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

漢語漢字
征(拼音:zhē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征和它的繁體“徵”原是兩個不同的字。征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本義為征伐,後引申為遠行。“徵”始見于西周金文,本義為征召,引申指征求,又引申為征收、征取。還表示迹象、現象,引申指證明。“徵”有zhēng和zhǐ兩個讀音,《簡化字總表》規定“徵”讀zhēng時簡化為“征”,但用于人名時不宜簡作“征”,如魏徵、文徵明。
  • 中文名:征
  • 拼音:zhēng
  • 繁體:徵
  • 部首:彳
  • 五筆:tghg
  • 倉颉:homym
  • 鄭碼:oiai
  • 平水韻:征-下平八庚,徵-下平十蒸
  • 注音:ㄓㄥ
  • 總筆畫:8
  • 四角号碼:21211
  • 統一碼:5F81
  • 造字法:形聲字、會意字
  • 結構: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征是形聲兼會意字。從彳,正聲。彳為表示道路意義的“行”字左半,亦表道路。“正”為“征”字初文,甲骨文字形作A,上面“B”表示城邑,下“C”為人腳形。舉趾往邑,會遠征或征伐之意。上面的口形或寫為一實心圓點。金文“正”字上部的圓點或演化為一短橫。春秋、戰國金文“正”字上部常增添一短橫,《說文》古文從此。甲骨文中已有了從“彳”旁的征字。金文或增止成為從辵、正聲的形聲字。彳、辵為義近形符,常可通。

《說文》小篆從辵、正聲。或體則從彳。漢以後一般隻用從彳的征了。征本義為征伐。《殷墟文字丙編》52:“貞:王叀侯告比正(征)屍(夷)?”《書·胤征》:“胤征。”孔傳:“奉辭伐罪曰征。”引申可指遠行。《詩·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野。”由本義征伐還引申出奪取、收取賦稅等意義。正加上彳或辵旁後與正逐漸分化為兩字。“正月”一般隻用“正”,偶或用“征”字。員鼎“征月”即以征為正。征又或用同“钲”。䣄尹征城:“自作征城(“征城”即“钲铖”,一種樂器)。”

西周金文的徵作乙組圖1。左下的“辵”為形旁,右上構件含義不明,可能為聲旁。戰國所見省去了辵旁,增加了口旁(乙組圖2)。《說文》古文(圖3)所見又增加了攴旁。小篆當是保留了初文所從“辵”旁的一部分因而有了“彳”旁。保留了古文的“攴”旁。至其中間的部分(乙組圖B),疑是乙組圖C之訛。《說文》:“徵,召也。從微省,壬為徵,行于微而文達者,即徵之。”構形分析與初文不合。

徵召的徵和征稅的征意義相近,但在古代不同音。後來這兩個字變成了同音字,但是用法仍不相通。漢字簡化時,徵并入了征,徵召的徵和征稅的征就合而不分了。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zhēng

名詞

正行。

指征夫。

衷衣,貼身小褲。

用以指征收的賦稅。

圍棋術語。

姓。古代傳說有仙人征伯僑。

驚惶失措的樣子。

預兆;迹象。

表現;表示。

取信。

指所征召的徒役。

成。

主管。

姓。

動詞

遠行,遠去。(多指行軍)

出兵讨伐。

收取。

奪取。

證明;證驗。

引申為象征。

質問;詢問。

征召;征聘。多指君召臣。

謂收捕。

招緻,招惹。

尋求;訪求。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諸盈切(zhēng)

?,正、行也。從辵正聲。

征,?(當作?)或從彳。

說文解字注

正行也。

《釋言》《毛傳》皆曰:征,行也。許分别之,征為正行,邁為遠行。

從辵。正聲。

形聲包會意。諸盈切。十一部。廴部又有延字。行也。

?或從彳。

引伸為征伐。《孟子》曰:征之為言正也。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證平聲。《爾雅·釋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詩·小雅》:之子于征。

又《韻會》:征,伐也。《易·離卦》:王用出征。《書·大禹谟》: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孟子》:征者,上伐下也。

又《正韻》:征,取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

又姓。《前漢·司馬相如傳》:厮征伯僑而役羨門兮。注:仙人姓征,名伯僑。

又《韻會》:通政。《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注:音征,稅也。當作征。

又通正。《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注:音征。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四清

開口呼

全清

諸盈切

tɕjɛŋ

集韻

?

平聲

下平十四清

開口呼

全清

諸盈切

ʨiæŋ

韻略

平聲

諸成切

增韻

平聲

諸成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tʂi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知聲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八庚

全清

諸成切

tʃiə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七英影應益

上一篇:

下一篇:北京美麗鄉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