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仃

張仃

現代中國藝術家、教育家
張仃(1917年7月7日-2010年2月21日),号它山,中國遼甯黑山人,現代中國藝術家、教育家、清華大學教授、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的設計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提議者之一。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甄選階段,其帶領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設計組提出了與政協會徽類似的國徽圖案以及由紅星、麥穗和天安門組成的國徽圖案。1950年6月10日政協第五次常委會初步決定采用帶有天安門城樓的國徽方案,而其第二稿未被選中。張仃還曾負責設計動畫美術片《哪咤鬧海》、雞年生肖票。
    中文名:張仃 外文名: 别名:它山 民族: 出生地: 畢業院校:北平藝術專科學校 職業:工藝美術家,國畫家,美術教育家 代表作品:《張仃水墨山水寫生》;《張仃漫畫》;《張仃焦墨山水》;《張仃畫集》 主要成就:參與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籍貫:中國遼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7年5月19日 去世年月:2010年2月21日

主要經曆簡介

1932年就學于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

1933年開始漫畫創作。

1938年赴延安,任教于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

1946年後任東北畫報社總編輯,和朱丹等發起東北解放區的年畫運動,作品《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前進》為蘇聯東方博物館收藏。

1949年初,負責開國大典和政協會議的美術設計工作,領導設計制作了國徽和新中國第一批紀念郵票,此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兼實用美術系主任。

1954年和李可染、羅銘開始中國水墨畫寫生,并舉辦聯展。

1956年赴法國考察。1957年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第一副院長,1958年組建壁畫工作室。

1959年赴意大利主持中國近百年國畫展。

1980年任中央工藝美院院長,現離休。

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全國壁畫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理事長,黃賓虹研究會會長,《1949—1989中國美術年鑒》顧問。

曾負責設計動畫片《哪咤鬧海》,為首都機場創作巨幅壁畫《哪咤鬧海》。焦墨國畫作品有《巨木贊》、《蜀江碧》等。

1979年在北京舉辦個人作品展,1980年在香港舉辦畫展。

出版有《張仃水墨山水寫生》、《張仃焦墨山水》、《張仃畫集》、《張仃漫畫》等。

文革陷害

九死一生

“文革”中,他因為這些畫受盡屈辱,九死一生。在一個大型的批判會上,他舉着自己的裝飾畫《女民兵》,跪在用兩張桌子摞起來的台子上,紅衛兵用皮帶上的銅扣抽打他,将他從台子上打到地上,質問他為什麼要畫這些有顔色的變形的畫,扭曲勞動人民的形象。

文革”中,張仃被下放到河北的一所農場裡進行改造,由于身心遭到摧殘,他病得很厲害,回到北京就醫。

因為是黑幫,北京戶口沒有了,北京的家也沒有了,他進不了城,就在西山腳下一個叫北溝村的村莊找了一個沒人住的小院子,把漏風漏雨的地方補一補,暫且住了下來。

此時的張仃不僅對社會絕望,對生命也絕望了。他現在的夫人———詩人灰蛙去看望他,安慰他:“活下來,看看這個世界究竟怎麼變。”而他卻心灰意冷:“我連看的心思都沒有了。”

無限上綱

“文革”中真正給張仃造成緻命打擊的,其實并不是愚昧無知的紅衛兵,而是對繪畫有相當知識的同行,并且還是魯藝時代的同行!

《蒼山牧歌》的人體變形比較厲害,便有人責問:“為什麼把傣族姑娘的腳畫成水腫,這不是影射少數民族生活艱難嗎?”

最可笑的是對《大公雞》的解釋:“公雞看上去那麼好鬥,赫魯曉夫攻擊偉大領袖毛主席,說他是‘好鬥的公雞’,這不是在響應赫魯曉夫嗎?”

靜物畫《向日葵》,向日葵明明插在一個彩陶罐裡,有人硬說這是一隻骨灰罐,将象征紅太陽的向日葵放在骨灰罐裡,還有什麼比這更該死的?

《油燈》居然被發現燈裡沒油:“這不是攻擊社會主義窮嗎?”

