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縣

廣德縣

安徽省宣城市代管縣級市
廣德縣,安徽省轄縣級市,由宣城市代管。位于安徽省東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土地肥沃,資源富饒,物産衆多。山林資源:1998年末,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83.7萬畝,其中有山地面積171萬畝,林木蓄積量157.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7.1%。廣德盛産毛竹、闆栗,被譽為“竹海栗鄉”。
  • 中文名:廣德縣
  • 外文名:Guangde
  • 别名:
  • 行政區劃代碼:341882
  • 行政區類别:縣級市
  • 所屬地區:安徽省宣城市
  • 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東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
  • 面積:2165平方公裡
  • 下轄地區:6個鎮、3個鄉,另設有1個開發區
  • 政府駐地:桃州鎮
  • 電話區号:0563
  • 郵政區碼:242200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濕潤氣候
  • 人口數量:
  • 著名景點:太極洞、桃姑迷宮、天壽寺塔、鼓角樓、橫山國家森林公園、靈山寺
  • 機場:
  • 火車站:廣德站、廣德南站
  • 車牌代碼:皖P
  • 地區生産總值:
  • 人口:50.8萬(2019年常住人口)
  • 地區生産總值:321.2億元(2019年)

曆史沿革

廣德建縣已有1800年的曆史。廣德古稱桐汭。

春秋戰國時,先後屬吳國、越國、楚國。秦屬鄣郡。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遷郡治至宛陵(今宣州市)。原郡治周圍地區設故鄣縣,隸揚州丹陽郡。廣德地屬故鄣縣。

東漢建安初,“策已平定宣城以東”地區,孫吳析故鄣置廣德縣。縣名是取美名,意在标榜“皇恩浩蕩,帝德廣大”。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徐琨以督軍中郎将從破廬江太守李術封廣德侯”。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呂蒙因從孫權讨伐丹陽有功,“拜平北都尉,領廣德長”。縣治在今縣城西南境内,仍屬揚州丹陽郡。

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改屬揚州宣城郡。

南朝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并廣德、故鄣、長城、陽羨、義鄉五縣地立綏安縣,屬宣城郡。

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改屬南徐州義興郡,不久廢。複置廣德縣,仍屬宣城郡。齊廣德縣屬南豫州宣城郡。

梁紹泰元年(公元555年)于廣德增置廣梁郡(《隋書地理志》避炀帝諱,寫成‘大梁郡')及石封縣,郡、縣治均在今廣德桃州鎮。侯景亂後還封徐度為廣德侯,廣德縣為其侯國封地。

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改郡名為陳留郡,改廣德侯國為縣。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并廣德(《隋書·地理志》諱作‘大德')、安吉、原鄉、故鄣四縣人石封,改石封為綏安縣,屬宣州。

仁壽三年(公元603年)屬湖州。大業二年(公元606年),複屬宣州。翌年,宣州改稱宣城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以綏安縣置桃州,原綏安縣地分置綏安、桐陳、懷德三縣,桃州領之。七年廢桃州,并桐陳、懷德人綏安,屬宣州。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屬宣城郡。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因肅宗諱恨安祿山,改綏安縣為廣德縣,屬宣州。

五代十國吳廣德縣屬甯國軍宣州。

五代南唐初廣德縣屬西都江甯府。

保大八年(公元950年)在縣設廣德制置司仍屬江甯府。

北宋廢制置司,廣德縣如故。

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廣德縣屬宣州。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置廣德軍,治廣德縣。

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析廣德西北桐鄉、昭德、臨湖、原通、妙泉五鄉置建平縣,隸廣德軍。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屬江南路。

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屬江南東路。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廣德軍為廣德路,路設總管府領廣德、建平兩縣,屬江浙行中書省。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占領該地即改廣德路為廣興府,改廣德縣為廣陽縣,廣興府轄廣陽、建平兩縣,屬江南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廣興府屬京師直隸,不久改稱廣德府。四年九月改府為州。

明洪武十三年四月省廣陽縣人州,領建平縣。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直隸南京。

清順治廣德州屬江南左布政使司。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屬安徽布政使司。

成豐四年(公元1854年)暫歸浙江巡撫代管。

同治三年(1864)複屬安徽省,隸徽甯池太廣道及皖南道。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4月改州為縣,不領建平縣,直屬安徽省。3年至17年屬安徽省蕪湖道。

民國17年蕪湖道撤,直屬安徽省。

民國21年春至10月屬宣城首席縣長。10月後至29年8月屬安徽省第九行政區。8月以後屬安徽省第六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德縣初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專區。

1952年屬安徽省蕪湖專區。

1971年3月屬安徽省蕪湖地區。

1980年2月屬安徽省宣城地區。

地理概貌

廣德市位于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八縣(市)交界處,區域面積2165平方公裡,轄6鎮3鄉,136個行政村(社區),人口51.5萬。

