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和

張元和

昆曲度曲家
張元和(1907.11.26-2003.9.27)女,著名昆曲度曲家(專工清唱的昆曲專家)。安徽合肥人。父親是近代教育家張武齡,母親陸英,二妹張允和,三妹張兆和,四妹張充和,中國近代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2003年9月27日病逝于美國,享年96歲。[1]
    中文名:張元和 出生地:安徽合肥 畢業院校:上海光華大學 職業:昆曲度曲家 代表作品:《牡丹亭》 性别:女

人物生平

張元和出自名門世家——“合肥張氏”,其曾祖父張樹聲跟随李鴻章打仗出身,李鴻章因母親去世,回鄉丁憂的時候,職務就由張樹聲代理。張樹聲先後任過直隸總督、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她們的父親張武齡生于清朝末年,是著名的教育家,但深受新思想影響,決定離開安徽,到上海、蘇州興辦新式教育。他與蔡元培、蔣夢麟等著名教育家是好友,1921年為身體力行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救國”思想,後來在蘇州創辦了樂益女子學校,當時很有知名度;

母親陸英是個戲迷,常帶着她的女兒們上戲院看戲,孩子們耳濡目染漸漸也成了小戲迷,張家四姐妹中張元和排行老大,常帶着三個妹妹在家自演自樂。張武齡共有十個兒女,其中四個女兒(元和、允和、兆和及充和)在近代文化界非常有名,被稱為“最後的閨秀”。

因為擁有一位開明的學者父親,張家四姐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僅是新的大學教育,傳統國學的基礎也很好。

葉聖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除琴棋書畫外,張氏姐妹還個個擅唱昆曲。她們幼年時,曾在某個除夕夜跟家裡的工人擲骰子、玩骨牌,一次下幾分錢的注,以博一樂。

張武齡為女兒們請來了第一個昆曲教師——蘇州昆班全福班的老演員尤彩雲。張氏姐妹很快地愛上了這門在當時已漸趨沒落的古老藝術,從中得到了快樂與安慰。

張元和十歲時與家人遷居蘇州,後來結識了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顧傳玠,二人遂結為夫婦。1949年夫婦雙雙去往台灣。1965年,顧傳玠因肝病逝世,1972年張元和移居美國。

晚年的張元和與女兒女婿生活在美國紐約,半個多世紀以來她雖身處異鄉,仍忘不了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她在國外創辦曲社,緻力于弘揚昆曲,繼續培養昆曲人才,并常與曲友一起登台義演,他們的曲社經常受到美國各大學的邀請,深受歡迎。在80多歲的高齡時還客串出演了電影《喜福會》。

蘇州成立中國昆曲博物館之際,張元和女士親筆簽名贈送的昆曲身段譜《張元和飾演昆劇〈牡丹亭·遊園〉中杜麗娘身段影集》,身段譜封面印有張元和女士年輕時清秀美麗的倩影,内有張元和演示杜麗娘《遊園》身段攝影三十多幀。這些身段攝影是1982年張元和應美國阿利桑那州的曲友劉邦瑞女士之邀,在她授課的大學展演《牡丹亭》時,由劉邦瑞女士精心拍攝的。張元和幼年曾得到昆劇傳習所主教旦行名師尤彩雲的親授,她表演的杜麗娘端莊大方,細膩文靜,所踏身段頗具昆曲表演之正宗,拍攝影集時張元和女士已七十多歲,因此該影集的出版可稱難能可貴。

人際關系

丈夫:顧傳玠

父親:張武齡

妹妹:張允和

妹妹:張兆和

妹妹:張充和

妹夫:傅漢思

妹夫:周有光

昆曲情緣

昆曲不僅豐富了張元和少女時代的學習生活,而且還成了張元和戀愛婚姻的月下老人。1929年,張元和與二妹張允和就讀于上海光華大學,大學裡愛好昆曲的女同學自發組織了一個昆曲組,請光華大學的童伯章教授教她們昆曲,童教授教的是《牡丹亭·拾畫叫畫》,女孩子們都被劇中柳夢梅愛慕杜麗娘的癡情所感動,都想看看舞台上的《拾畫叫畫》是什麼樣子。

那時候,上海大世界正在上演《牡丹亭》,戲中人柳夢梅由昆劇傳習所的名小生顧傳玠扮演,但戲隻演到《冥判》,不見演《拾畫叫畫》。張元和與二妹夥同其他女同學便冒冒失失地寫了一封信給顧傳玠,請他表演《拾畫叫畫》,不久竟有了回音,顧傳玠同意在大世界表演《拾畫叫畫》。女孩子們不禁又驚喜又害怕,喜的是她們的願望真能如願以償,怕的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大世界是個流氓橫行之地,男學生都很少光顧,更何況是女學生呢?