藝術活動

國際交流

新中國成立後,張仃擔任了一系列國家大型國際博覽會和專題展覽會的總體設計師,在國際交流中,為中國人掙足了面子。

1952年,德國萊比錫舉辦國際博覽會,張仃出任中國館的總設計師。熟悉他的人知道他偏愛黑色,就向設計組交代:絕對不許張仃用黑色,我們是共産黨,是新中國。

然而張仃絲毫不理會這一套,除了别具匠心地将天安門、中國園林長廊形式融入展覽之外,他還将張萱的《搗練圖》放大,以金線刻在黑色大理石上,作為絲綢展廳的大背景。

有人不同意,但張仃堅持己見,表示如果不同意他的方案,他這個總設計師就不做了。僵持之下,最終得到周總理的首肯。當這面蘊涵着東方意境的黑色大理石牆展露出來的時候,歐洲人為之驚歎。

在巴黎籌備展館時,張仃得知中央要派一個文化代表團訪問法國,他立即建議代表團在法期間一定要拜訪畢加索,并且邀請他來一次新中國,他深知畢加索在西方的巨大影響,而且此時的畢加索是法國共産黨的黨員,這正是展現國家形象的一次良機。

在張仃的促成下,代表團來到法國的南部會見了畢加索,張仃為畢加索準備了一幅楊柳青的木刻門神年畫和一本木版水印的《齊白石畫集》。張仃一直喜愛民間藝術,門神年畫有門闆那麼大,是他特意買來的。年畫作為張仃的私人禮物送給了畢加索。

殊不知,這兩件禮品深深打動了畢加索,不久,當張大千來到法國,畢加索見到他說:我很奇怪你們這些中國人,到巴黎來學什麼藝術,歐洲沒有藝術,藝術在你們中國。

會畢加索

1956年,張仃奉命赴法主持巴黎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國館的設計工作。時值中國文化藝術代表團來法國訪問,在接到文化部“随團訪問法國各地”的電報後,張仃便向代表團建議去法國南部拜會畢加索。

張仃回憶說:“畢加索的家是海邊的一所别墅,我們到達的時候,畢加索剛睡起午覺,穿着短褲、背心從樓上走下來熱情地歡迎我們。原以為他的工作室一定很豪華,因為當時他已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畫家,一張作品值幾十萬美元,但沒想到他的工作室裡除了畫作是新的,幾乎一切陳設全是破舊的,牆上灰迹斑駁,沙發已經露出了彈簧。可是畢加索好像熟視無睹,牆上、地上到處都是他的畫作。遺憾的是,由于當時翻譯水平所限,雙方無法進行充分交流。”

張仃指着一張和畢加索的合影,笑着對記者說:“我在中國人裡算比較矮的,我倆站在一起個頭相當,他在身高普遍比較高的歐洲人裡,實在是太矮了。”據悉,張仃曾建議畢加索做中國的榮譽公民,邀請他到中國看看。

對此,畢加索思索了一會兒回答說:“中國太好了,但是年紀太大了,怕到了中國後,(藝術)又有一個大變化,自己會受不了。”最終,畢加索沒有到過中國。

張仃在拜會之前就知道畢加索非常鐘情于非洲等地的民間藝術,所以就準備了兩張有門闆那麼大的門神木版年畫。可出人意料的是,同行的一位政工幹部卻阻止說門神是封建迷信,不宜送給外國人。

但令張仃稍感欣慰的是,他的另一件禮物——木版水印的《齊白石畫集》後來給了畢加索很大的影響。

就在代表團拜訪畢加索不久後,張大千也前來拜訪。畢加索一邊向張大千展示自己臨摹的齊白石的蘭花,一邊說:“我最不懂的,就是中國人為什麼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實際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這段話後來成為廣為世人引用的名言。

作為回敬,畢加索送給了張仃一個小冊子,也是他多年來非常珍愛的一間物品:“也巧,我們去的時候,桌上正好放着畢加索一本剛出版的小畫冊,他就拿起一枝紅藍鉛筆照着我的名片在扉頁上寫上‘張仃’兩個中文字,其中‘張’是藍色,‘仃’是紅色,又畫了隻銜着橄榄枝的和平鴿,下面簽了自己的名字。”