東臨杭嘉湖,北倚蘇錫常,周邊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個省會城市和16個大中發達城市,是安徽省唯一與蘇浙兩個發達省份毗鄰接壤的縣級市,是東進西出的橋頭堡、南北經濟的結合點,是華東沿海經濟挺進安徽等中西部地區的第一站,交通便捷,運輸發達,G50滬渝高速、宣杭鐵路複線,S215、S230兩條省道及建設中的商杭高鐵穿境而過,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譽。

周邊有上海虹橋、浦東,杭州蕭山,南京祿口,合肥新橋等機場和上海、蕪湖、南京、甯波等港口,物流暢通,經濟發展條件優越,廣德已成為長三角經濟向内地輻射的物流副中心。廣德,生态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廣德市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全年無霜期平均218天。

風土人情

張渤治水

西漢末年,烏程(今浙江湖州)張渤決心繼承先祖輔助夏禹治水之功業,籌劃開鑿一條自長興泗安經廣德全境至南漪湖的人工河。這樣既可消除水患,又有舟楫之利。在廣德東亭施工時,為加快工程進度,張渤施展幻豕神術,化作神豬率無數小豬掘泥馱土……。不期,一日忽被前來工地送飯的夫人發現,張渤避化不及,慌忙向東奔逸。因羞于再見夫人,便隐居城西祠山不出。夫人不知就裡而又尋夫不着,遂匿居城東一隅。從此,倆人再未謀面。後人追念張渤治水功績,奉為祠山大帝,建祠立廟祀之。曆代香火不絕。

嶽家軍餓死不擾民

南宋建炎間,嶽飛領軍在廣德大戰金兵。駐軍鐘村、苦嶺關時,軍糧補給不足,軍中斷糧。嶽飛和将士一起挖野菜、摘野果充饑,餓死亦決不擾民。

野菜野果苦澀難以下咽,嶽飛開導将士說:河山遭鐵蹄踐踏,民苦不堪言,野菜之苦又何足懼!在當地老百姓的支持下,嶽家軍不僅渡過難關,而且取得六戰六捷及擒獲叛将戚方的勝利。

秧狀元

廣德東門城外,有個插秧能手,人稱“秧狀元"。新上任的州官不相信,親自騎馬到秧田去考試。結果秧狀元的插秧本領果然名不虛傳,州官為之折服。并上奏皇上,請求恩準敕封“秧狀元"。後被皇上駁回。于是,鄉民們自己湊錢在田頭豎了_座石牌坊,牌坊上雖沒有字,但鄉民們世代相傳,都稱之為“狀元坊”。

鎖山的傳說

廣德邱村趙塘有座小山。有一年這坐突遭水災,田園淹沒,人們逃離家園。山邊不遠處住着一位種瓜老漢,孤守瓜園,不肯離去。大水退後,老漢發現瓜園裡有顆瓜苗露出一片嫩葉。

經過精心培育,直至深秋才結了一個又大又圓的瓜。老漢将瓜滾着推回家,滾到小山坡下,隻聽霹靂一聲巨響,山坡裂開一條縫,西瓜滾進縫裡,老漢緊追不舍也一頭掉了進去。老漢仿佛降臨仙境,滿目金銀财寶。

這時,有個白發老翁問明緣由後,許之:這裡的金、銀财寶,你要什麼可以給你什麼。老漢隻要了一把金鋤和一把金鍬。老翁送别時又交給老漢一把鑰匙,一句口訣,并囑之:以後你需要什麼隻管自己來拿。老漢回到村裡,财主追問其金鋤、金鍬的來曆,又威逼他講出口訣,交出鑰匙。

财主來到山前,口訣一念,山果然又裂開來,财主鑽了進去,見一大門擋住去路。用鑰匙打開大門一看,果然金銀遍地。财主搬這樣拿那樣,累得滿頭大汗。忽聽一聲轟鳴,山又重新鎖起,從此再未裂開。後來,人們就給這座小山起名為“鎖山”。

名優産品

茶葉

廣德縣茶園總面積35000畝,年産茶葉2800噸,年産值2500餘萬元。

廣德縣氣候與土壤條件非常适宜茶樹生長,年平均溫度14.50C,年降雨量1300mm,山巒起伏,雲霧缭繞,植被豐富,土壤肥沃,茶葉自然品質優異。

廣德之茶曾名揚中外,《縣志》記載:明清時代即産貢茶。

1915年“廣德雲霧茶”參加國際巴拿馬博覽會,榮獲金牌大獎。

1988年,茶葉專家根據傳統工藝結合現代科技研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高品質茶葉,遂被評為省級名茶,冠名——“太極雲毫”,“太極雲毫”名茶香高隽永,回味甘醇,汁多耐泡,保鮮貯存,完全符合純天然綠色食品标準。

