉莫塔年輕時的性格與風度,會發現之間有深淵般的差距。在《憤怒的公牛》的對話中,很少有表現拉莫塔人格與内心情感的内容,但德尼羅的表演足以不言而喻,讓你心裡明白。此外,拉莫塔這位極端複雜的“朋克式”人物,有着嚴重的心理問題——使自己都麻木的嫉妒和強烈的性危機感。以上種種使得德尼羅的這次出鏡成為史上難度最高的表演。

最終,德尼羅的勤奮與富有實感的演技使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此後,德尼羅又在《真正的忏悔》(《True Con-Fessions》1981)、《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1983)、《墜入情網》(《Falling in Love》1984)、《天使心》(《Angel Heart》1987)及《午夜狂奔》(《MidnightRun》1988)等諸多影片中大顯身手。

在《美國往事》這部光輝燦爛的影片中,德尼羅重溫了他的美國少年夢。在《堕入情網》中,他又把一位有婦之夫試用邦克威燃愛火的熱情與無奈刻劃得入木三分。而由他主演的《午夜狂奔》更是在美國引起了轟動。

1984年,《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這部描寫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等人性沖突的黑幫史詩電影,時代背景跨越經濟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大事,入圍金球獎最佳導演,而曾為多部脍炙人口的電影配樂,堪稱意大利國寶級大師的埃尼奧·莫裡康(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獲得金球獎的最佳原著音樂提名,埃尼奧·莫裡康以憂傷懷舊的配樂,将觀衆帶回多年前紐約的猶太人區,重溫昔日風情。

1985年,一部叫《巴西》的瘋狂喜劇(Brazil,又名:妙想天開),德尼羅客串一個大盜,不講是他,誰也不相信他連這種小成本的戲都接。不過這部戲節奏鮮明,導演非常有才華,德尼羅是為了欣賞他,什麼都肯幹。

進入90年代,德尼羅探索不懈。1991年的《恐怖角》(《Cape Fear》)中,德尼羅深刻挖掘了一個流氓的卑鄙、邪惡内涵,飾演了他首個反派角色。

另外,德尼羅還出演了《黑夜與都市》(《Night and the City》1992)、《瘋狗與榮譽》(《MadDogand Glory》1993)、《這個孩子的生活》(《ThisBoy'sLife》1993)、《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1994)諸片,都有不凡表現。

德尼羅又出演了《賭城風雲》(《Casino》1995)、《盜火線》(《Heat》1995)、《狂迷》(《The Fan》1996)和《沉睡者》(《Sleeper》1996)等影片。在《賭場風雲》中,他把一個60年代拉斯維加斯的惡棍形象演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看來,知命之年的德尼羅大有寶刀未老、再創輝煌之勢。

2008年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拍《正義殺戮》,比《盜火線》差上許多,劇本本身就有問題。

2012年11月6日,由摩根·弗裡曼、邁克爾·道格拉斯、羅伯特·德尼羅、凱文·克萊恩四位奧斯卡影帝的老戲骨共同參演的《最後的維加斯》正式開拍,影片講述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中老年人被他們的老友喊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單身漢派對。

戲中邁克爾·道格拉斯飾演年紀最長的男身漢,羅伯特·德尼羅飾演一個倒黴蛋,這兩人同時愛上了女主角(瑪麗·斯汀伯根)。影片由《國家寶藏》導演喬·德特杜巴執導,預計将于2013年聖誕檔12月20日上映。

德尼羅在好萊塢嶄露頭角是在1973年,他憑着在影片《鼓聲輕擂》中對垂死的棒球手布魯斯.迫爾森的精彩演繹而奪得當年紐約影評人獎的最佳男主角獎。

1974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II》使德尼羅一舉成為超級巨星,由于對青年維托.科裡昂的成功塑造,德尼羅不僅為自己赢得了“馬龍·白蘭度接班人”的美譽,而且還榮獲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之後,他又在《憤怒的公牛》一片中再度展示其超凡演技,他飾演的老拳擊手傑克·拉莫塔為他赢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殊榮。