這兩個略顯稚嫩的中國字,代表的确是兩個國家、兩種文化中兩個大師的交情。

此次會面是張仃一生僅有的一次也是惟一一次見到畢加索,由于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之後彼此再沒有書信來往,一直到1973年畢加索去世。其間有很多人對畢加索的藝術有所異議甚至貶斥。

1983年,當畢加索的原作終于可以在中國展出時,當時一本名為《新觀察》的知名雜志邀請張仃談談畢加索。

張仃說:“我一直不願意談論畢加索,并不是因為壓力。畢加索的藝術有無限意味,而語言是有限的,難以表達我對畢加索的熱愛。但現在有很多人在反對畢加索,我不由得說,不懂畢加索的藝術,正如一些隻精于加減乘除的人,無法進入更高的數學境界,就說愛因斯坦和數學無關。”

着作出版

張仃先生作品多次入選國内外大型美術作品展覽及在多種專業報刊發表。曾多次應邀出國訪問。

1945年,《陝甘甯邊區民間剪紙》。

1952年,《民間剪紙》,由榮寶齋出版社出版

1959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水墨寫生畫》,收錄作品30件。

1982年10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畫集》,收錄作品85件。

1984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張仃焦墨畫選》,收錄作品24件。

1985年5月,遼甯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漫畫1936—1976》,收錄作品120件。

1988年12月,新加坡南洋美專出版《張仃畫集》,收錄作品59件。

1989年3月,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文集《被迫談藝錄》。

1992年7月,榮寶齋出版社出版《榮寶齋畫譜·焦墨山水部分》,收錄作品42幅。

1992年11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張仃焦墨山水》。

1994年8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國漫畫書系·張仃卷》,收錄作品114件(組)。

1995年10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張仃談藝錄》,收錄着述82篇,約23萬字。

1995年11月,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張仃山水》,收錄作品142件。

1997年6月,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線描》,收錄寫生作品28件。

1997年12月,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畫各家作品精選——張仃作品集》,收錄作品34件。

2000年7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山之子·畫家張仃》大型畫冊,收錄各類作品300餘件。

2003年4月,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張仃焦墨山水畫藝術》,收錄作品46件。

2005年4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九卷十三冊《張仃畫室》大型系列叢書。

此外還出版有《張仃水墨寫生》《張仃水墨山水寫生》《張仃漫畫》等。

大事年表

90世紀

1917年

陰曆5月19日,出生于遼甯省北鎮縣。祖籍為鄰近的黑山縣。

1921年 4歲

在家中大門上用彩色粉筆畫《出喪圖》,遭族長斥責。

1922年 5歲

自學中國畫,臨摹《芥子園畫譜》、《點石齋畫譜》、《古今名人畫譜》等。

1923年 6歲

入芳山鎮北學堂讀書。為學堂畫孔、孟、關、嶽肖像,受校長表揚。

1928年 11歲

家遷朝陽縣,轉入縣立完全小學。

1931年 14歲

讀完小畢業,入遼甯錦縣東關育賢中學。入學不久,"九一八"事變發生,辍學。

1932年 15歲

流亡北平,進入北平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就讀。

1933年 16歲

北平美專1周年校慶,以六尺整紙創作人物畫1幅,以神仙鬼怪為題材,采用民間畫法,遭老師同學哄笑。另有一小品,得名譽教授齊白石贊賞。

1934年 17歲

與同學荊林、陳執中3人組成"三C戰地宣傳隊"("三C"為三人韋氏音标姓氏第一個字母),到山海關東北軍駐地宣傳抗日。與荊、陳在北平藝文中學舉行中國畫聯展,展出作品30幅,表現北平貧民生活,得報紙好評。