近年來,我縣大力推廣無公害茶葉生産技術,制定了詳細的《無公害茶葉生産技術規程》。

2002年廣德“雙嶺”牌茶葉獲得首批無公害農産品認證。

2003年廣德“太極雲毫”、“祠山”、“君寶”三個品牌茶葉獲得國家級無公害農産品認證,至此,目前全縣無公害茶園面積已達萬畝。

笄山筍

廣德是全國十大竹鄉之一,竹多筍多,而笄山所産的竹筍,又是竹筍中的佼佼者。笄山在蘆湖風景區内,土質肥沃,土層較厚,故所産竹筍,殼薄肉厚,質嫩脆甜,而且個大兜小,通身金黃,外型十分美觀,用笄山筍制成的罐頭遠銷海内外。

大紅袍闆栗

“大紅袍”闆栗的主要産地在廣德新杭和柏墊兩鎮一帶。以新杭金雞籠村的産品最著名。其特點粒大,味香,松軟可口。一般每粒重20多克,是紫紅色而有光澤,外型美觀。和雞肉,豬肉紅燒,是酒宴上的佳肴。也可作成甜菜栗子羹或糖炒闆栗,均别有風味。

廣德新杭金雞籠村的闆栗在清代一直是貢品,據傳慈禧太後第一次見到這種又大又圓,紅的發亮的闆栗時,愛不釋手,并指着押運的官員笑說:“着栗子比你的大紅袍還亮:。于是”大紅袍闆栗就因此而得名,一直沿襲至今。

中國土雞之王

特殊的地理環境,優良的氣候資源,使廣德成為優良畜禽品種的發源地之一。在被農業部列為全國161個地方優質家禽品種當中此外。有“中國土雞之王”之美譽。廣德雞蛋大殼厚、善覓食、耐粗飼、抗病力強、屠宰出肉率高、肉嫩湯鮮。正在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相關景點

盧湖

盧湖為廣德縣境内的一座水庫。其地處天目山餘脈,其東是竹林幽深的甘溪溝,其西是峰巒挺拔的笄照山。盧湖猶如一顆晶瑩的明珠,鑲嵌在茫茫綠海之中。

盧湖(含陸上設施)占地面積5平方公裡,湖面3000餘畝。這裡曲曲彎彎是湖,重重疊疊是山,水在巒間繞,峰在水中現。壩高30餘米,長千餘米,巍峨壯觀,如長龍橫卧,氣勢懾人。宋代名臣範仲淹宦迹廣德時,曾賦詩《石溪瀑布》一首,勒于石碑,詩雲:“迥與泉流異,發源高更孤。下山尤直在,到海得清無?勢鬥蛟龍惡,風吹雨雹粗。晚來雲一色,詩句自成圖。”

畫屏山是盧湖的一景點,位于盧湖之中央。東望蒼龍半島,西與小靈山遙對。山四面環水,成為湖中島。山上松柏滴翠,山花缭眼。并建有張渤治水紀念亭。

相傳張渤曾想引盧村之水經聖渎至無量溪,疏通南漪湖而達長江。後因工程浩大,獨力難支而未能實現。但其治水精神在廣德、郎溪以及江蘇高淳等地廣為流傳,為群衆所深深敬仰。

畫屏山臨水峭壁之處,建有環山碑廊,碑廊上刻有廣德曆代名哲遊山的詩詞和當代名畫家贊頌盧湖山水的吟詠佳作。在湖亭畔,有明代廣德名宿濮陽模垂釣處“濮陽釣魚台”。台上有亭名喚“喚魚亭”。傳說,當年濮陽老在此垂釣,于亭中邀人結伴吟詩唱和,傳為佳話。

遊盧湖必觀竹海,甘溪和笄山竹構成了盧湖風景區的獨特之處。這裡層巒疊障,溝壑幽深,青竹遍布,綠浪起伏,遊人至此,莫不駐足贊歎,宛如進入了一個無比神奇的綠色世界。笄山的“三峰疊翠”是廣德曆史悠久的古景觀之一。盧湖竹海,一水一山,各具特色,相映成輝。

這裡曲曲彎彎是湖,重重疊疊是山,水在巒間繞,峰在水中現。遊盧湖必觀竹海,甘溪和笄山竹海構成了盧湖風景區獨特之處。

竹海竹海

風景區由盧湖和笄山,甘溪兩處漫無邊際的竹林組成,位于廣德南部山區,距縣城10公裡。盧湖水面有3000餘畝,四周青山環抱,湖水常年清澈如鏡,水在巒間繞,峰在鏡中觀,春夏湖邊山花爛漫,芬芳四溢;秋冬湖濱松竹蔥翠,生機盎然。

特别是在5月杜鵑花盛開之際,遠近上麓,如彩雲落大地,野火燃綠絲。笄山,甘溪竹海層巒疊嶂,溝壑幽深,青竹遍布,綠浪起伏,溪水歡騰,淙淙流淌,煙變幻,氣象萬千。盧湖竹溪,山清水綠,相應成趣,無論是在湖上蕩舟,湖畔垂釣,還是登山遠眺,漫步竹間,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美的享受。

太極洞

太極洞又名長樂洞、大洞,位于廣德縣城東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新杭鄉石龍山中,是全省曆史最久的旅遊岩洞。