為了能看演出,那天,她們特邀了好幾位男同學做保镖,叫了出租車浩浩蕩蕩壯着膽子來到大世界。演出開始了,顧傳玠扮演的柳夢梅溫文爾雅、書卷氣十足,一出場就緊緊抓住了觀衆,台下靜靜的,女孩子們和觀衆一起屏聲息氣地聆聽着柳夢梅婉轉悠揚、回腸蕩氣的美妙歌聲。這次看昆曲,在少女張元和心中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因為後來顧傳玠在儒商嚴惠宇的資助下棄伶求學,八年後出任上海大東煙草公司副經理,并且竟和張元和女士攜手相伴喜結連理。

如此美滿姻緣,真該感謝昆曲這個月下老人為他倆牽的紅絲線。

顧傳玠俊美溫雅,唱做俱佳,年方二十已紅遍上海灘。這日他要唱的是《牡丹亭》裡柳夢梅的獨角戲《拾畫叫畫》,而這出戲,正是前來看戲的女學生們此前寫信請他演的。

發動同學聯名給顧傳玠寫信點戲的是一對姐妹,大夏大學的張元和與光華大學的張允和。她們出自名門世家合肥張氏,其曾祖父張樹聲跟随李鴻章打仗出身,李鴻章因母親去世,回鄉丁憂的時候,職務就由張樹聲代理。

張樹聲先後任過直隸總督、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她們的父親張武齡生于清朝末年,但深受新思想影響,決定離開安徽,到上海、蘇州興辦新式教育。他與蔡元培、蔣夢麟等著名教育家是好友,後來在蘇州辦樂益女子學校,當時很有知名度。他共有十個兒女,其中四個女兒(元和、允和、兆和及充和)在近代文化界非常有名,被稱為“最後的閨秀”。

除琴棋書畫外,張氏姐妹還個個擅唱昆曲。她們幼年時,曾在某個除夕夜跟家裡的工人擲骰子、玩骨牌,一次下幾分錢的注,以博一樂。張武齡見了很不高興,因為他本人厭惡賭博,何況是看見自己的女兒在賭博。他沒有責罵女兒,但跟她們談了個條件:如果她們以後不玩這樣的遊戲,他就為她們請昆曲老師,等到她們可以表演了,就為她們做漂亮的昆劇衣裳。

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教女子歌舞是為了令其習聲容,“欲其聲音婉轉,則必使之學歌。學歌既成,則随口發聲。皆有燕語莺啼之緻,不必歌而歌在其中矣。欲其體态輕盈,則必使之學舞。學舞既熟,則回身舉步,悉帶柳翻花笑之容,不必舞而舞在其中矣。”昆曲的歌舞,是獨具中華藝術神韻的寫意歌舞,女子久而習之,可提升氣質,一舉一動皆優美可觀。

張武齡讓女兒學昆曲和現代父母讓孩子學芭蕾一樣,目的都是培養她們的審美意趣,提升她們的氣質,何況昆曲劇本是優美的文學作品,長年修習之下,對提高文學素養也極有好處。

四個小姑娘未必能理解父親的深意,但她們都很高興地與父親達成了這項協議,也許僅僅是出自對那些帶水袖的漂亮衣裳的期待。

不久後,張武齡為女兒們請來了第一個昆曲教師——蘇州昆班全福班的老演員尤彩雲。張氏姐妹很快地愛上了這門在當時已漸趨沒落的古老藝術,從中得到了快樂與安慰,而她們的一生也就此與昆曲結下了不解之緣。

二小姐允和在上海光華大學讀書時,女同學會中有一個昆曲組,特請童伯章教授教昆曲。他教的第一支曲子是《拾畫》裡的“顔子樂”,第一句是“則見風月暗消磨”……他微搖着頭,觑虛着眼,一闆三眼替學生們拍曲子的神态允和畢生難忘,而這支“顔子樂”也成了當時她與同學們最感興趣的曲子,她們很想知道,這個唱段由優秀的昆曲伶人在舞台上表演時會是什麼樣子。

那時仙霓社在上海大世界演出,顧傳玠常常貼演《牡丹亭》中的《驚夢》。他們也演所謂的全本《牡丹亭》,但内容隻到《冥判》,并沒有《拾畫叫畫》。這出戲在當時的昆班中極少上演,因為在長達三十多分鐘的時間内小生一人要從頭唱到尾,難度過高。顧傳玠十八歲時,便有戲曲評論家為他如此作評:“一回視聽,令人作十日思。”允和久仰其大名,很希望這出自己很喜歡的戲由他來演,便拉上大姐元和及衆同學給他寫了點戲的信,請他唱《拾、叫》。

那封信是大家集思廣益,字斟句酌地寫出來的,開頭很文氣:“叨在同好,兼有文誼……”元和後來回憶這段往事時說:“多正經,多客氣呀,是吧?過了幾星期,他真的滿足了我們的要求,我們簡直不敢相信。”

仙霓社的舞台不大,照明也差,觀衆也隻能容下一百多人。但當顧傳玠踱着台步款款出場時,所有人屏聲息氣,都忘卻了所有不佳的環境因素,将注意力全集中在他一人身上,聽他婉轉流麗、回腸蕩氣的歌聲,看他溫文爾雅又不失《拾、叫》激情的表演。

一出《拾、叫》,令湯顯祖筆下潇灑癡情的柳夢梅宛如複生,而這精彩的戲也讓顧傳玠在元和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後,元和與大夏大學的三位女同學結成死黨,幾乎每個周六和周日都會去看仙霓社的戲,這一年,張元和二十二歲,顧傳玠二十歲。

上一篇:趙晨池

下一篇:威爾·惠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