同年,在北平美專兩周年校慶中,展出漫畫30幅,受到社會好評。

崇拜魯迅,大量閱讀魯迅作品。籌建北平北翼美術家聯盟,為地下進步刊物《潮水》編排設計。4月,被北平憲兵三團逮捕,判處3年半徒刑,因年輕改送蘇州反省院。

1935年 18歲

5月,經同學活動,被保釋出獄,回到北京,與周維善、張振仕舉行漫畫聯展。

1936年 19歲

春,到南京。經校長張恨水介紹在《中國日報》、《扶輪日報》發表漫畫。

創作發表漫畫《買賣完成了》、《春劫》、《同志》、《乞食》、《春耕》等。

第一屆全國漫畫展覽會在上海、南京舉行,共展出作品7幅。

1937年 20歲

抗戰爆發,加入“漫畫宣傳隊”,《打回老家去》等參加“抗敵漫畫展覽會”。

發表漫畫《日寇空襲平民區》、《戰争病患者的末日》、《收複失地》等。

全國漫畫界抗敵協會戰時工作委員會成立,為15名成員之一。

發表《獸行》、《世界和平陣線的公敵》、《蹂躏得體無完膚》等。

是年冬,代表全國漫畫界抗敵協會到西安籌建西北分會。在西安出版《抗敵畫報》,并主持漫畫訓練班。

1938年 21歲

組成抗日藝術隊,被推選為領隊,作漫畫《不要上日寇的當》等多幅。

論文《漫畫大衆化》在山西《西線》雜志發表。

是年秋,到延安,經毛澤東特批,在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任教。

1940年 23歲

從延安到重慶,與張光宇計劃出版《新美術》雜志,因皖南事變,未能實現。

自延安攜至重慶的作品有《秋收》、《生産行列》、《蒙古民兵》等,發表在葉淺予在香港主編的《今日中國》上。

1941年 24歲

經周恩來安排,自重慶回到延安。在延安文藝界抗敵協會從事創作。

被聘為魯迅研究會美術顧問。為魯迅逝世5周年紀念大會繪制魯迅大畫像(木炭)1幅。在作家俱樂部主任,設計裝飾俱樂部。

在延安《解放日報》副刊發表《漫畫與雜文》、《魯迅作品中的繪畫色彩》。

1942年 25歲

撰寫《畫家下鄉》等文,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

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

任青年藝術劇院美術導師,教授舞台美術。

為話劇《抓壯丁》作舞台美術設計。

進行年畫創作,并自行印刷木版年畫。

任五省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部美術組長。

為五省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設計秧歌隊服裝。為"部隊大生産展覽會"作美術總體設計。

1945年 28歲

日本帝國主義宣布投降,随軍北上。

1946年 29歲

随軍到張家口,任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平、津學生班班主任。

到哈爾濱,任東北畫報社總編輯

發表漫畫有《城頭變幻大王旗》、《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話》、《上海、冒險家的樂園》、《撕毀這張中國人民的賣身契》、《反對美帝扶日援蔣侵略中國》等

出版有年畫《兒童勞軍》等四五種

1947年 30歲

在哈爾濱郊區靠山屯主持召開年畫座談會,征來農民意見。會議記錄在《東北日報》全文發表,推動了東北新年畫運動。

1949年 32歲

北平和平解放。夏,奉命進關,在京郊香山編輯《三年解放戰争》大畫冊。

7月2日,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所作年畫,受到表揚。

同月21日,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成立,為41名全國委員會成員之一。

設計全國政協會徽與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紀念郵票。

參與組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美術設計工作,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美術設計工作,設計改造懷仁堂、勤政殿,設計天安門廣場大會會場。

設計新中國第一批紀念郵票。

與胡一川、王朝聞、羅工柳、王式廓組成五人接管小組,接管舊國立北平藝專。

1950年 33歲

4月1日,中央美術學院建立,任實用美術系主任、教授。領導國徽設計小組參與國徽設計。

參加“建國瓷”設計委員會、“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委員會。

抗美援朝,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漫畫《紙老虎》、《東方冒險實的泥足》等。

1951年 34歲

上海大東書局出版所編《民間剪紙選》。

1952年 35歲

為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中國館,捷克、波蘭中國博覽會與蘇聯“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展覽會”總設計師。

1953年 36歲

9月,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全國委員會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協會改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當選為理事。

1954年 37歲

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召集的關于中國畫問題的大辯論,撰寫論文:《中國畫繼承傳統與推陳出新》。