明代馮夢龍把“廣德埋藏(太極洞)、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海市蜃樓”稱之為天下四絕。太極洞洞體規模宏大,總面積15萬平方米,洞深幾十裡,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忽狹忽敞,時高時低,忽溫忽涼,忽陸忽水,給人有變幻莫測之感。上洞由山頂洞口而入,山腳洞口而出。

下洞規模大,景觀多。洞口上方刻有“太極洞”三字,系明代萬曆年間刑部侍郎吳同春手迹,至今依然可見。進口大廳約有1600平方米,高5至10米,可容千人。洞内景觀瑰麗,曆史遺存豐富,鐘乳奇石,百姿千态:有的如蓮、如筍、如柱、如花、如幔;有的如獸、如人;有的如鐘、如鼓、如棋、如桌;有的如翔鳳、如潛鱗,歎為觀止,鬼斧神工。

正面崖石上,有吳同春書刻“二儀攸分”四字,自此分東西兩洞。東洞峭刻詭谲,乳膏融結,前行百餘米遂現水洞,洞中高峰出谷,瀑布流泉,瑤池玉階,地下銀河,玉帶金光。水洞長達2公裡多,行舟可達700多米。

太極洞自漢唐以來漸成旅遊勝地。據史載,宋範仲淹在廣德任職時為該洞題過詩,宋元以來不少文人墨客,揮毫于洞壁,題刻于岩上。其壁上的摩岩石刻,琳琅滿目,蒼勁有力,僅初步查明贊譽太極洞古詩和遊記就有十多篇。

太極洞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堪稱豐富多采,名聞遐迩,光采宏偉,集險峻、奇麗、神秘于一體,曆史悠久,觀賞價值高。

太極洞自1986年開發以來,洞外景觀已建有硯池湖、範公亭、天遊亭、懷古台、卧龍橋、實相院、洞賓樓、太極山莊等配套設施。國内外遊客慕名而來,有“黃山歸來不看嶽,太極遊後不覽洞”、“名絕天下,世界奇觀”之贊譽,真所謂“天下四絕”也。

資源

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總面積2165平方公裡,折合324.75萬畝。按地貌劃分,南部以山地為主,丘陵次之;北部以丘陵為主,低山次之;中部是丘崗、河谷、平原占主導地位。

全縣山地面積165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0.81%;丘陵95.51萬畝,占29.41%,平原64.25萬畝,占19.78%。按利用現狀分,耕地45.18萬畝(水田41.35萬畝,旱地3.83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3.9%;林地186.95萬畝,占57.5%;園地9.42萬畝,占2.9%;草坡草場19.8萬畝,占6.1%;水域31.5萬畝,占9.7%;交通用地10.06萬畝,占3.1%;城鄉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1.72萬畝,占3.7%;其它用地和未利用土地10.12萬畝,占3.1%。

水資源

地表水:全縣多年平均徑流深680~840毫米,地表水徑流總量約為11.61億立方米,每畝耕地占有年徑流3360立方米。年際分布很不均勻,徑流年際變率最大值為最小值的4.4倍。同期月降雨量的變率最大值(1984年6月)與最小值(1978年6月)比較,相差8.9倍。

地區分布亦呈差異,多年平均每平方公裡産水量南部山區為84.2萬立方米/平方公裡,中部丘畈區為75.8萬立方米/平方公裡,北部丘陵區為67.4萬立方米/平方公裡。據統計全縣現有各種蓄水工程總蓄水量僅1.9億立方米,隻占水資源總徑流量的11.4%。按灌溉保證率90%計算,全縣尚缺水1.39億立方米。

地下水:廣德降水較為充沛,地質部門沒有進行過地下水資源的全面查勘,無完整資料可循。1978年特大幹旱時,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大隊曾在廣德局部地區作了水文地質調查。其資料表明,境内無量溪、桐氵内河兩岸及丘陵地區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且埋藏深度一般為1.0~2.5米。

1978年大旱時,楊灘鎮琳塘村在桐氵内河沿岸打土井51口,直徑3~4米,深度3~5米,水量保證周圍農田灌溉有餘。南部和北部山區地下水處于深層,淺層儲量少。位于新杭鎮的太極洞内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潺潺流水,常年不斷。下寺村、趙村村相連的仙姑殿地區,山中常年有水外流。

礦産資源

大理石總儲量約8500萬立方米。其中地處新杭、流洞兩鄉鎮的牛頭山山脈,大理石地質儲量約7000萬立方米;獨山鎮麻山大理石儲量為800多萬立方米。

另外,趙村、下寺、四合等鄉均有大理石礦源。趙村鄉淩岩村亭子山有黑色底襯白花大理石,初步探明儲量為500萬立方米以上。

其它礦産廣德縣黃砂資源豐富,總儲量約4000萬噸。分布在緊靠桐氵内、無量溪兩河的四合、柏墊、鳳橋、花鼓、誓節、楊杆、盧村、同溪、雙河、清溪、高湖、趙村等12個鄉鎮。山北、磚橋等鄉也有較豐富的黃砂資源。