從90年代中期起,德尼羅開始嘗試着拓寬自己的戲路。但開始的時候,他在影片《我們不是天使》和《福蘭肯斯坦》當中的演出卻招緻一些影評人的批評,後來推出的《愛好者》一片也引發了無數的倒彩。

近幾年,他的幾部新片頗受好評,使人們得以重睹德尼羅的風采:1995年推出的《熱力》和《賭場風雲》中德尼羅對反派角色複雜而又細緻的刻畫簡直爐火純青;而1996年推出的《沉睡者》和《馬文的房間》則顯示出他在塑造善良、平實人物時所具備的天賦。

1997年的《傑克·布朗》和《搖尾狗》則展示出更加全面的表演才能。雖然1998年的名著大片《遠大前程》似乎沒瞄準目标,而恐怖片《浪人》好像也是言過其實,但不管怎麼說,1999年,德尼羅還是有好戲唱的,哈洛德·拉密斯的喜劇《分析》對于德尼洛來說,肯定又是一個好的開端。

個人生活

父母

羅伯特·德尼羅出生在一個藝術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雕塑家兼詩人,師從漢斯·霍夫曼,曾在二戰後的美國嶄露頭角,因癌症于1993年5月3日去世,享年71歲;母親Virginia Admiral是一位畫家,于2000年7月27日去世。父母在德尼羅兩歲的時候離婚,羅伯特·德尼羅随母親生活。

感情

1976年,羅伯特·德尼羅與迪安·阿伯特成婚,生有一子,數年後兩人分道揚镳;1997年,德尼羅與其多年女友,前空中小姐格蕾斯·海陶爾舉行了秘密婚禮,育有三個兒子。

投資

20世紀世紀90年代,松久信幸在比佛利山莊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廳,其招牌料理“西京燒銀鳕魚”令羅伯特·德尼羅愛不釋口。之後德尼羅花了四年時間,終于說服松久信幸與自己合夥另立門派,1994年,全球第一家NOBU(信)餐廳在紐約開業。

2013年10月,羅伯特·德尼羅和其他一些投資者在上海,參加了一個金額高達12億元人民币的地産綜合投資項目。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第92屆最佳影片《愛爾蘭人》(提名)

第85屆最佳男配角《烏雲背後的幸福線》(提名)

第64屆最佳男主角《恐怖角》(提名)

第63屆最佳男主角《無語問蒼天》(提名)

第53屆最佳男主角《憤怒的公牛》(獲獎)

第51屆最佳男主角《獵鹿人》(提名)

第49屆最佳男主角《出租車司機》(提名)

第47屆最佳男配角《教父2》(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0屆終身成就金獅獎(獲獎)

第50屆金獅獎《布朗克斯的故事》(提名)

第38屆金鳳凰獎-最佳男演員《真正的忏悔》(獲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7屆金熊獎《特務風雲》(提名)

第57屆銀熊獎-傑出藝術貢獻獎《特務風雲》(獲獎)

人物評價

羅伯特的可塑性極高,無論是劇情片、喜劇片或是黑幫片,皆得心應手。(《電影評介》)

羅伯特·德尼羅是美國演員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他能勝任的角色範疇之廣,種類之多,诠釋之出神入化,令人歎為觀止。美國社會的芸芸衆生在他酣暢淋漓的表演中無不惟妙惟肖,如見如聞。(《電影》、美國《新聞周刊》評)

羅伯特·德尼羅以方法演技聞名,媲美馬龍·白蘭度。在《教父2》、《出租車司機》、《美國往事》三部由他主演的早期電影中,一股暴戾、冷酷的殺氣幾乎撲面而來。

影人介紹

趣聞

“你最崇拜的演員是誰?”對于那些已經揚名立萬的明星們來說,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費一番腦筋。說沒有,顯得你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而要說有,那麼這個人的确要做到讓自己心悅誠服,甚至可以借他來提高自己的身價。無論是東方的周潤發、劉德華,還是西方的湯姆·漢克斯、丹澤爾·華盛頓,他們的答案竟然驚人地相似——“羅伯特·德尼羅。”