調任中央美院中國畫系黨支部書記。與李可染、羅銘赴江南進行水墨寫生。

9月,在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舉行李可染、張仃、羅銘水墨寫生畫展。

從榮寶齋收藏《黃賓虹焦墨寫生山水冊頁》。“文化大革命”中,這本冊頁引發先生開始焦墨寫生,進而有了“張仃焦墨”。

1955年 38歲

參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籌建工作。

《美術》第6期發表《關于國畫創作繼承優良傳統問題》。

1956年 39歲

中國第一次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任中國館總設計師。

作為中國文化代表團成員訪問法國。會見畢加索。

發表介紹黃賓虹、李可染的文章。為關良在北京舉行水墨畫展覽撰寫前言。

1957年 40歲

調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第一副院長兼黨委委員。

《漫畫》發表作品:《傷春篇》、《福賜天官》、《孫悟空跳出老君爐》等。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所編《波蘭宣傳畫》。

1958年 41歲

12月26日,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覽會在莫斯科舉行,所作大幅山水畫屏參展,後被蘇聯《美術家》雜志在封面發表。《美術》第2期發表《試談齊、黃》。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水墨寫生畫》。朝花出版社以英、俄文出版《張仃水墨寫生畫》。

1959年 42歲

赴意大利主持“近百年中國畫”。

在中央工藝美院主持開設壁畫專業。

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築工程,任美術組長。

創作《西北民間剪紙郵票》(1套4枚)

1960年 43歲

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書記處書記。

1961年 44歲

帶領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赴雲南采風、寫生。創作裝飾畫十餘幅。

9月,為《張光宇插圖集》作序:《張光宇的裝飾藝術》。

任全國工藝美術大專院校教材編寫組組長。

1962年 45歲

1月13日《光明日報》發表其随筆《談“一點”之美》。

1963年 46歲

5月為《葉淺予作品選集》作序:《傳統、技法、生活--談葉淺予的人物畫》。

1964年 47歲

根據50年代寫生稿,創作彩墨系列作品《柏林組畫》、《巴黎組畫》。

1966-1969年 49-52歲

十年動亂開始,造反派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行“張仃黑畫展”。作品以及個人收藏橫遭毀損。個人失去自由。

1970-1973年 53-56歲

下放在河北石家莊獲鹿縣小壁村部隊農場勞動改造,偷偷開始水墨寫生。

1974年 57歲

因病獲準回京,借香山農舍養病,偷偷開始焦墨寫生。

1976年 59歲

四人幫垮台。創作批判四人幫漫畫一組:《立此存組》,在朋友中傳閱。

1978年 61歲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恢複招生,複任第一副院長、教授、黨委委員。