全縣瓷土儲量131萬噸。矽灰石儲量46.87萬噸。石灰石、花崗岩儲量豐富,經濟價值較高。

經濟

農業

糧食作物生産曆來是縣内農業生産的主體。糧食又以稻谷為大宗,占糧食總産量的90%以上。其次為小麥、山芋、黃豆、大麥、雜豆等。

廣德以盛産稻谷名著皖南,正常年景,糧食自給有餘。但在建國前,由于生産力水平低下,加上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糧食生産一直上不去。據資料統計。民國22年(1933)全縣糧食産量4153.1萬公斤。次年,發生大旱,糧食産量劇降,隻有上年的26.7%。建國前幾年,糧食産量也隻在5000萬公斤上下。

1949年,全縣耕地為460168畝,農業人口為203442人,糧食産量不足5000萬公斤,平均每個農業人口占有糧食234公斤。

建國以後,糧食生産有了發展。1950年至1953年的四年為糧食生産恢複時期,産量年平均遞增4.9%。

1952年,由于重視興修水利,春播水稻51萬畝,提出“不留一畝白水田”的口号,廣施肥料,第一次提出防治蟲害,建立及時逐級報告制度,全年糧食産量7.75萬噸,比1949年增加了55%,人均占有糧食350公斤,是建國後第一個豐收年。

50年代中期,是縣内第一個經濟建設高潮時期,農業生産發展迅速。

1954年,全縣掀起開荒搶種高潮,到9月下旬,共開荒136950畝,搶種各種晚秋作物152740畝,加上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全年糧食産量達到10.59萬噸。

1955年開始試種雙季稻。首先選擇光、熱、水、氣條件好的高湖鄉和平社、東山鄉東升社、雙柏鄉勞動社改種雙季稻,都獲得大面積豐收,早稻全年平均單産138.5公斤,高的達300餘公斤,連作晚稻畝産達200餘公斤。這年7月中旬幹旱,雙季早稻解決了渡荒的糧食,社員稱雙季稻為“救命稻”。

1956年,糧食總産量達到11.1萬噸,比上年增加4.8%,是1949年的2倍多。

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随之而來的“共産風”、“浮誇風”,使糧食總産量急劇下降。1958年減少耕地6338畝。1960年,農田抛荒面積達94966畝,占水田21.5%,當年糧食播種面積763045畝,總産5.08萬噸,單産僅66.5公斤,略高于1949年的生産水平。

到1962年的5年中,每年糧食産量徘徊在5萬噸左右,比50年代中期大幅度下降。以後,随着農業經濟調整,加上大力推廣以農墾58為主的水稻良種,糧食生産又呈現發展趨勢。

1965年、1966年産量均接近10萬噸。

“文化大革命”初期,農業生産發展緩慢。70年代雙季稻種植面積擴大,1971年雙季稻突破20萬畝。

1974年達到288240畝,為栽種雙季稻最多的一年,平均畝産246.5公斤,全年全縣糧食總産達15.7萬噸,第一次突破了15萬噸大關。

1978年,全縣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仍取得了産量8.82萬噸的收成。

進入80年代,農業生産發展加快,推行以“大包幹”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全縣出現了不少糧食生産專業戶,每戶年産糧高達2~2.5萬公斤。

1982年,從午糧到“四稻”,季季增産,全年糧食總産達17.71萬噸,農業人口人均占有糧食476公斤,創造了曆史最高記錄。

1983年、1984年縣内雖然連續兩次發生特大洪澇災害,但糧食産量仍然達到常年水平,分别為13.42萬噸和15.41萬噸。

1987年糧食總産17.38萬噸,農業人口人均占有糧食413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長365.8%和176.5%。

2012年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85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3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3家。新增農業“三品”認證5個。東亭高峰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現代農業示範園、林下經濟種植面積分别發展到4.5萬畝、17萬畝。被授予“全國産糧大縣”、“全國生豬标準化示範縣”、“全省林業産業發展十強縣”。被列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縣”。

工業

廣德手工業生産曆史悠久。據史志記載,唐代即有造紙(土紙)、缫絲、竹木器加工等業。

明萬曆年間,鄉人已陸續開采煤炭。清康熙年間,曾“聚衆數萬”,入山挖煤。因朝野圍繞采與禁紛争不已,采煤時斷時續。明清時期,造紙、缫絲等業都曾興盛一時。後俱毀于清鹹豐、同治年間的兵燹、疫疠。清末,随着移民大量入境,手工業生産緩慢複蘇。同治末,商人吳國基在州城創辦織布機坊,有木機120台。

光緒三年(1877)裼泰源紙坊在南鄉山區開辦。年産表芯紙330擔。

光緒三十三年(1907)官督商辦廣益煤礦公司在獨山豬翎洞、梁家山建窯采煤。

民國12年(1923)富商趙少丞發起創辦廣明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購進國外生産的柴油機和直流發電機發電。

