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高

張繼高

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總設計師
張繼高,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總設計師,研究員。參加和主持了殲-10系列飛機、“枭龍”等多個飛機型号的總體氣動力設計、研究工作,開展創新設計,解決了多個關鍵技術問題。
    中文名:張繼高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 畢業院校:北京航空學院 職業:設計師,研究員 代表作品: 主要成就: 性别:男

簡介

殲-10飛機、殲-10雙座飛機副總設計師張繼高是1974年在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高中畢業,77年恢複高考首批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大研究生,北航博士,現為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總設計師,研究員。參加和主持了殲-10系列飛機、“枭龍”等多個飛機型号的總體氣動力設計、研究工作,開展創新設計,解決了多個關鍵技術問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工信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風洞試驗

1976年離開四川安縣插隊的山溝時,副總設計師張繼高沒想到将來與這個地方還有不解之緣——1977年進入北京航空學院,畢業後竟成為這裡的常客。自從進入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參加工作起,張繼高就投身殲10飛機的前身“新殲”氣動布局研究。為了使設計方案在競争中取勝,他在老同志的帶領下,進駐風洞試驗現場,邊試驗,邊畫曲線,邊分析,取得了準确完整的氣動數據。然後返回成都,進行方案的優化,修改試驗模型,再進行下一輪風洞試驗。

從1982年起,風洞試驗場幾乎成了張繼高的第二個家。有幾年,因為試驗,他一年在風洞待的時間超過100天。

氣動力研究

1987年,張繼高成為殲10總師宋文骢的開門弟子,研究飛機大迎角氣動力,并繼續氣動力研究。殲10飛機采用放寬縱向靜穩定度技術,從未發生過氣動力導緻的故障和安全問題,其優良的飛行性能和操縱品質,基礎就是完善的氣動設計和紮實的風洞試驗。

攻克難關

1999年,張繼高開始攻克殲10飛機的瘦身和減阻難關。然而,攻關的道路上卻阻力重重,最大的挑戰來自于環控系統,因為減阻需要減小環控冷卻通風進氣口。這一方案引來環控專業的深深疑慮,他們擔心一旦變動了進氣口的大小,會對飛機的環控系統效率造成極大的影響。怎樣同環控專業共同攻克難關,順利減阻?張繼高帶領大家一邊進行精密的計算分析,一邊四處調研尋找解決辦法。僅有這些還不夠,搞科學研究的都講究“用事實說話”,必須要拿出試驗結果來證明進氣口減小不會對環控系統造成影響。而這項試驗是國内外都沒有進行過的,具體怎麼操作,也是一個難題。

一天,張繼高在安縣高速風洞内,與風洞的鉗工班長讨論其他問題,偶然間,多年風洞試驗積累的經驗在這時候碰撞成智慧的火花綻放出來——把風洞的一塊側壁闆拆下來,新設計一塊特種壁闆,真實模拟飛機在空中時環控系統的工作情況。結果試驗取得成功,數據證明,減小環控冷卻通風進氣口對環控系統沒有絲毫的影響,便果斷采用了新的改進方案。

“用事實說話”。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殲10飛機環控冷卻通風進氣口終于成功減小了1/3,走出了減阻工作的一大步。張繼高表示,殲10是我國第三代戰機的代表,中低空飛行,機動性強,具有較強的格鬥功能,對空對地能力很強,稱得上真正中國人自己的戰鬥機。殲10飛機是中國真正告别仿制的标志,研發生産實現了完全自主知識産權。

上一篇:久彌直樹

下一篇:李伊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