夏,為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動畫片《哪咤鬧海》美術總設計。

1979年 62歲

5月3日,中國美協北京分會籌委會主辦的“張仃美術作品展覽”在京舉行。是為“平反”展。焦墨作品首次亮相。之後在雲南、黑龍江、吉林、遼甯巡回展出。

9月26日,主持首都國際機場大型壁畫群落成。創作壁畫《哪咤鬧海》。

10月30日,第四次文代會在京召開,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

11月3日,第三次美代會在京開幕。當選為常務理事、書記處常務書記。

為《正宇畫集》作序:《裝飾藝術家張正宇》。

11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焦墨山水》。

1980年 63歲

7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所繪《哪咤鬧海》。

率中國美術代表團,參加在日本舉行的亞洲美術展覽。

為《陸俨少畫集》作序:《陸俨少山水畫》。

赴桂林、四川寫生,得山水十餘幅。

冬,“張仃、範曾畫展”在香港舉行。

1981年 64歲

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被聘為北京畫院院外畫師。

11月1日,中國畫研究院在北京成立,為院務委員。

12月,當選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

赴新疆寫生,歸來創作《巨木贊》、《墓地》等。

1982年 65歲

繪制焦墨長卷:《興坪漁家》、《武夷山九曲溪》、《八品葉途中》、《克孜爾千佛洞》。繪制雞年生肖郵票1枚。

10月,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畫集》。

12月15日,被聘為文化部藝術委員會委員。

1983年 66歲

3月,寫作《我為什麼畫長卷》。發表文章《畢加索》。

為北京長城飯店繪制彩錦繡壁畫稿《長城萬裡圖》。

8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焦墨山水寫生長卷》。

秋,偕工藝培訓班學員到河北井陉縣蒼岩山寫生,得稿數十。

12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在佛山成立,為副主任委員。

1984年 67歲

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張仃焦墨畫選》。

主持北京地鐵壁畫。畫設計并參加制作西直門地鐵站壁畫《燕山長城圖》及《大江東去圖》,均高3米,長70米。

《文彙》雙月刊發表論文《大匠之門--齊白石》。

離休。11月2日,被聘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

1985年 68歲

2月,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藝術學分組)成員。

設計石家莊新火車站壁畫《燕趙頌歌》,高4米,長100米。

當選為中國美協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壁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5月,遼甯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漫畫1936-1976》。

10月15日,郵電部郵票圖稿評審委員會在京成立,為副主任委員。

1986年 69歲

應邀赴浙江考察工藝美術。之後,赴雁蕩山、天台山等地寫生,得稿數十。

春夏之交,應四川省廣元市文化局邀請,遊九寒溝二日,歸來作《長海》等。

4月,黃賓虹研究會在京成立,為兩會長之一。

秋,赴曲阜、泰山、濟南等地寫生。歸來作《孟母林》、《龍洞》等。

12月28日,被聘為國家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1987年 70歲

春,赴華山、韓城、禹門口、終南山一帶寫生。

春末,應邀赴長沙講學,遊湘西武陵源,在鳳凰、天子山一帶寫生。

5月,赴安徽主持黃賓虹研究會第二屆年會,在黃山、徽州一帶寫生。

9月,在北京中國畫研究院舉辦“張仃山水寫生畫展”,展出繪畫、書法作品100多年。9月25日,主辦單位為畫展舉行座談會。秋,到京郊居庸關寫生。

冬,為北京昆侖飯店繪制《昆侖頌》。

12月1日出版的香港《美術家》第59期發表“張仃專輯”。

1988年 71歲

春,為朱屺瞻畫冊撰寫序言:《默默耕耘的國畫巨匠--朱屺瞻》。

10月,獲中國漫畫藝術委員會金猴獎榮譽獎。

《張仃焦墨山水畫展》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舉行,由南洋美術專科學院編輯出版《張仃畫集》。

在西安舉辦《張仃畫展》。秋入秦嶺寫生,歸來作作品多幀。

1989年 72歲

1月,在香港大一設計學院舉辦觀摩展。

為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創作焦墨山水《昆侖頌》,高1米,長7米。

3月,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論文集《被迫談藝錄》。

4月,為王森然遺作展寫作《王森然先生與長安畫派》。

11月10日,聘任為全國藝術學科第四批碩士授權單位評審委員。

1990年 73歲

赴敦煌、陽關、嘉峪關和京郊居庸關、鐵壁銀山、雁翅、青白口寫生。

秋,赴終南山、蘭田寫生。

1991年 74歲

春天夏初,赴太行寫生,作《天梯》、《龍水梯》、《大嶽石屋圖》等。

5月5日,邀請在京部分理論家、畫家在新華社召開《張仃焦墨近作交心會》。

5-6月間,赴黃果樹、黔東南苗寨寫生。發現患"帶狀疱疹"方歸。

9月15日,"張仃焦墨山水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10月7日,主辦單位聯合舉辦了"張仃焦墨山水學術研讨會"。

1992年 75歲

1月27-2月20日,再赴陝北寫生。

2月25日,作為陝西省國畫院名譽院長,将自己的十餘件作品和當地一些畫家的作品開了一個交流展。同時提議就"長安畫派的繼承和發展"進行座談。

3月,進太行山寫生。

5月,回故鄉遼甯錦州寫生。

11月1日,《裝飾》雜志出“紀念張光宇特刊”,發表文章《亞洲的驕傲》。

11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張仃焦墨山水》。

12月19日,邀請30多位中青年美術理論家、畫家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繪畫教研室舉行第二次交心會,請大家對近作提出意見。