至民國25年(1936)全縣有陸續興辦的采煤、紡織、電力等10餘家廠礦以及食品、釀造、造紙、糧油加工、印刷、建材、制陶、竹木鐵制具等約800餘家手工作坊。是年,全縣僅造紙作坊就擁有紙槽1100餘架,工人3000餘名,年産土紙20萬擔。翌年,抗戰伊始全縣大、小工廠、作坊又為日軍侵略戰火摧毀殆盡。此後,恢複艱難。

1949年4月廣德解放時,全縣僅有各類手工作坊104家,且多為食品、釀造、縫紉、糧油加工、造紙、竹木鐵制具等家庭作坊,設備極其簡陋。是年,全縣工業總産值僅378.8萬元(1980年不變價,下同)。

1950年,縣人民政府在縣城辦起了第一家國營工廠——廣德縣城關米廠。

1952,縣城黃宗良、徐德芳等手工業主,率先組成了2個鐵業生産合作社,年底又合并成立黎明鐵業生産合作社。

1953年,董信泰、和豐兩家槽坊改造為公私合營廣豐第一酒廠、廣豐第二酒廠。是年全縣124個工業企業中,現代工業2家、手工業工坊122家;國營1家、公私合營2家、合作社營13家,餘均為私營。

1956年底,對全縣私營工業、個體手工業在生産資料所有制方面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時,全縣48個工業企業中,國營3個、合作社營41個、公私合營4個。是年,全縣工業總産值706.29萬元。

1958年,全縣掀起大辦工業的熱潮。為完成年産4.6萬噸生鐵的任務,成立縣冶金工業指揮部,開始“全民大辦鋼鐵”,全縣建“小高爐”300餘座。同時,開辦獨山等7個煤礦,從縣内及外地調集2萬餘人開展奪煤大會戰。是年,全縣工業企業驟增至607個、職工33886人。由于“左”的思想指導,違反客觀規律,終至得不償失。

1961年,在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時,對全縣工業企業進行調整壓縮、精減下放職工充實農業生産第一線,至年底全縣工業企業減為55家、職工8136人。

“文化大革命”時期,雖然興辦了化肥、采礦、建材等工業企業,但生産發展緩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業生産有了新的發展,尤其是鄉鎮、村辦、聯戶、個體工業發展較快。

1987年末,全縣共有工業企業5507家,其中全民企業27家,縣屬集體企業26家,鄉(鎮)、村辦企業545家,聯戶、個體辦企業4909家。從事工業生産的有4.56萬人,已擁有煤炭、造紙、建材、機械、紡織、食品、化工、醫藥、電子等10餘個工業門類。工業總産值15112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産值的51%,首次超過農業總産值。

2012年共為207家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貸款20.2億元。開通全省首家縣級用工電視頻道,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全年共為企業輸送用工1.03萬人次。經濟總量不斷擴張。完成工業投入70.5億元,增長15.7%;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1家,發展到184家;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4.2億元,增長18.8%。産業結構不斷優化。機械制造、信息電子産業呈現良好發展态勢,完成産值30.2億元,增長53.3%。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家、産品25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6家,省級名牌産品5個,專利授權821件。大力推進節能減排,關停并轉煤礦、非煤礦山、小化工等企業78家,實現煤礦、粘土磚企業全面退出。

交通

基本狀況

廣德縣距上海200公裡、杭州130公裡,距南京、蘇州、張家港百餘公裡,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50公裡,距杭州蕭山機場130多公裡。

宣杭鐵路、商杭客運專線(在建)、318國道穿境而過。

廣德縣努力改善投資發展環境,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宣廣高速、廣宜、廣祠等一二級公路先後竣工使用,“三縱兩橫”的公路網絡功能初步顯現,廣德縣已通車1250公裡公路和68公裡鐵路線。

高鐵

2015年年底動工的商合杭高鐵線路起于河南省商丘市,向南途徑我省亳州、阜陽、淮南、六安(壽縣)、合肥、馬鞍山(含山縣)、蕪湖、宣城,在我縣設廣德南站,而後經湖州(安吉)至浙江省會杭州,全長793.5KM,新建線路長度608KM,為雙向客運專線,設計目标時速350KM/小時。

文化

曆史文化

吳文化

廣德早期是一個傳統的吳文化地區。據縣志記載:建安初,孫策平定宣城以東地區,孫吳分故鄣縣地始置廣德縣。廣德雖然地處吳頭楚尾,但區治上多隸屬江浙。從唐末至宋以來,雖然戰亂不斷,廣德基本上是受以揚州(今江蘇揚州)、建康(今江蘇南京)為中心的地方勢力控制。吳、南唐政權多次曾派使前往廣德祠山祖殿祭祀祈禱。

元至正十四年,改廣德軍為廣德路,屬江浙行中書省。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改廣德路為廣興府(不久改稱廣德府),屬江南行中書省。

明初,改廣興府為廣德直隸州。因此,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考量,早期的廣德應是吳文化占主導地位的地區。從廣德甘溪溝土著人吳侬軟語的方言中,也可以窺見廣德地區早期吳文化的淵源。另外的因素就是就是祠山文化的興起與傳播。