他永遠不重複自己擔任過的角色,但永遠是一個表情:皺着眉,一臉無奈相。

德尼羅一出現,總有一股暴戾的力量,不知道什麼時候爆發,令觀衆看得心驚肉跳。所以有時他演的太過軟弱的角色,并不成功,他拍過一部演官方罪犯攝影師的戲,為了愛一個女人,一直被标·莫利欺負。标為喜劇演員。偶爾,德尼羅也當監制,因為他對黑種女子情有獨鐘。

黑人女友一個換過又一個,從不見他和白人拍拖,所以他出錢拍了一部捧新人的片子。捧的當然是黑人,故事笑那些對電影一竅不通的暴發戶,為女友出錢拍電影,看起來特别親切好玩。

幾乎所有成為演員的人,他們要麼是十分外向的,要麼是極端内向的,德尼羅當然屬于後者。從表面上看,寡言少語、缺乏教育、外形又不是那麼突出的他根本不是舞台或電影明星的材料,而這恰恰是他從事演員這一行的重要原因,因為羞于表達自我的人通常會選擇扮作他人來尋找安全感。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除了那些子承父業或子承母業的特例之外,從事演員這一行的大多出生在缺乏想象力誘因的家庭。這也容易理解,如果自由想象的空間受到壓制,那麼喬裝打扮和扮作他人便成了掙脫心靈束縛的手段。隆·錢尼的父母又聾又啞,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他隻能用手語來交流,這一情形與德尼羅有幾分相似,因為他是由兩個隻顧自己事業的人帶大的。

德尼羅演戲非常專業,但不大出聲,埋頭研究角色,初入行的演員和他演對手戲,怕得要死,不是因為怕自己初入行吃NG影響對方,而是怕給德尼羅忽然跳起來,打他一拳。

認識他的好萊塢朋友說,他是一個善良的人,要發的脾氣,早在戲裡發光了。

四大天才演員

四大天才演員是指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好萊塢新老電影人斷層交替期間所湧現出的四位青年演員,分别是達斯汀·霍夫曼、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傑克·尼克爾森,他們被譽為當時好萊塢最有才華的四位青年電影人,而今各自都取得了卓越的藝術成就,在影史留下燦爛輝煌的一筆。

演技大師

“你在跟我說話嗎?你在跟我說話?”看過《出租汽車司機》的朋友都對其中那個一心想出人頭地的出租車司機——特拉維斯·畢科對着鏡子說話的鏡頭記憶猶新。《出租汽車司機》的确精彩,大明星德尼羅把特拉維斯·畢科演得入木三分。為此,德尼羅付出了超乎尋常的努力,同時也反映出他對藝術一貫的認真和執著。

德尼羅首次走上銀幕是1963年參與拍攝布萊恩.德帕爾馬執導的影片《婚禮聚會》。他在好萊塢嶄露頭角是在1973年,他憑着在影片《鼓聲輕擂》中對垂死的棒球手布魯斯.迫爾森的精彩演繹而奪得當年紐約影評人獎的最佳男主角獎。

1974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II》使德尼羅一舉成為超級巨星,由于對青年維托.科裡昂的成功塑造,德尼羅不僅為自己赢得了“馬龍·白蘭度接班人”的美譽,而且還榮獲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之後,他又在《憤怒的公牛》一片中再度展示其超凡演技,他飾演的老拳擊手傑克·拉莫塔為他赢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殊榮。

德尼羅1976年與迪安·阿伯特成婚,生有一子,數年後兩人分道揚镳。1997年,德尼羅與其多年女友,前空中小姐格蕾斯·海陶爾舉行了秘密婚禮,共有三個兒子,一家人遊覽世博會,以意大利館結束,因為他擁有意大利血統。和别人交談,和藹可親,大家紛紛讓他簽名,照相留念,均如願以償。德尼羅獲奧斯卡影帝

從90年代中期起,德尼羅開始嘗試着拓寬自己的戲路。但開始的時候,他在影片《我們不是天使》和《福蘭肯斯坦》當中的演出卻招緻一些影評人的批評,後來推出的《愛好者》一片也引發了無數的倒彩。

近幾年,他的幾部新片頗受好評,使人們得以重睹德尼羅的風采:1995年推出的《熱力》和《賭場風雲》中德尼羅對反派角色複雜而又細緻的刻畫簡直爐火純青;

