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儀

張幼儀

徐志摩發妻
張幼儀(1900—1988),名嘉玢,1900年出生江蘇寶山,1915年與徐志摩結婚。1918年生下長子徐積锴,同年徐志摩前往美國讀書,次年徐志摩則轉往英國倫敦。1920年,張幼儀前往歐洲與丈夫團聚。此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并于1921年要求與幼儀離婚。1922年張幼儀于柏林産下次子,并與徐志摩正式離婚。1926年返回中國,1927年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1928年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1949年移民香港,1954年與蘇醫師結婚。1974年蘇醫師去世,幼儀搬往美國與家人團聚。1988年逝世于紐約。
    中文名:張幼儀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江蘇省寶山縣 畢業院校:蘇州師範學校;德國裴斯塔洛齊學院幼師教育專業 職業:女銀行家、企業家 代表作品: 主要成就: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00年 去世年月:1988年

人物生平

1912年7月,江蘇都督程德全在蘇州創立“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2歲的張幼儀在二哥張君劢(嘉森)和四哥張嘉璈的幫助下到該校讀書。該校首任楊達權,重視女子教育,張幼儀在此受到了先進教育。

但三年後,尚未結業的張幼儀就被接回家成親了。替她作媒的正是她的四哥張嘉璈,在當時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在巡視學校時他發現杭州一中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學生,這就是徐志摩。徐家當時已是江南富商,和有着龐大的政治經濟地位的張家聯姻,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于是徐父申如定下了二人的婚約。于是15歲的張幼儀就辍學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徐志摩的态度:“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

1918年生長子徐積锴(阿歡),不久徐志摩就留洋去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張君劢的信,被迫不耐煩地把張幼儀接到他身邊,張幼儀回憶當時徐志摩的态度“我斜倚着尾甲闆,不耐煩地等着上岸,然後看到徐志摩站在東張西望的人群裡。就在這時候,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長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圍了條白絲巾。雖然我從沒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可是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此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不久徐志摩就提出離婚,已有二個月身孕的張幼儀毅然同意。

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與徐志摩在柏林簽字離婚。這是中國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簽好離婚協議後,徐志摩跟着她去醫院看了小彼得,“把臉貼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他始終沒問我要怎麼養他,他要怎麼活下去。”

離婚後,張幼儀到巴黎投靠二哥張君劢,并随其去了德國,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1925年痛失愛子彼得,1926年夏被八弟張禹九接回上海,不久她又帶長子阿歡去北京讀書,直到張母去世,她攜子回滬。經時張嘉璈已經是中國銀行副總裁,并主持上海各國銀行事務,而徐申如也把海格路125号(華山路範園)送給張幼儀,使她在上海衣食無憂。

張幼儀先是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來在張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與此同時,八弟張禹九與徐志摩等四人在靜安寺路開了一家雲裳服裝公司,張幼儀又出任該公司總經理。這使她的經營能力得到了極大發揮。

1934年,二哥張君劢主持成立了國家社會黨,她又應邀管理該黨财務,一時威風八面。抗戰爆發後她又屯積軍用染料,大發了一筆橫财。

解放前夕,張幼儀赴香港。1953年,張幼儀在香港與鄰居中醫蘇紀之結婚。蘇醫生曾留學日本,在上海行醫,也是離異有子女。婚前,她寫信到美國征求兒子(大兒子徐積锴)意見:“因為我是個寡婦,理應聽我兒子的話。”

兒子的回信情真意切:“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阿歡在美做的是土木工程師,這封信頗得其父風韻。

時過境遷的張幼儀為這一段沉重生活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隻用來驅趕吸血的蚊子。當蚊子咬傷月亮的時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1967年,張幼儀67歲的時候,曾和蘇醫生一起,到英國康橋、德國柏林故地重遊。她站在當年和徐志摩居住過的小屋外,沒辦法相信自己曾那麼年輕過。第二任丈夫過世後,張幼儀到紐約居住。

在共同生活了18年後,1972年蘇醫生病死,張幼儀赴美,1988年病死于紐約,是與詩人徐志摩有過情感生活的人當中,活得最長的人。

人物轶事

在英國倫敦、沙士頓,以及後來在德國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對待張幼儀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殘酷。兩人在沙士頓住下後,不久張幼儀就懷孕了。此時徐志摩正因林徽因而心煩意亂,無暇顧及張幼儀,一聽便說:“趕快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險的,張幼儀說:“可是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冷冰冰地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徐志摩要馬上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一走了之,将張幼儀一人撇在沙士頓。産期臨近,無奈之際,張幼儀給二哥張君劢寫信求救,來到巴黎,後來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張幼儀的去向,卻沒有理睬。隻是在要辦理離婚手續的時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簽下了離婚協議。産後,張幼儀很快從悲痛中振作起來,雇了保姆,自己學習德文,并進入裴斯塔洛齊學院,專攻幼兒教育。1925年,彼得(徐德生)3歲死于腹膜炎。徐志摩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到“C是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現在真的‘什麼都不怕’。”(C指代張幼儀)

張幼儀帶着一顆破碎的心輾轉德國。邊工作邊學習,學得一口流利的德語,她嚴肅的人生理念契合德國嚴謹的工作作風,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支撐點。張幼儀将自己的一生分為“去德國前”和“去德國後”——去德國以前,凡事都怕;到德國後,變得一無所懼。

曆史評價

當人們都在為徐志摩的浪漫、熱誠、癡心和執着着“摩”時,回看當年,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是無情而殘酷的。由于是包辦婚姻,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是那樣鄙棄張幼儀。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婚後徐志摩更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她不理不睬。就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他也隻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願望罷了。徐志摩對她的漠視,源于對封建禮教的厭惡,張幼儀深受中國傳統道德觀念影響,個性沉默堅毅,舉止端莊,料理家務、養育孩子、照顧公婆,打理财務都甚為得力。但是這些優點,在張揚獨立自我的詩人眼裡就是沒有見識,呆闆乏味。

其他相關

張幼儀把自己的人生一分為二,“去德國前”和“去德國後”。

去德國前,她大概是什麼都怕,怕離婚,怕做錯事,怕得不到丈夫的愛,委曲求全,可每每都受到傷害;去德國後,她遭遇了人生的最沉重的怆痛,與丈夫離婚,心愛的兒子死在他鄉,人生最晦暗時光,如一張大網,鋪天蓋地籠罩着她,一切都跌至谷底。

傷痛讓人清醒,就在這時候,她忽然明白,人生任何事情,原來都要依靠自己。别人的憐憫,搏不來美好的未來。離婚喪子之痛,讓張幼儀一夜長大,羞怯少女,轉身成為铿锵玫瑰,就算風雨琳琅,她無所畏懼,很快開創出真正屬于自己的精彩。

張幼儀一生為人嚴謹,有人說她不計較,幫徐志摩照顧父母,幫徐志摩出全集,她都親力親為。其實,她又何嘗不計較,一個不計較的女子,怎會在離婚後,獨居多年?她隻是自己同自己計較罷了。她意念中那種執拗的力量,強大到自己佩服自己,她的沉穩,使她永遠會去扮演龜兔賽跑中,起跑較慢的角色。可憑借堅持不懈的毅力,她往往卻能走到最後。

晚年張幼儀,對愛的定義,堪稱經典。有人問她愛不愛徐志摩,她答道:“你曉得,我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對這個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的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這樣的回答,厚積薄發,就像一個依靠勤奮取得好成績的學生,遠兜遠轉,嘴上謙遜着,可内心磅礴的自信,無意中,還是滲透出一種剽悍。

上一篇:施艾敏

下一篇:玄嚣太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