1993年 76歲

1月6日,北京日報刊出張仃專版。

3月末,再赴太行寫生。

4月,出席“紀念張光宇逝世三十周年遺作展”開幕式。主持“張光宇藝術研讨會”,緻開幕詞。

9月25日-10月4日,在中國美術館西南廳舉辦“93張仃山水畫展”。

10月15日,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十周年年會,當選為副會長。10月底,主持"黃賓虹研究會"第五屆年會。

遼甯美術出版社出版主編的《中國現代壁畫選集》。

1994年 77歲

3月,三赴太行寫生。

4月,赴沈陽,遼甯省博物館舉辦“張仃山水畫展”及研讨會。

6月,應邀赴韓國,在韓國藝術殿堂及釜山大學分别作“書畫同源”及“齊白石、黃賓虹的藝術與中國畫現狀”專題報告。與韓國畫家、評論家兩次座談。

8月,赴山東高密主持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學會年會,當選為會長。

同月,應邀赴甯夏賀蘭山、須彌山考察岩畫并寫生。

1995年 78歲

10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張仃談藝錄》。

11月,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張仃山水》。

1996年 79歲

8月24日-9月5日,與北京、四川的部分畫家赴甘肅作藝術考察。

11月1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建院40周年院展,在西南廳單辟一廳,舉辦《張仃山水畫展‘94-‘96》。次日,張仃藝術研讨會舉行。

1997年 80歲

7-8月,《張仃山水畫展》在甘肅省博物館舉行,同時在當地寫生。參加“慶祝香港回歸中國現代名家真情精品彙展。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張仃線描》、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畫名家作品精選—張仃作品》。

1998年

任“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畫展”評審委員會主任,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

1999年

在《美術》第一期發表《守住中國畫的底線》一文,對“筆墨等于零”的觀點直抒己見,保護并論述中國畫筆墨的文化内涵。

“張仃焦墨山水畫展”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舉行。

香港鳳凰衛視制作張仃訪談片《黑白驚豔》。

20世紀

2000年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型畫集《大山之子——畫家張仃》。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改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複出擔任美術系第一工作室博士生導師,招收王米(筆名:王米兒,當代著名女畫家)等中國傳統國畫學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型畫集《大山之子——畫家張仃》。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改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複出擔任美術系第一工作室博士生導師,招收兩名中國山水畫博士研究生。

2001年

應邀赴深圳擔任鳳凰衛視專題片《何香凝》的嘉賓。

2002年

赴江蘇南通參加藍印花布藝術館開幕,并緻辭。

2003年

赴深圳參加首屆中國旅遊工藝品展出及研讨會。冬,患肺炎,住北京東直門中醫院後轉入協和醫院。

2004年

獲中國老教授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2005年

“張仃藝術成就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展出各時期代表作品近三百件。

出版《張仃畫室》十三卷及《它山畫語》。

為清華大學手書愛國詩人黃遵憲贈梁啟超詩《贈梁任父同年》,由清華大學贈送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2006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50周年院慶之際,“張仃作品展”與“張仃作品及藝術教育研讨會”同期舉行。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立“張仃勵學金”,張仃捐贈60萬元人民币獎勵優秀并扶助貧困學生。

2010年

2月21日上午10時,張仃先生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因病治療無效不幸逝世,享年94歲

按照張仃先生生前的願望,不舉行遺體告别儀式。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緻電清華大學,對張仃先生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慰問。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贈送花籃。

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贈送花籃。

2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緻電,對張仃先生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慰問,并贈送花籃。

清華大學将舉行張仃先生追思會,緬懷這位20世紀中國的“大美術家”。此前清華大學宣布成立了張仃藝術研究中心,清華黨委書記胡和平表示,即将建設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要為張仃專門設立永久性陳列館。

入選“2012影響中國收藏界十大經典人物”

2013年1月6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名家收藏委員會等主辦,《收藏界》雜志等單位承辦的“2012影響中國收藏界十大經典人物”在京揭曉。張仃成為入選者。

上一篇:曉蕾

下一篇:黃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