而1996年推出的《沉睡者》和《馬文的房間》則顯示出他在塑造善良、平實人物時所具備的天賦;

1997年的《傑克·布朗》和《搖尾狗》則展示出更加全面的表演才能。

雖然1998年的名著大片《遠大前程》似乎沒瞄準目标,而恐怖片《浪人》好像也是言過其實,但不管怎麼說,1999年,德尼羅還是有好戲唱的,哈洛德·拉密斯的喜劇《分析》對于德尼洛來說,肯定又是一個好的開端。

知名粉絲

周潤發、劉德華、張國榮、周星馳、梁朝偉、姜文、黃秋生、謝霆鋒、沙寶亮、劉烨、汪峰、袁立、鞏俐、鄭少秋、侯勇、甯靜、齊秦、張雨生、吳奇隆、黎明、許志安、張智霖、譚詠麟、裴勇俊、任達華、瞿穎、丹澤爾·華盛頓、湯姆·漢克斯、布拉德·皮特、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星路曆程

羅伯特·德尼羅是美國影壇一位傑出的表演大師。美國社會的芸芸衆生在他酣暢淋漓的表演中無不維妙維肖,如見如聞。

1943年8月17日,德尼羅出生于紐約的一個意大利血統家庭。德尼羅的父母都是畫家,他因此受到了良好的藝術熏陶。

早在10歲的時候,他已經有機會參演舞台劇《綠野仙蹤》,不過是演那隻害羞的獅子。在通過StellaAdlerConservatory和AmericanWorkshop的學習後,羅伯特·德尼羅在美國導演BrianDePalma的影片中得到了一個角色,從此開始了他的水銀燈之旅。當德尼羅進入這一行時,戲劇界正處于一個轉型期。二次大戰前所确立的規範正在被打破,人們更注重感覺而不是技巧。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時,幾乎任何喜歡表演、演唱或寫作的人都能找到一個施展才華的平台。

1965年,德尼羅到巴黎參加了一家英語劇團的演出,之後,在法國著名電影大師馬賽爾内的幫助下初步取得了拍電影的經驗。回到美國後,正逢揭露社會弊病的新浪潮電影開始問世,新的人物形象需要新的演員,德尼羅的好運很快便來了。他開始在《Greetings》(1968)、《婚禮舞會》(《TheWeddingParty》1969)、《嗨,媽媽!》(《Hi,Mom!》1970)及《TheGangThatCouldn'tShootStraight》(1971)等影片中飾演配角。

1973年,德尼羅主演了著名大導演馬丁·西科塞斯的表現紐約意大利移民生活的影片《窮街陋巷》(《MeanStreets》)一片,在其中扮演一個紐約意大利街區中混食的小流氓,為了出人頭地而不擇手段地打劫殺人,片中的他臉色蒼白,不修邊幅,幹壞事時一副自得其樂的表情。

由于演得細膩傳神,好萊塢對這位新星是一片贊揚之聲,他也由此片而一炮走紅并榮獲了紐約影評家協會的最佳男主角獎。

1974年是德尼羅演藝生涯中輝煌的一年。在科波拉執導的巨片《教父》續集(《TheGodfather Part2》)中,他飾演了性格複雜的青年時代的教父維托·柯裡昂。

為了塑造好這一角色,他遠涉重洋,到意大利黑手黨的故鄉西西裡島去精心觀察揣摩了好幾個月。拍攝該片時,力求真實的德尼羅甚至把手拿到烈火上焚燒。

終于,德尼羅以令人歎服的演技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甚至有媒體當時感歎“《教父II》最幸運的就是以德尼羅代替了馬龍·白蘭度”。

1976年,羅伯特·德尼羅主演了美國影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影片之一《出租車司機》(《Taxi Driver》1976)。德尼羅飾演了一個曆經周折的平民加英雄式的出租車司機,為了拯救一個雛妓(朱迪·福斯特)大開殺戒。