明朝徐應秋《玉芝堂談荟》稱“雷之布鼓,登之鬼市,河源地丘之神債,廣德祠山之埋藏,是謂天下四異,非妄傳也。”可見,祠山文化來源于吳越,勃發于廣德,又張揚于吳越大地。祠山文化,既具有吳文化的典型特征,又是吳文化發展的一個極至。

徽文化

明清時期,徽文化逐漸成為廣德的主流文化。

祠堂,起始于徽州,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是封建宗法制度的載體,是族權自治的象征,也是徽州人最基本的人居環境。徽州的祠堂文化和牌坊文化、譜牒文化一起,組成了支撐封建宗法自治制度的三根支柱。

自宋朝始,徽文化被徽商帶進廣德。随着徽商在廣德的發展,宗法自治制度也帶到廣德,通過幾十代人幾百年的努力,徽文化以潛移默化的形式,經過同廣德的本土文化的不斷撞擊、融合,從最初的互相排斥到後來的相互包容。發展到明代後,徽文化在廣德地區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從幸存的鳳橋大範村的範氏宗祠、誓節蘆塘陳氏宗祠中,不僅能窺見徽派建築藝術的精髓,更能洞見宗法自治的物化形式——祠堂管理模式。

牌坊作為徽派建築藝術的代表,在廣德的留存,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代廣德人對徽文化的接納和歸屬。

譜牒文化與牌坊相似,廣德保留下來的諸多宗姓的族譜,也反映了徽文化的影響作用。

移民文化

現代廣德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多元的移民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點。在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的半個多世紀中,廣德逐步形成了以河南移民帶來的中原文化和湖北移民帶來的西楚文化為主的多元文化結構,其中尤以河南省光山縣移民為衆。

起初,這種移民文化是以較為封閉的形式存在,形成以村、鎮為單位的文化割居現象。但是,經過半個世紀的兩代人努力,廣德的本地人和各地移民通過聯姻、商貿、生産和社區活動等形式,加強了不同宗教、習俗、教育、倫理道德之間的各種文化交流。通過交流,各種文化揚長避短,取舍有度,從而形成了相互包容的地區特色移民文化。

民間藝術

四合地蹬子戲,四合地蹬子戲又名“地花鼓戲”,地攤子戲,是盛行在四合鄉耿村、焦村、宏霞村的遐嵩片以及梨山一帶的一種民間戲曲,是不需舞台的廣場表演形式。因具有不受場地、時間限制等優點,所以受到廣大老百姓的喜愛。

2010年4月,四合地花鼓戲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宣城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授予“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稱号。

桐夭村的旱船,旱船也稱龍船、彩船。它是我國民間的一種遊藝。廣德縣最有名氣的旱船當數桃州鎮白橋村(原屬高湖鄉)桐夭村的旱船。

該地旱船起源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至今已有九十餘年曆史了。

飲食文化

廣德四絕,就是在安徽廣德縣境内的四道特色菜,它們分别是:楊灘鎮境内“禦桌珍馐桐花魚”,橫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珍禽美味橫山雉”,盧村鄉的“山珍之珍笄山筍”,誓節鎮的“珍稀沙河鼈”。

廣德天下第一鮮,廣德縣的天下第一鮮是隻需要聞到它的香味就能讓人垂涎欲滴。而天下第一鮮卻是無意中得來的美食。是靠嗅覺就能判斷是否地道的一道湯菜。是專屬于廣德的味道。

文化場所

民衆教育館

廣德縣民衆教育館始建于民國13年(1924),館址在文廟西側(現人民廣場西)。

1925年遷至西大街真武廟(現增谷路北端)。

次年,抗日戰争爆發,改稱流動施教團。

1932年,複稱民衆教育館,館址在西南鄉崇法寺。其主要活動為開展平民教育,設有問字處,閱報處、圖書室等。抗戰前後,曾組織過球類、棋類、歌詠、嬰兒健康、自由車(自行車)比賽和小型業餘演出,并舉辦“抗日建國圖畫展覽”、“國貨與敵貨展覽”等。

1934年底,民衆教育館停辦。

文化館

縣文化館建于1950年2月,館址設在北大街。初稱為廣德縣人民教育館,次年改稱縣文化館。

1957年遷入南二街(今桃州路)新址。

1969年1月,縣文化科、文化館、新華書店等單位合并成立“毛澤東思想宣傳社”。一度文化館又與桃州戲院合并。

1978年恢複原建制後幹部、職工逐年增多。

1987年底,有幹部、職工20餘人,設行政、宣傳、文藝3個組。

區、鄉(鎮)文化站1953年全縣9個區各設有1個文化站。此後,随着行政區劃的調整變更,1956年隻設誓節、柏墊、邱村3個文化館。

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除城關外,又改設五個公社文化站.

1962年,原公社文化站升格為區級站,改稱為中心文化站。

1975年,各站都新建了辦公用房,增加了人員、設備。

1976年5月,開始試辦社辦公助文化站。

1986年全縣有鄉辦公助文化站23個,其中磚橋文化站建有兩層樓房1座,設圖書、遊藝、錄像放映等室。

1987年底,全縣共有鄉(鎮)文化站28個,人員36人。

圖書館

廣德縣圖書館的前身是縣文化館圖書閱覽室,原藏書4500冊。

1981年與文化館分開,單獨建館,有館舍150平方米,管理人員4人。以後,人員、藏書、設備逐年增多。

1987年底,有工作人員12人,藏書45300餘冊,其中善本古籍1852冊,期刊報紙330餘種。讀者人數已由建館初期的每月幾百人次增至2000餘人次。

檔案館

1958年11月,中共廣德縣委和縣人民委員會檔案室合并成立廣德縣檔案館,有專職幹部2人。

1963年11月,廣德縣檔案管理科成立,與縣檔案館合署内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機構裁撤,人員下放。

1973年7月恢複縣檔案館。1980年11月成立廣德縣檔案局,仍與縣檔案館合署辦公。

1987年底,有庫房296.5平方米,人員8名,收藏檔案全宗85個,各類檔案、資料計27121卷(冊)。其中文書檔案12925卷,科技檔案135卷,專門檔案2676卷,資料11385卷。長期以來,檔案隻供内部使用。後經全面整理,部份向社會開放。

1980~1987年為各界人士提供憑證和數據資料1.7萬餘卷次。

1987年縣檔案館被評為全省檔案工作先進單位。

文化遺址

大聖寶塔

位于桃州鎮迎春街北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始建。初為五層六門磚塔。

宋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二十七日夜“為火焚”。

元符三年(1100)至崇甯四年(1105)六月,由宋榮、宋宗弟兄領頭重修為七級浮屠。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遭火災,飛檐、樓闆、塔頂化為灰燼,僅存磚制塔體。

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7月,由國家文物局撥款重修。

1986年4月全面修複。現塔高42米,底座周長26.4米,七級六門,六角飛檐。覆鐵鍋式塔頂,飛檐均鋪青灰色簡瓦,造型瑰偉。塔側尚存唐代古井一口和明代植銀杏樹一株。

崇法寺

位于四合鄉洪沖村耿村河北岸。

據史志載:該寺始建一說在唐貞觀間(627~649),一說在唐天衤右中(904~907),後曆代多次修繕。原寺院有三座殿宇,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一進西側有戲樓,後殿已毀,現存中進大佛殿和前進天王殿,現存建築經國家文物局和南京工學院專家鑒定,其主體為明代結構。

1983年6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安寺

又名崇福寺,位于磚橋鄉陳家邊保安山。

唐天寶七年(748)建,後圮,明代重修。

清康熙六十年(1721)、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鹹豐十年(1860)戰亂又毀。

同治間(1862~1874)重修大殿,光緒十八年(1892)再修。該寺原為三進兩院,中進與後進1968年拆毀。僅存前殿,為典型的清代建築,現作民居。

橋頭村戲樓

位于盧村甘溪橋頭村,始建年代不詳。太平天國革命前尚有祠山廟宇及看樓,與戲台組合成群。現存建築面積86.4平方米,舞台用木闆鋪成,台面高出地面2.2米,台口寬2.74米,進深3.43米,面積約20平方米,總體結構為明架擡梁,山牆架穿鬥式,現樓面及部分梁架已朽,總體面目猶存。

陳氏宗祠

位于誓節鎮蘆塘村左,祠内碑文記載系明萬曆十八年(1590)重修,磚木結構,三進兩院,總面積668.5平方米。未曾大修,仍基本完好。

範氏宗祠原稱範公祠,亦名文正堂,為祀宋名臣範文正公仲淹的祠廟。位于鳳橋鄉範村村中,磚木結構。原為二進一院,占地512平方米。門外石獅一對。現存後進5間,面積123平方米,基本完好。

該祠宋紹興九年(1139)初建,明景泰三年(1452)重修,主體為明代建築。《範氏宗譜》稱系文正公二子純仁後裔所建。

非物質文化遺産

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張渤治水傳說,柏墊西塢馬燈,東亭獅子舞,柏墊張複菜刀制作技藝,廣德綠茶制作技藝,誓節桑園木榨榨油技藝,誓節楊杆傳統制陶技藝,邱村蘆塘涼席傳統編制技藝,廣德祠山廟會。

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皮影戲,劉文靜與靈山寺傳說,桃姑迷宮傳說,東亭湖的傳說,“三山不見山”傳說,高廟米酒,甘溪方言,易棋。

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青獅墩(燈)、郎步街(西關街)的傳說、建平竹籃編織、大王龍燈、海峰造紙術、橫沖旱船(燈)、大費金龍(燈)、邱村民歌(車水号子與薅秧号子)、山北船燈編織紮制、老鴉山悶醬腐乳制作、太極洞的傳說、耿村竹編、大闆龍、娘娘石的傳說、仁和竹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