他深入生活,表演得相當精彩。影片大受歡迎,德尼羅在其中的朋克發式也引得當時的美國年輕人紛紛仿效,同時正是因為此片日後引出了著名的“刺殺裡根”事件。

但更為重要的則是德尼羅出演的這一司機形象被後人看作是7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形象,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德尼羅也憑借此片獲得了第四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該片更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榈大獎。

1977年和1978年,德尼羅又馬不停蹄地拍了兩部力作。在《紐約》(《NewYork,NewYork》1977)中,他成功扮演了一個薩克斯吹奏手。而在《獵鹿人》(《Deer Hunter》1978)一片中,他又細膩地刻劃了一個從越戰中生還,但心靈惡夢不斷的邁克爾形象。這些成功的表演令德尼羅赢得了廣大觀衆的交口贊譽。

代表作:《美國往事》1980年,德尼羅又在影片《憤怒的公牛》(《Bag-ingBull》)中成功地扮演了一個曆經坎坷的拳擊手形象。為了演好昔日的拳擊冠軍,他與影片的取材人物共同生活了好幾個月并不顧高血壓增加了50磅體重來适應角色的需要。最終,德尼羅的勤奮與富有實感的演技使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此後,德尼羅又在《真正的忏悔》(《True Con-Fessions》1981)、《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1983)、《墜入情網》(《Falling in Love》1984)、《天使心》(《Angel Heart》1987)及《午夜狂奔》(《MidnightRun》1988)等諸多影片中大顯身手。

在《美國往事》這部光輝燦爛的影片中,德尼羅重溫了他的美國少年夢。在《堕入情網》中,他又把一位有婦之夫試用邦克威燃愛火的熱情與無奈刻劃得入木三分。而由他主演的《午夜狂奔》更是在美國引起了轟動。

1984年,《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這部描寫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等人性沖突的黑幫史詩電影,時代背景跨越經濟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大事,入圍金球獎最佳導演,而曾為多部脍炙人口的電影配樂,堪稱意大利國寶級大師的埃尼奧·莫裡康(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獲得金球獎的最佳原著音樂提名,埃尼奧·莫裡康以憂傷懷舊的配樂,将觀衆帶回多年前紐約的猶太人區,重溫昔日風情。

1985年,一部叫《巴西》的瘋狂喜劇,德尼羅客串一個大盜,不講是他,誰也不相信他連這種小成本的戲都接。不過這部戲節奏鮮明,導演非常有才華,德尼羅是為了欣賞他,什麼都肯幹。

進入90年代,德尼羅探索不懈。1991年的《恐怖角》(《Cape Fear》)中,德尼羅深刻挖掘了一個流氓的卑鄙、邪惡内涵,飾演了他首個反派角色。

另外,德尼羅還出演了《黑夜與都市》(《Night and the City》1992)、《瘋狗與榮譽》(《MadDogand Glory》1993)、《這個孩子的生活》(《ThisBoy'sLife》1993)、《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1994)諸片,都有不凡表現。

德尼羅又出演了《賭場風雲》(《Casino》1995)、《盜火線》(《Heat》1995)、《狂迷》(《The Fan》1996)和《沉睡者》(《Sleeper》1996)等影片。

在《賭場風雲》中,他把一個60年代拉斯維加斯的惡棍形象演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看來,知命之年的德尼羅大有寶刀未老、再創輝煌之勢。

步入二十一世紀,仍是孜孜不倦地演,轉戰喜劇,在不少戲中擔任配角。2008年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拍《正義殺戮》,比《盜火線》差上許多,劇本本身就有問題。

2012年11月6日,由摩根·弗裡曼、邁克爾·道格拉斯、羅伯特·德尼羅、凱文·克萊恩四位奧斯卡影帝的老戲骨共同參演的《最後的維加斯》正式開拍,影片講述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中老年人被他們的老友喊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單身漢派對。

戲中邁克爾·道格拉斯飾演年紀最長的男身漢,羅伯特·德尼羅飾演一個倒黴蛋,這兩人同時愛上了女主角(瑪麗·斯汀伯根)。影片由《國家寶藏》導演喬·德特杜巴執導,将于2013年聖誕檔12月20日上映。

上一篇:石子堅

下一篇:徐茂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